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出品記錄片《我們的星球》,聚焦地球環境與地球生物。

2020-12-08 LAC景觀網

Netflix出品記錄片《我們的星球》,聚焦地球環境與地球生物。

小丸子 2019-09-24 來源:景觀中國網

原創

不僅記錄了令人驚豔的自然界奇觀,更是揭示了地球生態環境的現狀,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感到震撼,也因地球奇觀受到人類行為的威脅而心生愧疚、懺悔。

豆瓣評分9.8,那必是精品。記錄片《我們的地球》由Netflix出品,探索自然世界的獨特又寶貴的奇蹟,用令人驚豔的攝影和技術,並以前所未有的拍攝方式探尋了地球上尚存的野生區域和那裡的動物居民。

作品分8集,拍攝耗時 4 年,拍攝地遍布全球 50 個國家地區,600 多名工作人員參與其中,從偏遠的北極荒野、神秘的深海到廣袤的非洲地貌和南美多樣化的熱帶雨林,關注全世界生境多樣性的廣度,看地球萬物如何相互依存。

《我們的星球》不僅僅是記錄這些令人驚豔的自然界奇觀,更是要向觀眾揭示地球生態環境的現狀,讓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既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感到驚豔、震撼,同時也因地球奇觀受到人類行為的威脅而心生愧疚、懺悔,以此警示人類採取行動改變這一切,正如片中所言:「我們未來二十年的所作所為,將會決定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未來」。


當你在影片中看到五隻獵豹合力拿下一隻成年牛羚時,你要知道,我們之所以能看到野性十足的這一幕,是因為塞倫蓋蒂大草原已經被人們保護了65年

在車諾比的廢墟中,野馬、狐狸和野狼數量成倍增長,戴維·阿滕伯格的旁白聲在此時響起「輻射把我們趕走,卻給這些野生動物留出了生存空間。


"50年前,人類首次登陸月球。

從而可以回望自己的星球……

自此之後,人類的數量已增長超過一倍

這個系列節目

將歡慶那些仍然存在的自然奇蹟

揭示我們必須保護的東西

確保人與自然能得以繁榮"



第一集:一個星球,我們的地球

我們所賴以生存的環境—地球,將所有地球生物連接在一起,讓我們相互依存。而這讓人驚嘆的生物多樣性卻取決於這些聯繫。


第二集 冰雪世界

南極和北極是地球最後剩下的一片荒野,但是在我們開始接觸了解這神秘而非凡的土地時,他們也在經歷快速的變化。


第三集 雨林

雨林裡的每個角落都是特別而充滿驚喜,他們擁有種類繁多的物種,擁有地球上最古老的多樣性生態系統。


第四集 森林

我們非常依賴森林,沒有他們,生命將不復存在。我們卡法利用了幾個世紀,但若我們給森林喘息的機會,他們將重新恢復生機。



第五集 大草原

大草原是地球上大型動物的天堂,如今他們也面臨不斷萎縮的局面。在大草原上的生活,依賴於其生存空間。


第六集 水資源

沒有水,便沒有生命的存在。水資源如此重要,但終有枯竭之日。每一滴水對地球上的生物和賴以生存的人類至關重要。


第七集 沿海海域

我們的沿海地區是動植物協作的聯盟體,所有這些對地球和人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八集 公海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不屬於任何人,但對人類很重要。海洋孕育著如鯨魚、鯊魚、金槍魚、烏龜等海洋生物,同樣是神秘的深海生物的家園。是地球上真正未開發的荒野。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相關文章

相關焦點

  • 地球不再完美?科學家:這星球環境或「比地球更好」,就在太陽系
    因為生命對環境的要求比較苛刻,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都不適合生命的生存。在太陽系內雖然有八大行星,但是這些行星與太陽的距離不同,導致這些行星的環境不同,有一些行星表面的溫度非常高,有一些行星的表面溫度非常低。我們地球剛剛好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地帶,所以地球的環境相對溫和,能夠適宜生命的生存。
  • 愛護地球生命,守護共同家園,《完美星球》全球同播!
    地球上澎湃的自然力量完美地孕育了多彩的生命。每個生命都源於大自然的饋贈,它們共同構成了多元、豐富和平衡的地球生態。立足新發展,大眾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憧憬和嚮往美好環境和燦爛生命。秉持放眼地球生態的創作理念,本片以最鼓舞人心和具有啟發意義的方式,指出了與地球共同繁榮才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福祉。這部年度史詩巨製是由BBC一臺、Discovery、企鵝影視、德國電視二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法國電視臺和公開大學聯合出品,Silverback Films承制。本片結合獨特的視角和突破性的影像技術,揭示了自然力量與生物多樣性的完美契合與相互支撐。
  • 另一地球被發現了?星球質量是地球7倍,環境或比地球優越
    宇宙的浩瀚非人類所能想像,只是人類依舊沒有停止對宇宙的探索,並試圖找到一個和地球環境類似的星球,看看是不是有其他的高級文明存在。如今或許真的另一個地球再現,這個星球質量是地球的7倍,環境可能比地球還要優越。
  • 如果有一個星球,比地球大1萬倍,生物也比地球上生物大1萬倍嗎
    文/行走天涯 如果有一個星球,比地球大1萬倍,生物也比地球上生物大1萬倍嗎 自從人類將腳步邁入到了外太空中之後,人類就一直迫切的想要在宇宙中尋找到除了我們地球文明之外的星球也存在文明,由於宇宙中的星球實在是太多了,於是科學家們在尋找外星文明的時候
  • 另一個地球?星球質量是地球的7倍,環境或適宜人類居住
    在我們高中的時候,學習地理知識,那時候我們就開始了解到地球為什麼會有生命的存在。是因為地球有合適的大氣層、適宜的溫度、有空氣、有水、有一年四季。曾經的我們不重視環境保護,讓地球母親受傷。近年來,我國有很多科幻題材的電影,假設地球滅亡,人類將何去何從?
  • 地球生物去外星球生存的可能性有多大?
    人類作為地球有史以來孕育的第一種智慧生物,在發展出文明與科學之後便開始向外太空進軍,隨著本世紀太空探索熱度的增加以及前期準備工作的結束,開發月球和火星以及超大型空間站已經不是什麼奢望了。前蘇聯科學家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說過「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被束縛在搖籃裡。」,而我們要知道人類以及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在地球環境下成長的,外太空和其他星球對地球生命來說就是實打實的地獄,所以人類在移居其他星球必須要適當改造那顆星球使其適合人類居住。
  • 若火星有地球生態環境,其上生物個頭會很大,但這種星球上卻極小
    有人問如果有外星生物的話,是不是越大星球上的生物的體積就越大?這實在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迄今為止我們只知道地球上有生物,其他星球上還沒有發現任何生物,而且在我們地球上,生物的大小差別也是非常大的,最大的藍鯨比最小的細菌能大幾百億倍吧。
  • 【Netflix紀錄片】《我們的星球》(OUR PLANET)
    單集時長: 50分鐘左右集數:8集豆瓣評分:9.8今天要推薦的紀錄片是由流媒體巨頭Netflix與世界自然基金會聯手合作的《我們的星球
  • Netflix紀錄片丨《地球的夜晚.Night on Earth》,為你揭開夜晚的神秘面紗
    ◎譯  名 地球的夜晚/夜訪地球◎片  名 Night on Earth◎年  代 2020◎產  地 英國◎類  別 紀錄片◎語  言 英語◎官方主頁 https://www.netflix.com/title/80218938◎上映日期 2020-01-29(美國)
  • ...紀錄片|bbc|七個世界, 一個星球|我們誕生在中國|地球脈動|遷徙...
    通過10部頂級的自然紀錄片,在一場場視覺盛宴中,你將深入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感受它們的生命脈動,了解我們共同生活的這顆藍色星球。1《美麗中國》中國,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囊括了多種特質的地貌,哺育著各族兒女,也孕育著各類珍奇野獸、奇花異草。通過鏡頭,我們去探訪散落在這片土地上的美麗奇景。
  • 第二地球奧裡裡亞,證明外星生物存在的模擬星球
    日前,人類尋找到了一個極為類似地球的行星克卜勒452b,是人類發現最接近地球的星球。
  • 對地球環境構成產生影響的幾大地球生物
    一般說到對地球環境的影響,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們人類對地球的影響,大家都知道人們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之中,對於地球的改變和影響是非常大的,其中包含一些好的方面,當然更多是一些壞的方面,越來越多的自然災害以及全球變暖,霧霾天氣,都是人類的活動影響,那麼對於地球環境的影響,除了我們人類之外,在地球上還有哪些生物能夠構成影響呢
  • 人類是否能夠再造個地球環境,生物圈2號告訴我們:還是洗洗睡吧
    飛離地球現在似乎成為科學界一個努力的方向,尤其是面向火星和一些宜居星球,但是那些宜居星球距離遙遠,以現有科技是不可能到達的,而這個方向只有移居近地星球——火星,然後進行環境改造。在火星上進行再造個地球環境?雖然說這個猜測我們無法能夠在火星上證實,但是人類實驗的腳步卻從未停下,一項被美國科學家譽為繼登月計劃以後,最令人激動的科學研究項目,一旦實現,那就意味著人類就是上帝,擁有再造地球的能力,這個實驗就是大名鼎鼎的生物圈2號。
  • 除了地球以外,這些星球的環境惡劣,科學家:還是呆在地球好
    文/玉濁清除了地球以外,這些星球的環境惡劣,科學家:還是呆在地球好如今的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莫過於地球,雖然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航天領域的發展,人類一直想要尋找地外文明,也想要尋找第其實這種想法也是綜合地球的環境被破壞人類的需求而萌發的,因為如今人類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對地球的環境進行了無限制的迫害,而地球上的大自然也給人類了一個又一個的教訓,人類的數量也在不斷增長,所以人類覺得,在未來很可能地球都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於是便開始極力尋找第2家園,想要在未來人類無法在地球上居住的時候,能夠移居到其他的星球之上。
  • 綜述:第四屆「一個星球」峰會聚焦生物多樣性保護
    新華社巴黎1月11日電 綜述:第四屆「一個星球」峰會聚焦生物多樣性保護新華社記者陳晨 唐霽第四屆「一個星球」峰會11日通過現場和視頻通話相結合的方式在巴黎舉行,主題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峰會從保護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促進生態農業、為生物多樣性融資以及保護人類健康、物種和熱帶森林四個方面,就保護生物多樣性凝聚共識並落實相關承諾,為今年在中國昆明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上達成「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創造條件。第四屆峰會倡議者、法國總統馬克龍在開幕式致辭說,舉辦此次峰會的目的是要讓全球攜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承諾和行動得以加強。
  • 地球之外太陽系每個星球環境都很恐怖,但地球生命卻是太陽系創造
    除了地球以外,太陽系中沒有哪個星球的環境不讓人類恐怖,因為地球以外的任何一個星球的自然環境,都無法讓我們在上面生存。和地球表面環境最為相似的是火星和土衛六,但是火星表面的大氣層只有地球表面大氣層的0.8%,而且主要是二氧化碳,人在上面根本無法呼吸,火星的表面為平均零下四五十攝氏度的低溫,雖然赤道地區夏季的中午可以有30℃左右的溫度,但是這裡的晝夜溫差高達100多攝氏度,所以這裡的環境根本不適合人類生存。
  • 朝著「一個星球」邁進 多國首腦聚焦生物多樣性保護等議題
    「在這周一召開的第四屆『一個星球』峰會上,至少有50個國家承諾在未來10年內保護地球上30%的土地和海洋,以阻止物種滅絕和解決氣候變化問題。」 1月11日,旨在保護世界生物多樣性的全球峰會「一個星球」召開。
  • 沒等到《地脈3》等來了《我們的星球》,這次不是BBC出品
    沒等到《地脈3》等來了《我們的星球》,這次不是BBC出品 Ying 綜合整理 2019-04-02 09:11 來源:
  • 人類與地球生物「格格不入」,或根本不屬於地球,我們從何而來?
    自從生物學家達爾文提出「進化論」的觀點以來,我們都一直堅信人類是地球上的其他物種進化而來的,為此,科學家還會積極地探索人類的祖先究竟是什麼物種,目前大家都普遍認為人類的祖先是靈長類動物,因為無論是從身體構造方面來說還是身上攜帶的基因來說,靈長類動物都與現代的人類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 真實存在的潘多拉星球——地球
    有一部科幻電影,名為《阿凡達》,這部電影中有一個奇特的星球,名為『潘多拉』,這顆星球很奇特,他是有意識有生命的,第一次看到,我很羨慕,但隨著科學了解,我發現,原來我們的地球也是一顆有生命意識的星球。我們從何而來,相信每個人都思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