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溫差達107度,人類移民將無法存活,但它們卻可以生存

2021-01-15 三體使者

如果有一天地球被毀掉了,我們人類又該怎麼辦?是逃到別的星球上存活,還是留著地球上面臨死亡呢?對此答案當然是活著,為此科學家正努力去尋找合適人類生存的星球,不過事實告訴科學家合適人類居住的星球還是很難找到的。

因此在事情還沒有惡化到這樣程度的時候,我們人類更是應該要好好保護地球。不過,雖然科學家所發現的星球並不適合人類居住,但並不代表著這些星球環境不適合地球上其他生物居住,比如類地星火星環境惡劣,人類不可能在那裡生存下去。

但是近日,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地球上有一種結構十分簡單但是非常古老的生物是完全可以在火星上生存下去的,這種生物就是產甲烷菌。科學家表示,產甲烷菌可能是地球上第一批移民去火星或者其他星球上的生物。

據了解,產甲烷菌是地球上非常古老的一種細菌,和它同時代的其他生物早已滅絕了,但只有它靠著獨特的生活方式生活至今。據說,這種細菌生存不需要陽光照射,也不需要通過有機物來攝取營養,它生存的主要能量來自氫和二氧化碳。

這種細菌主要是從氫和二氧化碳中獲取生存的能量,然後排洩出產甲氣體。而這種產甲氣體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沼氣。此外,這種細菌生存也完全不需要氧氣,相反它們特別喜歡待在無氧的環境中,面對這種厭氧細菌,科學家更是歡喜。

畢竟這種細菌可以代替人類去體驗一下火星的環境,這對於研究人類未來的移民大有幫助。眾所周知,火星表面環境十分惡劣,在一天內火星表面溫度可以從零下90多度上升到27度,溫度差大是火星最為致命的因素。

因為在這種溫差下,無論哪種生物都很難忍受得了的,不過幸運的是產甲烷菌是完全可以接受這種溫度的,它們可以在溫度很高的環境中生存,同時也可以在溫度低的環境中生存。因此,科學家推測產甲烷菌是完全可以在火星表面上生存下來的,那麼產甲烷菌也是很可能成為移民火星的第一批地球生物。

相關焦點

  • 100多年後,人類啟動祖柏林的計劃,火星移民將成為現實?
    地球上,人們都喜歡談論關於移民火星的各種話題。假設,人類已經擁有火星移民技術,而且第一批人類已經坐上了飛船,經過大約9個月的時間,最終抵達這顆乾燥沒有生命存在的星球。試想像,您能在這裡生存多久?首先,火星的含氧量非常稀薄,幾乎95%大氣都是二氧化碳。因此,為了讓人類在火星上生存,從地球攜帶的氧氣,遠不夠維持之後的呼吸,人類必須製造出足夠多的氧氣,可以通過中國航天技術製造的機器,從二氧化碳中提取。
  • 已經確定,火星晝夜溫差78度,是太陽系中最適合移民的行星
    可是跟火星上的寒冷相比,地球還差一些。因為來自火星洞察號最新氣象傳感器的測量顯示,火星的最高溫度為-17攝氏度,最低溫度為-95攝氏度。然而,溫差變化並不算大,或許火星適合地球人移民。2月19日,NASA宣布,從今天起,你可以通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網站獲得有關火星的天氣報告。
  • 人類在其他七大行星上能活多久?火星時間最久,這顆星球無法存活
    眾所周知,我們生活在太陽系八大行星當中的地球中,地球也是唯一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地球上不僅有豐富的氧氣、水資源,還有適合人類生存的氣候,儘管人們一直想要將火星改造成「第2個家園」,但人們都非常清楚,在宇宙中人類很難再找到像地球一樣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了。
  • 人類移民火星還要多久?
    在太陽系中,人類如果想要完成星際移民的壯舉,火星可以說是第一選擇了。如今人類向火星發射了很多探測器,而更多的探測器也蓄勢待發。那麼,我們距離實現移民火星,還需要多久呢?為什麼選擇火星呢,我們來看看火星的真實情況,火星上的光照只有地球的43%,而且沒有磁場,沒有臭氧層來阻擋宇宙射線,平均溫度為零下60攝氏度。而且晝夜溫差極大。沒有液態水,以目前情況的人類根本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所以,最初級的辦法就是在火星建設封閉的基地。
  • 火星上有水有空氣又在太陽系宜居帶,人類能移民去火星生活嗎?
    今年在天文學上一個重大的發現就是火星上發現了液態水形成的湖泊,雖然是在地下,不是在地表,但是足以讓大家興奮很久了。人們嚮往已久的火星既然有了水,又有空氣,火星又處在太陽系的宜居帶,那我們可以移民火星了嗎?
  • 2年後中國計劃移民月球 或將成為人類最早移民月球國家
    我們不知道霍金到底知道了些什麼,但是地球環境日益被破壞,物種大規模加速消亡,核戰爭的陰影等等問題,越來越困擾著地球人類,所以早日實現外星球移民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重大課題。在此背景下,毫無疑問,月球作為離地球最近的星體,憑著人類對月球了解最多,月球必然成為移民外星的首選。
  • 如果移民火星 人類需要做什麼準備 現在的火星適合人類生存嗎
    火星現在的環境適合人類生存嗎?人類想要移民火星,就需要解決以下問題。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引力問題,因為火星表面的重力約為地球的2/5,也就是說你在地球上體重150斤,而在火星上就是有60斤。人類移居火星要解決的就是引力問題,可以採用將隕石運到火星,進而增加質量,提高引力,才可以解決,前提是人類需要掌握足夠高的科技水平,才能將隕石安全、大量的運到火星。
  • 人類是否可以移民火星?首先,我們要在火星上找到生命
    中,曾提到地球生命可能是乘著「火星開往地球的隕石列車」來到地球的,這意味著我們人類可能是「火星人」。而當下人類文明發展快速,認知度已遠超地球範圍。那麼,就生存角度而言,人類可能脫離地球,跑到火星上居住嗎?即便是地球上最惡劣部分的環境,也比火星好一萬倍。
  • 看完恐龍大滅絕的原因,你就知道移民火星的重要性了!
    昨天發了一篇關於火星移民的文章,有的朋友說搞這個就是一個勞民傷財的事,完全沒必要。有這個資源花費還不如用在地球環保事業上呢!今天我就來講一下恐龍的大滅絕原因,你再想一想火星移民是不是很重要!小行星衝擊地球一些可以躲避海嘯和火山的翼龍在天空中尋找求生地點,但是卻遭到這些拋射物的無形打擊,特別是最大的風神翼龍一展達11~15米,這些曾經稱霸空中長達1億年的霸主,由於體型太大,它們的翅膀被這些碎片擊穿,讓它們無法飛行
  • 人類有多少可能移民火星?
    不知道,這個火星段子是周立波原創的,還是他助理百度來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認為1000年以後的事兒,只能當笑話來看,而且廣而告之觀眾們,讓大家一起找點智商上的優越感。   關於生存,火星比月亮更美 太陽系中有九大行星,前不久,又發現第十顆,同時,地球也有自己的衛星,月亮自古以來就非常具有審美性,中國有嫦娥、吳剛等人登陸過月球,而美國則有阿姆斯特朗和他的隊友一起登月,有一位叫奧爾德林的傢伙因過於興奮竟然在月球表面撒了一泡尿…但非常遺憾,月球不具備生命存活的條件,它的戰略地位可能僅僅是成為人類移民火星的中轉站
  • 人類移民火星 只能存活68天
    人類移民火星,只能存活68天。   中化新網訊 綜合媒體報導,新研究顯示,太空愛好者想移民火星的計劃恐怕要再等等了,因為紅色星球上的環境可能讓人類在68天內就死亡。  根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人員報告,氧氣含量在2個月後會開始耗盡。科學家說,人類想要永久居住火星,還需要開發新科技。
  • 如果人類要移民火星,那麼和水熊蟲的基因改造是必然的嗎?
    按照人類如此發展的勢頭,移民火星必然會發生,因此人類也將火星載人任務列入在本世紀計劃之中。隱生:可以幾十年不吃不喝這並不意味著水熊蟲是長生不老的,它們有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忍受一系列看似無法生存的場景水熊蟲可以通過隱生來控制新陳代謝。當情況太危險時,它們會蜷縮起來,進入一種類似「死亡」的狀態,新陳代謝減慢到正常水平的0.01%,水分含量下降到不到1%。在這種狀態下之所以能存活下來,是因為它們可以利用一種特殊的糖代替細胞中的水分,用來保護所有的細胞結構,直到再次有水可用。不僅如此,在不同的條件下,水熊蟲有不同的隱生習性。
  • 如果人類要移民火星,那麼和水熊蟲的基因改造是必然的嗎?
    按照人類如此發展的勢頭,移民火星必然會發生,因此人類也將火星載人任務列入在本世紀計劃之中。然而,面對這項任務,我們還有很有問題需要克服,尤其是對於太空人。隱生:可以幾十年不吃不喝這並不意味著水熊蟲是長生不老的,它們有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忍受一系列看似無法生存的場景。水熊蟲可以通過隱生來控制新陳代謝。
  • 火星,為什麼是人類移民太空的首選地?
    來源:中國科普博覽  各種科幻電影裡,人類把火星當作移民太空的目的地。現實中,浩瀚星空,人類都爭相選擇火星作為探測目標。2020,火星將會很熱鬧,美國、中國和阿聯都有去火星的計劃。  人類為什麼如此執著於火星?這或許要從人類的火星情結說起。
  • 未來人類移民火星,或許不再是夢想
    自從人類探索宇宙以來,從來就未停息過,比如中國古代對星空的觀察,以及神話中的嫦娥奔月,這些都是人類對宇宙探索的強烈欲望,特別是近代人類登上月球之後更是對宇宙探索充滿了好奇。為了解決地球上資源缺乏和人口眾多的問題,人類把目光瞄準了火星,所以近段時間以來,有些發達國家已經將探索車送到了火星,通過傳回來的圖片可以看出,火星上一片荒涼,就像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一樣,一眼望去毫無生機。
  • 6個簡單有趣的理由告訴你,為什麼人類還無法搬到火星上去住
    原標題:6個簡單有趣的理由告訴你,為什麼人類還無法搬到火星上去住 一直以來,火星都因為和地球有許多相似的特徵,而被推測有外星生物存在的可能,先前甚至傳出人類有移民火星的計劃,不過隨著相關研究越來越深入,卻更加證明人類要在火星上存活的可能性幾乎是零;最近一名記者Stephen
  • 馬斯克:火星移民不是夢!30年內,百萬人類或將成功移民火星
    那麼,在未來30年內,人類憑著日益進步的科學技術,能成功移民火星嗎?人類目前的探測器根本無法在金星表面探測,所以,火星成了我們探索的最佳星球。火星的大氣層很稀薄,紫外線可以很容易地照射到火星表面,所以它無法保存熱量,以至於火星表面溫度低,最低時可達到零下133攝氏度。
  • 火星探測器紛紛上天,人類離移民火星還遠嗎?
    當然,即使發現火星生命,應該還達不到「火星人」的地步。不管是出於對地球末日的恐懼,還是對徵服星辰大海的渴望,移民火星成為眾多科學家和企業家的理想目標。由於當初美蘇太空爭霸的激烈競爭,火星探測從上世紀60年代就已經開始。截止到今年6月底,人類一共進行了44次火星探測。剛剛發射的這三個火星探測器還在前往火星的途中,準備開啟它們的火星之旅。
  • 人類即將登陸火星?火星有什麼不同?為什麼選擇移民火星?
    當然有一些科學家相信由核能驅動的先進發動機可以將航程縮短至僅僅39天。第二個,我們生存的星球上一定要有水源,在地球上人類能長期的生存下去,有最夠的水源是先決條件,從人的重量來看,人體大部分是水造的。水佔人體重量的70%,嬰兒體內含水達80%,老人體內含水量50%—60%。
  • 移民火星成為現實!專家:「將水轉化成氧氣就可以了」
    太空機構和私人公司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有了「移民火星」的計劃,越來越多的類地行星被發現,使得人類渴望太空旅行的感覺越來越強烈,然而「移民火星」的過程中,人類在太空中生存並不容易太空中氧氣稀少(太空中並不是空無一物的),而地球與火星的距離太遠,物資很難進行快速補充。但是最近在《自然通訊》上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移民火星」已經有了一些更加可靠的方法,該報告說明人類「移民火星」或將成為現實,那麼這份研究報告是如何使「移民火星」成為現實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