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將成「第二家園」,長徵五號開啟探索之旅,改造火星指日可待

2020-08-04 宇宙行者

審核-小文

對於火星這顆天體,相信大家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它是近些年來被科學界人士熱議最多的星體。很小的時候,就聽聞過要運送志願者前往火星體驗生活的消息,可惜截止目前,火星依然是可望不可及的存在。


火星將成「第二家園」,長徵五號開啟探索之旅,改造火星指日可待


觀看過《火星救援》的朋友們除了對影片的劇情和特效鏡頭的運用印象深刻外,相信對火星的環境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由內往外算的順序計算,它是老四。除了金星以外,火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在古代,人們將之稱為「熒惑」星,充滿著神秘和詭異。


火星將成「第二家園」,長徵五號開啟探索之旅,改造火星指日可待


地球不能永久地庇護人類,這是一個逐漸清晰的事實。特別是2020年,新冠疫情、非洲蝗災、豬瘟、火災、地震等災難如同海浪,一波接著一波擊打著人類社會,人們的內心被蒙上了一層層恐懼而迷茫的陰霾。這是一個警告,也是一個預兆,想要繼續生存,尋找並建造「第二家園」,勢在必行。


火星將成「第二家園」,長徵五號開啟探索之旅,改造火星指日可待


目前,最佳的選擇就是火星了。早在20世紀後期,美國便開展了火星探索計劃,運送了一批又一批火星探測車和探測器前往執行常規任務,傳送回來不少有用的數據。在質量和體積方面,雖然火星無法與地球相比較,但是兩者運行軌道和規律極為相似。而且美國宇航局(NASA)在火星上發現了液態水的痕跡和大量可用冰塊,因而火星是有希望可建造成為人類未來的第二家園。


火星將成「第二家園」,長徵五號開啟探索之旅,改造火星指日可待


對媒體消息有所關注的朋友們一定知道這一事件,有著「矽谷鋼鐵俠」之稱的馬斯克是一位瘋狂的火星愛好者,他堅信火星對人類的意義,十分推崇將火星打造成「第二家園」的想法。在世界首個人工智慧大會上,馬斯克坦言稱:「假如未來人類不移民至火星的話,那麼人類文明將會被徹底地摧毀。」


火星將成「第二家園」,長徵五號開啟探索之旅,改造火星指日可待


為了實現移居火星的夢想,包括馬斯克在內的諸多有識之士已經開展了行動,他們投入大量的資金,研發全新的航天科技,希望能夠儘快踏上那片迷人而又危險的土地。除了個人行動外,不少國家也開展了相應的計劃,我國亦是。


火星將成「第二家園」,長徵五號開啟探索之旅,改造火星指日可待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一枚名為「天問一號」的火星探索器從我國海南省文昌航天中心正式發射升空,運載它的就是長徵五號火箭。說起長徵系列火箭,相信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在改革開放初期,科學家便開始著手研發全新火箭,提出了「一個系列、兩種發動機、三個模塊」的總體發展思路以及「通用化、系列化、組合化」的設計思想,使得我國火箭體系迅速發展並成熟。


火星將成「第二家園」,長徵五號開啟探索之旅,改造火星指日可待


長徵五號火箭升空,帶著十多億華夏子女的希望,帶領著他們的目光,共同探索那顆神秘的星球。未來,將會有更多長徵系列火箭升空,與火星有關的奧秘亦會一點一點地被解開,屆時一切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為改造火星做準備!「天問一號」被賦予重任,未來火星或成宜居地
    一枚名為「天問一號」的火星探測器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直上藍天,衝破大氣層,朝著目標飛奔而去。最新報告顯示,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天問一號」進入了預定軌道,正式開啟火星探測之旅。,不少專家甚至已經將之當作人類未來的「第二家園」。
  • 嫦娥五號發射!人類登上火星,指日可待
    北京時間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五號將實現中國航天史上的的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 38 萬公裡以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球土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 長徵五號承載中國夢直衝藍天,將與美阿兩國火星爭霸
    而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便是這其中最耀眼的明星。根據新華網報導,近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34;探測器成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從而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南海之濱,椰風習習,長徵五號火箭在地動山搖般的轟鳴聲中騰空而起。扶搖直上藍天。幾秒鐘後,垂直上升的火箭開始拐彎,幾十秒後,火箭排出的燃氣在空中凝成煙霧,宛如一條白練在長空向東南方向延展開來,圍觀的人群中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起步雖晚,但起點高、跨越大。
  • 12時40分,長徵五號攜「天問一號」升空,火星之旅正式開啟
    然而這都不是重點,根據科學家的研究表明,火星上很有可能存在少量的液態水,為此我國為了證實這一點,也秉承著人類的探索以及研究精神,我國在2016年開啟了火星的探測任務,2020年4月中國的行星探測任務被正式命名為天問系列,我國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名稱也被正式命名為「天問一號」。
  • 「天問一號」海南出發,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當日13時25分,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了火星探測之旅,這是我國進行行星探測邁出的第一步。當日13時25分,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了火星探測之旅,這是我國進行行星探測邁出的第一步。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的四大看點
    「天問一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本報記者 劉 揚 樊 巍 本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編者按: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的四大看點
    本報記者 劉 揚 樊 巍 本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編者按: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按照計劃,中國將在本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完成「環繞、著陸、巡視」三大任務。
  • 我國成功發射長徵五號,再次探索火星,是項未來計劃
    近日,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海南文昌發射,並取得成功,運載的火箭是長徵五號,目前,該火箭具有良好的使用價值。根據預定的火星探測計劃,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進入預定軌道後開始飛往「火衛一號」,從而對火星進行探測。
  • 天問一號磅礴啟程,開啟中國火星探索元年
    今天,中美阿探火三國演義隆重拉開第二幕,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飛船搭乘最大運力火箭長徵五號奔騰啟程②有望實現「繞、落、巡」一步到位,也就是一次火星任務完成三部曲:火星軌道探測器、火星著陸器、火星探測車。如果順利的話,這將是全世界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軟著陸的創舉。③中國最強火箭長徵五號第四飛,正式開啟重箭重大部署模式,接下來更加自信部署嫦娥五號、嫦娥六號,以及動用長五B發射中國空間站各模塊。
  • 改造火星將成現實,未來移民火星的第一批「居民」,並非人類
    今年夏天,人類航天領域將會出現多次「大動作」,美國、中國、以色列瞄準了火星將要運行與地球最近距離的時機,以發射各自的火星探測器。7月17日,我國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順利運到了發射區,我國第一個火星探測項目「天問一號」也成功發射。於是人們也開始對火星的未來充滿了遐想,未來中國能否在火星上建立移民基地?移民基地裡是否需要發展農業?可以說,大家都對火星充滿了憧憬和想像。
  • 火星探測天問一號發射速度_好奇號火星車 - CSDN
    剛剛,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開啟了我國對火星的首次探測之旅,中國的深空探索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北京時間 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天問一號」開啟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
    據新華社電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南海之濱,椰風習習,濤聲陣陣,高溫天氣如同中國人探索太空的心情一般火熱。我們為什麼要探測火星?在去往火星的徵途上要歷經哪些考驗?面對前所未有的任務挑戰,中國航天人依靠什麼力量創造出新的成績?
  • 向火星出發!天問一號搭乘長徵五號上天,開啟一段4億公裡的航程
    新華社消息,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34;探測器經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運載,在中國海南島東北海岸的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升空。在2000多秒的飛行後,探測器成功進入預定軌道,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就此展開。
  • 移民火星或成現實,科學家已找到先行者,微生物將率先改造火星
    火星,如今儼然已經成了天文愛好者心目中最喜愛的星球之一,對於火星的探索,人們也是越來越看重了,畢竟火星在人們看來是 「人類未來的第二家園」。通過研究發現,雖然現在的火星一片荒涼,不過在遠古時期的火星上,也是有過一段和地球差不多的宜居時期的,而且也並不排除在這段時期裡是存在過生命的。不過現在看來,火星不知道經歷了什麼,才會變得如此荒涼,但有一點可以證明,那就是火星是可以再次被「喚醒」的,只要科學家在未來通過一些人為手段,就可以將火星改善成為「第二個地球」。改善火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 下個登陸火星的是誰?美國新探測器也將發射
    【環球時報記者 劉揚 樊巍 本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編者按: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火星正在復甦?火星內核有反應,未來火星將是人類的第二家園!
    火星便成為了科學家探索的目標,因為火星與地球一樣,都是類地行星,地質構造與地球也是非常相似的,並且火星也有四季交替,另外火星的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均與地球相近,平均火星日為24小時39分35.244秒。
  • 人類火星探測史:蘇聯最早啟動火星探測,但成了美國獨角戲
    因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並成功送入預定軌道。中國由此邁出了行星探測第一步。(但現在很多人懷疑美國在造假)1971年,美國再次向火星發射了兩枚探測器,嘗試進入火星軌道,環繞火星飛行,以獲取火星的高清晰照片。水手9號發射升空,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枚成功進入環繞火星軌道的探測器,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而與此同時蘇聯的火星探測又失敗了。探索火星成了美國的獨角戲。
  • 嫦娥五號開啟「挖土」之旅,期待中國分享月壤數據
    華輿訊 據俄羅斯龍報報導 北京時間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作為這一領域的「先行者」,俄羅斯(蘇聯)對中國此次航天發射任務十分關注,多家媒體對此進行報導。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剛剛,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開啟了我國對火星的首次探測之旅,中國的深空探索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北京時間 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火箭飛行約 2167 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 長徵五號成功發射 外媒:中國下個目標瞄準火星
    長徵五號未來將負責搭載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計劃帶回月球巖石樣本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以及載人空間站核心艙。報導稱,中國近些年毫不掩飾其空間雄心。2019年1月,中國成功將一個探測器送到月球背面,這是全世界首次。中國不打算在這條道路上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