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類一直都非常憧憬火星,因為火星是位於宜居帶的星球,研究火星或許能夠為研究地球提供幫助。因此有不少人認為火星就是地球的未來。火星的環境很惡劣,顯然不適合人類居住,但是相比太陽系中的其他星球來說,火星卻是人類宜居星球的最佳選擇。為何?
火星是最佳宜居星球
首先,從距離看,地球的資源有限,想要大規模的遷移就必須要有宇宙飛船和能源物質,這些都是資源。地球的資源有限,所以我們不能長久地待在地球上。實際上,在太陽系中還存在比火星更好的宜居星球,但因為距離太遙遠,我們現有的資源不能支持我們進行大規模、長時間的遷移。而火星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它是地球的鄰居,所處的宇宙環境和地球很相似,人類能夠儘快的適應。所以不管是從距離還是成本看,移居火星都是最好的選擇。
改造火星
但是,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那就是火星的環境。眾所周知,人類只是所以能夠生存在地球上,就是因為地球的環境是獨一無二的,人類對生存的環境很挑剔,必須要滿足有空氣有水分有食物,並且還要有適宜的溫度。這也是我們很難找到「另一個地球」的主要原因。鑑於這種情況,不少科學家都表示我們可以改造火星。火星的地表環境很惡劣,但我們若是建造一個舒適的生物圈就可以生存。只是這個過程需要很久且過程很複雜。
火星土壤
前段時間,科學家通過太空人的尿液和月球的土壤進行混合之後,形成了一種類似於混凝土的物質,其堅固性都較好。想要在其他星球上建造基地是很困難的,如果我們不能利用該星球上的資源的話,就需要將建造材料從地球運送過去。這其中的成本高得嚇人。既然月球上的土壤也可以製作成混凝土,那麼火星上的土壤呢?
直到現在,我們依舊沒能取得火星的樣本,因為技術的限制。但是美國NASA已經有所計劃,表示將會在未來幾年正式取得火星的樣本進行研究。只有對火星的樣本研究透徹之後,人類才能正式進入火星。究竟該不該帶回火星樣本?這個問題也備受關注。持反對意見的人認為:火星土壤中若是含有大量的病毒,一旦帶回地球將會帶來災難。而贊同的人卻表示:人類需要進一步探索的話,火星樣本就必須研究,而且火星上究竟有沒有生命,或許火星土壤能夠給我們答案。
火星移民
當其他國家還在為火星探測器發愁時候,美國就已經先走一步,在2017年便表示7年後將實現火星移民,將會派遣第一批太空人前往火星居住。不得不說,這個想法是很超前的,火星是我們未知的一個地方,在沒有完全了解火星之前,貿然移民會帶來很大危險。但是美國NASA還表示,屆時會每隔兩年就送一批居民前往火星居住。
火星移民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人類需要先建設一個空間基地,保證人類能夠居住。因此,此次任務的負責人表示第一批先行者的目的是建造庇護所,搭建一套封閉且完整的生態系統。讓人們能夠做到自給自足。緊接著,便是迎接更多的移民者,最終實現新的火星文明。
能否成功?
不得不說,這個計劃很瘋狂,但是又很期待。其中,大部分的人都認為,這個計劃理論上上可行的,但是一旦到了實踐過程就會出現很多問題。因為還有很多技術都是不成熟的,比如說氧氣的供給,我們到現在也沒能解決氧氣的問題,在封閉的基地內,除了人類需要氧氣之外,連農作物都需要氧氣。如何能夠保證氧氣含量不下降?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對此,小編認為:「火星移民計劃實現可能性太低了,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現階段就進行移民火星可能真的太早了,在技術未成熟之前,貿然行動是對太空人的不負責任。現在我們應該先了解火星,等研究後再行動,成功率會更高。」對此你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