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Coursera、MOOC、可汗學院等為代表的機構在美國掀起一輪在線教育的狂潮,中國的在線教育也於2013年拉開了革命性的一幕。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在線教育之路在線教育是一種基於網絡的學習行為。當下,PC、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的普及,高速帶寬與4G移動時代的到來、以及網際網路技術的日漸成熟,為在線教育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載體和網絡環境,極大地提高了在線直播課程和碎片化時間學習的可能性。
近幾年,在線教育也持續地享受著國家的政策利好。2010年,中共中央印發《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從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總體戰略出發,規劃了未來10年教育改革發展的藍圖;2012年國務委員劉延東提出「三通兩平臺」建設,即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2015年,與在線教育相關的新政出臺,為「網際網路+教育」的發展保駕護航;2016年,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的通知,提出將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納入師範生培養課程體系、學校辦學水平考評體系。
自在線教育在美國掀起一輪又一輪的浪潮,國內網際網路巨頭以及傳統教育機構等「各路諸侯」也按捺不住了,開始在這個潛力無窮的市場規劃布局。早在2012年,百度就已上線文庫課程專區,提供「視頻+文檔」式的在線課程資源。之後,百度教育又推出針對職場教育的百度傳課和針對K12教師人群的百度優課。今年,其更進一步推出百度教育大腦,希望在滿足用戶既有學習需求的同時,也能依靠人工智慧產生好內容、好體驗;曾做過英語老師的馬雲,對教育領域當然也「情有獨鍾」。自2013年推出淘寶同學、整合在線教育市場之後,2014年,阿里巴巴又攜手淡馬錫和啟明創投,大手筆投資國際網際網路教育巨頭TutorGroup旗下的VIPABC。VIPABC是一個真人在線互動式的英語培訓平臺,擁有來自全球32個國家的合格認證老師;BAT之一的騰訊也不甘落後,先後推出了在線教育平臺騰訊精品課和騰訊課堂,涵蓋K12、職場技能、網際網路、外語等方面的課程內容。不僅如此,騰訊也在資本市場「大秀拳腳」。2015年,繼為K12教育O2O平臺瘋狂老師投資2000萬美元之後,騰訊又在2016年以4000萬美元的大手筆投資K12在線直播課平臺猿輔導。
如果說網際網路企業進軍在線教育市場的優勢在於擁有平臺和熟悉網際網路思維的話,那傳統教育機構徵戰市場的「武器」就是精通教育和內容優勢。作為傳統培訓行業的兩大巨頭,新東方和好未來也在緊鑼密鼓地布局在線教育轉型之路。新東方先是與國外在線教育巨頭Coursera開啟戰略合作,緊接著又投資機器人教育平臺樂博樂博和成立新東方百學匯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後來其又發布B2B業務品牌「新東方教育雲」,全面整合旗下B2B業務,開啟品牌化之路。而好未來的轉型對策則是持續不斷的投資和收購,其範圍涉及K12(高考派)、O2O(順順留學、輕輕家教)、外語教學(勵步英語)、兒童教育(小伴龍)、教師備課(學科網)等。
在線教育衍生出五大細分領域,用戶人群差異化明顯在線教育市場大概可以分為五個細分領域:學前教育、K12教育(幼兒園到高中的基礎教育)、職業教育、語言培訓和生活培訓。生活培訓與前面四個領域最大的區別在於:它不是以職業為導向,以未來找到一份好工作,獲取好的薪資待遇為目的,而是不帶功利目的的,以培養興趣愛好和享受生活樂趣為出發點的。這個細分領域典型例子有:醉鵝娘在《企鵝吃喝指南》教網友品紅酒,各大院校教授在《百家講壇》給大家講詩詞歌賦、小說歷史。
在線教育的用戶群體幾乎覆蓋從學前兒童到在職人員的所有人,而且他們的特點各不相同。
學前教育的目標群體是學前兒童。在經濟飛速發展,人們對教育愈來愈重視的現今社會,早教在家長們心目中的地位的確是十分重要的。但從愛護孩子的角度出發,學前兒童更多地應該是從玩耍、與人、事、物的直接溝通中獲得成長。所以,在線教育對兒童來說只是一個極小的補充。
K12教育的目標群體是中小學生。由於這個階段學生規模龐大,而且學習的內容相對來說比較統一和模式化,所以在線教育公司大多採用的是一對多、甚至是一對大量用戶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一個老師通常要面對上百個甚至更多的學生,所以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家長本身就視網際網路為洪水猛獸,認為其會干擾孩子們的注意力。所以,兩個原因相加,無疑增加了在線教育在中小學生人群中推廣的難度。
語言培訓和職業教育面對的用戶人群是大學生和在職人員。首先,這兩個群體對於新生事物的接受速度較快,一般來說願意嘗試在線教育的模式。其次,由於生活閱歷的積累和生活壓力的加大,兩個群體的學習目標愈加明確,而且學習的意識和主動性也大幅增加,這為在線教育的良好產出效果提供了極好的基礎。最後,大學生群體有較多的課餘時間來進行額外學習,而在職人員由於工作的忙碌和家庭事務的繁多,碎片化的學習方式往往是他們傾向的選擇方式。針對這兩個特點,在線教育恰好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他們。所以,綜上所述,在線教育在這兩個領域和這兩個用戶群體中潛力巨大。
生活培訓的用戶群體幾乎涵蓋了所有的人群。在物質基礎極大充裕的現今社會,培養生活的興趣愛好,追求精神世界的充實已然成為絕大多數人工作之餘的不二選擇。所以,這個領域的市場潛力同樣不可小視。
在線學習——為智慧教育插上飛翔的翅膀自2008年IBM在《智慧地球:下一代領導議程》中首次提出「智慧地球」的說法,「智慧」這個概念逐漸衝擊到社會各行各業。當這股浪潮湧向教育領域時,智慧教育便應運而生。智慧教育有五個指標,即學習者的技術沉浸、個性化和多元化的學習路徑、服務型經濟的知識技能、系統、文化與資源的全球整合、21世紀經濟發展的關鍵作用。
按科目來劃分、以班級為單位的現代教育模式,實質上是和工業時代的標準製造產線相匹配的。這種教學模式把學生視為一批空容器,給他們灌輸指定的知識和內容,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充當著灌裝操作員的角色。在智慧教育時代,不同於被動接受,學生將擁有自主選擇的可能性,他們可以根據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甚至是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調節科目的學習進度。而在線學習就為這種教育方式的實現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各種優質的學習資源在網絡平臺上共享,學生可以主動進行個性化特長拓展訓練,把時間和精力花費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
智慧教育目前還處於起步和摸索階段,勢必與原有的教育模式發生激烈的碰撞。但長遠來看,它必將成為未來教育的主流,因為它更符合個體意識的覺醒、更符合高創造性勞動者培養的客觀要求。
目前,在線教育尚處在發展初期,處在持續燒錢和培養用戶習慣的階段。在線教育的未來,將掌握在既真正懂教育、又熟練掌握網際網路思維的企業。一旦這樣的企業出現,其一定能夠在在線教育這個戰場中傲視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