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光森林不止阿凡達星球有,地球也可以有

2021-02-19 仙湖戶外運動


人類的魔術師有本事讓人分不清到底是真實還是幻象

其實,上面視頻中的螢光森林是兩位藝術家friedrich van schoor 和tarek mawad利用投影儀和攝像機玩的3D投影「魔術」。

而在自然界裡,高明的魔術大師有的是,夢幻的螢光森林也從來都不是「阿凡達星球」獨有的美景。

我們聽說較多是螢火蟲森林。


在全球多個自然生態保護得好的地區,有以觀賞螢火蟲作為特色旅遊項目的。據說我國山東沂水縣城南部19公裡的峙密山下也有螢火蟲溶洞,景觀可以和紐西蘭著名的維託摩溶洞的螢火蟲景觀相媲美。▼


然而,你有沒有聽過另外一種森林螢光奇景。有一種發光的小蘑菇,名為「螢光蕈」,又叫「螞蟻路燈」,是森林中的一種神秘的物種。

腦補了一下《愛麗絲夢遊仙境》裡長得到處都是的巨型蘑菇。▼


還有《阿凡達》裡那種像蘑菇的物種。▼



其實,我們的主角小蘑菇長醬紫啦!▼




如你所見,它們在黑夜中會發出幽綠色鬼火一般的光芒,所以容易被人誤以為是鬼火。夜晚時螢光蕈的樣子很像水母,故又有人稱為綠色陸地水母。傳說古代希臘人用螢光蕈當小夜燈。據說世界上記錄到的會發光的小蘑菇有70多種,但人類至今搞不懂它們是如何發光的。(我們的螢光小蘑菇讓人滿滿都是聯想啊~)

和螢火蟲的不一樣是,螢光蕈的壽命通常只有3天。白天如果將螢光蕈移至暗處,並不發光,直到傍晚時分才會發出淡淡的綠光。

螢光蕈需要生長在乾淨的溼潤環境中,要生長在沒有農藥及無人整理的雜亂竹林裡,要持續下雨7天,溼度很高才會出現,常被當成「環境指標」。

據說,能看到螢光蕈的地區多分布在亞洲亞熱帶地區,包括:日本(小笠原)、臺灣(新化植物園就有)、玻里尼西亞、爪哇和斯裡蘭卡,澳大利亞和巴西也有發現。

編輯:松鼠醬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阿凡達》我們是否也可以擁有潘多拉星球那樣美麗的星球
    這部影片主要講述的是人類為了謀取潘多拉星球上的珍惜資源,想要通過阿凡達計劃這樣的外交方式使當地納美人自願放棄自己的家園。最後這個計劃失敗,人類開始武力侵略,但是在男主和潘多拉星球居民的共同努力下,粉碎了人類的侵略計劃。男主是在戰爭中變成殘疾人的傑克,他是代替前不久死去的哥哥來參加這個計劃的,阿凡達是使用人體內和納美體內的基因相互作用創造出的擁有阿凡達形體的生物。
  • 高媛 田松 | 作為蓋婭的潘多拉 ——電影《阿凡達》的自然觀研究
    潘多拉的大小和地球差不多,但她不是行星,而是巨型氣體行星波裡菲密斯(Polyphemis)的一顆衛星。潘多拉繞著波裡菲密斯運轉,波裡菲密斯繞著恆星阿爾法A運轉。波裡菲密斯不止一個衛星,所以在潘多拉星球上可以同時看到兩個甚至三個「月亮」掛在天上。潘多拉的大氣以氨氣、甲烷、氯氣為主要成分,不依賴特定設備地球人類無法生存。不過,這裡生活著另一種智慧生命,納威人(NA』VI)。
  • 《阿凡達》預習手冊(1):潘朵拉星球百科全書
    詹姆斯·卡梅隆歷經十四年打造的科幻巨製《阿凡達》將於2010年1月4日上映,儘管您對《阿凡達》已經如雷貫耳,但您知道什麼是「Avatar」(阿凡達)嗎,您知道卡梅隆虛構的潘多拉星球上究竟有哪些生物嗎?在電影上映前,《阿凡達》預習手冊都將告訴你一切。
  • 黑森林法則有什麼意義?其告訴我們必須實行人道主義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三體》中的黑森林法則?提出者是科幻作家劉慈欣,他向人類展現了宇宙不同文明階級的殘酷競爭,它們為了能夠爭奪一席之地,也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就會把其他有可能取代自己的文明趁早毀掉,毫無情感可言的殺害其他文明。
  • 這是潘多拉星球的故事,也是我們的故事 ——慧看電影之《阿凡達》
    //////////////////////////////////////////////////潘多拉星球樹木繁盛,美麗絕倫,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這裡生活著納威人。他們圍繞著一棵家園樹居住,身材高大,有天生的強化碳纖維骨骼。
  • 《異星戰場》有《阿凡達》的影子
    深圳晚報訊 (記者 裴軍運) 迪士尼3D電影《異星戰場:約翰·卡特傳奇》昨天在深圳百老匯影城試映,地球人約翰卡特不慎穿越星球,來到火星,遭遇外族,愛上外族公主,加上騎著怪獸的戰鬥場面,頗有《阿凡達》的氣勢。影片將於3月16日以2D、3D、IMAX 3D上映。
  • 還是移民潘多拉星球好了!
    在電影中,納美人需要和森林中的毒狼和諧相處,而現實中,來到阿凡達世界——潘多拉星球的遊客則要容忍擁擠的人群和長長的隊伍。但主題公園所建造的世界致力於讓電影粉絲(包括正在成長的小粉絲)擁有宛若身臨其境的體驗,一如他們初次觀看電影後依然驚嘆不已的感受。
  • 山東海水宛如阿凡達世界 螢光海灘如何煉成?
    近日,山東東營海邊現藍色浪漫「螢光海」,宛如「阿凡達世界」。螢光海現象在世界其它地方也出現過,例如著名旅遊景點馬爾地夫。螢光海灘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網易旅遊帶你一探藍色的背後。(整理:yutongego)1月6日消息,在山東東營市仙河鎮的孤東海邊,夜晚時而可以看到大片泛藍的海水,猶如藍色星海,美輪美奐,浪漫無比。
  • 太陽系中不止地球上有生命?可能這幾個星球都有,只是活得很特殊
    太陽系中不止地球上有生命?可能這幾個星球都有,只是活得很特殊隨著人類文明的出現和發展,我們人類對這個宇宙中的一些謎團,也開始有了相對科學的解釋。就比如說這個宇宙的起源,在我們人類偉大的愛因斯坦看來,這個宇宙原本是一個奇點。
  • 《泰若星球》27日獨播 美劇版阿凡達來襲
    發完獎狀,眾美劇紛紛重燃戰火,除了老牌的《生活大爆炸》、《緋聞女孩》要播出新一季外,還有許多重金打造的全新美劇也將在這一季開啟新篇章,這其中,FOX電視臺9月26日開播的新劇《泰若星球》因為好萊塢大牌導演史匹柏的名號、超大的製作和「美劇界阿凡達」的噱頭,最為奪人眼球。
  • 「超級地球」被發現?相當於14個地球,不止有四季或比地球還舒服
    「超級地球」被發現?相當於14個地球,不止有四季或比地球還舒服。實際上,這個星球被科學家命名為「克卜勒22b」行星,可以說是地球的孿生兄弟。因為該星球上的環境和地球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不過體積以及質量都比地球大很多,所以才被人們稱之為「超級地球」。「克卜勒22b」行星處於恆星類的宜居帶上,此外,這顆行星還有液態水以及表面厚厚的大氣層。
  • 從進化的角度看《阿凡達》中潘多拉星球的生物多樣性設計
    它是一個巨大的氣態行星「波呂斐摩斯」(有些類似於我們的木星)的衛星之一,體積比地球稍小。波呂斐摩斯是半人馬座α恆星的行星之一,它們之間的距離和地球到太陽之間的距離差不多,所以我們能看到潘多拉上的地貌和地球比較接近,同樣樣有海洋,高山和叢林。
  • 「翻版地球」被發現,距我們4.2光年,不止有四季,比地球舒服
    眾所周知,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顆孕育生命的行星,億萬年的時光裡始終以生機勃勃的姿態存在,人類更是以萬物靈長的身份自居,如今隨著探索自然和發展自身文明的過程中,人類社會不斷發展,科學家卻表示地球正在走向衰亡。雖然地球是一個接近「中年」的行星,資源含量卻已步入「老年」,人類若是不及時改變現狀,很有可能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 迪士尼潘多拉星球圖片提前曝光!阿凡達機器人逼真得嚇人!
    夢幻的漂流‍‍阿凡達世界中有兩大項目,一個是漂流,一個是巨幕DARKRIDE項目。7歲以下兒童只要求有14歲以上的人陪同就行!殘疾人也可以遊玩,不過輪椅上不了船。動畫效果和機械裝置完美融合,有些場景很難分清到底是實物還是影像。‍
  • 經典作品中的外星球設定:潘多拉星球與科洛桑星球
    根據漫畫介紹和設定資料,那美克星是位於宇宙邊緣的一顆行星,直徑是地球的十多倍,圍繞著三顆恆星運行,導致星球表面沒有夜晚,公轉周期「那美克星年」只有地球上的130天,大氣成分與地表重力與地球大約相同,可以讓地球人直接生存。
  • 電影阿凡達: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時候,是最醜陋的
    與此相反被人類視為原始野蠻部落的挪威人卻把星球上所有生物都當作兄弟親人一樣來平等對待,即使為了生存而射殺他們的那刻,也會感謝他們提供了食物而捂著胸口祈禱一一這不是偽善,而是他們在內心就信奉著「萬物平等」聖母伊娃,挪威人向人類提供了一種「萬物有靈」的原始思維。
  • 「超級地球」被發現,相當於14個地球,不止有四季,比地球還舒服
    在充滿生機的地球上,人類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員,我們靠著智慧開啟了燦爛的文明,不過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大,地球上很多資源已經不能夠滿足人類,於是發現新行星,成為當務之急,這不,咱們中國的天眼再度立功,在16光年外發現一顆超級地球,相當於14個地球大,不止有四季,住著甚至比地球還舒服。
  • 「超級地球」被發現,相似於14個地球,不止有四季,比地球還舒服
    很多人對超級地球這個詞不太了解,甚至還很困惑,其實超級地球是指其形狀和環境與地球相似的行星。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超地球數量已經超過了20個,其中有5個是非常適合居住的行星。人類渴望找到超地球的理由,不僅是為了第二個家的準備,還想在地球以外的地方發現其他生命的存在。所以說很神奇!
  • 澳東部海岸被螢光海藻點亮 重塑「阿凡達」世界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南海岸傑維斯灣海灣的夜晚近期被大量藍色螢光海藻點亮,攝影師安迪·哈欽森夜晚來到海灘,拍下了這些美輪美奐照片。照片中,藍色光芒在黑夜中伴隨著海浪翻湧,給人帶來奇幻的視覺享受,仿佛置身科幻電影《阿凡達》的世界中。稱這種「超自然奇觀」是「夜光藻」發出的光所致。夜光藻是一種在海中生存的非寄生甲藻,能作生物發光。
  • 「超級地球」被發現?相當於14個地球,不止有四季比地球還舒服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照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裡。在多年的探索研究中,我們發現地球是唯一一個有人類生存,且最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在幾十萬年的漫長歲月中,人類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