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移民火星的生物被找到,人類不在行列,改造火星靠它們

2020-08-11 三體使者

火星,如今儼然成為了天文愛好者心目中最喜愛的星球之一,除了今年「天問一號」等火星探測器陸續升空,讓火星再次火了一把以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在人們的心目中,火星一直都被認為是人類未來的「第二家園」。



火星真的能成為「第二地球」嗎?

通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雖然如今的火星看起來一片荒涼,不過在遠古時期的火星上,也曾經有過一段和地球差不多的宜居時期,而且不排除火星上曾經存在過生命。

這意味著,火星或許是可以被「喚醒」的,簡單來說,就是可以通過一些人為手段,將火星改造成「第二地球」。



這次「天問一號」等火星探測器的任務之一,就是去火星上尋找水源,並且尋找可能存在過的火星生命化石,如果真的找到了,那麼,火星改造計劃也就有了前提,人類日後移民火星,或許也將指日可待。



如何將火星改造成「第二地球」?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火星改造成「第二地球」並不容易,在上世紀末,科學家們曾經提出過一項火星改造計劃,認為大約需要200年左右的時間,火星上的氣候環境,才會適合地球生物生存。

首先是第一步,在火星上通過化學燃燒來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不僅會讓火星的大氣層變得濃厚,同時也會將火星上的氣溫升高。

其次,科學家們準備在火星上來一場人工降雨,這場大雨結束後,火星上原始海洋也就會出現了,這個時候的火星,已經開始和早期的地球情況類似,只不過還沒有存在生命而已。接下來,來自地球的第一批火星居民就要登場了。



細菌和藻類或成為第一批火星居民

據報導,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研究員鄭永春介紹,未來如果火星真的可以被改造,第一批來自地球的移民者,將是細菌和藻類,原因很簡單,因為在早期的地球上,它們也是最古老的居民之一。

眾所周知,早期的地球上是沒有氧氣的,藍細菌的出現改變了地球的大氣結構,所以,未來細菌和藻類移送到火星之上,一方面可以通過光合作用來幫助火星上產生氧氣,另一方面則可以通過活動讓火星的土壤變得肥沃。



畢竟對於人類來說,移民到火星上的第一步,就是建造農業文明,「民以食為天」,只有在火星上可以通過種植農作物自給自足,人類才有機會在火星上延續下去,並且從火星出發,尋找其它的宜居星球。

從2016年開始,NASA就已經開始篩選第一批火星的「先行軍」了,為日後改造火星做準備,而我國在這次「天問一號」成功發射之後,日後勢必也將陸續開展火星載人登陸、建造火星基地等一系列任務,大家覺得火星真的可以成為人類的「第二家園」嗎?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資料來源

《科技日報》7月21日文章《人類殖民火星 可能要派細菌和藻類先行》

相關焦點

  • 第一批移民火星的生物被找到,人類不在行列,改造火星靠它們
    經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儘管火星現在看起來很荒涼,但在遠古時期,也曾有過與地球相似的可居住時期,而且不排除在火星上曾存在過生命。也就是說,火星也許可以被「喚醒」,簡單地說,可以通過某些人的努力,把火星變成「第二個地球」。
  • 改造火星將成現實,未來移民火星的第一批「居民」,並非人類
    雖然我們還不知道火星何時會成為「第二地球」,但火星迷們都相信人類一定可以做到,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人類若想移民火星,都需要完成哪些任務?火星該如何改造?我們都知道,按照火星目前的情況,顯然它並不適合人類。但是,未來如果對它加以改造,火星還是有機會變成「第二地球」的。我們應該如何去做?
  • 改造火星將成現實,未來移民火星的第一批「居民」,並非人類
    荒涼、乾燥、大氣稀薄等現象依然保持至今,所以很明顯火星是一顆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至少從現有的情況來說,是沒辦法居住的,但是未來就不一定了,火星的探索已經在加大力度。,冰冠可以提供一定水的基礎,但是這並非是長久之計,因為火星的冰冠是有時間存在,有時間不存在,並且極端條件下是很難開發出水資源,所以綜合「改造火星」,讓火星變成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地球」才是最為關鍵的。
  • 誰會是第一批改造火星的生物?並非人類,科學家認為是它們
    今年夏天以色列、中國和美國先後發射了火星探測器,對於以色列和中國來說,這是這兩個國家首次發射火星探測器,是各自航天史上的裡程碑,而對於美國來說則是火星探索的後續計劃,因為它們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實現了首架火星探測器的發射。也就是說人類早在四十多年前就開始探索火星了,那麼現在可以在火星上建造移民基地了嗎?
  • NASA開始計劃火星移民,2024年第一批太空人前往火星,能成功嗎?
    前言人類一直都非常憧憬火星,因為火星是位於宜居帶的星球,研究火星或許能夠為研究地球提供幫助。因此有不少人認為火星就是地球的未來。火星的環境很惡劣,顯然不適合人類居住,但是相比太陽系中的其他星球來說,火星卻是人類宜居星球的最佳選擇。為何?
  • 火星溫差達107度,人類移民將無法存活,但它們卻可以生存
    如果有一天地球被毀掉了,我們人類又該怎麼辦?是逃到別的星球上存活,還是留著地球上面臨死亡呢?對此答案當然是活著,為此科學家正努力去尋找合適人類生存的星球,不過事實告訴科學家合適人類居住的星球還是很難找到的。
  • 火星的能源問題已經解決,第一批人類將於2024年前往火星
    眾所周知,星際遷移是人類目前的目標之一。因為地球本身也如所有的生物一樣,擁有生命。而所有的生命都不可能永恆存在,這似乎是一個不可被打破的定律,誰都逃不掉。再加上地球上的資源實在有限。所以人類要想持續發展,就得尋找到另外一個家園,並搬遷過去生活。
  • 火星移民能否實現?NASA開始計劃,2024年第一批太空人將前往火星
    例如火星自轉一周是24小時37分,這和地球很像,因此人類對於生物鐘這個問題就無需擔心了;火星上有比較明顯的四季變化,有了四季變化,動植物的生存就會更有希望。距離可以攻破,但火星環境一直都是個比較嚴峻的問題。
  • 如果人類要移民火星,那麼和水熊蟲的基因改造是必然的嗎?
    按照人類如此發展的勢頭,移民火星必然會發生,因此人類也將火星載人任務列入在本世紀計劃之中。但是對於將來移民火星不回家的人來說,要長期適應這樣的環境,並且保持安全和健康,那是一項難以攻克的難題,或許只有基因改造才能克服
  • 如果人類要移民火星,那麼和水熊蟲的基因改造是必然的嗎?
    按照人類如此發展的勢頭,移民火星必然會發生,因此人類也將火星載人任務列入在本世紀計劃之中。然而,面對這項任務,我們還有很有問題需要克服,尤其是對於太空人。但是對於將來移民火星不回家的人來說,要長期適應這樣的環境,並且保持安全和健康,那是一項難以攻克的難題,或許只有基因改造才能克服。在過去基因改造只出現科幻小說裡,如今我們已經將這種技術運用到醫療科研中。
  • 馬斯克:第一批火星移民很有可能無法返回地球
    ——數據解構世界矽谷鋼鐵俠馬斯克一直有一個夢想,那就是移民火星,在新的星球上生活。他為之付出了艱苦的努力,成立了Space X公司,在無數的心血澆灌下,終於逐步踏上徵服火星的旅途。可是,到了火星就足夠了嗎?事實上,馬斯克在「人類前往火星」峰會上也表示過,相比於到達火星,人類在火星上生活會更加危險。火星不同於人類熟悉的地球,氣候十分惡劣,甚至需要用核武器來提前清理環境。
  • 小龍蝦或成火星的第一批居民!科學家要用它們來蓋房子
    、火星移民的話題越來越火,不過,卻有一個關鍵性的難題擺在大家面前:如何改造火星?改造過程中所需要的原材料從何而來?要知道,火星可和地球的氣候環境是截然不同的,火星大氣層很稀薄,而表面溫度極低、太空輻射極強,這就導致人類必須在火星上完全模擬出和地球類似的氣候環境,才可以不需要防護在火星上生存,否則不存著幾十斤重的防護服,根本就沒有辦法在火星上生存。那麼,該如何改造火星呢?
  • 人類移民火星真的可行?究竟有什麼辦法,火星能改造成宜居星球?
    important}人類移民火星的討論,一直以來都不絕於耳。有人可能認為,火星大氣稀薄,沒有氧氣和足夠的水源,溫度也太低,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移民火星還太遙遠。科學界以及一些官方機構對於火星以及移民火星的研究早就在路上了,而民間的科技團體和公司也躍躍欲試,比如,科學怪咖馬斯克和他的SPACE X公司。可見,移民火星應該有其可行性,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官方機構和民間組織投身其中了。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火星移民計劃如何才能實現。
  • 埃隆-馬斯克計劃2030年前送第一批人類移民火星,這個現實嗎?
    文/科學年輪埃隆-馬斯克是當今世界科技界的一個紅人,他憑藉智慧與能力在電動汽車和宇宙探索方面做得風生水起,說起特斯拉汽車,說起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相信知道的人不在少數,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更是成功實現了火箭的回收,可謂這個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私人太空航天公司。
  • 移民火星或成現實,科學家已找到先行者,微生物將率先改造火星
    火星,如今儼然已經成了天文愛好者心目中最喜愛的星球之一,對於火星的探索,人們也是越來越看重了,畢竟火星在人們看來是 「人類未來的第二家園」。通過研究發現,雖然現在的火星一片荒涼,不過在遠古時期的火星上,也是有過一段和地球差不多的宜居時期的,而且也並不排除在這段時期裡是存在過生命的。不過現在看來,火星不知道經歷了什麼,才會變得如此荒涼,但有一點可以證明,那就是火星是可以再次被「喚醒」的,只要科學家在未來通過一些人為手段,就可以將火星改善成為「第二個地球」。改善火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 移民火星,人類能活下來嗎?
    2010年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曾提出,面對地球有限的資源和不斷膨脹的人口,人類長期生存的唯一機會不是留在地球,而是向外太空尋找出路。他預測,2050年,人類將實現火星移民。霍金負責預測,有人負責執行。此後,NASA、埃隆·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等均公布過火星移民計劃。這是迄今離人類徵服另一個星球最近的行動。但與此同時,也有人認為這個想法「不靠譜」。
  • 人類將移居火星,在改造火星計劃中,它們被定為火星首批「居民」
    ,科學家們開始了一個又一個的大膽想像,幻想著宇宙飛船在太空中翱翔,人類舉家移民到其它星球上去。不過呢,這種想法在近百年間得到了一些研究人員的大力支持,他們將宇宙飛船、太空梭發射上天,希望太空人和外星探測器能夠找到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類地星球」。
  • 為了太空移民,馬斯克又有新計劃!2024年將誕生第一批火星居民
    當1969年,NASA的阿波羅計劃順利執行,人類太空人第一次踏上月球的土地,全世界都為之沸騰,當時就曾經有科學家預言,人類進入到21世紀之後,就會實現太空移民。 上個世紀末,科學家們在經過一番權衡後,最終將人類移民的第一站,選定在了火星。
  • 移民火星已經倒計時,你願意成為第一批原住民!開墾火星嗎?
    今年初,地球上那個最富激情,腦洞最大,思想最狂放的男人「馬斯克」,向全世界宣布,他的終極目標是讓人類移民火星,其他事業,都是圍繞人類移民火星的目標而服務!2022年,發射兩艘太空飛船前往火星,建造火星基礎設施,以及人類賴以生存的供水系統!2年後、也就是2024年,「馬斯克」計劃運送100個人前往火星,以及後續物質,建成永久基地!高潮部分是到2050年,「馬斯克」決定向火星移民100萬人!每天有三趟前往火星的航班,比地球上一些地區的航班都要密集!!直至把火星變成人類第二家園!
  • 人類有沒有改造火星,移民火星的可能?這本書讓我們認識火星
    影片中不僅花了很大的功夫去模擬火星的地貌,也展現了探測、登陸、改造火星等科幻之旅,喚起了我們對火星的嚮往和好奇。在這個遙遠而神秘的星球,藻類真的能擁有生存的機會嗎?火星上的生存環境到底是怎樣的?人類有沒有改造火星並且移民其中的可能?而這些問題,在同名科普書籍《紅色星球》中就得到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