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有多少可能移民火星?

2020-12-07 中國日報中文網

前兩年,看過一期《壹周立波秀》,其中有個段子是夢想大使調侃美國的火星事業的,大概意思如下:美國航空專家正在研究如何降低火星表面二氧化碳濃度,經過持之以恆地努力,他們模擬出一種「向火星輸送植物以吸收二氧化碳」的方法,但要想讓火星的環境變得與地球相仿,需要…1000年。這個段子的笑點正在於漫長的1000年,觀眾也確實因夢想大使的表演而笑了。不知道,這個火星段子是周立波原創的,還是他助理百度來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認為1000年以後的事兒,只能當笑話來看,而且廣而告之觀眾們,讓大家一起找點智商上的優越感。

可真正的事實是,正當國人跟著大使開懷大笑之時,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已經非常嚴肅地展開了「火星探索計劃「,縱然要等到1000年以後,他們也要為子子孫孫們找到新的生存環境,不僅政府會公開創造有利的航天環境,一些龍頭企業甚至富有的個人也都參與到火星的探索之中,事實上,有很多美國青年的理想是在火星上建造一套宜居的房子,而中國青年的理想只不過是在北京五環供一套房子。或許,真等到1000年以後,我們的課本裡又會出現如下橋段:火星上的美國人,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們新一代四有青年,必須努力學習,努力實現四個現代化,卻解放這些受苦的人。關於火星的不同觀感,體現了東西方之於科學的思維差異,也是國人漠視未來、漠視生命的縮影。如果說把1000年的事兒當做笑話尚在情理之中,那麼,媒體不斷質疑各種「火星計劃」的真實性就有點悲哀了,就更不要提有打假鬥士羅列「美國人登月」造假的證據了。

筆者希望,面對火星,中國人也應該以科學的角度積極探索,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積極投入到航天事業中,用一種「務實」的態度來促進「人類移民火星」的進程,莫說1000年,就算是5000年,我們也應著手研究了。

  關於生存,火星比月亮更美

太陽系中有九大行星,前不久,又發現第十顆,同時,地球也有自己的衛星,月亮自古以來就非常具有審美性,中國有嫦娥、吳剛等人登陸過月球,而美國則有阿姆斯特朗和他的隊友一起登月,有一位叫奧爾德林的傢伙因過於興奮竟然在月球表面撒了一泡尿…但非常遺憾,月球不具備生命存活的條件,它的戰略地位可能僅僅是成為人類移民火星的中轉站,又或者按照中國商人的邏輯,把月球發展成「旅遊勝地」。

相比於月球,火星更符合人類之於外星生命的幻想,現有探測器送回來的樣本,甚至證明了火星存在過液態物質和生命跡象。

事實上,高等生命存活需要滿足極苛刻的條件,而且生命從無到有,從受精卵到成熟生命體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就要求生命星球的外部條件一定是安全和穩定的,比如持續的光照、持續的液態水、持續的大氣。另外,生命星球距離太陽的距離應該要適中,比如金星、水星離太陽太近,任何生命都受不了那種炎熱;而冥王星、海王星又離太陽較遠,估計連聖鬥士冰河都受不了那種寒冷;一些更深層次的要求,比如自轉和公轉的周期、大氣層等等,也都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綜合這些條件,最有可能同地球一樣存活生命的行星就是火星,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自傳周期24.6小時,幾乎與地球相同,自身質量也更接近地球,但火星無法讓二氧化碳再次循環到它的大氣中,導致不能產生溫室效應,加之,它的運行軌道是橢圓形,近日點和遠日點的溫差達到160攝氏度,這些對火星的氣候產生了毀滅性影響。

但也正是這種可以羅列的影響,留給人類巨大的思考空間,事實上,目前全部的火星計劃也都圍繞解決這些問題展開,比如建造密閉空間,比如研究在火星上創造溫室效應,經過1000年的改造,使之成為宜居星球。

  脆弱地球,人類必須「杞人憂天」

人類在探索火星方面一直保持著非常高的熱情,最熱情洋溢的民族當屬美國,而且保持著較高的成功率,他們在過去21次探測任務中有17次取得成功,成功率高達70%,這些探測最令人興奮的發現莫過於火星存在過的生命跡象。通過針對火星的精密探測,發現了三角洲、衝擊扇、溝渠等大量流水侵蝕的地貌,有一些盆地甚至與地球乾涸湖泊非常相似,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火星有可能存在過大型湖泊。這些與生命有關的跡象,讓人類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火星是地球遭遇重大災難之後,人類首選的避難所。

其實,科學家之於火星的熱情,一半來自於對宇宙的好奇心,一半來自於對脆弱地球的無限擔心,這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杞人憂天」。經過長期發展,特別是近現代文明之後,地球已經被糟蹋得千瘡百孔,資源過度開採、海洋汙染嚴重,大氣裡的PM2.5讓人無處可逃,連電子垃圾都沒有合理的辦法解決,就更不要提藏在朝鮮山洞裡的核武器了。誠然,這些由人類造成的天譴,可通過自我約束以及建立合理的制衡來維繫地球安全,但人性最大的弱點正在於不可控,事實上,每個人都知道大氣汙染的危害,可依舊要考駕照、買汽車,然後去堵得水洩不通的馬路上添堵,腎功能不好的,經常連尿憋不住;電子垃圾問題日益嚴重,但科技企業依舊要拼出貨量,消費者則不斷提高換機頻率以增加存在感,從這些事情推斷,在某個特定的歷史時期,人性的劣根必然會無限膨脹,然後,把環境徹底毀掉。相比於核武器,人類這些壞習慣、壞行為的殺傷力更強,而且是那種病毒傳播、蜘蛛結網、經年累月的破壞,等到人類幡然醒悟時,卻已經無力回天了,更何況,宇宙自有其運行規律,除了人類本身難以遏制的欲望之外,我們還要擔心地震、火山,海嘯之於生存環境的影響,此外,還有諸如小天體撞擊、地球磁極倒轉、超新星爆發、超級太陽風暴等天文現象。

有關生命消逝,最經典的例子就是恐龍時代,他們如此強大,卻幾乎是在一夜之間滅亡。人類比之恐龍,有智力上的絕對優勢,火星探索就是這種優勢最集中的體現。面對日益惡化的生存環境,人類著實有必要「杞人憂天」了,而開闢新的宜居環境也應該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理想。人類探索火星的道路肯定充滿挑戰,但人類的偉大之處正在於勇於接受挑戰,並且戰而勝之,同時,這也是人類社會蓬勃發展的原動力。相信中國也有很多天文愛好者,假如你沒有勇氣去參加「火星一號」計劃,但至少也不要冷嘲熱諷,畢竟,「火星探索」關係到人類物種的延續。筆者堅信,等到1000年之後,中國的房子產商真能在火星開發出樓盤,只是希望到時候價錢能便宜一些!(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轉載,請聯繫QQ:102927545 ,並註明出處

科技新發現官方微信公眾號:kejxfx

相關焦點

  • 火星被證實有液態水,未來人類移民火星是否可能
    研究人員表示,此次的發現可能是在火星上找到的首個可供生命棲息的地方。對於探索地球的天空人士來說,這一消息可謂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如果地球的生存環境逐漸變差,那麼人類是否有移民火星居住的條件?那麼該發現又有哪些特點和值得我們關注的地方呢?
  • 想要移民火星有可能嗎?
    星際移民隨著我們人類對於太陽系的探索逐漸的深入,它就一直是我們圍繞討論的焦點。隨著地球上的自自然環境的改變,資源的枯竭,我們渴望獲得新的生存空間,那麼移民別的星球可以說是我們人類未來生存和發展的主要方向。
  • 人類有沒有改造火星,移民火星的可能?這本書讓我們認識火星
    影片中不僅花了很大的功夫去模擬火星的地貌,也展現了探測、登陸、改造火星等科幻之旅,喚起了我們對火星的嚮往和好奇。在這個遙遠而神秘的星球,藻類真的能擁有生存的機會嗎?火星上的生存環境到底是怎樣的?人類有沒有改造火星並且移民其中的可能?而這些問題,在同名科普書籍《紅色星球》中就得到了解答。
  • 十年後人類將登陸火星,移民已成為可能,看看去火星難度有多大
    隨著當今科技的發展,航空航天設備也愈發進步,人類的探索欲望已經不僅僅局限在了地球,目前有很多航天大國紛紛將自己的火星探測車發射升空,而美國、歐空局、俄羅斯與荷蘭的Mars One更是將載人登陸火星的時間表都安排在2030年前後。而我國自然也不甘落後,首次正式展開「探火任務」。
  • 十年後人類將登陸火星,移民已成為可能,看看去火星難度有多大
    隨著當今科技的發展,航空航天設備也愈發進步,人類的探索欲望已經不僅僅局限在了地球,目前有很多航天大國紛紛將自己的火星探測車發射升空,而美國、歐空局、俄羅斯與荷蘭的Mars One更是將載人登陸火星的時間表都安排在2030年前後。而我國自然也不甘落後,首次正式展開「探火任務」。很多人可能很疑惑,人類花費大量時間探索火星的原因是什麼呢?火星上面是有什麼秘密嗎?
  • 火星移民到底有沒有可能?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明白了
    人類開始探索宇宙以來,一直在執行兩個任務,一個任務是尋找地外生命,另一任務就是尋找適合人類生存的第二地球,可是幾十年過去了,地外生命到現在還沒有找到,而尋找未來人類移民的星球已經有一個目標,那就是火星。
  • 人類移民火星還要多久?
    在太陽系中,人類如果想要完成星際移民的壯舉,火星可以說是第一選擇了。如今人類向火星發射了很多探測器,而更多的探測器也蓄勢待發。那麼,我們距離實現移民火星,還需要多久呢?為什麼選擇火星呢,我們來看看火星的真實情況,火星上的光照只有地球的43%,而且沒有磁場,沒有臭氧層來阻擋宇宙射線,平均溫度為零下60攝氏度。而且晝夜溫差極大。沒有液態水,以目前情況的人類根本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所以,最初級的辦法就是在火星建設封閉的基地。
  • 移民火星,人類能活下來嗎?
    火星會成為地球的接班人,成為人類另一個家園嗎?移民火星,這些「大拿」早有計劃早在2012年年底,荷蘭一家私人公司「火星一號」啟動「有去無回登陸火星計劃」。他們預計於2018年將無人駕駛汽車發送到火星上,在2024年將首批4名火星太空人發射升空,並於2025年初步完成火星永久殖民地建設,此後每兩年都將輸送4名太空人到火星,並最終達到有40人定居火星的目標。
  • 如果火星移民成功,那麼人類在火星上生孩子,將會有什麼阻礙?
    現在這個地球的資源,已經被我們人類開採的差不多。而且這個地球上的環境,也被我們人類破壞下,變得十分的不堪了。所以我們人類在不停在宇宙中尋找,尋找一顆可以讓我們人類移居的,而且資源豐富的星球。經過了五十幾年的研究和觀察,我們人類的科學家雖然發現了很多的超級類地行星,但是這些行星距離我們的地球太遠了。就我們人類現在的科學技術,是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去到這些星球上的,更何況還要進行全地球的移民。所以我們人類就將短時間內,可能實現移民的計劃,定在了太陽系內。我們地球的衛星月球太小了,雖然距離近,而且還沒有大氣層。那麼經過我們人類科學家們的研究,太陽系裡最適合的移民星球就是火星了。
  • 人類移民火星有多難?首批人類火星殖民者很可能會死在火星
    地球然而如果人類移民火星就不一樣了。人類移民火星要面臨更多的困難。首批人類火星殖民者即使順利抵達火星也可能會很快死在火星上的。目前科學家已經往火星上發射了多個探測器。我們對火星的了解可以說是"了如指掌"了。人類生存需要的三個基本條件在火星上具備嗎?
  • 人類移民火星,現在還有什麼難以克服的困難?趣科學
    除了月球,火星一直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顆類地行星,而且很可能以後也將是人類移民首選。火星探測器之所以被稱為類地行星,是因為地球和火星有很多共同之處,所以科學家才提出了移民火星計劃。既然要移民,肯定要找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
  • 馬斯克:火星移民不是夢!30年內,百萬人類或將成功移民火星
    那麼,在未來30年內,人類憑著日益進步的科學技術,能成功移民火星嗎?人類目前的探測器根本無法在金星表面探測,所以,火星成了我們探索的最佳星球。人類要突破這些認識了,因為已經有科學家在著手準備火星移民計劃了
  • 火星從不適合人類移民,中國為什麼要開啟「天問」計劃?
    迄今為止,火星不僅是人類發射探測器最多的行星,而且也是讓人類產生各種聯想最多的星球。任何一航天大國,要想發展自己的航天技術積極探索宇宙,火星都是當仁不讓的第一選擇。火星基地雖然今天談天問的最終目的還為時尚早,但一個幾乎可以肯定的答案是:火星並不是人類理想的家園,它的自然條件決定了它不可能成為人類大規模移民的目的地
  • 火星有一個弊端,使得人類移民火星成為幻想,這顆星球或許更靠譜
    經過幾十年的探索與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太陽系中只有火星與地球環境最相似,所以,很多人將太空星球移民的目光投向火星。太空移民聽起來相當科幻,很多人認為這至少需要1000年才能實現,其實,就人類移民火星而言,並不止是時間問題,而是到底是否可行的問題。科學家們就研究過移民火星所需條件和難點,那麼移民火星會面臨什麼難題與挑戰呢?
  • 人類移民火星 只能存活68天
    人類移民火星,只能存活68天。   中化新網訊 綜合媒體報導,新研究顯示,太空愛好者想移民火星的計劃恐怕要再等等了,因為紅色星球上的環境可能讓人類在68天內就死亡。  根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人員報告,氧氣含量在2個月後會開始耗盡。科學家說,人類想要永久居住火星,還需要開發新科技。
  • 未來人類移民火星,或許不再是夢想
    未來人類移民火星,首先解決的是飛行器的問題,地球離火星太遠,如何能在短時間之內到達火星,並且成功降落,這才是第一步。以前就有科學家提出建立月球基地,然後以月球為跳板向火星前進,還有一些科學家提出可以捕獲一顆體積合適的流星飛向火星,就像人類在地球上做公交車一樣,比如說木星的周圍就有很多被引力捕捉到的流星。
  • 火星上有什麼?為何人類一定要移民火星?這些因素讓人類不死心!
    火星在很早以前就成了科學家探索的目標,因為火星也是一顆類地行星,處於宜居帶中,環境與地球環境又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很早以前便有科學家猜測在火星上會存在生命,是一顆宜居星球。這些年來經過科學家的探索,並沒有在火星上發現外星生命,並且以火星目前的環境來看,也是無法適宜人類生存的,但是科學家依然沒有放棄對火星的探索,甚至還希望在未來能夠實現移居火星的計劃。那麼人類為什麼要和火星死磕,一定要移民火星呢?主要是火星上的這幾個因素讓人類遲遲不死心。
  • 讓我們移民火星!馬斯克提出的火星移民計劃,現在也許不再是夢想
    火星移民計劃是由埃隆·馬斯克所對媒體透露的移民火星並在火星建立社區的計劃。「我們幹的好像都是別人能幹的事情,但馬斯克幹的別人想都想不到。」就以馬斯克想移民火星這件事來說,這個世界上又能有幾個人能想到呢?還付諸於行動的又有多少?
  • 太陽系這顆星球比火星更優秀,可能更適合人類未來移民居住
    最受科學家關注的自然是火星,火星很早就進入了科學家的視野,並發射了很多的探測器,以探索了解火星的環境。通過幾十年對火星的探測和研究,如今科學家對火星已經有了非常多的了解。雖然火星和地球有些相似,但它只有稀薄的大氣,環境也非常不好,人類未來想要移民到火星還是非常困難的,就看能否對它進行改造成功了。
  • 天問一號,飛向火星!何時人類才能夠移民火星?
    作為太陽系的行星之一,火星與地球在環境等方面的相似性。有專家認為,火星是人類未來移民的首選地。這意味著,火星將是人類的「第二家園」。既然火星是人類孜孜不倦追求的「第二家園」,何時人類才能夠移民火星呢?商業火箭公司 SpaceX 的創始人馬斯克曾經提出個火星移民計劃:希望在火星建立社區,他還喊出如果把一個人的移居成本控制在 20 萬美元左右,預計地球上最少會有 2 萬人願意移民外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