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預習手冊(1):潘朵拉星球百科全書

2020-11-22 網易娛樂

詹姆斯·卡梅隆歷經十四年打造的科幻巨製《阿凡達》將於2010年1月4日上映,儘管您對《阿凡達》已經如雷貫耳,但您知道什麼是「Avatar」(阿凡達)嗎,您知道卡梅隆虛構的潘多拉星球上究竟有哪些生物嗎?在電影上映前,《阿凡達》預習手冊都將告訴你一切。

網易娛樂12月25日報導(文/喬達摩) 「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在《泰坦尼克》後歷經十四年打造的科幻巨製《阿凡達》將於2010年1月4日上映,儘管您對《阿凡達》已經如雷貫耳,但您知道什麼是「Avatar」(阿凡達)嗎,您知道卡梅隆虛構的潘多拉星球上究竟有哪些生物嗎?其實這樣一部足以改變影史的影片原來只是來自卡梅隆兒時的幻想。雖然只是發生在一個虛構的潘多拉星球上故事,卻因卡梅隆對視覺效果的苛求而至今才能面世,拍攝期間究竟遭遇了哪些波折?在電影上映前,《阿凡達》預習手冊都將告訴你一切。


「Avatar」根本源自梵文,意指降臨人間的神之化身。

第一章:《阿凡達》一語雙關暗含靈性 打造完美外星幻境

片名玄妙 極具宗教色彩

《阿凡達》的英文原名為「Avatar」,詞根本源自梵文。意指降臨人間的神之化身,通俗意義可理解為「化身」。印度教中,AVATAR特指主神毗溼奴(VISHNU)下凡化作人形或者獸形的狀態。傳說毗溼奴有10個化身,其中有9個已經降臨世間,最後一個化身會在世界末日降臨。如果將這個詞拆分成兩部分,AVA的意思是「往上而下」「降下」;而TARA 的意思是「橫越」或是「通過」。在佛教的語言中,其指代人性之中的佛根慧能;而在以天主教,基督教為主的體系中,其也意味著人性中的神靈之能。即使剝離開宗教層面上的解釋,這也是一個在現今電腦技術中的常見術語,通常指的是在虛擬實境中完美並具象化的呈現出人形。

卡梅隆選擇這個詞作為電影片名,無疑是非常點題的,不單將故事要點透露出來,同時也把主題進一步升華,達到了在哲學,宗教以及現代科技三者語境中最自然的融合。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要從本部電影的故事說開來。


傑克和匹配他DNA的「阿凡達」。

劇情曲折 疑似外星版《風中奇緣》+《與狼共舞》

故事從地球開始,傑克·薩利(Jake Sully,薩姆·沃辛頓飾)是一位雙腿癱瘓的老兵,被派遣去潘多拉星球的採礦公司工作。這顆完全不同於地球並擁有龐大複雜的生態系統的星球上擁有價值連城的礦物元素--「unobtanium」。但潘多拉星球的自然環境並不適合人類生活和工作,人類根本不能暴露在潘多拉的大氣中,而那些數不勝數的各色動植物也都足以對人類構成致命威脅。然而最令人類頭疼的則是這顆星球上的土著種族:10英尺高的藍色類人生物「Navi」人。他們非常厭惡人類在這顆星球上的所作所為,認為人類將會徹底毀滅他們的星球。

另一方面,為了可以在星球地表進行採礦活動,地球科學家們發明了一項新技術:將人類DNA和納美人(Navi)的DNA結合在一起,製造了一個克隆納美人。他可以讓人類的意識進駐其中,成為人類在這個星球上自由活動的「化身」,也就是「阿凡達」。然而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操縱「阿凡達」,只有DNA與他身上人類DNA配型相符的人才可以。傑克的哥哥就是這個「阿凡達」的人類DNA捐獻者,只有他一人可以操縱這個「阿凡達」,然而他被殺死了。採礦公司為了採礦工作能夠繼續進行,就必須找到一個可以代替他操縱「阿凡達」的人,這個人的DNA還必須和其配型相符,於是他們自然就找到了傑克。當傑克來到潘多拉星球,就完全被這裡的美景所傾倒,成為「阿凡達」後的他還結識了一位納美女孩,在深入的同其種族接觸中,傑克逐漸認識到人類正在犯下無法彌補的過錯,遂逐漸倒向納美人一方。但人類同納美人的大決戰時刻也將來臨,傑克將不得不做出選擇。


第二章:《阿凡達》關鍵詞解析 潘多拉星球美輪美奐

卡梅隆和他的製作團隊為《阿凡達》打造了一個體系龐雜,瑰麗多姿的外星世界,甚至為片中的外星種族納美人創立了語言,下面將為您翻開潘多拉星球百科全書。

【納美人部分】


波呂菲莫斯星球(polyphemis)表呈紅色斑點狀。


大氣層中常年覆蓋有漩渦颶風。

波呂菲莫斯星球(polyphemis)

這是一顆有木星體積兩倍大的氣態星球,地表呈紅色斑點狀,大氣層中常年覆蓋有漩渦颶風,由於其風眼酷似希臘神話中獨眼巨人波呂菲莫斯的黑色瞳孔而得此名稱。片中的潘多拉星就是他的十四顆衛星之一。


潘多拉星(pandora)有著許多色彩斑斕充滿奇特植物的茂密雨林。

潘多拉星(pandora)

其屬於阿爾法半人馬星系,即阿爾法半人馬星系B-4號行星,大小與地球相差無幾。在潘多拉星的地表可以看到天空中長期有兩到三顆別的衛星(波呂菲莫斯的其他衛星),擁有無與倫比的複雜而獨特的生態系統,動植物種類眾多:高達900英尺的參天巨樹、星羅棋布飄浮在空中的群山、色彩斑斕充滿奇特植物的茂密雨林、晚上各種動植物還會發出光,如同夢中的奇幻花園。地球考察隊於2129年發現了這顆生機盎然的新星球,不過這裡的大氣構成卻不適合人類生存:混合著氨,甲烷,二氧化碳,氧氣和氮氣,還有佔極小比重的氰化氫。人類必須帶上呼吸面罩才能暴露在其大氣之中。


由於磁場作用聖山才會漂浮在空中。

聖山(hallelujah mountain/Montes Volans)

潘多拉星的獨有奇觀之一,NAVI人稱其為「雷震聖石」(Thundering Rocks)。其含有一種極為珍貴的礦產:Unobtanium,罕見的常溫超導體,因而具有奇特的磁場效應。正是由於磁場作用,所以便產生巨石大山層疊緊靠漂浮在空中的勝景。地球人類正是為了開採這種礦石而來到潘多拉星,期望用它來解決地球資源日漸枯竭帶來的能源危機。


身高接近三米的納美人是長有尾巴的近貓科類人智能生物體。

納美人(na'vi)

潘多拉星球上的土著種族,基本身高有九英尺(接近三米),是長有尾巴的近貓科類人智能生物體。手和腳上都為四個指頭,無關節,脖頸兩倍長於人類。皮膚呈剝裂狀藍色,有發光色斑,顏色有自身情緒狀態決定。其頭部長有QUEUE,類似於某種外部功能性神經系統,形似馬尾辮,它的主要功能是同各種動植物建立心靈交流以便控制。納美人天性溫良,熱愛和平,講求天地萬物和諧自然存活。但遇到攻擊後也會變得十分兇猛,擁有超強的攻擊性和戰鬥力。從社會學角度分析,其社會構成類似地球的土著部落,具有森嚴的等級劃分。但從生物學和靈性角度來看,納美人具有極高的智慧,生存能力強悍,並且有一定得心靈感應能力。

納美語

納美人的唯一語言體系,擁有非常規的語法規則和語言結構。2005年8月,時任南加州大學教授的語言學家保羅·R·弗洛莫(Paul R. Frommer)收到一封電子郵件。信中稱希望其為卡梅隆正在攝製的電影中的外星種族創造出一套語言體系。當時卡梅隆為其展示了一個劇本雛形,當中包含有30個左右的納美語詞根,但大多數都是角色名字。保羅在結合了印第安語,非洲,中亞以及高加索等地區的語言後,終於創造出納美語。一種聽來類似玻里尼西亞語,非洲土著語乃至德語或日語的全新語言,並富有極強韻律感,流暢而富有感染力。目前納美語已經被開發出1000多個詞彙。也許隨著這部影片的大熱,他會變得跟其他幾種虛擬語言一樣流行,成為影迷同極客們的新學習目標(《星際迷航》中的克林貢語,《第九區》中的大蝦語)。

另外卡梅隆還邀請了一些天體物理學家,人類學家以及音樂教授和考古學者參與進來,他們進一步通過專業知識來完善片中的虛構要素,像完善潘多拉大氣密度,創作三聲音階的納美音樂,考證架構納美人歷史和社會結構,所有這些都被編撰成了一套厚達350頁的《潘多拉星百科全書》。


螺旋紅葉受到觸碰便會立即收縮(酷似地球上的含羞草)。

螺旋紅葉(Helicoradian)

潘多拉星球上一種頗為獨特的半植物半動物的生命體,常態下開著螺旋狀的單片葉,同時也擁有神經肌肉組織,如受到觸碰便會立即收縮(酷似地球上的含羞草)。卡梅隆還專門請來加州大學植物學系的專家朱迪·霍爾為其創造出的植物輔以科學依據以完善細節,更富說服性與科學性,增加整體生態系統的真實性。


納美人把潘多拉烈馬用作基本戰鬥坐騎。

潘多拉烈馬(Direhorse)

其形態與功用都近似於地球上的馬匹,擁有六條腿,全身布滿條紋,站立起來足有三米。頭部兩側分布有同納美人QUEUE功能相似的天線狀神經感應觸鬚。肩部同頸部後側具有堅固硬殼(類似鎧甲)。納美人把他們用作基本戰鬥坐騎。


蝠魟獸(Banshee)是納美人空中的坐騎。

蝠魟獸(Banshee)

一種小型飛翼類肉食動物,狀似地球恐龍時代的翼龍。性情兇猛,喜歡群居在瀑布周圍。成年後側翼展開可達三米之長。納美人利用自己的QUEUE同蝠魟獸的一根觸角相連後即可將其馴服,不過蝠魟獸一生只會服從一個納美人作為主人(可能通過雙方外接神經系統認證,生物磁場吻合建立夥伴關係)。


蝠魟獸的強化形態生命體。


極少納美人能馴服蝠魟龍。

蝠魟龍(Great Leonopteryx)

蝠魟獸的強化形態生命體,體積比前者大出幾倍有餘,空中掠食霸王,並以前者,納美人跟地球人為食。周身布滿紅黃黑相間的條紋。飛行速度奇快,擁有急速攀升等飛行技巧。


錘頭雷獸頭部有一塊突起的大橫骨,酷似錘頭鯊。

錘頭雷獸(Hammerhead Titanothere)

大型類犀牛草食動物,體格等同於大象兩倍,擁有六條腿,脾氣暴躁。頭部有一塊突起的大橫骨,酷似錘頭鯊,皮膚堅硬到可以抵禦一般槍炮攻擊。生活在潘多拉星雨林中,是人類地面部隊的重要威脅。


斑牛容易受到驚嚇,並會帶來巨大破壞力。

斑牛(Sturmbeest)

潘多拉星上的巨型陸地獸,身高五米,體重達十噸。性情溫順,喜群居,有時多達上千頭沿河流移動。但是容易受到驚嚇,並會帶來巨大破壞力。


死聖獸是潘多拉星最兇猛的陸地掠食者。


死聖獸前肢大爪擁有恐怖的破壞力。

死聖獸(Thanator)

潘多拉星最兇猛的陸地掠食者,體長近六米,高兩米半,有六條腿,奔跑能力驚人,其前肢大爪擁有恐怖的破壞力,只有納美人可將其馴服。

【地球人部分】


機甲戰士是人類在潘朵拉星球上用於戰鬥和拓荒使用的軍用機器人。


電影最後它將與傑克展開一場大戰。

機甲戰士(A.M.P. Suit)

該款機器人是片中人類戰隊在「潘朵拉」星球上用於戰鬥和拓荒使用的軍用機器人。平衡性和靈敏度極高,裝有重裝甲,前臂配備了火力強勁GAU90加農炮重機槍,並且適合在多種地貌和氣象條件下使用。而其造型肯定會令人想起卡梅隆在執導過的《異形2》中所用到的一款極為類似的機械人,同時也酷似《黑客帝國》中人類使用的戰鬥機器人。此外人類方面還配備有蠍子戰機,大力士運輸機,神龍戰機等武器裝備。


長達五百米的大型宇宙探索飛船。

普羅米修斯號飛船(I.S.V Prometheus)

人類使用的大型宇宙探索飛船,長達五百米,擁有核子反應堆作為動力源,可達光速。

資源開發管理局(RDA,Resources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

人類非政府組織,專職在潘多拉開採unobtanium。輸送了大批軍隊駐紮在被稱為「地獄之門」(Hell's Gate)的軍事基地。


第三章:十四年磨一劍鑄造《阿凡達》 卡梅隆兒時奇想終圓夢

酷愛奇想 兒時幻夢縈繞心頭

說到《阿凡達》的創作動機與靈感來源,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的卡梅隆兒時便喜歡製造一些可動的玩具自娛自樂。非常鍾愛科幻電影與小說的他就曾表示「我的靈感來源非常單一,都是從我兒時讀過的科幻小說中得來的。而且其中的一些並不是科幻小說。埃德加·賴斯·巴勒斯,瑞德·哈葛德等等充滿陽剛之氣的叢林冒險題材的作家們。我曾經一度想要做一個老式的叢林冒險,只要把故事背景放在其它的星球上,並且按照它的規則去表演就可以。」所以《阿凡達》的故事發生在虛構的潘多拉星球上就不足為奇。


卡梅隆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舊已經開始創造《阿凡達》故事的雛形。

上世紀七十年代,越來越多的想像碎片在卡梅隆的腦中集合成了他第一次編寫的劇本,其中就營造了一個滿是宇宙飛船,外星生物跟全新星球的瑰麗世界,甚至還根據進化論設想出了外星種族的基本形態,用他自己的話說:「那可是一個生物可以自己發光的世界」。1976年到1977年期間,從大學輟學、幹著卡車司機併兼職白天送外賣的卡梅隆在閒暇時還是寫寫科幻小說,製作一下各類電影模型。那一年,《星球大戰》的上映再次點燃了他心中的創作激情,一直以來他都夢想能夠製作出《星戰》那樣的科幻巨製,盧卡斯的成功令他忿忿不平,自己應該出手了。

不顧妻子的埋怨和憤怒,卡梅隆砸鍋賣鐵淘換來一些簡陋的電影拍攝設備,自己跟幾個朋友搗鼓起短片製作來。這期間他創作了一部叫《Xenogenesis》(克賽諾起源)的劇本,還說服當地某位牙醫贊助兩萬美子拍攝出一款12分鐘長的短片,大概講述了某外星機械人同擁有巨型機械骨骼的人類女子PK的故事。卡梅隆親自製作了片中的模型,本來還打算去好萊塢找攝影棚和電影公司資助其完成整片。但在當時並沒有幾個人對此有興趣,碰了一鼻子灰的他最終悻悻而歸,現實的確比夢想冰冷的多。

觸碰夢想 太過超前終擱置

八十年代初,憑藉自己製作特效模型的手藝跟獨特創意,卡梅隆終於進入了B級片之王羅傑·科曼的新世界影業工作,雖然幹著所謂特效師,藝術指導之類的碎催雜活兒,但畢竟算是進入了電影工業領域。在這段時間裡,卡梅隆積攢了很多實戰經驗,包括為後來的B片兒經典《殺出銀河系》,《世紀爭霸戰》製作特效模型等,成為科曼手下最得力的視效專家之一。1981年,卡梅隆終於迎來了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導演恐怖災難電影《食人魚2》。


卡梅隆最先設定的納美人是綠色的。

這之後卡梅隆開始一步一個腳印的踏上自己的電影之旅,期間通過《異形2》,兩集《終結者》,《深淵》,《真實的謊言》等片終於確立起好萊塢一線大導演的地位。1994年,功成名就的他再度開始心痒痒,積蓄在腦中近二十年來的創意又開始蠢蠢欲動。一篇足足82頁的劇本很快就完成編撰,這便是《阿凡達》的故事雛形。故事講述了一名下肢癱瘓的地球士兵來到一顆神秘星球,並與星球上的原始種族相遇進而衍生出基因改良人的出場,以及人類同外星種族的大戰。起初在劇本中,納美人的設定並不像現今我們所看到的是藍色,而是通身綠色。「你會在《在上帝的領土遊戲》(At Play in the Fields of the Lord)和《翡翠森林》(The Emerald Forest)裡看到同樣的主題。這幾部影片的故事背景沒有太多聯繫,但故事講的都是文化或文明間的衝突。對我來說,那是另外的基準點。影片中有美的一面。我在影片裡加入了全部主題。隨後你通過科幻的鏡頭看到這些。影片出來後看起來會很不一樣。但在宇宙背景的故事裡,這些仍會讓觀眾認同。觀眾看了也會非常舒服。」顯然,這位影壇大佬已經憋不住了。

1995年,卡梅隆同DIGITAL DOMAIN(簡稱D2,業界著名特效製作公司)的CEO以及主要人員進行了一次閉門會談。席間他向眾人闡述了心中的異世界奇觀:不需要太多真人出演,一個完全生造出來的新世界,無數有10英尺高的綠色外星人,他們的表情豐富,動作精妙,總之一切看起來都必須像真的一樣。但是很快就被專業人員告知,以當時的CG技術手法根本無法完成,並且會耗費太多的精力與資金,而採用傳統化妝也沒可能達到卡梅隆要求的效果。加之當時的3D技術與IMAX屏幕的硬體條件也無法完美的呈現出卡梅隆心中的視覺想像,投資成本初算過4億,嚇走了所有電影公司,就連老東家福克斯也慫了。

不過這並沒有令卡梅隆心灰意冷,1996年拍攝《泰坦尼克》期間依舊宣布:《阿凡達》將利用CGI,虛擬技術創作一些主要人物,預計花費至少一億元。《泰坦尼克》的巨大成功使卡梅隆成為神級一樣的存在,全世界無數影迷都在翹首期待他的下一部影片,可是他卻好像突然從人間蒸發一樣,相關的報導與新聞越來越少。由於之前跟福克斯合作拍攝《泰坦尼克》之時,關於預算超支的事情鬧得很不愉快,在得到了7500萬美元的分成後,身心俱疲的卡梅隆已經不想馬上就再次開動拍攝新片。事實上,他的心中除了《阿凡達》之外,已經沒有更合適的選擇了。


卡梅隆不斷完善技術最終終於拍成了《阿凡達》。

重啟計劃 《阿凡達》天神下凡

卡梅隆當然沒有閒著。一方面通過拍攝紀錄片不斷研究完善3D技術,一邊尋找相關的技術團隊製作公司為新電影的拍攝做鋪墊。幾部深海探險題材的紀錄片成了卡梅隆的技術試驗田,他為此發明了水下IMAX攝影機,雙鏡頭虛擬攝影機,實現了他心中對於下一代攝影機要求:更輕便,易操作,符合電影拍攝習慣,擁有無與倫比的高解析度,同時可以直接拍攝3D效果畫面。而在《異形2》之後,他也確實沒再染指過太空題材的科幻片,心中願夢與冥冥指向都在亦步亦趨中交合到一起。

隨著3D電影技術與CG特效製作大爆發式的發展水準日趨完善。卡梅隆預見到一個嶄新的電影視聽時代即將來臨。2005年春,他再次找到福克斯公司說服其投資一部分錢(據傳是幾百萬美子)讓其拍攝一段花絮片段。一個多月後,由工業光魔製作的這支片花終於打動了福克斯高層們的心,一揮手批給了卡梅隆近兩億元供其造夢(共投資3億)。隨後有派拉蒙以及其他投資商再度追數兩億美金。福克斯的當家大佬默多克給予了卡梅隆充分的信任與支持,在他眼中,自己也許將與這位好萊塢「燒錢天王」一同締造一個電影新奇蹟。同年6月,卡梅隆宣布將拍攝一部代號為880項目(project 880)的電影,同期還打算將日本科幻漫畫《銃夢》搬上銀幕。但同年底又再度改口,期間煙霧彈放個不停,變數頗多。

一直到06年7月,卡梅隆正式公布《阿凡達》拍攝計劃,並將於08年暑期上映,但後來人們都不約而同的承認:這部電影讓卡梅隆完全成了「跳票之王」。由於對特效技術的高標準嚴要求,以及製作成本的不斷攀升,電影根本無法如期完成,上映日期一拖再拖。不管是極客宅男,狂熱特效愛好者,還是普通影迷,等的「花兒也謝了」,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動力讓這些鐵桿們每日搜羅著關於這部電影的隻言片語,甚至有人不斷聲稱和質疑自己在有生之年還是否能看到這部已成傳說的史詩巨製。眼見21世紀的頭個十年即將完結,老卡終於在07年底宣布,《阿凡達》將在09年12月18日全球上映。這個兒時就有的奇想幻夢,真的要像「天神下凡」一般登上大銀幕了,而全球無數影迷也長舒了一口氣,這次是真的了!

預習手冊(3):營銷七式展開宣傳攻勢

預習手冊(2):四大技術創造超凡體驗

網易娛樂專稿,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專稿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阿凡達 俄文(含英文)鏡像版下載
    遊戲發行:Ubisoft遊戲製作:Ubisoft遊戲語種:俄文/英文遊戲類型:動作發行日期:2009年12月1日 更多相關內容請訪問:阿凡達專區【安裝說明】遊戲只需要DVD2即可下載俄文版轉英文版安裝器:http://www.gamersky.com/Soft/201001/23733.shtml
  • 《阿凡達》我們是否也可以擁有潘多拉星球那樣美麗的星球
    這是個2010年上映的老片了,可是長滿高大樹木的潘多拉星球,藍皮膚的納美人依舊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現在能夠與這部片子比肩的科幻類影視作品依舊不是很多,這也足以說明這部影片是多麼優秀。在這個星球上存在著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景觀,讓我們不禁對這個未知的星球充滿好奇。
  • 《泰若星球》27日獨播 美劇版阿凡達來襲
    發完獎狀,眾美劇紛紛重燃戰火,除了老牌的《生活大爆炸》、《緋聞女孩》要播出新一季外,還有許多重金打造的全新美劇也將在這一季開啟新篇章,這其中,FOX電視臺9月26日開播的新劇《泰若星球》因為好萊塢大牌導演史匹柏的名號、超大的製作和「美劇界阿凡達」的噱頭,最為奪人眼球。
  • 迪士尼潘多拉星球圖片提前曝光!阿凡達機器人逼真得嚇人!
    先看個偷跑出來的炫到不真實的阿凡達機器人視頻吧!
  • 螢光森林不止阿凡達星球有,地球也可以有
    而在自然界裡,高明的魔術大師有的是,夢幻的螢光森林也從來都不是「阿凡達星球」獨有的美景。我們聽說較多是螢火蟲森林。還有《阿凡達》裡那種像蘑菇的物種。▼
  • 從進化的角度看《阿凡達》中潘多拉星球的生物多樣性設計
    大家好,今天岔開去,聊聊《阿凡達》中的生物設計。不過事先聲明,我在這裡討論的內容只是針對這部電影細節的挖掘,純屬娛樂,和真正的科學理論沒有什麼關係。這部電影之所以成功,(影史票房第二吧,才被復聯四超過好像。)除了華麗的特效,卡梅隆團隊在細節上的把控也很驚人。
  • 《異星戰場》有《阿凡達》的影子
    深圳晚報訊 (記者 裴軍運) 迪士尼3D電影《異星戰場:約翰·卡特傳奇》昨天在深圳百老匯影城試映,地球人約翰卡特不慎穿越星球,來到火星,遭遇外族,愛上外族公主,加上騎著怪獸的戰鬥場面,頗有《阿凡達》的氣勢。影片將於3月16日以2D、3D、IMAX 3D上映。
  • 這是潘多拉星球的故事,也是我們的故事 ——慧看電影之《阿凡達》
    //////////////////////////////////////////////////潘多拉星球樹木繁盛,美麗絕倫,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這裡生活著納威人。他們圍繞著一棵家園樹居住,身材高大,有天生的強化碳纖維骨骼。
  • 百科全書就不會騙人?虛構的百科全書了解一下
    小時候,每當我遇到什麼不懂的知識,爸媽就會跟我說:「你去翻翻百科全書,那裡面都有。」於是,自然而然地,百科全書也就成了我心中權威和可靠的「代言人」。大英百科全書儘管如此,卻並非每一部百科全書都是為了解釋這個世界的謎題,除了那些不會騙人的百科全書,世界上還存在著一些「為虛構而生」的百科全書,它們的作者和編者並不是想要讀者在書中找到什麼可信的信息,而是希望讀者們能從書中開啟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 在《方塊方舟》中輸入「百科全書」 玩家生存更快樂還是誤入歧途?
    《方塊方舟》生存百科全書  遊戲中內置了《方塊方舟》百科全書,包含大量有用的生存信息,《方塊方舟》百科全書推送核心配方  玩家在遊戲中達到一個重要等級節點時,核心配方推送功能將被激活,幫助玩家在海量配方中找出更需要、更強的生存資源。
  • 哈利波特「盧平」教授加盟《阿凡達2》:飾演潘多拉星納美人
    6月3日消息,據外媒報導,曾經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飾演「盧平」教授的英國男演員大衛·休裡斯,將加盟《阿凡達2》,在其中飾演一名潘多拉星球原住民納美人。報導稱,大衛·休裡斯接受採訪時確認加盟了詹姆斯·卡梅隆執導大作《阿凡達2》,他表示自己扮演的是一名納美人,用他的話說是「一個藍色的東西」,但目前他還不確定自己的戲份是什麼。納美人是電影《阿凡達》中潘多拉星球上的一種身高3米的高級智慧生物,通體藍色發光帶有花紋,尖耳朵,身後有條長尾巴。除此以外,他們的體形、樣貌都幾乎和人類一樣。
  • 《阿凡達2》新藝術圖及片場照:人類再度侵略異星
    來源:新浪VR 由詹姆斯·卡梅倫執導的科幻電影《阿凡達2》目前正在夏威夷進行緊鑼密鼓的水下拍攝,昨天是電影主角Jake Sully(傑克·薩利)的生日,官方發布了電影新藝術圖慶祝。 此外還有新片場照,看來人類又要去攻打納美人了?
  • 《阿凡達》之前,全球票房冠軍都有誰?史匹柏曾三次稱霸
    截至2018年8月14日,《復仇者聯盟3》全球票房累計才$20.456億美元,能否超越第三名《星球大戰7》$20.682億美元、第二名《鐵達尼號》$21.875億美元,都有很大難度,就別說把全球票房冠軍《阿凡達》$27.88億美元,拉下馬了。並不是說《復仇者聯盟3》吸金力不厲害,而是《阿凡達》實在太厲害了,感覺超越它的選手還沒有。
  • 太陽馬戲《阿凡達前傳》登陸北京上海 成為今夏觀劇不二之選!
    太陽馬戲《阿凡達前傳:託魯克-首次翱翔》全球巡演 北京站演出時間:2018.8.1 -8.12演出場館:凱迪拉克中心太陽馬戲《阿凡達前傳:託魯克-首次翱翔》全球巡演 上海站演出時間:2018.8.16 -8.26演出場館:梅塞德斯-奔馳文化中心演出時長:約100分鐘
  • 高媛 田松 | 作為蓋婭的潘多拉 ——電影《阿凡達》的自然觀研究
    從對科幻的幾重評價維度考慮,這是一部難得的在故事、場景預設和思想三個維度[1]都有優秀表現的作品。影片有獨創的場景設置,有在此之上展開的極好的故事,傳達了獨特的思想。在其場景預設和思想上,具有極強的原創性。三方面完美結合,相輔相成,渾然一體。  影片成功的核心在於其思想性,在這個思想背後,有一個完整的、系統的理論依託,就是蓋婭理論。
  • 誰是科幻電影「第1大女主」?阿凡達女主、寡姐還是異形女王
    《阿凡達》中的納美公主,《星際迷航》重啟版中的烏胡拉,《銀河護衛隊》中的卡魔拉。這還用比呢,不用了吧,其他人連她的尾燈都看不見啊。1部《阿凡達》,3部《星際迷航》2部《銀河護衛隊》,2部《復仇者聯盟》。
  • 《指環王》選出精靈女王;《阿凡達》續集間隔為什麼這麼長?
    1,《惡性》殺青溫子仁的新片《惡性》已經結束了拍攝工作,動作真快啊!4,卡梅隆解釋《阿凡達》續作的漫長製作時間《阿凡達》是影史經典,它的票房紀錄直到今年才被《復仇者聯盟4》打破,而《阿凡達》已經是十年前的事情了……這一方面說明卡梅隆和《阿凡達》很犀利,但另一方面也讓人們好奇:《阿凡達》又不是不拍續集,為什麼製作的這麼慢?
  • 《阿凡達》_娛樂_鳳凰網
    正當中國電影人認為已經找到了一條正確的立足於世界電影工業之林的道路時,卡梅隆老師又帶著他的《阿凡達》來給我們上課了。這一次,他傳遞的是更新的技術——全3D拍攝以及將電腦CG特效運用到無比精微的地步;更瘋狂的想像力——憑空捏造的科幻星球,以及那些讓人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奇特生物;更強大的理念——在我們還在讓全世界認同中國聲音的時候,他所考慮的已經是將全球背景下的文化雜糅在一起。
  • 史匹柏的《阿凡達》 《史前新紀元》探秘
    時光網訊 由史蒂文·史匹柏監製的FOX秋季檔重頭戲《史前新紀元》(Terra Nova)將於美國東部時間9月26日晚20:00點首播, 這部被稱為「《阿凡達   近日Fox放出了幾則《史前新紀元》的幕後宣傳視頻,其中我們可以跟隨設計師們的視角走進劇集拍攝的幕後,更驚喜的是,很多人(劇組+主創等)第一次走進「泰若星球拍攝地」時的情景也在包含中,一起一探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