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存在的潘多拉星球——地球

2020-08-19 奇東趣語

有一部科幻電影,名為《阿凡達》,這部電影中有一個奇特的星球,名為『潘多拉』,這顆星球很奇特,他是有意識有生命的,第一次看到,我很羨慕,但隨著科學了解,我發現,原來我們的地球也是一顆有生命意識的星球。我們從何而來,相信每個人都思考過!從醫學來講,我們是由自己慈愛的母親懷胎九月生出來的,但要是從生物學角度來講第一批人類是怎麼來的至今仍是個謎,並且隨著科學的不斷研究,發現我們現在只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以前發生的一切好像都是在為我們的出現做準備,所以,地球是有意識生命的?

前言

相信不只是我,還有很多人認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是有生命的,就像我小時候,站在大山裡吶喊,我喊什麼,大山就模仿我回復什麼,那時的我覺得這是地球母親給我的回覆,與我的互動,很快樂,很輕鬆,雖然隨著知識的不斷積累,我知道那只是回音,但我依舊懷念那種感覺,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愉悅!

蓋亞假說

蓋亞假說是由英國大氣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在20世紀60年代末提出的,他認為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有著自己的意識與生命。它會像我們人類一樣,會呼吸,會發聲,並會通過自身的調節創造出利於自己生存的生命,也更像是為了體現自己在宇宙的中的獨特性,從而自我衍生了現在的萬物。

蓋亞假說歸總來講一個包含五個層次:

一、認為地球上的各種生物有效地調節著大氣的溫度和化學構成;

二、地球上的各種生物體影響生物環境,而環境又反過來影響達爾文的生物進化過程,兩者共同進化;

三、各種生物與自然界之間主要由負反饋環連接,從而保持地球生態的穩定狀態;

四、認為大氣能保持在穩定狀態不僅取決於生物圈,而且在一定意義上為了生物圈;

五、認為各種生物調節其物質環境,以便創造各類生物優化的生存條件。

蓋亞假說以上提到五點在科學探究中都有證實,雖然還有部分存在爭議,但我個人認為,這是每個學術都會存在的悖論,如果沒有這些悖論,我們也就無法更好的正確認識世界!

相互配合地球環境

地球的恆溫系統——大氣層

恆溫系統,自然界生物都有,但就只有我們人類具備一套獨一無二的恆溫系統。生活中如果細心點,我們就能發現,無論我們人類是在炎熱的地方還是在極地嚴寒地區我們體溫始終都維持在37℃左右,炎熱地帶,我們身體的毛孔就會打開,排出多餘的熱量,嚴寒地區,我們的毛孔就會緊縮,防止熱量流失,但你可曾想到,地球也有這樣類似的恆溫系統

科學家經過多年對大氣層的研究,總結出大氣層可以分為五層,按照從裡到外的順序分別是: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以及散逸,雖然現代人類的工業讓全球氣溫變暖,但實際上地球的溫度依舊在一個平衡狀態,科學家發現,最裡層的對流層在近幾十年溫度有明顯的升高,但對流層的頂部與第二層平流層的溫度卻降低了,所以可以總結出一旦底層大氣的溫度升高,那麼高層的溫度就會自動降低將整體大氣溫度維持在一個平衡狀態,這一點是不是和我們人類很像呢!

大氣層很像我們人類的皮膚,除了調節我們的溫度以外,還有效的保護著內部構造,像比較小型的隕石在落入大氣層的時候就會被大氣層逐漸摩擦而消散,人類皮膚也以相似方式隔絕外部傷害保護著內部器官肌肉!

地球的消化與排洩系統——軟流層

科學界一般將地球本身分為三個層次,最上層為地殼,中層為地幔,最內層為地核,而在地幔部分存在一個全球性分布的地內圈層——軟流層,軟流層又稱軟流圈,位於上地幔上部與巖石圈之下,深度在80—400km之間,軟流層有一個類似生物功能,那就是消化與排洩。在這一層有著大量的巖漿,而軟流層在不斷的運動中就會把地下的巖漿通過火山噴射到地表,形成壯觀的火山噴發和新的地殼,並且在這不斷的運動中,軟流層還會不斷的吞噬老的地殼,將這些老的地殼轉化為地幔物質,而地幔與內核則不斷的給軟流層提供動力與熱量,確保軟流層可以不斷的循環更新地殼。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內核就是我們的心臟,地幔就是消化器官,地殼就是我們攝取的食物,而軟流層就是我們的消化與排洩系統,經過不斷的循環,以保持自身內部的營養與動力。

地球也在有節奏的呼吸

2008年12月18日,根據美國連線雜誌報導,地球大氣層存在著有節奏地膨脹和收縮,就如同「呼吸」一樣,每次膨脹收縮的「呼吸」周期為9天,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受太陽磁場的影響,這就讓我想到了我們人類自己,我們的呼吸是受大氣壓強的影響,大氣壓強越高,空氣中氧氣含量越多,呼吸頻率就可以小些, 大氣壓強低,空氣中氧氣含量少,呼吸就困難些,就像高原反應,因為氣壓的變化使得我們獲取的氧氣含量減少了。雖然地球不是因為大氣壓強,但呼吸的基本的原理基本一致。

地球的聲音

發聲不單單是生物的專利,星球也會發生,其實不單單是我們地球,太陽系的其他七大行星都有自己獨特聲音,只不過這種聲音我們人類聽不到,科學家的解釋是地球發出的這種聲音頻率是我們人類感知不到的,但其他生物卻有這種能力,就如同我們身邊的貓狗,他們就能在地震等特殊條件下提前感知到,行為上也會表現的急躁不安,還有就是鳥兒,也能感知到地球發出的這種頻率。地球發出的聲音是什麼樣的呢?如果比擬的話,就像蜜蜂飛動的那種嗡嗡聲,這種聲音從何而來至今科學家也沒有搞清楚,因為這不像震動發出的聲音。

《覺醒的地球》——彼得拉塞爾


電影《阿凡達》潘多拉星球

在這部電影中,阿凡達們所居住的星球就是一顆有自己生命意識的星球,它與它創造的生物可以通過一定的媒介進行溝通,並且還可以通過這種媒介讓生物來保護自己,仔細想來,我們依賴的地球也有這樣的特性,濃度適合生存的氧氣,恆定的一個環境溫度等等,都為我們的出現做好了準備,而我們人類也為了自身的生存不斷的發展,走向太空,在宇宙環境對地球有破壞的時候我們還會去抵禦這種破壞,雖然我們不能與地球直接溝通,但我們的本能就在驅使著我們去保護它。

總結:在某些科學條件看來,地球一切的活動都是合理的自然現象,但在我看來,地球的一切安排都是對我們的愛,就像化學資源,幾億年前就開始準備了,要知道更久遠的時候,我們的地球母親只是一個土疙瘩,細細回想,地球是一位偉大的母親,而作為它子女的我們,我們應該更好的保護好它!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我的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勞駕您高尚五連擊(點讚,轉發,關注,評論、收藏),您的連擊是我創作最大的動力!

我是奇東趣語,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趣人!

相關焦點

  • 潘多拉星球植物志——前言
    潘多拉星球上的植物種類繁多,體積各異,有些極簡單,而另一些則十分複雜,這表明就像地球上一樣,潘多拉星球的環境在自然選擇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地球植物所經受的各種自然因素輻射、水、大氣中的各種氣體以及重力在潘多拉星球上同樣存在,只是在各種具體特性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而由此導致的潘多拉星球的植物形態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 經典作品中的外星球設定:潘多拉星球與科洛桑星球
    奧特曼系列中的M78星雲設定則和現實情況當然有所差別,距離地球300萬光年,中心有近6千萬個星球存在,其中奧特曼的故鄉光之國其星球體積為地球的60倍,重力為地球的120倍以上,四周都充滿了來自人工太陽的放射性光線,自從26萬年前的超進化事件以來,光之國住民的平均身高達到40m,平均體重40000噸,被稱為「奧特曼」(ULTRAMAN)。
  • 還是移民潘多拉星球好了!
    在潘多拉星球上,絢麗繽紛的棲息地在屏幕上靈動鮮活,讓我感覺自己仿佛身臨其中,伸手就可觸及那些漂浮於空中的山巒。迪士尼動物王國追求還原真實體驗,因而任務艱巨。而將電影中的虛構世界搬遷至主題公園之內也有不可避免的挑戰。
  • 《阿凡達》我們是否也可以擁有潘多拉星球那樣美麗的星球
    這是個2010年上映的老片了,可是長滿高大樹木的潘多拉星球,藍皮膚的納美人依舊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現在能夠與這部片子比肩的科幻類影視作品依舊不是很多,這也足以說明這部影片是多麼優秀。在這個星球上存在著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景觀,讓我們不禁對這個未知的星球充滿好奇。
  • 42光年外發現宜居星球,科學家:是顆超級地球,可能存在生命
    文/科學年輪地球周圍的宜居星球不在少數,並且還有三星系統和多星系統,這些星系雖然存在多顆恆星,但是也存在宜居星球,例如我們熟悉的比鄰星就是著名的三星系統。著名電影阿凡達就將劇情設在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組的一顆氣態行星的衛星上,這就是著名的潘多拉星球。
  • 這是潘多拉星球的故事,也是我們的故事 ——慧看電影之《阿凡達》
    故事發生在2154年當大自然被摧殘得千瘡百孔地球資源已至枯竭人類將目光投向了遙遠的潘多拉星球The story will take place in 2154when Mother//////////////////////////////////////////////////潘多拉星球樹木繁盛,美麗絕倫,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這裡生活著納威人。他們圍繞著一棵家園樹居住,身材高大,有天生的強化碳纖維骨骼。
  • 【福利】預警 | 「潘多拉星球」冒險之旅
    今天,小可要給大家講一個關於潘多拉星球的故事。在潘多拉星球上生活著納美族人,那裡有一顆靈魂之樹,它是所有族人的生命之源。這棵形似柳樹的巨樹對於潘多拉星而言具有重大的精神意義,然而它卻正在面臨著威脅。為了拯救靈魂之樹,三個納美少年踏上了阻礙重重的冒險之旅。驚險的地震和火山爆發,星球內部巖漿滾滾湧出、漫天繁星從天而降……
  • 從進化的角度看《阿凡達》中潘多拉星球的生物多樣性設計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潘多拉星球上的這些奇異的生物,它們可不是隨隨便便拍腦袋畫出來的。星球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這顆幻想出來的星球,潘多拉(Pandora)。首先它不是一顆行星,而是一顆衛星。它是一個巨大的氣態行星「波呂斐摩斯」(有些類似於我們的木星)的衛星之一,體積比地球稍小。波呂斐摩斯是半人馬座α恆星的行星之一,它們之間的距離和地球到太陽之間的距離差不多,所以我們能看到潘多拉上的地貌和地球比較接近,同樣樣有海洋,高山和叢林。
  • 人類的敵人之一——潘多拉超級生物計算機
    「每棵樹擁有10的14次方個神經突緣,而潘多拉星球上擁有10的21次方棵樹木。這意味著什麼?這棵星球所有植物形成的信息網絡的複雜程度,超過了人類的大腦!」——影片中格蕾絲博士的臺詞。在影片中,人類最基本和最愚蠢的錯誤,就是認為潘多拉的主人是那幫藍猴子——網友 解放兔從影片中,我們稍有思考,就會發現,潘多拉星球並不是一般的星球。這個星球是活的,它本身,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體,一臺超大號的生物電腦!下面我就簡單解釋一下這個理論的基礎和現實社會人類對此問題的研究。
  • 住樹洞有流水,潘多拉星球上的角蛙很幸福
    很有借鑑意義的一個飼養形式,大家也get起來吧。缸體設置:潘多拉星球這是潘多拉工作室接受到的一次委託,角蛙主人希望為角蛙做一個生態缸體,需要為角蛙配備一個樹洞和泡澡的池子。視頻更為直觀,大家看看吧:時長42秒想了解更多可關注潘多拉星球↓這個缸體並沒有我們在雨林缸總是會見到的積水鳳梨
  • 高媛 田松 | 作為蓋婭的潘多拉 ——電影《阿凡達》的自然觀研究
    [3]  在影片中,觀眾首先會被潘多拉星球神奇的景觀所震撼。最具視覺衝擊力的是飛行的山(Montes Volans),在劇本中的名字是哈利路亞山(Hallelujah Mountains)。按照劇本設定,波裡菲密斯存在一種磁層,磁場強度百萬倍於地球磁場,當潘多拉星球在磁場中旋轉時,內部的鐵核又會生成它自己的磁場。在這些磁場的相互作用下,就出現了座座山巒雲中漂浮的奇觀。
  • 疑似來自外星的病毒——潘多拉病毒
    世界上的基因庫千變萬化,病毒也因此存在眾多的種類,但是他們其中都遵循這正常的病毒基因庫,但是唯有一個病毒破例於病毒中列。該病毒是於 2013 年,Philippe 等分別智利中海岸河流沉積物表層( 約10 m 深) 和澳大利亞墨爾本附近一個淡水池塘底部泥漿中發現了兩種更大的變形蟲寄生型巨大病毒,這兩株病毒分別被命名為鹹潘多拉病毒和甜潘多拉病毒。起初誤把它當做小細菌,是因為該病毒實在太大,並且沒有呈現出正常病毒那樣的形態。
  • 在三亞過春節,除了酒店海灘,這個「潘多拉星球」更值得你身臨其境!
    提起阿凡達這三個字,很多人腦海裡都會重現8年前第一次看到潘多拉星球的感受,是震撼,更是感動。就好像自己就身處曾經在電影裡看到的潘多拉星球,夢幻逼真到有些不真實。這場故事由「納美說書人」進行講述,貫穿主線,《阿凡達前傳》發生在電影《阿凡達》故事的3000年前,那時人類還未踏上潘多拉星球,當一場自然災害威脅到神聖的靈魂之樹時,3個年輕的納美族男孩女孩決定一起拯救自己的家園。
  • 科學家發現一顆宜居星球,距離地球42光年,網友:想去
    在我們地球的周圍,科學家們發現了許多與地球相似的宜居星球。並且有的星球所在星系還是三星系統,甚至是多星系統,也就是說這些星球所在的星系存在多顆恆星。我們都看過著名的科幻電影《阿凡達》,在《阿凡達》中,潘多拉星球就是在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組的一顆氣態行星旁邊,是一顆圍繞這顆氣態行星的衛星,類似於這種潘多拉星球的類地行星在宇宙中應該不在少數。科學家們在近些年中已經發現了不少處於宜居帶的類地行星,並且很多宜居行星都在地球附近100光年之內。在無邊無際的廣袤宇宙中,應該存在著數不清的宜居行星。
  • 《阿凡達》預習手冊(1):潘朵拉星球百科全書
    雖然只是發生在一個虛構的潘多拉星球上故事,卻因卡梅隆對視覺效果的苛求而至今才能面世,拍攝期間究竟遭遇了哪些波折?在電影上映前,《阿凡達》預習手冊都將告訴你一切。劇情曲折 疑似外星版《風中奇緣》+《與狼共舞》故事從地球開始,傑克·薩利(Jake Sully,薩姆·沃辛頓飾)是一位雙腿癱瘓的老兵,被派遣去潘多拉星球的採礦公司工作。這顆完全不同於地球並擁有龐大複雜的生態系統的星球上擁有價值連城的礦物元素--「unobtanium」。
  • 一顆不該存在的星球被發現,與地球相似,卻被稱為「惡魔星球」
    浩瀚宇宙內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星球,在皎皎星河中,地球是一個既普通又特殊的存在。地球普通的之處在於,地球的大小、體積等各方面與其他很多星球相比,都並不出眾。而地球的特殊之處在於,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孕育了生命的星球。
  • 宇宙中存在一顆與地球極為相似的星球
    地球一直以來是我們最熟悉的星球,藍色的天空,美麗的海洋。經過了約45.5億年的歷史形成的這樣一顆美麗的星球。如果我們的星球不適合人類居住了該怎麼辦?這個時候就必須要搬到其他星球了,那麼我們現在又有什麼可以適合人類移居的星球呢?如此浩瀚的宇宙當中當然有一顆適合人類居住。
  • 「冥界」被科學家發現,竟然真實存在,在裡面呆1年等於地球247年
    「冥界」被科學家發現,竟然真實存在,在裡面呆1年等於地球247年我們都知道宇宙浩瀚無邊而我們生活的地球在這漫漫星空之中顯得是如此的渺小,誰也不敢保證除地球之外的星球中難免不會存在其他智慧的生命體,雖然我們都在大力開發外太空但是因為技術卻還是顯得捉襟見肘
  • 那些科幻電影中的外星球,原來是在地球上取的景
    隨著科幻電影產業越來越發達,故事背景的設定天馬行空,人們的目光早已投向浩瀚的宇宙星空中,普通的生活場景已經不能滿足外星星球的取景需求了,需要藉助CG來合成,不過大自然中的美妙風光一直都是人們的靈感源泉,從部分影視作品中總能看到某些地球上的風景,下面就盤點一下那些出現在科幻電影中外星球上的自然美景。
  • 外星人到底真實存在於宇宙之中嗎?
    外星人到底真實存在於宇宙之中嗎?當我們意識到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之後,我們就開始各種猜測宇宙中是否真的存在外星人。在天文學中存在著一種哥白尼定理,這個定理的核心就是宇宙中是存在著外星人的。因為宇宙的中心不是地球,甚至宇宙的中心也不是銀河系,在我們無法探知的億萬光年之外,說不定也有一個孕育了生命的星球存在。關於宇宙中的外星人有很多的說法,雖然有很多人都認為宇宙中是存在外星人的,但是為什麼千百萬年來我們卻找不到外星人的蹤跡,甚至我們也找不到外星人傳遞給我們的信號?由此大家也提出了很多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