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火星後怎麼住?火星智慧人居小鎮計劃尋找方案

2021-01-13 千家智客

導讀

千家智客在2020年9月23日正式啟動了代號為「火星居」的火星智慧人居研究項目,以火星智慧人居科技小鎮項目策劃為先導,陸續組建火星智慧人居實驗室、火星智慧人居體驗中心、火星智慧人居文創設計平臺等項目實體,最終實現地球模擬的火星智慧人居與火星智慧人居空間的融合。

人類的火星「遠徵」始於上世紀60年代。1960年,蘇聯發射第一枚火星探測器,雖然失敗,但邁出了可貴的第一步。近年來,「火星探索俱樂部」越來越熱鬧,甚至開始出現私企的身影。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便是「先鋒」,已打造獵鷹重型火箭、推出「星舟」計劃。SpaceX創始人、CEO埃隆·馬斯克表示,如果一切進行順利,人類將會在2025年正式踏足火星,並在之後的三年內初步完成基地的建造。最終到2100年,火星將變成與地球一樣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

天問一號是中國的首個火星探測器,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 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2020年9月20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的操作下,我國的「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了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如此,看來,移民火星的夢想真有可實現的一天。那麼問題來了,移民火星如何解決居住的問題,火星是否也要搞房地產開發?儘管許多人對此嗤之以鼻:你都還沒上火星,用得著考慮火星居住的問題嗎?千家智客智慧人居項目部的小夥伴們卻不這麼認為,因為研究火星居住問題,不僅直接關係到火星移民項目的成敗,也對地球未來居住形態有極大的啟發意義,所以,千家智客在2020年9月23日正式啟動了代號為「火星居」的火星智慧人居研究項目,以火星智慧人居科技小鎮項目策劃為先導,陸續組建火星智慧人居實驗室、火星智慧人居體驗中心、火星智慧人居文創設計平臺等項目實體,最終實現地球模擬的火星智慧人居與火星智慧人居空間的融合。

為了讓更多致力於火星科技、火星文旅的同仁們了解火星智慧人居並探討可行的合作機會,千家智客將燒腦N天才完成的《火星智慧人居科技小鎮項目方案》也免費公開,對方案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方快3平臺進行下載,下載連結:http://fangkuai3.qianjia.com/html/program/2020-09/1095-120.html。

火星智慧人居科技小鎮(簡稱「火星居」)是一個融合火星探索、智能家居、AI、虛擬實境題材的科技小鎮,也成為國內落地的第一個火星科技概念的雙創基地與智慧社區。火星智慧人居科技小鎮擬選址(待定),依託所在的區位優勢、政府支持和便利交通, 圍繞「火星」和「智能家居」題材,建立一個集火星科技教育、前沿技術展示、智慧人居空間設計、智慧人居項目洽談交易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基地。火星智慧人居設計基地的核心要素是火星相關實驗與研究機構、智能家居產業資源,AioT平臺設計中心、服務機器人研發設計中心、人機互動實驗室、虛擬實境創新企業、數字孿生創新企業等,廣州智家科技有限公司(千家智客)具備這些產業資源的整合能力。

火星智慧人居小鎮將建設一個產業園區、一個長期體驗區、一個未來智慧人居住宅區,並有智慧酒店、智慧物業服務等配套。火星智慧人居小鎮建設運營一個高端設計與智能家居產業園區,將吸引超過600家設計、智能家居上下遊產業鏈企業入駐,將設立火星設計創投基金、建設孵化器和加速器。火星智慧人居小鎮建設運營一個火星未來生活體驗中心,實景方式部署數十套功能各異智能場景豐富的智能家居互動體驗空間,涵蓋國內外主流智能家居品牌。火星智慧人居小鎮建設具有標杆意義的未來智慧人居住宅項目,將可入駐1-2萬業主(購買或共享模式),業主與產業園區共享智慧酒店、智慧辦公大樓空間。

按照千家智客CEO向忠宏的觀點,智能家居的終極形態是智慧人居,而火星的住宅形態一開始就是智慧人居,因此,提前研究火星的居住方式實際上就是在研究未來二十年地球的居住形態。

智慧人居作為智能家居的下一個形態,未來二十年,智慧人居將逐漸走向成熟。我們所指的智慧人居,是以住宅與公共建築為平臺,通過AIOT技術對住宅與公共建築進行連接、數據採集與分析,對其結構、系統、服務和管理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最優化組合,並充分對接周邊及網際網路的產品服務資源,形成具有感知、傳輸、記憶、推理、判斷和決策、產品服務在線交易與本地交付、良好人機互動能力的智慧場景空間(組合),從而為用戶提供一個安全、舒適、健康、環保、節能的人性化居住與工作環境。

智慧人居有五個特點:全連接、永久連接、自然交互+冗餘交互、共享、虛擬世界的現實映射。在火星上,無論是何種外觀形式建造的人類居住建築,從火星能夠直接獲得的環境資源除了光,就沒有其它的,其它的水、能源、食物、網絡、娛樂、工作條件與設施都需要有基地(火星雲端)來配送,這與二十年後我們的住宅的形態非常接近,未來,智慧人居都是由雲端根據住戶的需求進行資源配送,智慧人居住宅空間是共享的、是聯網的、也是虛擬實境合一的,在地球上是如此,在火星甚至其它地球人移民的星球亦是如此。

我們歡迎有想法的房地產商、火星研究機構、科幻愛好者與我們交流。(market@qianjia.com)

相關焦點

  • 讓人熱血沸騰的「火星移民計劃」只是幻想嗎?
    電影《火星救援》01 「火星移民計劃」近幾年的「火星移民計劃」再度引起了人們對火星的興趣,但計劃本身卻是完全不靠譜的,我們下面花一點時間來分析這個計劃。簡單來說是這樣一個計劃:一家荷蘭的私人公司,向全世界宣布要搞火星移民。公司有一系列的時間表,哪一年幹什麼,其中最重要的是二〇二三年,要把四名志願者送往火星。這四名志願者去了火星就不回來了,他們要住在火星,所以說是移民。還計劃又過若干年要讓那裡的移民達到二十人。第一輪宣傳之後不久,就有媒體對它產生懷疑了:這樣一個私人公司能搞成這事嗎?
  • 讓我們移民火星!馬斯克提出的火星移民計劃,現在也許不再是夢想
    2012年5月31日,馬斯克旗下公司SpaceX的"龍"太空艙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後返回地球,開啟了太空運載的私人運營時代。火星移民計劃是由埃隆·馬斯克所對媒體透露的移民火星並在火星建立社區的計劃。「我們幹的好像都是別人能幹的事情,但馬斯克幹的別人想都想不到。」就以馬斯克想移民火星這件事來說,這個世界上又能有幾個人能想到呢?
  • 移民火星——不僅僅只是設想
    火星改造移民的第一大問題有了解決的方案,那就是讓火星升溫,至於升溫的辦法,有很多科學家給出了種種猜想設想,但實施的難度都非常之大,不是現代的人類文明可以辦到的。火星只存在微弱的磁場,其實產生火星磁場的發電機效應早已停機,現在殘存的磁場來自於之前被磁化的遺留。沒有磁場可是一個大問題,因為磁場可以保護住一顆星球的大氣層不至於被太陽風剝離。
  • 馮侖: 火星移民計劃
    幾年前,馬斯克提出「火星移民計劃」,面向全球徵集志願者,單程票(有去無回),報名費11美金。據說當時全球報了8萬人,中國就有1萬,但在2015就被爆出是騙局,後來這事兒就不了了之了。前幾天看一個訪談,馮侖談到了他的火星移民計劃,相比馬斯克的「真身」(本尊肉體)移民,他的「分身」(本尊DNA)移民,似乎更靠譜一些。這個計劃分為三步。第一步,建立太空基因庫。將人類DNA凍乾粉膠囊載入火星,一次可以運輸幾萬個,這比真人肉身運輸要方便的多,而且數量也大。
  • 花20萬美元移民火星?馬斯克火星移民詳細計劃來襲!
    第一財經資訊綜合第一財經網站 Deeptech科技 虎嘯網等9月28日凌晨,馬斯克公布了人類移民火星的詳細計劃
  • 火星移民百年計劃
    美國的火星移民計劃阿迪米斯(Artemis)自從1969年阿波羅計劃成功登月後時隔五十年美國啟動火星移民計劃Artemis,Artemis是希臘神話中阿波羅和月亮女神的雙胞胎姐妹,之所以會取這個名字可能跟這次計劃要帶一名女性太空人登陸有關。
  • 人類移民火星計劃「泡湯」?逾萬名華人曾報名
    原標題:人類移民火星計劃「泡湯」?逾萬名華人曾報名據歐聯通訊社報導,日前,瑞士金融部門發布公告稱,曾計劃將人類送上火星的荷蘭「火星一號」(Mars One)公司,目前已經宣布破產,公司已解散。火星一號原計劃在2016年,發射通訊衛星,前往火星;2023年,讓4名志願者登陸火星,沒有回程,將在火星上建立永久殖民地。荷蘭火星一號公司該項目的官網,曾招募移民志願者。志願者須提供一段1分鐘左右的個人視頻介紹,並根據不同國家,繳納5至75美元不等的報名費。費用將不退還,最後通過真人秀節目,選出志願者。
  • 火星移民計劃或無法如期實現 飛船太重動力不夠
    火星在太陽系中的位置示意圖火星移民計劃已經吸引8萬人報名  荷蘭一家機構近期推出單程前往火星移民的「火星一號」計劃,引起爭議。  波塔波夫指出,近地軌道空間站的長期試驗已使研究人員在應對第一、第六和第七關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但對於如何闖過其他難關,研究人員仍在探索中,目前尚無達到實用水平的解決方案。
  • 火星移民計劃的逃生部分測試成功,火星移民計劃到底是不是騙局?
    據馬斯克公布了火星殖民的詳細計劃也有好幾年了,雖然有很多人一直在質疑這個計劃,但是仍然不影響計劃的逐步實施。其實偉大構想都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但是最後是否能成功,還是僅僅只是一個騙局現在還很難定義。但是據現在也就30年時間,而火星每26個月才會與地球走到最近的位置,這就需要大量的火箭同時發送的能力,據此他表示說,SpaceX為此計劃在未來10年內建造1000艘「星際飛船」。而一艘飛船可以運送100個人,也就是說一年後1次可以送10萬人上去,根據2年一次的來算,後20年剛好100w人。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計劃開啟,我們為什麼要太空移民火星
    今天看到「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的新聞,相信很多朋友不太理解這個計劃對我們有什麼意義。我在這裡就說一下我的個人見解,歡迎各位看官指教。目前,美國俄羅斯和我們國家都要去探測火星,就連印度之前都發射了探測衛星去火星(雖然是失敗了)。我們去了解火星的各種情況,就是為下一步的火星移民計劃做前提準備。
  • 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還沒有影,就已經改變了地球的技術生態
    對於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有人說這是不可能的天方夜譚,有人說這是本世紀最大的商業騙局,還有人說這就是星球計劃的翻版,意圖拖垮對手,而也有人在默默地支持著,他們是一群具有危機感和使命感的人。不管如何評價,針對火星移民計劃的各項準備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從太陽能發電、純電動汽車、真空膠囊高鐵到獵鷹火箭、龍飛船、星艦,再到最近的星鏈計劃,每一項技術都是火星移民計劃的剛需。而在地球上實施這些計劃過程中,相關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商業利益和技術突破。
  • 30年內100萬人上火星?火星移民計劃可行嗎?
    自從現代科學起步以來,人類對地外生命星球或尋找人類的「第二地球」可以說沒有停止過,雖然不少的時候科學報告都指出了發現了一些類似於地球,並且與氣溫,大小以及可能存在水的星球,例如前面說的「Kepler-1649c」,但是大多數都是以「光年」計算距離。
  • 移民火星,人類能活下來嗎?
    2010年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曾提出,面對地球有限的資源和不斷膨脹的人口,人類長期生存的唯一機會不是留在地球,而是向外太空尋找出路。他預測,2050年,人類將實現火星移民。霍金負責預測,有人負責執行。此後,NASA、埃隆·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等均公布過火星移民計劃。這是迄今離人類徵服另一個星球最近的行動。但與此同時,也有人認為這個想法「不靠譜」。
  • 馬斯克和他的火星移民計劃
    從人類第一次看見火星開始,無數的人就開始嚮往這顆星球,並且有無數的猜測,是否有生命,是否適合人類居住之類的,但是由於科學技術的限制,一切的火星計劃都還只存在於紙上,但是最近有一個人想要將這種夢想變為現實。
  • 火星移民能否實現?NASA開始計劃,2024年第一批太空人將前往火星
    地球資源在不斷地消耗,而且很 多化石資源用完就沒有了的,所以人類想要延長自己的文明,就必須得從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再尋找一個能代替地球的星球。而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就是金星和火星了,在這兩個星球裡,科學家更看重火星,火星和地球在某些地方是比較相似的。
  • 馬斯克的活豬腦機接口成功後的下一步計劃就是火星移民?
    「把人類變成星際公民」,這就是埃隆·馬斯克的超級夢想,這是一個宏大的願景,所以馬斯克成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然後開發大型火箭和飛船,計劃將人類送往火星,最終實現火星移民。在這個宏大的目標下,他首先要分解問題,前面提到了第一性原理,這也是馬斯克的思想精髓。
  • 埃隆-馬斯克計劃2030年前送第一批人類移民火星,這個現實嗎?
    文/科學年輪埃隆-馬斯克是當今世界科技界的一個紅人,他憑藉智慧與能力在電動汽車和宇宙探索方面做得風生水起,說起特斯拉汽車,說起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相信知道的人不在少數,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更是成功實現了火箭的回收,可謂這個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私人太空航天公司。
  • NASA開始計劃火星移民,2024年第一批太空人前往火星,能成功嗎?
    既然月球上的土壤也可以製作成混凝土,那麼火星上的土壤呢?直到現在,我們依舊沒能取得火星的樣本,因為技術的限制。但是美國NASA已經有所計劃,表示將會在未來幾年正式取得火星的樣本進行研究。只有對火星的樣本研究透徹之後,人類才能正式進入火星。究竟該不該帶回火星樣本?這個問題也備受關注。持反對意見的人認為:火星土壤中若是含有大量的病毒,一旦帶回地球將會帶來災難。
  • 如果火星移民可以實現,當你看到火星這個樣子後,你還會想定居嗎
    科學家對於太陽系是否存在與地球一樣能孕育生命的星球非常關注,為了尋找外星文明,人類向太空發射了各種各樣的探測器,而對於最有可能存在生命或曾經存在過生命的火星,科學家們給予了它特別關注。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幾個國家已經開始把登上火星提上了日程,科學家計劃在月球建立一個基地,為人類將來登火星做好準備。
  • 人類移民火星計劃「泡湯」?逾萬名華人曾報名—新聞—科學網
    人類火星一號計劃公司創始人巴斯·蘭斯多普(Bas Lansdorp)。(圖片來源:歐聯網)   據報導,當地時間2月11日,瑞士金融部門發布公告,曾計劃將人類送上火星的荷蘭火星一號公司,已於當地時間1月15日宣布破產。該公司宣布破產時,帳戶餘額少於25000歐元,公司已同時宣布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