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這個宇宙,雖然目前已經發現了不少潛在的、可能適宜我們人類居住的「第二家園」,但是很多星球離我們都非常遙遠,動則上千光年、上萬光年、甚至上億光年遠。這麼遙遠的距離,我們人類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沒法登陸到這些外星球的。難道,我們人類真的被「困」在太陽系、被「困」在地球上了嗎?雖然我們去不了遙遠的外星球,但是在我們太陽系內也有一個潛在的「第二家園」,最重要的是,它近在咫尺,那就是火星。
說起火星,相信大家也不算陌生了,在以前我們就看到了不少火星表面的景象,在最近,我們國家也發射了火星探測器,開啟了火星之旅。看有一些朋友表示,我們從探測器發回的火星照片中,看到的火星是極為荒涼的,就像我們地球的第二家園,火星真的能夠成為我們人類的第二家園嗎?有這樣的懷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過,科學家給出了解釋,我們人類在未來可以改造火星,讓火星變得宜居。
我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表示,在我們太陽系內尋找一顆星球,將其被稱為我們人類的第二家園,並非天方夜譚。我們目前不斷會火星進行探索,其實就是因為火星與我們地球存在很多相似之處,雖然當前的火星極為荒涼、乾旱,但是此前的探索表明,火星依舊存在水,不過這些水以水冰物質存在。雖然火星存在水冰,但是並不適宜我們人類直接居住,需要對火星進行改造。
首先一點就是我們可以提高火星表面的溫度,讓這些水冰物質得以融化,讓火星表面出現液態水,並且製造出溫室效應,然後在火星上面種植植物來改變火星的大氣結構,最後讓火星的溫度接近我們地球。科學家認為,改造火星的過程大約需要一兩百年時間,當我們改造完成以後,我們在火星上面生活就不需要穿著太空衣了。
這確實是值得我們期待的景象,我們現在不斷對火星進行探索,其實也是為了未來改造火星做準備,如果錯過了時代,可能也就錯過了「第二家園」,我們不可能等待人家完成火星改造以後,我們才開始探索火星,那可能就來不及了!
我們現在發射無人探測器,是探索火星的第一步,是為我們太空人未來踏上火星表面做準備。因為我們太空人在踏上火星之前,我們需要對火星有比較多的認識,來讓太空人適應火星的生活,讓太空人避免一些火星的威脅。看到我們的火星探測器啟程,也有一些朋友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我們人類什麼時候才能踏上火星表面呢?報導指出,馬斯克表示,要和我們國家比一比,看看誰更早將太空人送上火星表面,還表示自己要在2026年前往火星。
當然,我們目前也不知道馬斯克是否會在2026年實現載人登陸火星,我們也不會和他比誰更早踏上火星表面,因為這樣的比賽,其實是沒什麼意義的。在太空人踏上火星表面以後,有一個重要的環節,那就是從火星表面安全返回地球。從以往的探索火星情況來看,我們人類還沒展開火星返回地球的項目,所以這一項技術我們人類是否已經掌握了呢?
按照NASA的計劃,即將發射升空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會在火星表面採集火星樣本,並將這些樣本封存起來,然後在2026年啟動火星取樣返回的計劃,發射新的火星探測器前往火星取回毅力號採集的火星樣本,預計在2031年前後才會回到地球。我們國家也有火星取樣的計劃,預計也是在2030年前後展開。從這些火星取樣的計劃來看,基本上都是在2030年前後才展開,這或許意味著我們人類在2030年前後才開始試驗火星返回地球的技術,在掌握了返回地球的技術以後,或許才會將太空人送上火星表面,此前NASA曾經表示在2035年前後才實施首次載人登陸火星的項目,所以馬斯克能否在2026年將太空人送上火星表面,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