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版長徵五號曝光,要造亞洲頭號空間站,派太空人登陸火星
」重型火箭搭載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了對火星的歷史性探索旅程,外界普遍認為,「長徵五號」已經逐步成熟完善,大幅提升了對太空的探索能力,尤其是深空探索領域,長徵五號重型火箭能發揮的作用更為突出。
-
亞洲第一?印度公布30年後宇宙探索計劃,建造印度版長徵五號
中國也是做出了傑出的努力,在近期做出的成績甚至可以領先世界上很多的國家,而在前段時間成功發射了「長徵五號」重型火箭,目的也是為了探索火星。而這次發射的「長徵五號」成功搭載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而這次長徵五號的發射也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水平,對於太空的探索能力也在不斷完善,而在深空探索領域,長徵五號的突出貢獻也尤為明顯,甚至在全球遙遙領先,開啟了對於火星的歷史性探索。然而中國在長徵五號所取得的成就,讓非常多的國家羨慕。而印度在這一方面也是不甘落後,所以立馬制定了許多計劃,想要建造屬於印度的長徵五號,也想立於世界的領先位置。
-
美國計劃在月球建立採礦安全區,長徵五號B火箭擊碎美夢
美國正在起草文件,準備在月球上跑馬佔地,建立採礦「安全區」;中國長徵五號B火箭成功發射,擊碎「美夢」五月五日中國長徵五號B火箭成功發射,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不僅僅是航天技術上的突破,更是對美國主導太空、遏制中國戰略的突破。
-
印度宣布航天強國計劃,30年將太空人送上火星!它真的有這實力?
作為亞洲一個總喜歡和中國對比的國家,印度的航天發展磕磕碰碰。在俄羅斯的幫助下,印度總算研製出了自己的大推力火箭。長徵五號」,印度確實還有一定的可比性。但「長徵五號」的問世,直接拉開了中印航天水平的差距。
-
長徵5B成功發射,中國離自己的登月、火星探測、空間站又近了一步
這是中國大型火箭「長徵5」的第四次發射,也是長徵5號的第一個改進型長徵5B的第一次發射,與美國現役並已執行任務的最大型運載火箭德爾塔4相當。長徵5號曾在2017年7月的第二次發射任務失敗,但在去年12月27日,長徵5號重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把8噸重的「實踐20號」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軌道,以及在本月5號的長徵5B成功發射表明了長徵5號系列目前已重回正軌。
-
印媒評嫦娥五號成功:火星探測印度是亞洲第一國 這最複雜
印媒稱,這標誌著中國在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但印度6年前就成為首個成功將探測器送入火星軌道的亞洲國家,這被認為是最複雜的太空任務。 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其成功實施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中國嫦娥五號任務的成功也引起鄰國印度媒體的關注,但並未重點突出報導。 《印度斯坦時報》12月17日稱,這次成功的任務是中國日益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的最新突破。
-
人類要在2033年登陸火星沒那麼簡單,起碼還需要這四點進步!
近日,NASA公布了火星上的日出日落照片,源於其先進的探測器「洞察號」在火星表面所拍。美國已經在火星上成功登陸了好幾個探測器,而且分工不同,成功的收集了諸多火星數據,對於他們計劃的2033年載人登陸火星計劃將提供極大幫助。
-
文昌發射場:長徵五號已就位;天問一號:目標——火星
日前,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傳來好消息,於5月底運抵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已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並成功垂直轉運至發射區,後續將完成火箭功能檢查和聯合測試工作,並於7月下旬或8月上旬按計劃實施發射。火星探測任務可以說是我國這幾年來最為重要的一個航天項目之一了,這次的火星探測,也標誌著我國航天將正式開始走向深空,這是中國航天的一個新起點。
-
長徵五號成功發射 外媒:中國下個目標瞄準火星
長徵五號未來將負責搭載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計劃帶回月球巖石樣本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以及載人空間站核心艙。報導稱,中國近些年毫不掩飾其空間雄心。2019年1月,中國成功將一個探測器送到月球背面,這是全世界首次。中國不打算在這條道路上停下來。
-
NASA公布載人登陸火星計劃 包括建造「深空之門」空間站
參考消息網5月12日報導 英媒稱,火星成為人類探索太空過程中邁出的下「一大步」。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5月10日報導,但要實現人類登上紅色星球,太空人先要邁出很多「一小步」,包括重返月球進行為期一年的飛行。
-
我國成功發射長徵五號,再次探索火星,是項未來計劃
近日,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海南文昌發射,並取得成功,運載的火箭是長徵五號,目前,該火箭具有良好的使用價值。根據預定的火星探測計劃,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進入預定軌道後開始飛往「火衛一號」,從而對火星進行探測。
-
「胖五」送「天問」,為何火星探測只能依靠長徵五號?
長徵五號火箭起飛質量約870噸,具備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運載能力,把中國火箭送入包括美國和俄羅斯在內的世界主流火箭陣營。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五次發射任務,也是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中國未來的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建設、探月工程三期以及火星探測任務,都將使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
-
中國航天授權的拼插式積木,長徵五號火箭、天問火星探測器、天舟飛船,細節還原度超高,孩子要尖叫了!
尤其,如果還有一套中國航天授權出品的樂高式拼插積木,讓孩子自己搭出「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長徵五號火箭——來幾張成品圖片感受一下,穿訓練服的太空人(藍色)和穿任務服的航天員(白色),一下都get到了▼相比月球,去往更遙遠的火星,需要有更強大的火箭,就是這個江湖人稱「胖五」的長徵五號火箭——長徵五號▼
-
天問一號升空,印網友:恭喜,繼印度後登上火星的第二個亞洲國
7月23日註定是中國航天史上裡程碑式的一天,當天我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軌道,中國自主火星探測之旅正式開啟。在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星軌道,並擇機自主展開登陸、巡視等任務,一次性實現「繞、落、巡」三步走,目前沒有任何國家這樣做過。
-
趕俄超美,漫畫帶你了解長徵五號! 火星前沿
>11月3日,我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成功發射,這是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同時也彌補了與美俄航天事業的巨大差距,讓我們跟著大科、小白一起了解這枚胖胖的長徵五號火箭吧!就在4個月前,新建成的文昌航天發射場迎來首次發射,長徵七號實現完美首飛。如今,文昌航天人將把長徵五號送上太空。未來,這裡還將承擔貨運飛船、大噸位空間站等太空飛行器發射任務。
-
長徵五號B火箭首飛沒幾天就有謠言,暴露一大能力短板!亟待補課
圍觀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發射當我們看到那些熟悉的中國面孔就知道這裡是我國第四座航天發射場「文昌航天發射場」,人們圍觀的火箭正是亞洲運力最強的長徵五號B型遙一運載火箭。除此之外NASA執行空間探測任務的太空飛行器名稱都採用海選投票方式遴選,今年即將發射的火星-2020探測器還攜帶有儲存了800萬個人名的晶片,並為每一個人名製作了火星電子船票,想盡一切辦法讓旁觀者成為「親歷者」,進一步提升民眾熱愛航天支持航天事業的輿論氛圍。
-
為何「探火」任務要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
為何「探火」任務要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新華社記者胡喆、王琳琳、周旋17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作為目前我國現役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被親切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此次將迎來它的第四次發射。那麼,為什麼說「探火」任務非「胖五」莫屬?
-
Space X火星探索計劃提上日程,殖民火星或成現實?
近日,美國商業航空公司Space X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稱將會在4年內完善相關技術,爭取在2024年向火星發射一枚無人探測器,驗證「地球-火星」星際飛船的重複利用可行性,同時初步對火星進行技術探索,為將來載人登陸做準備。
-
從外媒評價看長徵五號B首飛成功
2020年立夏,疫情的陰霾還未散去,我國探索太空的腳步就已破雲而出,直上雲霄!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飛成功,正式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儘管中國已經在月球上登陸了多艘太空飛行器,但這種任務是中國從未做過的。
-
登上火星是最大夢想,火星計劃逐漸明朗,月球空間站非常關鍵
不過現實中的科學總是需要一步一步來,在太空探索領域中,人類目前最想要實現的就是登陸火星,重返月球。實現這個目標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相比於月球,火星距離我們可遠的多了,那科學家們該怎麼做呢?地球和火星距離最近的也有5460萬千米,聽起來確實遠的多了,不過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地球和火星之間還有月球,所以科學家們計劃把月球當做「跳板」然後再前往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