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人類生存在地球上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時間了,在人類的不斷發展下,地球的資源被人類利用得所剩無幾,如今地球資源越來越匱乏,生態環境也受到了極大的破壞。
地球環境持續惡化,如果任由環境這麼發展下去的話,那麼在未來地球環境很多有可能將不再適宜人類生存。霍金在生前就曾表示,隨著地球人口的增長,能源消耗將會增加,地球終有一天會滅絕。如果人類想要長遠地生存下去的話,就必須要尋找其他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
目前以人類的力量來說,人類只能把希望給寄托在火星上,儘管曾經科學家發現了「超級地球」,但是這些星球距離我們實在太遠,人類目前連太陽系都無法飛出去,所以人類要想實現星際移民,難度還是很大的。
不過好在太陽系中的火星距離並不算太遠,而且火星也是一顆類地行星,它的環境與地球有很多相似之處,火星的自轉傾角、自轉周期均與地球相近,而且火星上也有四季變化,因此火星成為了人類星際移民的目標。
雖然在我們的認知中火星的環境很惡劣,乾旱又缺水,還時常發生塵暴,但是科學家在對火星進行探索的時候,發現了火星上存在遠古海洋,並在根據「好奇號」對火星巖石樣本的分析,發現了磷、氮、氫、氧、碳,這些元素都是支持生命存在的關鍵成分。
「好奇號」探測任務的首席科學家格羅茨格爾表示,火星環境與地球是非常相似的,2019年,前美國航空航天局科學家吉爾伯特·萊文稱,40多年前,火星上就發現了生命的痕跡。根據對火星的探索,有不少科學家都認為火星遠古時期是存在生命的,因此火星很有可能會適宜人類生存。
可是想要實現火星移民計劃,難度還是很大的,首先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最遠距離則超過4億公裡,這樣的距離對於人類來說還是有很大的挑戰的,距離越遠就意味著宇宙飛船需要更大的推力以及燃料來支持宇宙飛船飛行。
曾經人類成功登陸月球打開了探索太空之門,不過月球距離地球很近,所以在推力以及燃料上的花費都是人類能夠承受的,但是如果要去火星的話,由於距離比較遠,需要的燃料更多,成本也會更高,人類也會很難承受,這也是為什麼人類一直遲遲沒有登上火星的原因。
不過地球環境已經不容許我們有半點遲疑了,為了加快人類的星際移民,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早就制定了火星移民計劃,該公司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了更多火星探索計劃的細節。作為火星探索計劃的第一步,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在2018年發射一艘貨運飛船前往火星,之後於2024年發射載人太空飛行器,並於2025年抵達火星。
2020年2月17日,SpaceX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了第5批60顆「星鏈」(Starlink)衛星,並成功將這批衛星送上太空,並在次日宣布將啟動私人太空旅遊計劃,每艘飛船可搭載4名旅客,其計劃於2021年底或2022年初實施。
火星移民計劃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然而關於火星移民計劃還有很多爭議,有不少科學家認為,火星移民計劃是有去無回的,因為火星上的大氣非常稀薄,沒有大氣層的保護,火星上的生命都很難得到安全的保障。
因此要想人類移居火星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大氣層,並且還要在火星上完善基礎建設,研究人員說,如果人類要長期定居火星,還需要新技術,「需要某些形式的生命維持系統,這是一項在太空飛行中尚未研發的技術」。
但是這些建設也是很難完成的,需要人類克服很多技術難題,另外火星上也缺少氧氣,要在火星上釋放氧氣並不容易,很多科學家認為這需要2萬至10萬年的時間,所以想要實現登陸火星,還是很遙遠的。
儘管SpaceX已經做好了充足的計劃,SpaceX送人去火星的發動機已測試完畢,但是登陸火星前途未卜,風險還是很大的,至於人類究竟能不能成功登上火星,又能否在火星上安然無恙,這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那麼大家對於這件事情還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