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新家」,最適合星際移民的地方,火星到底有多好?

2020-09-30 歷史謎中謎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太陽系中除地球之外最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火星」。在古代,火星一直被當作災難的代名詞,它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做「熒惑」。在古籍記載中,往往每次火星表露都伴隨著中原大地的一場場戰爭與災難,但在現代,火星可以說是無數個科學家眼裡的香餑餑,誰都想掌握它!

科學家們為什麼對火星研究這麼執著呢?在西瓜視頻創作人【捕月說】的作品【「不吉利」的火星為什麼是太陽系最適合移民的星球?】中,我們就能了解更多關於火星的知識還有地球各個國家對於火星的探索,感興趣的朋友快上西瓜視頻搜索觀看吧!話不多說,下面進入正題。

火星的環境與構造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火星是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也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的直徑是地球的一半,表面重力只有地球的五分之二,相當於一個正常男子在地球上跳躍1米,就能在火星上跳三米之高。

上文中也說道過,人類對於火星的研究在古代就有了,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所記載,在現代研究中,火星是最適合進行太空移民的星球,因為它的環境大致與地球相似,更重要的是,天文學家們在火星表面發現了水的存在,有水,就必定會有生命。

探索火星

2008年7月,美國航天局發射了一枚火星探測器,就在火星的表土之下發現了水,13年九月,美國航天局表示,好奇號探測器發現了火星土壤中含有豐富的水分,2015年又證明火星有間歇性流動的鹽水,隨後兩年,義大利航天局也表示,通過分析火星快車號勘測雷達數據,發現火星南極端也有一塊巨大的液態水體。

尋找到了水,就是尋找到生命的第一步,而且這也有可能是我們在火星上找到的首個可移民棲息地,自打發明火箭以來,人類一共發射了47次火星探測器,成功了24次,雖然失敗很多,但也成功的讓我們了解到了火星是一個什麼樣的星球。

2016年1月11日,中國火星探索項目正式成立,並且探測器將選用自主研發的運載火箭完成輸送,2020年4月,中國國家航天局宣布,將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也依次編號,7月,長徵五號搭載著天問一號正式升空,從這一刻開始,我國也將躋身跨入行星探測的隊伍當中。

移民太空

為什麼人類要不留餘力的探索外太空呢?為什麼我們一定要進行太空移民?這個問題就如同14世紀的歐洲一樣,為什麼各個大國要耗時耗力的將財力物力投入到新航路的開闢上?之後新大陸的發現,確定了這條路走的正確性,而我們現在就如同當時的境遇,只不過這次的戰場不在大海,而是在遙遠的太空。

我們不知道未來會遇到什麼?是新的可居住的星球,還是新的外星生命,我們能知道的只是對於太空發展的憧憬和世界各地人民的不斷努力,人類文明已經存在了二百萬年,如果我們還想繼續發展下一個百萬年,那麼走出地球是肯定的!在西瓜視頻創作人【捕月說】的作品【「不吉利」的火星為什麼是太陽系最適合移民的星球?】中,我終於搞懂為什麼全球各地的科學家都要執著於火星研究了!說不定就在不遠的將來,人類真的可以克服困難登上火星,成功將火星發展為人類的第二個「家」。如果真有這麼一天,你會選擇移民火星嗎?上西瓜視頻搜索關鍵詞【不吉利的火星】,看看【捕月說】是怎麼說的吧!

相關焦點

  • 太陽系中最適合人類的星球,比火星更適合移民,海洋中或早有生命
    一直以來,人們都將火星看作人類未來飛出地球進行星際移民後的第一個「新家園」,可是因為火星的環境非常糟糕,並且需要改造成宜居環境的時間和成本都太大,因此,很多人對於火星還是心存疑慮的,一些科學家認為,與其花費幾百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來改造火星,倒不如加大力度發展科技,讓人類的飛行速度大大提升
  • 星際移民的可能性有多大?醒醒吧人類
    自工業時代的到來,人類的科技在與日俱增,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可在這時代的背後,卻是無休止的開採,排放,把我們的家園地球弄得滿目瘡痍。人們在破壞地球的同時,也在尋找著地球的替代品。希望有朝一日地球在被他們搞壞之後還有生存的地方,於是乎各種星際移民的問題便被提上了行程。
  • 星際移民第一站,火星是人類的唯一選擇嗎?
    美國現實版鋼鐵俠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移民火星的計劃。目前,雖然困難重重,但該計劃仍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何時才能完成人類在火星上的首次移民呢?火星會是人類第一個移居的星球嗎?下面的視頻將為大家揭曉。
  • 人類可在火星上居住嗎?星際移民需要多久實現?中國智慧告訴你
    知識是學之不盡的好東西,太空是探索不完的新空間。人類的奧秘不單單是科學家的理論知識與幻想,想要真實了解就只有將理論變實際。「冷戰」在「太空戰場」這一方面是好的,雖然表面沒有戰火的硝煙,但是面對無盡的太空才是最大的敵人。當科學家將目標放在了火星上時,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人類可以在火星上居住嗎?
  • 被稱為「熒惑星」的它,最適合移民,這是為何?
    2020年7月23日,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並於7月27日,傳回地月合影照,目前「天問一號」狀態一切正常,它此次的目的地就是被稱為「熒惑星」的火星,而它最適合移民,這是為何呢?
  • 人類星際移民計劃能否實現?火星會成為人類第二家園嗎?有點難!
    目前以人類的力量來說,人類只能把希望給寄托在火星上,儘管曾經科學家發現了「超級地球」,但是這些星球距離我們實在太遠,人類目前連太陽系都無法飛出去,所以人類要想實現星際移民,難度還是很大的。不過好在太陽系中的火星距離並不算太遠,而且火星也是一顆類地行星,它的環境與地球有很多相似之處,火星的自轉傾角、自轉周期均與地球相近,而且火星上也有四季變化,因此火星成為了人類星際移民的目標。
  • 人類的未來會是移民火星和星際旅行嗎?
    華為公司顧問田濤在他的那本《我們為什麼愛做企業家》(後續會分享)中,推薦了一本用來打開視野、暢想未來的著作《人類的未來——移民火星、星際旅行、永生以及人類在地球之外的命運》(中信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作者美籍日裔物理學家、超弦理論創始人之一加來道雄。這是一本非虛構類的科普著作。
  • 人類到底能不能移民火星?矽谷高富帥:2050年送100萬人登上火星
    人類到底能不能移民到火星?這個問題我們有請馬斯克來回答!馬斯克說:我終有一天會將人類帶往火星,移民火星不再是電影裡的場景,將會真實地發生。世界上的富豪很多,但馬斯克無疑是最具夢想的那個,當一些富豪們正在為明天的青菜賣多少錢而彼此燒錢爭奪的時候,馬斯克正在為人類的夢想而付之行動。
  • 如果金星和火星一定要選一個,哪個更適合人類移民?
    人類一直都希望探索宇宙,尤其是在其它星球建立基地,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中,有兩個行星和地球非常的類似,與地球一樣處於宜居帶中,它們就是金星和火星,而且金星的相似度會更高一些,金星也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雖然現在的科學家目前都將火星作為人類未來移民的首要目標,但是在上世紀的首選行星,可是金星
  • 人類移民火星還要多久?
    在太陽系中,人類如果想要完成星際移民的壯舉,火星可以說是第一選擇了。如今人類向火星發射了很多探測器,而更多的探測器也蓄勢待發。那麼,我們距離實現移民火星,還需要多久呢?為什麼選擇火星呢,我們來看看火星的真實情況,火星上的光照只有地球的43%,而且沒有磁場,沒有臭氧層來阻擋宇宙射線,平均溫度為零下60攝氏度。而且晝夜溫差極大。沒有液態水,以目前情況的人類根本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所以,最初級的辦法就是在火星建設封閉的基地。
  • 假如地球「毀滅」以後,人類進行星際移民,可以移民到哪裡?
    如果真的到了地球「毀滅」的時候,人類可以移民到哪個星球呢?如果想要進行星際移民,太陽系可以說是首選。但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除了地球以外,其他行星根本不具備生存的條件。金星被厚重的大氣層包裹著,表面溫度有465度,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水星距離太陽5790萬公裡,而且沒有大氣層的保護。所以水星白天的溫度很高,達到了427℃,晚上的時候會下降到-173℃,這種溫度環境也不適合人類居住。
  • 天問一號,飛向火星!何時人類才能夠移民火星?
    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我們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鬥。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的長徵五號 B 火箭首飛成功,為之後太空人常駐的天宮空間站和載人登月打下基礎。而「天問一號」的發射,則開啟了我國星際探索的新徵程。
  • 想要移民火星有可能嗎?
    星際移民隨著我們人類對於太陽系的探索逐漸的深入,它就一直是我們圍繞討論的焦點。隨著地球上的自自然環境的改變,資源的枯竭,我們渴望獲得新的生存空間,那麼移民別的星球可以說是我們人類未來生存和發展的主要方向。
  • 人類不可能星際移民?諾獎得主語出驚人,折射出無奈現實
    2020年,人類的星際探索正在進入一個新階段、多個火星探測器的發射,為人類了解火星開闢的新通道。火星作為距離地球最近,環境最為相似的行星,勢必將會成為人類星際移民的首站。美國SpaceX公司也正在測試新的飛船,如果一切進展順利,那人類在2050年前,就有可能完成在火星上定居的宏偉目標。
  • 人類移民火星到底有多難?首批人類火星殖民者,大概率會死在火星
    歐洲人在大航海時代也四處尋找新大陸。人不管是背井離鄉還是尋找新大陸,最終都還在地球上。只要人還在地球上,我們人類最起碼的生存條件還具備。這些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就是水、氧氣和食物。在地球上,只要不是環境非常極端的地方,這三個基本條件都會一應俱全的。
  • 2024年人類或可移民火星,免費的「火星門票」要不要?
    歐派衣櫃2019年的太空營銷第二彈——「火種計劃」,日前正式對外首發,為了在更多人的心中播下「火星移民」的種子,此次歐派衣櫃不僅打造了一個匯聚人類情感數據的情感空間站,而且將在全國派發免費的「火星門票」。歐派衣櫃「火種計劃」此次派出的特殊「火星門票」,目的地其實並非真正的火星,而是被譽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青海冷湖火星基地。
  • 新地球被科學家找到,生態環境比地球好,有水有大氣適合人類生存
    想要移民外星球,首先要在宇宙中找到一顆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最好是類地行星,科學家們也在不斷努力著在宇宙中尋找,看看距離地球近的位置有沒有類地行星的存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顆新地球是否有智慧生命的存在,如果是一些普通的生物沒啥影響,但如果有智慧生命的存在就不好處理了,如果是比地球的科技低還好說,但如果對方的文明程度比地球高,科技也比地球領先很多,那人類也只能放棄了。
  • 人類未來的路,唯有星際移民,90後可以見證那一天的到來。
    星際移民迫在眉睫,各國都在努力開發重型火箭,希望能夠在將來幫本國人民逃出地球,進行星際移民。天朝錯過了蒸汽時代,錯過了人類大航海時代,這次星際時代我們不能再錯過了,黨中央選擇開發長徵九號超重型火箭,無疑是最正確的選擇。很多人覺得地球毀滅乃危言聳聽,真的是無知愚昧到極點,甚至提出了為什麼不去改造沙漠反而要花重金去星際移民諸如此類的搞笑觀點,我來給你們科普一下吧。
  • 星際移民有希望了!「第二地球」氣候條件符合人類
    因此,人類正在尋找適合這種情況的其他行星。近年來,世界上許多科學家將目光投向了火星,並希望將火星培育成另一個宜居的星球。但畢竟火星仍然相對貧瘠。即使將來有足夠的技術支持,顯然也遠不能用於在火星上生活,而且生態環境確實很糟糕。但是最近,一些科學家說他們已經發現了「第二地球」,而且氣候條件與人類相符,只要技術不斷發展,就有可能實現星際遷移!
  • 新的家園已確定!星際飛船測試成功,人類移居或指日可待
    走,跟著我去火星,那裡就是人類未來的潛在新家園,畢竟地球總會有一天不再會適合我們的生存。2020年已經過去了將近三分之二,在這幾個月裡人類文明其實經歷了很多磨難,從2019年山火季節開始的澳洲大火,不受控制一路燃燒進入了2020年。澳洲的此次大火幾百年不遇,導致了當地大量動植物的死亡,同時也釋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