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系中,人類如果想要完成星際移民的壯舉,火星可以說是第一選擇了。如今人類向火星發射了
很多探測器,而更多的探測器也蓄勢待發。那麼,我們距離實現移民火星,還需要多久呢?
為什麼選擇火星呢,
我們來看看火星的真實情況,火星上的光照只有地球的43%,而且沒有磁場,沒有臭氧層來阻擋宇宙射線,平均溫度為零下60攝氏度。
而且晝夜溫差極大。沒有液態水,以目前情況的人類根本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所以,最初級的辦法就是在火星建設封閉的基地。但是,這種方法的可行性極低,需要高昂的人力物力成本,火星上嚴酷的自然環境還會隨時威脅人類的安全。
另一種可行的方法就是將火星改造成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這樣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移民。那麼,如何將火星改造呢?科學家認為,有三個關鍵點:人工引力、層厚大氣、生態系統。只有解決這三個關鍵問題,人類才有可能在火星生存。隨著大量人類的移民,火星上的現在文化程度也將迅速提升,從而成為人類的第二家園。
美國科學家祖柏林已經制定出一套詳細的改造火星計劃:改造計劃共分5步
第一步,通過製造溫室氣體給火星「加熱」,達到「環境地球化」的臨界點;
第二步,釋放火星土壤中的大氣,讓冰融化成水,並產生雨雪天氣;
第三步,種植植物;
第四步,等著植物的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為氧氣;
最後一步,等待,因為要使火星植物釋放出足夠人類自由呼吸的氧氣,大概需要1000年。
然而想像是美好的,但是以上的每一步對我們現在的技術來說,都是困難重重的,就算一切順利,至少還要好幾千年的時間。不過,移民對人類的意義重大,相信在遙遠的未來,人類終會實現這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