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登陸火星以後,能否把他變成第二家園?星球改造計劃或能實現

2020-12-04 山前春雨

假如人類登陸火星以後,或許可以利用以下計劃,讓火星變成第二個家園.

第一項計劃是火星基地建設計劃;首先我們先看下從宇宙空間探測器傳來的信息,火星是人類企近為止發現的最類似地球的近地行星!火星表面有一層厚厚的二氧化鐵!這樣看起來像火紅色,火星的自轉軸於軌道面略微傾斜有一定的夾角!這就保證了火星有了四季的差別!它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53%,質量為地球的11%。繞太陽公轉一周地球需要一年,而火星需要兩年!火星離地球的最近距離約為5千多萬公裡!按照克卜勒設計的軌道,我們將人造衛星在地球與火星最近交匯處,將宇宙飛船送進火星,在火星表面建設一個模擬地球的具有實驗研究探測性質的基地利用火星資源建立能量供應站!用於滿足生產生活需要.

第二項計劃溫室效應計劃;大家都知道地球之所以白天晚上氣溫溫差不是太大原因是因為除了地球本身的自傳與距太陽距離以外,地球外面有大氣層,這引發了溫室效應,保證地球表面的動植物不會因為強烈的溫差而導致死亡!那麼能否在火星相對的空間上建設溫室效應呢?科學家已經想出了辦法,就是建設大型的溫室效應工廠消融北極的乾冰,增加火星大氣層二氧化碳的濃度,利用火星上存在的大量的礦物資源進行大氣改造,或是建立局部的玻璃溫室。

第三個計劃是基因工程計劃;由於火星表面的特殊原因,有了溫室效應甚至建設了溫室大棚,但是要想獲得綠色植物,必須通過基因改造來獲得某種菌類,苔蘚,甚至是某種物種來適應火星的生存環境,火星表面有沙化區,也有鹽湖區,這部分區域類似地球的沙化鹽湖地帶,而且科學家好像找到了火星上存在著液態的水的證據,也有科學家已經培育出了適應沙化,甚至鹽化的植物,苔蘚,大家覺得火星改造計劃能否實現?

相關焦點

  • 人類星際移民計劃能否實現?火星會成為人類第二家園嗎?有點難!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人類生存在地球上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時間了,在人類的不斷發展下,地球的資源被人類利用得所剩無幾,如今地球資源越來越匱乏,生態環境也受到了極大的破壞。目前以人類的力量來說,人類只能把希望給寄托在火星上,儘管曾經科學家發現了「超級地球」,但是這些星球距離我們實在太遠,人類目前連太陽系都無法飛出去,所以人類要想實現星際移民,難度還是很大的。
  • 「第二家園」或近在咫尺?新研究或刷新我們認知,人類未來或登陸
    事實上,在我們太陽系中,其實也有一個潛在的宜居星球,可能成為我們的第二家園,這顆星球就是火星。和系外行星相比,火星與我們地球的距離可以說是近在咫尺。從科技的發展角度來看,我們人類前往火星的難度已經不是很大,因為我們目前已經有很多探測器成功對火星進行了探索,也有一些探測器登陸到火星的表面, 不久的將來我們人類可以實現載人登陸火星。
  • 「第二家園」或已鎖定!夜空中出現發光現象,未來或將載人登陸
    可能很多朋友表示,我們人類尋找「第二家園」,有意義嗎?我們人類能夠實現星際飛行嗎?從當前的科技發展水平來看,目前我們確實是還沒具備星際飛行、星際移民的能力,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在未來我們人類確實是有可能會實現載人登陸外星球、移民外星球的。就像千百年前,古人們可能也沒法想像,隨著航海、航空技術的出現,讓我們可以漂洋過海,到達曾經看起來「遙不可及」的大洋彼岸。
  • 「第二家園」近在咫尺,馬斯克:想和中國比比誰先將太空人送上去
    第二家園近在咫尺放眼這個宇宙,雖然目前已經發現了不少潛在的、可能適宜我們人類居住的「第二家園」,但是很多星球離我們都非常遙遠,動則上千光年、上萬光年、甚至上億光年遠。這麼遙遠的距離,我們人類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沒法登陸到這些外星球的。
  • 第一批移民火星的生物被找到,人類不在行列,改造火星靠它們
    火星,現在已成為天文愛好者心中最喜愛的星球之一,除了今年的「天問一號」等火星探測器相繼升空,讓火星再一次燃燒起來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人們心中,火星一直被視為人類未來的「第二家園」。經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儘管火星現在看起來很荒涼,但在遠古時期,也曾有過與地球相似的可居住時期,而且不排除在火星上曾存在過生命。也就是說,火星也許可以被「喚醒」,簡單地說,可以通過某些人的努力,把火星變成「第二個地球」。
  • 火星曾經也是一顆宜居星球,未來人類能否通過改造將其恢復原樣
    去往外星球,到外星球定居是人類的夢想,也是人類的目標。不過受制於光速的限制,人類要想衝出太陽系還非常的遙遠,所以去往外星球定居的計劃只能夠在太陽系之內進行,不過遺憾的是,在我們的地球附近並沒有特別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所以就誕生了行星改造計劃。既然沒有特別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那麼我們就自己動手,將周邊的星球改造一下,讓它變成一顆宜居星球不就可以了嗎。
  • 火星探測規模空前,火星有望變成人類的下一個宜居家園嗎?
    2020年的七月下旬至八月,是難得的火星發射的窗口期,世界各國都不想放棄這個難得的機會,紛紛籌備各自的火星探索計劃。我國的「天問一號」也帶著全中國人的夢想,飛上太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的火星探測計劃。這麼多國家探測火星,火星能不能被地球化,有望變成人類的下一個宜居家園嗎?
  • 「天問一號」飛行1800萬公裡,中國載人登陸火星計劃又近一步
    第三步:在完成了第一步和第二步這兩個關鍵階段後,第三步開始的時候,火星已經快要變成人類的「第二家園」了。這個時候,我國會大規模的派出去往火星的運輸艦隊,搭載著人員和物資抵達火星。在第三步階段,作為先登上火星的少數國家之一,便可以在火星上大規模的進行基地建設,提前在火星上「搶佔地盤」,發展「火星經濟」。
  • 人類火星探測史:蘇聯最早啟動火星探測,但成了美國獨角戲
    我國計劃將在2020年實現火星的著陸巡視,在2030年實現火星的採樣返回。但是競爭就能促使人類科技的進步。美國和蘇聯為了爭奪世界領導權而展開了軍事和科技競賽。1960年10月10日,前蘇聯向火星發射了第一枚探測器。緊接著就在四天以後,即1960年10月14日第二枚火星探測器升空。然而這兩枚火星探測的先行者卻連地球軌道都沒能到達。之後蘇聯的探測器再次失敗。
  • 中國計劃2021年登陸火星 專家:未來人類或移居火星
    火星最近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先有去年9月28日,美國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發表聲明說,他們在火星上找到了流動的液態水,如今衛星專家又明確,我國準備在2021年登陸火星,看來,火星想不火都難!  然而這樣一個充滿傳說和魅惑的星球,離我們卻有點遠。航天專家楊宇光介紹,火星距離地球非常的遙遠,最近的也有5000多萬公裡,最遠的超過2億公裡。因此時機不是任何時候都有的。
  • 「天問一號」已飛行1800萬公裡,中國載人登陸火星計劃又近一步
    第三步:在完成了第一步和第二步這兩個關鍵階段後,第三步開始的時候,火星已經快要變成人類的「第二家園」了。這個時候,我國會大規模的派出去往火星的運輸艦隊,搭載著人員和物資抵達火星。 在第三步階段,作為先登上火星的少數國家之一,便可以在火星上大規模的進行基地建設,提前在火星上「搶佔地盤」,發展「火星經濟」。
  • 移民火星,人類能活下來嗎?
    2010年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曾提出,面對地球有限的資源和不斷膨脹的人口,人類長期生存的唯一機會不是留在地球,而是向外太空尋找出路。他預測,2050年,人類將實現火星移民。霍金負責預測,有人負責執行。此後,NASA、埃隆·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等均公布過火星移民計劃。這是迄今離人類徵服另一個星球最近的行動。但與此同時,也有人認為這個想法「不靠譜」。
  • 馬斯克稱飛船4年後飛往火星,為建造人類基地做準備
    」,馬斯克還在全球徵集志願者,上百個國家近10萬人都申請了參加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不過在2015年初,馬斯克卻被爆出所謂的「火星移民計劃」,不過是一場騙局,因為在火星沒有被改造變成第二地球之前,人類是根本不可能在上面生存的,即使真的飛去了火星,也是有去無回。
  • 火星「家園改造計劃」,美國專家:考慮用1萬顆核彈頭炸火星
    火星,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的目標,當人類開始對外星登陸感興趣時,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這顆離我們很近的行星上。現階段人類主要登陸計劃還在月球,只是因為月球離我們比較近,技術風險更小,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就算要往外走,也必須現在月球建立一個中轉站,這是為什麼我們熱衷於登月卻沒有人登火星的原因。
  • 第一批移民火星的生物被找到,人類不在行列,改造火星靠它們
    火星,如今儼然成為了天文愛好者心目中最喜愛的星球之一,除了今年「天問一號」等火星探測器陸續升空,讓火星再次火了一把以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在人們的心目中,火星一直都被認為是人類未來的「第二家園」。,如果真的找到了,那麼,火星改造計劃也就有了前提,人類日後移民火星,或許也將指日可待。
  • 人類熱衷探索火星,能把它變成第二地球嗎?向木星借倆衛星就行了
    人類探索火星的最終目的還是希望能像在地球上生活一樣在火星上生活,因為自從人類出現以來,除了美國人登陸過幾次月球以外,至今人類還沒有登錄過其他星球,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人類的腳步必然會向著其他星球延伸,而火星將會是人類涉足的第1顆行星,更何況人類不能一直「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如果地球上發生毀滅性戰爭或者自然災難,那麼人類的歷史將會被終結,而如果人類也已經在火星等星球上生活的話,就不會出現歷史終結的局面
  • 將火星改造成「第二地球」的可能性有多大?研究者給出答案
    事實上只要人類的科技足夠強大,那麼人類就是有機會改造火星的。畢竟從人類發展的長遠角度來看,地球並不會一直都適合人類,而伴隨著地球上的資源枯竭等各種問題接踵而至,火星也的確是最適合人類的星球之一,畢竟,人類的速度很慢,想要飛離太陽系,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人類登陸火星是單程票?科學家指出,人類在火星上只能活68天!
    可是如今地球的資源已經越來越枯竭了,在資源短缺的狀況下,人類恐怕難以生存發展,如果任由這種趨勢發展下去的話,那麼地球在未來很有可能將不再是人類的唯一家園。霍金在2017年就表示,隨著地球人口增長,能源消耗將會增加,地球將變成一個「熊熊燃燒的火球」。霍金認為,要擺脫這場災難,只能去尋找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
  • 人類登陸火星是單程票?科學家指出,人類在火星上只能活68天!
    霍金在2017年就表示,隨著地球人口增長,能源消耗將會增加,地球將變成一個「熊熊燃燒的火球」。霍金認為,要擺脫這場災難,只能去尋找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為了拯救人類,讓人類能夠更長遠的發展下去,科學家提出了移民太空的計劃。
  • 200年後火星會成為第二地球?科學家制定火星改造計劃
    人類的發展史實際上就是一部擴張史,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步入了擴張之旅,人類要發展就必須要擴張自己的生存空間,以此來滿足隨發展而生的新型需求。現在,對於擁有先進科學技術的人類來說,地球上已經沒有空白的區域了,下一步就是要向宇宙擴張了。向宇宙擴張,開發新的星球並不是人類的野心所致,而是發展的必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