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可在火星上居住嗎?星際移民需要多久實現?中國智慧告訴你

2021-01-07 趣說科學

知識是學之不盡的好東西,太空是探索不完的新空間。人類的奧秘不單單是科學家的理論知識與幻想,想要真實了解就只有將理論變實際。「冷戰」在「太空戰場」這一方面是好的,雖然表面沒有戰火的硝煙,但是面對無盡的太空才是最大的敵人。當科學家將目標放在了火星上時,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人類可以在火星上居住嗎?星際移民需要多久實現?其實中國智慧可以告訴你!

人類飛出地球之後,首先將目標放在了月球身上,雖然對其展開一系列的調查,本以為已經足夠了解它的時候,突然爆出「月球上有外星人」,「月球是空心的」等這種奇怪理論。有事實依據嗎?雖然有月球外星人的照片,但是經過證實之後確定是美國製造出的一場騙局,目的就是他想獨自佔領月球;那月球真的是空心的嗎?雖然月球上有大大小小淺低的隕石坑,但這只能證明月球是因為在鈦金屬的影響之下,才會堅硬無比,以至於小行星只能撞擊出小型隕石坑。但是並不能表示月球就是空心的。

現如今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於2021年5月份登陸火星地表,雖然在此之前美國已經多次派出火星探測器登陸火星,但是這對中國來說並非一種威脅,最多的是「合作」,但是互不幹涉!那根據對火星的研究來看,火星適合人類生存嗎?有專家斷定火星就是第二個「地球」,但是依據呢?因為火星是地球的「姊妹星」嗎?很準確。

火星地表和地球一樣都是巖石地面;同樣擁有大氣,雖然火星現在的大氣是以二氧化碳為主,氧氣稀少,並且十分稀薄和寒冷,但是在過去火星的大氣十分厚重,和地球很相似;同樣都有轉軸傾斜,所以和地球一樣擁有四季;地球有月球,形成十分穩定的地月系統,但是火星也有兩個相當穩定的衛星;地球有南極和北極,相似的火星也有兩極,不過卻是以乾冰(固態的二氧化碳)為主;火星雖然距離地球和太陽比較遠,但是這並沒有天大的影響,所以火星的一天僅僅比地球的一天多了40分鐘而已。除了這些,當然還有很多相似地方,其中人類可以生存最重要的因素除了氧氣還有水資源,那火星具備嗎?

在40億年前的火星自然環境良好,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不僅有新鮮的氧氣還有源源不斷的水資源,綠樹環繞。為何現在的火星環境如此惡劣呢?原因很簡單:時間。漫長的時間中火星不斷被太陽吸引,距離的縮短最終導致火星上生機勃勃的一面全部消失,留給人類的只有滿是「死亡」,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改造火星並不是夢!

那火星可以居住嗎?其實在上面已經隱約透露,只要合理改造火星將會變成未來宜居的第二個「地球」。在火星上生存的重要條件就是農業,糧食是解決日常最基本的需求,如何能在荒蕪的火星上種上人類最愛的糧食呢?中國智慧告訴你:最簡單並且成功率最高的方法就是讓「植物適應火星」。當人們一味地想到如何改變火星的時候,其實人類也應該適當地改變自己。雙管齊下成功率才會最高。

改變植物,生物學利用基因提取製造出不僅適合人類的糧食而且還要適合火星的環境,雖然很難,但是找到突破口之後一切就迎刃而解。那星際移民會是夢嗎?美國航空界的商業大佬已經證實在2050年建成完全自治的火星殖民城市。依舊是時間問題,時間中包括人類的改變,科技的發展,所以未來所想將不再是夢!

心中有夢,要敢做敢闖,成為最想成為的自己,成為最想成為的人類,成為最想成為的未來!

相關焦點

  • 人類移民火星還要多久?
    在太陽系中,人類如果想要完成星際移民的壯舉,火星可以說是第一選擇了。如今人類向火星發射了很多探測器,而更多的探測器也蓄勢待發。那麼,我們距離實現移民火星,還需要多久呢?為什麼選擇火星呢,我們來看看火星的真實情況,火星上的光照只有地球的43%,而且沒有磁場,沒有臭氧層來阻擋宇宙射線,平均溫度為零下60攝氏度。而且晝夜溫差極大。沒有液態水,以目前情況的人類根本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所以,最初級的辦法就是在火星建設封閉的基地。
  • 移民火星,人類能活下來嗎?
    該機構也在2015年10月份發布了在火星上建立永久聚居地的計劃書,列出了建立「外太空居住設施」的詳細計劃,以此作為向火星移民的跳板。計劃提出,到2030年人類將在完全獨立於地球的火星聚居地工作和生活。隨後的2016年,不甘寂寞的埃隆·馬斯克國際宇航大會(IAC)上做了題目為「把人類變成星際公民」的演講,首次全面詳細地介紹了SpaceX飛往火星的火箭計劃。
  • 30年內100萬人上火星?火星移民計劃可行嗎?
    人類還有「第二地球」可去嗎?不過從如今的火星條件來說,人類可能還不能夠完全的居住上去,因為火星的環境十分的差,雖然科學家們研究表明,以前火星可能與地球是一樣的,但是如今確實非常的「荒涼」。
  • 火星移民真能實現嗎?火星上能種土豆嗎?快報對話「火星叔叔」鄭永春
    今天中午12:40左右,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預計會在明年2月進入火星軌道,並一次性實現「繞、落、巡」三個動作,如果順利,這將會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軟著陸,面臨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
  • 「北鬥女神」徐穎:人類移民火星需要以千年為單位計量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 「天問一號」將於今年 7 月擇機發射,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並對火星表面重點地區進行精細巡視勘查。網易新聞在火星探測器發射之際,將策劃重磅系列報導《一起去火星》,為廣大網友呈現完整且新穎的火星科普知識,帶大家一起 「穿越」火星。
  • 人類會移民火星嗎?十問首次火星探測
    如果有大量液態水存在,就表明人類有可能在上面居住。判斷一個行星對於人類是否宜居,第一個標準就是表面必須有大量的液態水流動,即河流海洋。其次,是大氣裡必須有氧氣,即使大氣裡沒有氧氣,只要有水,可以用水製造出氧氣。現在已基本知道,在過去幾十億年裡,火星表面的液態水逃逸到行星際空間去了。所以我國的火星探測,一個非常核心的問題是水是怎麼通過大氣層逃逸的?
  • 人類星際移民計劃能否實現?火星會成為人類第二家園嗎?有點難!
    目前以人類的力量來說,人類只能把希望給寄托在火星上,儘管曾經科學家發現了「超級地球」,但是這些星球距離我們實在太遠,人類目前連太陽系都無法飛出去,所以人類要想實現星際移民,難度還是很大的。不過好在太陽系中的火星距離並不算太遠,而且火星也是一顆類地行星,它的環境與地球有很多相似之處,火星的自轉傾角、自轉周期均與地球相近,而且火星上也有四季變化,因此火星成為了人類星際移民的目標。
  • 氣候條件符合人類,星際移民有希望了
    世界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快,但是另一方面,地球的生態也已經太不如前了,相比以前,現在地球真的已經岌岌可危了,所以人類都在尋找其他的宜居的星球,就光是近幾年,世界上很多的科學家就已經將目光瞄準了火星,想將火星培養成另一個宜居星球。
  • 人類的未來會是移民火星和星際旅行嗎?
    華為公司顧問田濤在他的那本《我們為什麼愛做企業家》(後續會分享)中,推薦了一本用來打開視野、暢想未來的著作《人類的未來——移民火星、星際旅行、永生以及人類在地球之外的命運》(中信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作者美籍日裔物理學家、超弦理論創始人之一加來道雄。這是一本非虛構類的科普著作。
  • 移民火星後怎麼住?火星智慧人居小鎮計劃尋找方案
    、火星智慧人居文創設計平臺等項目實體,最終實現地球模擬的火星智慧人居與火星智慧人居空間的融合。如此,看來,移民火星的夢想真有可實現的一天。那麼問題來了,移民火星如何解決居住的問題,火星是否也要搞房地產開發?儘管許多人對此嗤之以鼻:你都還沒上火星,用得著考慮火星居住的問題嗎?
  • 人類面臨太空生存挑戰,本世紀內或實現火星移民|鈦媒體全球科技月
    莊逢源認為,人類真正實現星際移民的重要標誌,就是在另一個星球上可以繁衍下一代。「但在人類空間站裡,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誕生過哺乳動物,更何況火星重力只有地球的38%,在這樣的環境下,寶寶的骨骼生長究竟如何,能否保證健康成長,都是值得探討的科研話題。」只有徹底解決了上述問題,人類才有可能真正實現移民火星,但這一過程註定是漫長的。
  • 火星上究竟適不適合生存?人類該如何實現星際移民?看中國人智慧
    其實人類對於火星的嚮往,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截至到2020年之前一共實施了44次火星探測任務,但只有8次成功著陸,比率僅為18%。卻依舊阻擋不了人類對於火星的探索。這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對於無垠太空的好奇和渴望,更重要的是,我們也在為人類後代的繁衍和生存找尋一條最合適的路,在地球資源枯竭殆盡之前,實現星際移民。
  • 如果火星移民可以實現,當你看到火星這個樣子後,你還會想定居嗎
    科學家對於太陽系是否存在與地球一樣能孕育生命的星球非常關注,為了尋找外星文明,人類向太空發射了各種各樣的探測器,而對於最有可能存在生命或曾經存在過生命的火星,科學家們給予了它特別關注。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幾個國家已經開始把登上火星提上了日程,科學家計劃在月球建立一個基地,為人類將來登火星做好準備。
  • 星際移民第一站,火星是人類的唯一選擇嗎?
    美國現實版鋼鐵俠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移民火星的計劃。目前,雖然困難重重,但該計劃仍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何時才能完成人類在火星上的首次移民呢?火星會是人類第一個移居的星球嗎?下面的視頻將為大家揭曉。
  • 馬斯克的移民火星計劃誰人信,火星上真的適合人類居住環境嗎
    2015年2月,馬斯克對媒體透露他的移民火星並在火星建立社區的計劃,他的這一計劃是真的嗎,號是他信口開河只是說說而已呢。對此我們先要了解一下火星。火星是除金星之外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由於運行軌道的變化,它與地球的距離在5570萬公裡到12000萬公裡之間。夜間天空中的火星瑩瑩如火,亮度常變確實令人迷惑,中國古代稱火星為熒惑。而在古羅馬神話中,它被想像為身披盔甲、渾身是血的戰神。這也是火星英文名字的由來。
  • 十問首次火星探測 未來我們會移民火星嗎?
    十問首次火星探測 未來我們會移民火星嗎?劇烈變化的空間天氣狀態對人類的航天活動的有非常嚴重的影響,空間天氣災害可使衛星提前失效乃至隕落,通信中斷,導航、跟蹤失誤等。自地球上有生命以來,地磁場在地球表面形成的龐大磁層,保護了地球的大氣層,而且濃厚的大氣層中和了大部分宇宙射線對人類和其他生命的傷害性輻射。對於環繞地球的衛星來說,地磁磁層對它們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 火星上發現「人類腿骨」!火星上真的有人類居住?
    人類是孤單的,作為地球的霸主,地球生物鏈最頂端的智慧生物,在地球上沒有第二種生物可以與我們溝通!因此,人類在不停地探索,想要知道是否存在史前文明和外星文明,想要與其它智慧生命溝通交流!如果這張照片上的腿骨是真實的,那是不是說明火星上有人類存在?他們是地球人類還是火星人類呢?
  • 移民嗎,去火星那種?「天問一號」替你探探路!
    今年夏天,除了「天問一號」擇機發射,還有多個國家扎堆「奔火星」、為「星際移民」探路。昨天(20日)5時58分,在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伴隨轟鳴,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騰空而起!阿聯計劃2117年在火星建立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希望號」率先出發探路。
  • 馬斯克:火星移民不是夢!30年內,百萬人類或將成功移民火星
    那麼,在未來30年內,人類憑著日益進步的科學技術,能成功移民火星嗎?如果要實現2050年將100萬人送上火星的目標,Space X 每天至少要發射3艘能搭載100人的星際飛船。,理想很美好,但現實卻很殘酷,30年內人類登上火星或許可能實現,但要移民火星,涉及的問題就多了去了,因為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或許上千年,或許上萬年才能夠真正實現。
  • 銀河系內或遍布宜居行星,人類能否實現星際移民?沒這麼容易!
    ,未來只能移民到太陽系內的其他家園,我國、美國都相繼向火星發射了天問一號和毅力號,目的是為了深入了解地球的鄰居。會加快消耗地球上的資源,這樣一來會讓地球上的資源面臨枯竭的情況,一旦地球的資源枯竭後,會威脅地球上人類文明,這時候霍金想到了,銀河系內很有可能存在像地球一樣的星球,所以星際移民成為了人類主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