我國是煤炭資源大國,不僅儲量豐富,而且種類繁多。不僅有煙煤和無煙煤,還有次煙煤和褐煤等。除了種類的多樣性,煤炭用途也比較廣泛。 上一篇文章分享了煤粉在鑄造行業的用途,今天就分享另一種主要用途——煤粉生產腐殖酸。眾所周知,我國腐殖酸資源十分豐富,儲量大,分布廣。主要存在於泥炭、褐煤、風化煤中,經加工之後可作為有機原料應用於農、林及環保等各個領域。到這,我們不禁有個疑問,是直接可以將風化煤等直接當腐殖酸使用呢還是需要進行一系列的加工流程呢?
泥炭、褐煤中的腐殖酸是死亡植物經過微生物作用和地質化學作用直接形成的;而風化煤是煤礦長期暴露於空氣中而氧化風化形成的一種煤炭,在氧化的過程會生成的或多或少的腐殖酸。換句話說,風化煤原本是沒有腐殖酸的,是經過後天氧化形成的。因為是後天形成的,所以腐殖酸含量會有不同,一般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八十之間,相對泥炭、褐煤等來說,腐殖酸含量相對較高。當風化煤腐殖酸含量足夠高,即大於百分之四十五時,可直接經過立磨、雷蒙磨等磨粉機進行粉碎後作為腐殖酸原料出售。如果含量過低,也可以經過一系列加工流程生成腐殖酸原料。
如果用風化煤加工腐殖酸,加工工藝是怎樣的呢?其具體加工流程為:風化煤原料->磨粉機(0.5-1.5mm粉粒)->分離風選(去雜質)->加入鹼液(1:0.5-0.8)->高壓成型->風乾->成品。由加工工藝可以看出,無論風化煤中腐殖酸含量的高低,都是需要使用磨粉機進行粉碎研磨的。所以我們在對風化煤加工腐殖酸時,要及其重視這個環節,磨出來的粉粒細度和水分含量都有可能會影響後面的腐殖酸加工,一定要根據自己需求選擇合適的磨粉機。一般可以用於腐殖酸加工的磨粉機有歐版磨、體形磨、雷蒙磨、立磨等。這些不同的磨機種類,特點不一樣,我們可以根據產能、用電、佔地和成本等因素,進行選擇。
以時產15噸的產量為例,進料粒度:3-5mm,成品細度:100目,選用的是MTW175歐版磨。如果是其他產能和成品細度要求,選用的就是其他型號的。用風化煤加工腐殖酸,是現在腐殖酸的主要生產途徑,也很好地滿足了現今市場的需求。其中生產工藝和設備選型也比較簡單。關於這些,你有沒有收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