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看過一期《壹周立波秀》,其中有個段子是夢想大使調侃美國的火星事業的,大概意思如下:美國航空專家正在研究如何降低火星表面二氧化碳濃度,經過持之以恆地努力,他們模擬出一種「向火星輸送植物以吸收二氧化碳」的方法,但要想讓火星的環境變得與地球相仿,需要…1000年。這個段子的笑點正在於漫長的1000年,觀眾也確實因夢想大使的表演而笑了。不知道,這個火星段子是周立波原創的,還是他助理百度來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認為1000年以後的事兒,只能當笑話來看,而且廣而告之觀眾們,讓大家一起找點智商上的優越感。
可真正的事實是,正當國人跟著大使開懷大笑之時,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已經非常嚴肅地展開了「火星探索計劃「,縱然要等到1000年以後,他們也要為子子孫孫們找到新的生存環境,不僅政府會公開創造有利的航天環境,一些龍頭企業甚至富有的個人也都參與到火星的探索之中,事實上,有很多美國青年的理想是在火星上建造一套宜居的房子,而中國青年的理想只不過是在北京五環供一套房子。或許,真等到1000年以後,我們的課本裡又會出現如下橋段:火星上的美國人,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們新一代四有青年,必須努力學習,努力實現四個現代化,卻解放這些受苦的人。關於火星的不同觀感,體現了東西方之於科學的思維差異,也是國人漠視未來、漠視生命的縮影。如果說把1000年的事兒當做笑話尚在情理之中,那麼,媒體不斷質疑各種「火星計劃」的真實性就有點悲哀了,就更不要提有打假鬥士羅列「美國人登月」造假的證據了。
筆者希望,面對火星,中國人也應該以科學的角度積極探索,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積極投入到航天事業中,用一種「務實」的態度來促進「人類移民火星」的進程,莫說1000年,就算是5000年,我們也應著手研究了。
關於生存,火星比月亮更美
太陽系中有九大行星,前不久,又發現第十顆,同時,地球也有自己的衛星,月亮自古以來就非常具有審美性,中國有嫦娥、吳剛等人登陸過月球,而美國則有阿姆斯特朗和他的隊友一起登月,有一位叫奧爾德林的傢伙因過於興奮竟然在月球表面撒了一泡尿…但非常遺憾,月球不具備生命存活的條件,它的戰略地位可能僅僅是成為人類移民火星的中轉站,又或者按照中國商人的邏輯,把月球發展成「旅遊勝地」。
相比於月球,火星更符合人類之於外星生命的幻想,現有探測器送回來的樣本,甚至證明了火星存在過液態物質和生命跡象。
事實上,高等生命存活需要滿足極苛刻的條件,而且生命從無到有,從受精卵到成熟生命體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就要求生命星球的外部條件一定是安全和穩定的,比如持續的光照、持續的液態水、持續的大氣。另外,生命星球距離太陽的距離應該要適中,比如金星、水星離太陽太近,任何生命都受不了那種炎熱;而冥王星、海王星又離太陽較遠,估計連聖鬥士冰河都受不了那種寒冷;一些更深層次的要求,比如自轉和公轉的周期、大氣層等等,也都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綜合這些條件,最有可能同地球一樣存活生命的行星就是火星,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自傳周期24.6小時,幾乎與地球相同,自身質量也更接近地球,但火星無法讓二氧化碳再次循環到它的大氣中,導致不能產生溫室效應,加之,它的運行軌道是橢圓形,近日點和遠日點的溫差達到160攝氏度,這些對火星的氣候產生了毀滅性影響。
但也正是這種可以羅列的影響,留給人類巨大的思考空間,事實上,目前全部的火星計劃也都圍繞解決這些問題展開,比如建造密閉空間,比如研究在火星上創造溫室效應,經過1000年的改造,使之成為宜居星球。
脆弱地球,人類必須「杞人憂天」
人類在探索火星方面一直保持著非常高的熱情,最熱情洋溢的民族當屬美國,而且保持著較高的成功率,他們在過去21次探測任務中有17次取得成功,成功率高達70%,這些探測最令人興奮的發現莫過於火星存在過的生命跡象。通過針對火星的精密探測,發現了三角洲、衝擊扇、溝渠等大量流水侵蝕的地貌,有一些盆地甚至與地球乾涸湖泊非常相似,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火星有可能存在過大型湖泊。這些與生命有關的跡象,讓人類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火星是地球遭遇重大災難之後,人類首選的避難所。
其實,科學家之於火星的熱情,一半來自於對宇宙的好奇心,一半來自於對脆弱地球的無限擔心,這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杞人憂天」。經過長期發展,特別是近現代文明之後,地球已經被糟蹋得千瘡百孔,資源過度開採、海洋汙染嚴重,大氣裡的PM2.5讓人無處可逃,連電子垃圾都沒有合理的辦法解決,就更不要提藏在朝鮮山洞裡的核武器了。誠然,這些由人類造成的天譴,可通過自我約束以及建立合理的制衡來維繫地球安全,但人性最大的弱點正在於不可控,事實上,每個人都知道大氣汙染的危害,可依舊要考駕照、買汽車,然後去堵得水洩不通的馬路上添堵,腎功能不好的,經常連尿憋不住;電子垃圾問題日益嚴重,但科技企業依舊要拼出貨量,消費者則不斷提高換機頻率以增加存在感,從這些事情推斷,在某個特定的歷史時期,人性的劣根必然會無限膨脹,然後,把環境徹底毀掉。相比於核武器,人類這些壞習慣、壞行為的殺傷力更強,而且是那種病毒傳播、蜘蛛結網、經年累月的破壞,等到人類幡然醒悟時,卻已經無力回天了,更何況,宇宙自有其運行規律,除了人類本身難以遏制的欲望之外,我們還要擔心地震、火山,海嘯之於生存環境的影響,此外,還有諸如小天體撞擊、地球磁極倒轉、超新星爆發、超級太陽風暴等天文現象。
有關生命消逝,最經典的例子就是恐龍時代,他們如此強大,卻幾乎是在一夜之間滅亡。人類比之恐龍,有智力上的絕對優勢,火星探索就是這種優勢最集中的體現。面對日益惡化的生存環境,人類著實有必要「杞人憂天」了,而開闢新的宜居環境也應該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理想。人類探索火星的道路肯定充滿挑戰,但人類的偉大之處正在於勇於接受挑戰,並且戰而勝之,同時,這也是人類社會蓬勃發展的原動力。相信中國也有很多天文愛好者,假如你沒有勇氣去參加「火星一號」計劃,但至少也不要冷嘲熱諷,畢竟,「火星探索」關係到人類物種的延續。筆者堅信,等到1000年之後,中國的房子產商真能在火星開發出樓盤,只是希望到時候價錢能便宜一些!(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轉載,請聯繫QQ:102927545 ,並註明出處
科技新發現官方微信公眾號:kejx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