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卡西尼」號軌道探測器正在圍繞土星第六衛星「泰坦」進行探測飛行。「卡西尼」傳回的一系列數據暗示,可能有早期外星生命正在「呼吸」消耗土衛六大氣層中的氣體,以土衛六表面的某種化合物為生。兩份美國科學雜誌近期均刊出文章,給出不同的證據。據新華社電
證據一 大氣層氫有機物被「呼吸」
土衛六是已知太陽系衛星中唯一有高密度大氣層覆蓋的星體。土衛六也是太陽系第二大衛星,是月球的1.5倍。
英國《每日郵報》5日報導,「卡西尼」傳回的最新數據顯示,可能有外星原始生命正在消耗土衛六大氣層靠近固體表面的氣體,其形式類似「呼吸」。另外,「卡西尼」在土衛六大氣層中探測到有機化合物。
在先前探測中,科學家發現土衛六表面有山丘和「湖海河流」。只不過,土衛六表面遍布的「湖海河流」中的液體並非水,而是液態甲烷和液態乙烷,且儲量驚人,初步估算是地球上已探明石油和天然氣儲量的數百倍。
「卡西尼」雷達小組科學家拉爾夫·洛倫茨等人觀測到,土衛六表面的液態甲烷和乙烷以「雨」的形式從天而降,大量積聚,形成「湖海」。
先前探測到土衛六大氣層中含有氫。美國《國際太陽系研究雜誌》一篇文章說,土衛六大氣層中的氫形成有機化合物後下沉,而後在土衛六表面消失,暗示可能有某種生命正在消耗這種有機化合物,「可能是外星甲蟲」。「我們認為泰坦上的生物依賴氫有機物生存,就像我們呼吸氧氣一樣。」美國航天局天體生物學家克裡斯·麥凱說。
證據二 地表乙炔被當「食物」消耗
美國《地球物理通訊》認為,土衛六固體表面缺失某種在大氣層中存在的化合物,證明這種化合物可能被某種生命形式所消耗。
科學家原本認為,當太陽光照射到土衛六時,氫會與懸浮顆粒物中的碳結合,形成乙炔並沉降至固體表面。但「卡西尼」沒有在土衛六表面探測到乙炔。
「乙炔的消失對推測生命存在十分重要,因為這種化學物質很可能成為依賴甲烷的生物最好的能量來源。」麥凱說。他曾在2005年列出土衛六存在生命的必要條件。
乙炔消失的一種解釋就是,被當作「食物」消耗掉了,麥凱說。
「如果我們發現的這些信息真的是生命存在的跡象的話,那簡直是太令人激動了。因為這預示著宇宙中還存在著除水基生命外的另一種以甲烷為基礎的生命形式。」麥凱說。
英國開放大學教授約翰·扎內基說:「我們相信,土衛六上的化合物正處於等待形成生命的過程之中,它只需要溫暖的熱能來激發這種進程……再過40億年,當太陽熱能膨脹吞噬地球時,『泰坦』星就成了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