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中國太空項目的名字都太詩情畫意了嫦娥、北鬥、天問還有啥?
近日,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海南文昌發射,並取得成功,運載的火箭是長徵五號,目前,該火箭具有良好的使用價值。根據預定的火星探測計劃,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進入預定軌道後開始飛往「火衛一號」,從而對火星進行探測。
當然,這是我們第二次嘗試探索火星。我們第一次嘗試探索火星是在2011年,當時我們計劃用俄羅斯福布斯-Soil火星探測器去火星。那時的火星探測器被稱為「螢火一號」,很多都相信我們可以實現這個夢想,對火星進行探索,而這也是我國第一對火星探索。
俄羅斯福布斯-Soil火星探測器沒能在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原本火衛1號失敗了,殘骸落入太平洋,打擊了中國太空人期待已久的「火星夢」。
實際上對火星探索的難度是非常大,所以我們時隔多年都沒有進行探索,自首次失敗後,明白了自身的水平。
自1960年以來,人類探索火星的成功率只有43%,其餘的57%是由於墜毀、故障、消失和其他技術故障。此外,即使發射成功,仍有許多技術難題等待探測器逐一克服。最具代表性的一個階段是進入火星、準備下降和著陸。
探測器將在7分鐘內從20,000千米/小時減速到0。更重要的是,即使減速裝置運行成功,並保證下降到0,探測器本身的耐熱條件是否能承受7分鐘的高速摩擦,還需要另外考慮。因此,對許多國家來說,探索月球很容易,但如果你探索火星,這個過程將變得非常困難。此外,探測器並沒有在發射失敗後立即發射第二次。
因為軌道距離是不斷變化的,所以有必要選擇火星離地球軌道最近的時間點,這個過程會持續幾年。因此,如果我們的「天文一號」這次像螢火一號一樣失敗,如果我們想重組我們的軍隊並再次作戰,我們將不得不推遲幾年。
當然,許多人也會想知道探索火星有多有價值,為什麼世界上這麼多國家都在爭相探索它?事實上,探索火星屬於「貢獻現在、造福未來」的事業,其價值不僅存在於現有的研究空間,還包括未來可能的火星移民、火星基地等。
因此,從各方面的信息來看,探索火星目前可能是一項「賠錢的生意」,但它在未來肯定是一個有利可圖的項目。
中國航天最強的點在哪裡?我們技術不是最先進,我們譜型不是最全面,我們起步比較晚,歷史比較短,但是,我們最擅長的,那就是花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
期待明年能看見一場有時間延遲的火星車「飆車」直播,祝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