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星際移民計劃能否實現?火星會成為人類第二家園嗎?有點難!

2020-12-06 洋子話科學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人類生存在地球上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時間了,在人類的不斷發展下,地球的資源被人類利用得所剩無幾,如今地球資源越來越匱乏,生態環境也受到了極大的破壞。

地球環境持續惡化,如果任由環境這麼發展下去的話,那麼在未來地球環境很多有可能將不再適宜人類生存。霍金在生前就曾表示,隨著地球人口的增長,能源消耗將會增加,地球終有一天會滅絕。如果人類想要長遠地生存下去的話,就必須要尋找其他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

目前以人類的力量來說,人類只能把希望給寄托在火星上,儘管曾經科學家發現了「超級地球」,但是這些星球距離我們實在太遠,人類目前連太陽系都無法飛出去,所以人類要想實現星際移民,難度還是很大的。

不過好在太陽系中的火星距離並不算太遠,而且火星也是一顆類地行星,它的環境與地球有很多相似之處,火星的自轉傾角、自轉周期均與地球相近,而且火星上也有四季變化,因此火星成為了人類星際移民的目標。

雖然在我們的認知中火星的環境很惡劣,乾旱又缺水,還時常發生塵暴,但是科學家在對火星進行探索的時候,發現了火星上存在遠古海洋,並在根據「好奇號」對火星巖石樣本的分析,發現了磷、氮、氫、氧、碳,這些元素都是支持生命存在的關鍵成分。

「好奇號」探測任務的首席科學家格羅茨格爾表示,火星環境與地球是非常相似的,2019年,前美國航空航天局科學家吉爾伯特·萊文稱,40多年前,火星上就發現了生命的痕跡。根據對火星的探索,有不少科學家都認為火星遠古時期是存在生命的,因此火星很有可能會適宜人類生存。

可是想要實現火星移民計劃,難度還是很大的,首先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最遠距離則超過4億公裡,這樣的距離對於人類來說還是有很大的挑戰的,距離越遠就意味著宇宙飛船需要更大的推力以及燃料來支持宇宙飛船飛行。

曾經人類成功登陸月球打開了探索太空之門,不過月球距離地球很近,所以在推力以及燃料上的花費都是人類能夠承受的,但是如果要去火星的話,由於距離比較遠,需要的燃料更多,成本也會更高,人類也會很難承受,這也是為什麼人類一直遲遲沒有登上火星的原因。

不過地球環境已經不容許我們有半點遲疑了,為了加快人類的星際移民,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早就制定了火星移民計劃,該公司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了更多火星探索計劃的細節。作為火星探索計劃的第一步,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在2018年發射一艘貨運飛船前往火星,之後於2024年發射載人太空飛行器,並於2025年抵達火星。

2020年2月17日,SpaceX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了第5批60顆「星鏈」(Starlink)衛星,並成功將這批衛星送上太空,並在次日宣布將啟動私人太空旅遊計劃,每艘飛船可搭載4名旅客,其計劃於2021年底或2022年初實施。

火星移民計劃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然而關於火星移民計劃還有很多爭議,有不少科學家認為,火星移民計劃是有去無回的,因為火星上的大氣非常稀薄,沒有大氣層的保護,火星上的生命都很難得到安全的保障。

因此要想人類移居火星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大氣層,並且還要在火星上完善基礎建設,研究人員說,如果人類要長期定居火星,還需要新技術,「需要某些形式的生命維持系統,這是一項在太空飛行中尚未研發的技術」。

但是這些建設也是很難完成的,需要人類克服很多技術難題,另外火星上也缺少氧氣,要在火星上釋放氧氣並不容易,很多科學家認為這需要2萬至10萬年的時間,所以想要實現登陸火星,還是很遙遠的。

儘管SpaceX已經做好了充足的計劃,SpaceX送人去火星的發動機已測試完畢,但是登陸火星前途未卜,風險還是很大的,至於人類究竟能不能成功登上火星,又能否在火星上安然無恙,這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那麼大家對於這件事情還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留言。

相關焦點

  • 移民火星,人類能活下來嗎?
    2010年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曾提出,面對地球有限的資源和不斷膨脹的人口,人類長期生存的唯一機會不是留在地球,而是向外太空尋找出路。他預測,2050年,人類將實現火星移民。霍金負責預測,有人負責執行。此後,NASA、埃隆·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等均公布過火星移民計劃。這是迄今離人類徵服另一個星球最近的行動。但與此同時,也有人認為這個想法「不靠譜」。
  • 好奇號傳回火星照片, 一片荒涼景象, 未來能否成為人類新家園!
    今年地球發生了很多災難,這些災難有可能會影響人類生存,對此科學家提出了搬離地球想法,隨後把所有目光都放在火星上,火星有可能會成為人類的新家園嗎?    除了火星地表環境極為惡劣之外,某些情況下,火星的環境和地球極為相似,所以極有可能會成為人類新家園,或許在不久的未來,人類能夠製造出載人航天登陸,馬斯克在今年提出了
  • 人類登陸火星以後,能否把他變成第二家園?星球改造計劃或能實現
    假如人類登陸火星以後,或許可以利用以下計劃,讓火星變成第二個家園.第一項計劃是火星基地建設計劃;首先我們先看下從宇宙空間探測器傳來的信息,火星是人類企近為止發現的最類似地球的近地行星!按照克卜勒設計的軌道,我們將人造衛星在地球與火星最近交匯處,將宇宙飛船送進火星,在火星表面建設一個模擬地球的具有實驗研究探測性質的基地利用火星資源建立能量供應站!用於滿足生產生活需要.
  • 人類移民火星還要多久?
    在太陽系中,人類如果想要完成星際移民的壯舉,火星可以說是第一選擇了。如今人類向火星發射了很多探測器,而更多的探測器也蓄勢待發。那麼,我們距離實現移民火星,還需要多久呢?但是,這種方法的可行性極低,需要高昂的人力物力成本,火星上嚴酷的自然環境還會隨時威脅人類的安全。另一種可行的方法就是將火星改造成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這樣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移民。那麼,如何將火星改造呢?科學家認為,有三個關鍵點:人工引力、層厚大氣、生態系統。只有解決這三個關鍵問題,人類才有可能在火星生存。
  • 銀河系內或遍布宜居行星,人類能否實現星際移民?沒這麼容易!
    ,未來只能移民到太陽系內的其他家園,我國、美國都相繼向火星發射了天問一號和毅力號,目的是為了深入了解地球的鄰居。會加快消耗地球上的資源,這樣一來會讓地球上的資源面臨枯竭的情況,一旦地球的資源枯竭後,會威脅地球上人類文明,這時候霍金想到了,銀河系內很有可能存在像地球一樣的星球,所以星際移民成為了人類主要目標。
  • 人類的未來會是移民火星和星際旅行嗎?
    華為公司顧問田濤在他的那本《我們為什麼愛做企業家》(後續會分享)中,推薦了一本用來打開視野、暢想未來的著作《人類的未來——移民火星、星際旅行、永生以及人類在地球之外的命運》(中信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作者美籍日裔物理學家、超弦理論創始人之一加來道雄。這是一本非虛構類的科普著作。
  • 人類可在火星上居住嗎?星際移民需要多久實現?中國智慧告訴你
    人類的奧秘不單單是科學家的理論知識與幻想,想要真實了解就只有將理論變實際。「冷戰」在「太空戰場」這一方面是好的,雖然表面沒有戰火的硝煙,但是面對無盡的太空才是最大的敵人。當科學家將目標放在了火星上時,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人類可以在火星上居住嗎?星際移民需要多久實現?其實中國智慧可以告訴你!
  • 天問一號,飛向火星!何時人類才能夠移民火星?
    作為太陽系的行星之一,火星與地球在環境等方面的相似性。有專家認為,火星是人類未來移民的首選地。這意味著,火星將是人類的「第二家園」。既然火星是人類孜孜不倦追求的「第二家園」,何時人類才能夠移民火星呢?商業火箭公司 SpaceX 的創始人馬斯克曾經提出個火星移民計劃:希望在火星建立社區,他還喊出如果把一個人的移居成本控制在 20 萬美元左右,預計地球上最少會有 2 萬人願意移民外星球。
  • 人類移民火星的願望能成真嗎?火星會成為第二個地球嗎?
    央廣網北京7月23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火星,至今仍是人類尚未涉足之地。火星在文學作品中登場的機會不計其數,更是無數科幻電影中的主場地。老舍筆下,火星被貓國人統治;電影《火星救援》裡,主人公靠自種土豆獨自在火星上生存了四年。無論天馬行空的無限想像,還是基於科學的超前推測,人們對火星寄予厚望。人類移民火星的願望能成真嗎?火星會成為第二個地球嗎?
  • 馬斯克:火星移民不是夢!30年內,百萬人類或將成功移民火星
    那麼,在未來30年內,人類憑著日益進步的科學技術,能成功移民火星嗎?Space X 的執行長埃隆·馬斯克目前接受採訪稱,他們為了確保人類能夠在火星長期生存下去,正在德克薩斯州博卡奇卡的大型設施中研發、建造星際飛船,在2021年8月左右會發射星際飛船。
  • 「第二家園」或近在咫尺?新研究或刷新我們認知,人類未來或登陸
    雖然太陽系外可能會存在宜居行星,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在短時間內實現超遠距離的星際飛行、星際移民,顯然是不大現實的,我們人類的旅行者1號、2號探測器已經高速飛行了40多年,至今都還沒真正離開我們太陽系。所以,在短時間內,我們人類可能會被「困」在太陽系內。難道,我們人類走不出太陽系的情況下,只能留在地球嗎?
  • 「第二個太陽系」被發現,距地球2545光年,何時能夠實現移民?
    當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一個偉大的夢想就出現了,那就是實現「星際移民」。事實上,早在上個世紀60到70年代,人類就計劃著進行「星際移民」。我們都知道,上個世紀美蘇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太空競賽,蘇聯實現了兩個人類第一:將人類第一個人造衛星送入太空,人類首次載人登上太空。
  • 人類文明會發展成為星艦文明嗎?
    有人說,星艦文明才是人類文明的最終走向。那時的人類,不拘於地球,不拘於太陽系,不拘於任何一個星球,人類種群裡的大多數人都生活在星艦裡,整個文明穿梭在浩瀚星際之中。有人要問了,人類待在地球不好嗎,為什麼要移民?
  • 星際移民第一站,火星是人類的唯一選擇嗎?
    美國現實版鋼鐵俠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移民火星的計劃。目前,雖然困難重重,但該計劃仍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何時才能完成人類在火星上的首次移民呢?火星會是人類第一個移居的星球嗎?下面的視頻將為大家揭曉。
  • 「第二地球」!氣候條件符合人類,星際移民有希望了
    但是近日,有科學家表示已經發現了「第二地球」,氣候條件符合人類,也許只要等科技再發展一下就可以實現星際移民!如果真的是差不多的話,那麼未來的星際移民可就有一個很好的選擇了。雖然現在看來太空移民的計劃稍微早了點,雖說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還無法到達這個星球
  • 人類會移民火星嗎?十問首次火星探測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昨日正式啟航,引發廣泛關注。火星探測的核心問題是什麼?哪一步最難?火星移民還有多遠?空間天氣會影響人類天基和地基技術系統的正常運行和可靠性,空間天氣事件的主要源頭就是太陽活動。空間天氣災害可使衛星提前失效乃至隕落,通信中斷,導航、跟蹤失誤等。火星探測器在行進過程中,大部分時間處於行星際空間,少了地球的磁層天然保護屏障,探測器就會受到來自宇宙線和太陽高能粒子直接影響,有可能發生單粒子事件,就會對探測器的安全飛行產生影響。
  • 為了太空移民,馬斯克又有新計劃!2024年將誕生第一批火星居民
    當1969年,NASA的阿波羅計劃順利執行,人類太空人第一次踏上月球的土地,全世界都為之沸騰,當時就曾經有科學家預言,人類進入到21世紀之後,就會實現太空移民。 上個世紀末,科學家們在經過一番權衡後,最終將人類移民的第一站,選定在了火星。
  • 火星將成為人類文明的下一站
    今天美國的&34;也將出發,緊隨前兩個火星探測器而去。其實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類曾進行了四十多次火星探測任務。為什麼人類頻繁探索火星,難道火星已經成為了人類移居的新家園?我們都知道太陽系有八大行星,根據離太陽遠近來排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這其中前面四顆是巖石行星,後面四顆是氣態行星。
  • 火星上有什麼?為何人類一定要移民火星?這些因素讓人類不死心!
    為了防止地球在某一天不再適合人類生存,人類也在不斷尋找第二家園,一直以來科學家都在不斷探索外太空,希望能夠找到「第二地球」,但是在茫茫的宇宙中,要想找到另外一顆和地球一樣環境溫和,並且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還是非常難的。
  • 馬斯克想在2050年前將100萬人送到火星?人類如何從火星返回地球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火星,一顆離我們地球超過5500萬公裡遠的類地行星,由於與地球存在很多相似之處,因此也有很多人認為,火星可能會成為我們人類第二個家園。當然,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我們人類暫時還沒將太空人送上火星表面,談論移民到火星看起來還有點早。不過,這些年來,已經有很多機構提出了載人登陸火星、移民火星、打造火星城市的計劃。據外媒報導,SpaceX公司負責人埃隆·馬斯克在當地時間2020年1月16日透露了關於火星移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