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火星?還是移民潘多拉星球好了!

2021-01-15 故鄉與世界

2009 年,當我第一次觀看電影《阿凡達》時,就深深被其中的世界所吸引。在潘多拉星球上,絢麗繽紛的棲息地在屏幕上靈動鮮活,讓我感覺自己仿佛身臨其中,伸手就可觸及那些漂浮於空中的山巒。


迪士尼動物王國追求還原真實體驗,因而任務艱巨。而將電影中的虛構世界搬遷至主題公園之內也有不可避免的挑戰。在電影中,納美人需要和森林中的毒狼和諧相處,而現實中,來到阿凡達世界——潘多拉星球的遊客則要容忍擁擠的人群和長長的隊伍。但主題公園所建造的世界致力於讓電影粉絲(包括正在成長的小粉絲)擁有宛若身臨其境的體驗,一如他們初次觀看電影後依然驚嘆不已的感受。



他們成功做到了嗎?答案是他們成功做到了!春季時分,我參觀了主題公園,我完全被震撼了,仿佛回到第一次帶上3D眼鏡在電影院大屏幕接觸異星世界那般。華特迪士尼幻想工程部門的員工——負責主題公園的設計和開發工作的幻想工程師們,與電影導演 James Cameron 以及製作人 Jon Landau 密切合作,傾力打造一個山巒漂浮於空中和花朵散發著光芒的世界,讓遊客有機會親身體驗這個異星世界。主題公園內的潘多拉星球的設定是在第一部電影和即將面世的續集電影所發生的故事之後,形成了一個新的世代。來自資源開發管理局(Resources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的壞人——惡意破壞潘多拉星球環境的採礦公司隊伍,早已離開了潘多拉星球的 Mo』ara 峽谷。星球上只剩下持久發展、和諧交融的大自然與納美人。毫無疑問當中包括了讓人過目難忘的奇妙之景:漂浮空中的山巒、自體發光的森林和展翅翱翔的 Banshees (斑犀翼獸)。以下可以看到主題公園是如何將這些奇景融合一起的。


漂浮空中的山巒

進入主題公園後,最先會吸引遊客目光的可能是漂浮的山巒,它們散落盤旋於陸地中心的上空。山巒間瀑布傾流而下,山峰若隱若現。21 座山巒星羅棋布,每一座都是獨一無二的。超過 60 名藝術家親手雕刻了山巒上的巖石,並用綠色植物將它們拼接在一起,同時營造出它們反地心引力漂浮空中的效果。走在步道上,還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這些山巒,也可以直接走到山巒之下。園內水流遍布四處,宛如自然之水噴湧而出,覆蓋四周之地。


潘多拉星球植物

就算是地球上學識最淵博的植物學家也無法命名潘多拉星球上生長的植物。幻想工程師們注重還原各種生動的細節,他們發明了 20 種主要植物和無數亞種植物。當人們探索這片區域時,會見到長得像蘆薈的 dapophet,或者是樹幹扭曲和葉子泛藍的 goblin thistle 。有一些虛構的植物就放置在真實植物的旁邊,有時候會難以辨別兩者的虛實真假。它們在白天色彩斑斕,在夜間則會發光。所有的植物互相交織在一起,因此光線不但會從植物中散發開來,也會映落於遊客腳下的土地,一切都沉浸在暖光之中。


納美河之旅

如果你晚上不能留在主題公園中,但仍然想觀賞發光的植物,那麼乘船踏上納美河之旅是你的不二選擇了。幻想工程師想將潘多拉星球打造成一個真實的地方,而不僅是一個主題公園,因此他們沒有設置花哨的路標。相反,搭乘入口前只標有納美族的圖騰標誌,指引著遊客前往入口處。這場黑夜之旅,遊客會搭上一艘由蘆葦編織而成的船,穿越發光的雨林,這是一場刺激同時又有點迷幻的探險之旅。植物散發著鮮豔的螢光,隨後遊客會看見動態圖像播放的納美族薩滿之歌。華特迪士尼公司幻想工程部的高級主管 Joe Rohde 說,這是主題公園的特定遊覽路線中可以接觸到最先進的機器人科技之一。「這絕對是尖端的虛擬技術,呈現出一種真實存在的感受,讓人難以抑制激動之情。」


阿凡達飛行之旅

遊客還可以在阿凡達飛行之旅中尋找更多先進技術的刺激感受,親身體驗虛擬搭乘 Banshees (斑犀翼獸),一種與納美人有著密切關係的空中捕食者。過程中會使用轉向座椅和 3D 眼鏡,讓人產生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受。紐西蘭特效公司Weta 負責動畫設計部分的工作,致力於還原電影中奪人眼球的視覺效果。你仿佛感受到自己翱翔於天空之中,風掠過你的臉。在森林深處,空氣中瀰漫著潮溼的土壤所散發的鮮明氣味。當你乘坐的 Banshees 飛近水流時,水滴會濺落在你的身上。在你的座椅下方和在你腿間的機器會擴展收縮,讓你產生身下的Banshees 在呼吸的感覺。這些細節幫助虛擬的環境能夠成功地轉換成搭乘者身臨其境的感受。


納美擊鼓慶典


這個區域叫 Swotu Wayä ,是納美族內一個神聖的演奏之地。這裡的樂器鑲嵌在樹根之中,形成一個共鳴空間。遊客可以在這裡用歌曲與納美族女神 Eywa 交流溝通。當他們擊鼓時,就會得到她的回應。白天,當地的三人組表演者會進行擊鼓表演,以及向遊客展示這些樂器的使用方法。


《NYT Travel 新視線》源於《紐約時報》,

是《紐約時報》在全球範圍內

首本獨立發行的旅行雜誌

《NYT Travel 新視線》邀請全世界

最專業的記者和行業專家,

從文化的角度去解讀目的地,

呈現最獨到的旅行指南和行業觀察。

關注微信公眾號:nyttravel,

獲取更多優質旅行建議。



未經【NYTtravel新視線】授權,任何單位、媒體、網站及個人均不得轉載、摘編或者採取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已獲得授權的內容,應當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對我方合法權益造成侵害的,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轉載請聯繫郵箱:copyright@huashengmedia.cn

相關焦點

  • 想要移民火星有可能嗎?
    星際移民隨著我們人類對於太陽系的探索逐漸的深入,它就一直是我們圍繞討論的焦點。隨著地球上的自自然環境的改變,資源的枯竭,我們渴望獲得新的生存空間,那麼移民別的星球可以說是我們人類未來生存和發展的主要方向。
  • 馬斯克SpaceX的火星移民騙局
    前面說SpaceX的火箭回收,有很多人為馬斯克打抱不平,現在說一說SpaceX的第二個騙局,火星移民。 火星移民這話題不是馬斯克第一個提出來的,卻是第一個說自己要實施的計劃,這也是SpaceX火箭炒的很火的另一個原因,「火星一號」更是騙了一百萬美元的報名費,中國報名的人數更是達到一萬人。如果要是讓我去實施火星移民,我成功的概率會比馬斯克大一百倍。
  • 火星有一個弊端,使得人類移民火星成為幻想,這顆星球或許更靠譜
    經過幾十年的探索與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太陽系中只有火星與地球環境最相似,所以,很多人將太空星球移民的目光投向火星。太空移民聽起來相當科幻,很多人認為這至少需要1000年才能實現,其實,就人類移民火星而言,並不止是時間問題,而是到底是否可行的問題。科學家們就研究過移民火星所需條件和難點,那麼移民火星會面臨什麼難題與挑戰呢?
  • 火星為什麼是太陽系最適合移民的星球?西瓜視頻揭秘其中原理
    很多人都好奇,為什麼這麼多星球中我們的移民計劃瞄向了火星呢?火星真的能替代地球接納移民嗎?西瓜視頻創作人捕月說就針對火星移民製作了一期視頻,對我們上述疑問都有解答,下面就讓我們與捕月說一起探索一下火星的奧秘吧。中國人對火星的發現與研究要比我們想像中的更早。
  • 埃隆·馬斯克竟表示十年內可移民火星,移民火星有那麼簡單?
    2003年.美國召開了一次意義極為重大的國際會議——關於火星移民,同時提出了火星地球化的概念提議:在未來幾個世紀甚至上千年,通過一系列的措施,逐步將火星改造成一個類似地球的星球,使其成為未來人類的第二家園。
  • 移民火星,人類能活下來嗎?
    這不,中東「土豪」阿聯最近也高調宣布要進軍火星。這個不差錢的國家表示,要在2117年前移民火星,甚至在紅色星球上再建一座杜拜塔。「火星2117」計劃的第一階段是形成科學突破小組。目前,阿聯航天局已經和法國和英國航天局建立起合作,未來這個國際科研團隊還會不斷擴大。而阿聯走向紅色星球的第一步,將是2021年的火星登陸探測任務。
  • 馬斯克:火星移民不是夢!30年內,百萬人類或將成功移民火星
    火星,作為地球臨近的星球之一,它身上有著數不清的謎。在我國古代,人們稱火星為「熒惑,藉以說明它在人們心中具有非常神秘的色彩。那麼,在未來30年內,人類憑著日益進步的科學技術,能成功移民火星嗎?人類目前的探測器根本無法在金星表面探測,所以,火星成了我們探索的最佳星球。
  • 人類的「新家」,最適合星際移民的地方,火星到底有多好?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太陽系中除地球之外最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火星」。在古代,火星一直被當作災難的代名詞,它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做「熒惑」。在古籍記載中,往往每次火星表露都伴隨著中原大地的一場場戰爭與災難,但在現代,火星可以說是無數個科學家眼裡的香餑餑,誰都想掌握它!
  • 太陽系這顆星球比火星更優秀,可能更適合人類未來移民居住
    科學家們尋找人類未來可移民的外星球,除了因為地球資源枯竭的問題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隨著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地球的生態環境也在不斷惡化,慢慢將不適宜人類的生存,為了文明的延續,也將不得不離開地球,移民到其它的星球上。當然,宇宙浩瀚廣闊,一個銀河系內的恆星數量就達數千億個,和地球相似的類地行星在銀河系更是多到無法估計。
  • 從地核冷卻到火星移民
    打個比方,這就像是一副處於高速洗牌狀態的撲克牌,雖然每張牌的位置在不停的改變,但它還是一副完整的牌。 我們的鄰居火星,就在39億年前因為核心冷卻,導致磁場消失。原本有著河流和海洋的星球,變成了今天的荒涼世界。
  • 火星氧氣暴增30%,原因成謎,馬斯克聲稱移民火星勢在必行
    星球移民,是一個貫穿了2個世紀的熱門話題。20世紀,在冷戰的環境下,美蘇兩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使得太空競賽越演越激烈。1961年,前蘇聯太空人率先跨出地球;1969年,美國阿波羅號登月成功,各有千秋,一時間不分伯仲。但他們的舉動卻打開了地外世界的序幕,在那種壓抑環境下,給世人帶來了新話題。星球移民,前往新的星球居住,那是一件多麼值得嚮往的事情。
  • 科學家發現了一顆富氧星球,人類未來星際移民有望了?
    要知道廣袤無垠的太空中,有著無數的星球,人類目前發現的還是滄海一粟,還有許多未知的神秘的天體,從近期目標來看,人類的主要目標星球還是集中在太陽系中,集中最熱門的就要數火星了,火星上面的環境其實非常惡劣,但是相比較其他行星而言,火星就好像天堂一般來。
  • 天問一號,飛向火星!何時人類才能夠移民火星?
    23日中午12時41分,在椰林深處的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最強火箭長徵五號遙四 1000 多噸的推力下,以十幾分鐘翻越 220 多座珠穆朗姆峰的速度,衝破大氣層,奔向距離地球超過 6000 萬公裡的紅色星球。
  • 移民火星第一件事打洞
    人類一直都想盼望著移民其它星球,做人類第一代,當一把女媧和上帝的癮。很多傳神話人類的起源是這樣來的。 大家都知道離星球的地心距離不同,星球的吸引力也會不同,就如離地球越遠,地球的吸引力會越小。人類如果真想移民其它星球,比如火星。第一件事情是打洞,打到火星的吸引力跟地球差不多的時候為止。
  • 人類移民火星 只能存活68天
    人類移民火星,只能存活68天。   中化新網訊 綜合媒體報導,新研究顯示,太空愛好者想移民火星的計劃恐怕要再等等了,因為紅色星球上的環境可能讓人類在68天內就死亡。  根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人員報告,氧氣含量在2個月後會開始耗盡。科學家說,人類想要永久居住火星,還需要開發新科技。
  • 火星移民到底有沒有可能?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明白了
    人類開始探索宇宙以來,一直在執行兩個任務,一個任務是尋找地外生命,另一任務就是尋找適合人類生存的第二地球,可是幾十年過去了,地外生命到現在還沒有找到,而尋找未來人類移民的星球已經有一個目標,那就是火星。
  • 美「毅力」號火星車將啟程,或可在火星生成氧氣!火星移民成真?
    火星移民呀想必一直都是大家夢寐以求的事情,估計有不少的小夥伴,曾經在小時候夢想過在其他的星球居住吧,可能這個星球不一定是火星,但是相信外星球移民的想法是絕對有的,然而我這裡就有一個好消息,就在最近美國即將發射的「毅力」號火星車,或許可能也許大概就能讓大家實現這個夢想。
  • 人類是否可以移民火星?首先,我們要在火星上找到生命
    中,曾提到地球生命可能是乘著「火星開往地球的隕石列車」來到地球的,這意味著我們人類可能是「火星人」。而當下人類文明發展快速,認知度已遠超地球範圍。那麼,就生存角度而言,人類可能脫離地球,跑到火星上居住嗎?即便是地球上最惡劣部分的環境,也比火星好一萬倍。
  • 移民火星——不僅僅只是設想
    火星移民可以想像,未來人類肯定會走出地球,前往新家園,這幾乎是板上釘釘子的事情,第一步該去哪裡?火星還是月球?有科學家預測,如果火星地層之下的水冰全部融化,可以覆蓋火星表面達1.5米水深,這對於設想移民火星的科學家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好的消息,這一發現來自於對NASA的火星勘測軌道器MRO傳回來的數據的研究。
  • 人類移民火星真的可行?究竟有什麼辦法,火星能改造成宜居星球?
    important}人類移民火星的討論,一直以來都不絕於耳。有人可能認為,火星大氣稀薄,沒有氧氣和足夠的水源,溫度也太低,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移民火星還太遙遠。科學界以及一些官方機構對於火星以及移民火星的研究早就在路上了,而民間的科技團體和公司也躍躍欲試,比如,科學怪咖馬斯克和他的SPACE X公司。可見,移民火星應該有其可行性,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官方機構和民間組織投身其中了。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火星移民計劃如何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