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家園改造計劃」,美國專家:考慮用1萬顆核彈頭炸火星

2021-01-07 燕觀環宇

火星,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的目標,當人類開始對外星登陸感興趣時,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這顆離我們很近的行星上。現階段人類主要登陸計劃還在月球,只是因為月球離我們比較近,技術風險更小,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就算要往外走,也必須現在月球建立一個中轉站,這是為什麼我們熱衷於登月卻沒有人登火星的原因。

不是不想上去,而是現在很難。人類對火星的興趣非常大,因為根據美國探測器傳回來的信息,火星擁有一個月球沒有卻十分重要的條件——火星上是有水的。水是初級生命誕生的襁褓,有了水,就有可能會有微生物,在之後就會有生物,如果溫度上升,那火星絕對是我們最近的除地球外的宜居行星。

火星「家園改造計劃」,美國專家:考慮用1萬顆核彈頭炸火星。這是美國著名的航天設備製造公司SpaceX公司的創始人馬斯克提出來的,他對火星的興趣比一般人大得多,還認真提出過火星旅行的市場定價在多少比較合理。

馬斯克提出用1萬顆核彈頭炸火星也並非完全是開玩笑。目前,根據我們地球的生物進化路線,生命誕生需要的第一個條件是水,第二個條件是溫度,合適的溫度才能讓脆弱的初級生命誕生。火星上的確有水,但很可惜,都是固態水。

也就是冰,因為火星是太陽系排在地球之後的行星,所以受到的太陽輻射影響小,火星上的水都被凍住了,生命無法存活,如果能一瞬間給火星加溫,地上的水就會蒸發,空氣溼度上升,就會讓火星誕生出一層薄弱的大氣層,大氣層又反過來將溫度留住,只要大氣層弄出來|了,火星上誕生生命的條件就具備了。

目前要達到這種效果,能做的就是往火星上丟1萬顆核彈頭,不過現階段這是不可能的,先不說把核彈頭送上太空要多少成本,地球上的其他國家也不會同意的,所以,這種假設也終究只能是個構想了。各位對此有什麼看法,可以在評論區發表您的留言。

相關焦點

  • 上世紀美國曾想炸月球,現在有人想用1萬顆核彈炸火星,為什麼呢
    為了扭轉劣勢,美國提出了一個想法,即在月球上放個「煙花」,讓大家都看一下他們的本領。由於當時我們人類已經掌握了核技術,所以當時的想法是向月球發射核彈,讓其在月球表面爆炸,這樣我們在地球上就可以看到月球上升起一朵蘑菇雲。從目的來看,炸月球的想法,只是為了炫耀核技術,並不是為了摧毀月球。
  • 馬斯克想動用10000顆核彈去炸火星?改造火星的辦法還有哪些?
    展望火星馬斯克選定的目的地是火星,它也是眾多科學家的第一選擇,除了地球,太陽系裡最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就是火星了。之前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指出,科學家在火星上找到了3個液態湖泊留下來的痕跡,就在火星南極厚厚的冰層之下。其實在2018年,科學家就確定了火星上存在液態水,這次的發現可以說明火星上的某些地區,擁有較為豐富的水資源。
  • 讓火星適合居住:人類將扔幾顆核彈
    SpaceX公司執行長艾倫-馬斯克近日表示,正在考慮如何讓火星變暖,可以使用核彈在火星上創造兩個太陽,這樣就能讓火星冰層融化,全球溫度可滿足人類生存需求。艾倫-馬斯克同時也在啟動一項太陽能電池板計劃,讓所有的城市大規模利用太陽能。
  • 瘋狂馬斯克:是改造火星還是星際大戰?
    不過,因為對火星的了解很少,也不知道火星還有沒有其它的生命,這次殖民首先考慮的不是戰爭,而是計劃如何改造火星馬斯克肯定不會造個太陽上去曬,而是計劃用核彈爆炸時產生的巨大高溫來融化。俄杭局執行主任亞歷山大部落沈科認為,馬斯克的核彈改造火星計劃最少需要1萬顆沙皇氫彈級別的核彈頭。
  • 馬斯克「核彈炸火星」設想靠譜嗎
    想用萬枚核彈改造火星 被批瘋狂計劃太不嚴肅本報特約記者 張亦馳 柳玉鵬前些年中國網絡上曾經流傳著一個用核彈在喜馬拉雅山脈上炸開一個缺口,進而改變西藏氣候的「宏偉設想」。這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創始人馬斯克提出的「用核彈炸火星」設想比起來,顯得有點小巫見大巫。早在2015年,馬斯克就提出設想,在火星兩極引爆核彈,進而改變火星氣候,使其成為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而最近俄航天專家對於這一想法的質疑,再次使得「核彈炸火星」話題引起廣泛關注。而對這個設想,普遍的看法是「並不嚴肅」。改造火星氣候要1萬枚核彈?
  • 地球記:火星改造計劃
    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汙染也越來越嚴重,地球的本身它的淨化是需要時間的,人類在用幾何速度在摧殘著我們的共同家園。因為水星距離太陽太近金星改造技術太難都PASS掉。那剩下的就是火星,這顆與我們非常類似的星球。太陽系內部改造計劃從火星開始……火星改造計劃日記:一.公元2100年,此前的100多年的時間裡人類的探測器多次到達了火星,並對火星地質地貌描繪出了火星地圖,探測器打破了人類的幻想,火星,並無生命體的存在。
  • 人類登陸火星以後,能否把他變成第二家園?星球改造計劃或能實現
    假如人類登陸火星以後,或許可以利用以下計劃,讓火星變成第二個家園.第一項計劃是火星基地建設計劃;首先我們先看下從宇宙空間探測器傳來的信息,火星是人類企近為止發現的最類似地球的近地行星!火星表面有一層厚厚的二氧化鐵!這樣看起來像火紅色,火星的自轉軸於軌道面略微傾斜有一定的夾角!這就保證了火星有了四季的差別!它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53%,質量為地球的11%。繞太陽公轉一周地球需要一年,而火星需要兩年!火星離地球的最近距離約為5千多萬公裡!
  • 需要10000枚核彈才能將火星變成地球,馬斯克:沒問題
    Space X公司的CEO埃隆·馬斯克一直有一個宏大的願景,那就是用核彈改造火星,不過根據2020年5月26日外媒的報導,馬斯克這一計劃遭到了俄羅斯太空官員的質疑。的想法非常不實際,這樣的確可以釋放大量二氧化碳並加熱火星,但是能否讓火星「地球化」還是個未知數,況且即便運用了最新記得技術,我們仍需要使用超過1萬枚核彈才可以實現馬斯克的計劃。
  • 需要10000枚核彈才能將火星變成地球,馬斯克:沒問題
    Space X公司的CEO埃隆·馬斯克一直有一個宏大的願景,那就是用核彈改造火星,不過根據2020年5月26日外媒的報導,馬斯克這一計劃遭到了俄羅斯太空官員的質疑。質疑者為俄羅斯宇航局執行主任布洛申科,他認為馬斯克希望在火星南北兩極引爆核彈的想法非常不實際,這樣的確可以釋放大量二氧化碳並加熱火星,但是能否讓火星「地球化」還是個未知數,況且即便運用了最新記得技術,我們仍需要使用超過1萬枚核彈才可以實現馬斯克的計劃。面對質疑,馬斯克只是輕描淡寫地回復道:「沒問題。」
  • 他提議用10000顆核彈將火星改「地球」!
    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人類對於大自然的探索,對於地球的探索,都已經有些不滿足了,因此更多的科學家將目光瞄準了宇宙,想要探索更多的宇宙奧秘,而火星是一個離地球比較近的行星,因此火星也是成為了人類第一個研究的目標。在太陽系中比較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有三顆,火星、地球、金星。經過了長久探索後,科學家們發現火星上有水資源!
  • 馬斯克澄清「用核彈炸火星」說法:正考慮太陽能反射器增溫
    此前,特斯拉和SpaceX創始人CEO埃隆·馬斯克(ElonMusk)表示,將不惜一切代價讓人類移居火星,為了能讓火星更為宜居,這位大佬稱有必要先對火星發射兩顆核彈。8月21日消息,日前,SpaceX創始人馬斯克在推特上建議用「核武器攻擊火星」,以增加火星表面二氧化碳。他下一步考慮利用太陽能反射器衛星增加火星表面增溫。
  • 火星將成「第二家園」,長徵五號開啟探索之旅,改造火星指日可待
    審核-小文對於火星這顆天體,相信大家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它是近些年來被科學界人士熱議最多的星體。很小的時候,就聽聞過要運送志願者前往火星體驗生活的消息,可惜截止目前,火星依然是可望不可及的存在。這是一個警告,也是一個預兆,想要繼續生存,尋找並建造「第二家園」,勢在必行。
  • 太空狂想:核彈炸火星提升溫度讓其變宜居
    然而世界上最知名的企業家之一卻認為這種超級武器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改造火星,使它變得更加宜居。近日,著名美國企業家馬斯克提出可以通過向火星兩極地區投放核彈的方式實現火星環境的快速升溫專家指出,火星表面的強烈輻射環境將對人類生殖系統造成破壞,進而影響人類繁育後代的能力  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9月14日消息,在經歷了恐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隨後的美蘇冷戰之後,人類對於毀滅性的核武器的擔憂愈發加深。然而世界上最知名的企業家之一卻認為這種超級武器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改造火星,使它變得更加宜居。
  • 核爆能讓火星變得宜居嗎?
    這些年有許多人都提出了很多瘋狂的想法,比如改造沙漠,甚至移居海底,但是這些想法和馬斯克提出的「用核彈炸火星」設想比起來,顯得有點小巫見大巫。早在2015年,馬斯克就提出設想,在火星兩極引爆核彈,進而改變火星氣候,使其成為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 10000顆核彈炸火星能使其「地球化」?科學家:根本是天方夜譚!
    ,發射過去的探測器也將近50顆。  而馬斯克這個構想的做法是:在火星兩極的上空投放10000顆核彈,使覆蓋兩極的冰蓋升溫融化,從而釋放出二氧化碳和水,形成溫室效應。而火星磁場的消失,導致太陽風不斷在剝離火星大氣層,也是目前火星大氣氣壓只有地球的1%的原因。  而且火星直徑只有地球的一半,體積比地球小太多,從而散熱也快。另外火星當前的平均問題是零下63攝氏度左右,僅靠二氧化碳是不足以令火星升溫的。如果沒有辦法重啟火星內核、恢復火星磁場的話,投多少顆核彈都是於事無補的。
  • 為改造火星做準備!「天問一號」被賦予重任,未來火星或成宜居地
    ,不少專家甚至已經將之當作人類未來的「第二家園」。,再加上美國宇航局(簡稱NASA)對火星的探測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如發現了液態水痕跡、大量的冰塊等等,因而火星成為了人們心目中走出地月系的契機。在2016年1月,我國相關部門經過慎重審查考慮,批准了火星探索計劃立項,由國家航天局組織實施
  • 100天能到火星,只有美國敢測試
    戰略轟炸機是一個國家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主要組成部分,它最高可載彈30噸,時速600公裡每小時,升到萬丈高空可令地面防禦設施變成聾子瞎子,用它來打擊敵人,簡直讓敵方防不勝防。在二戰中戰略轟炸機就有舉世矚目的表現,一架戰略轟炸機曾裝載著兩枚小男孩和胖子,精準地投向了廣島和長崎,徹底打碎了日本帝國主義戰鬥意志。
  • 人類火星探測史:蘇聯最早啟動火星探測,但成了美國獨角戲
    ,看著有點遙遠2004年1月14日,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宣布,爭取在2020年後以月球為基地把人送上火星。美國宇航局宣布計劃在2037年派太空人登上火星,而不是之前傳聞的2031年。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最遠距離則超過4億公裡。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且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2015年9月28日,美國宇航局公布火星上有少量的水)。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既稀薄又寒冷,沙塵懸浮其中,每年常有塵暴發生。火星兩極皆有水冰與乾冰組成的極冠會隨著季節消長。
  • 馬斯克「殖民火星計劃」細節曝光 2025年人類踏足火星
    馬斯克對美國宇航局(NASA)沒有採取更多措施以將人類送上這顆紅色星球感到沮喪,他還擔心攸關人類生存的後備計劃沒有被制定出來,因為地球很可能變成一個不再適宜居住的蠻荒之地。在建設該設施的同時,工程師們正在附近一個佔地1858平方米的帳篷下工作,用先進的碳纖維材料製造原型飛船。SpaceX還在與美國宇航局和其他各方會面,商討其火星任務計劃,儘管它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以解決如何確保乘客遠離輻射、飢餓和自身安全等問題。
  • 火星探測規模空前,火星有望變成人類的下一個宜居家園嗎?
    2020年的七月下旬至八月,是難得的火星發射的窗口期,世界各國都不想放棄這個難得的機會,紛紛籌備各自的火星探索計劃。我國的「天問一號」也帶著全中國人的夢想,飛上太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的火星探測計劃。這麼多國家探測火星,火星能不能被地球化,有望變成人類的下一個宜居家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