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人類深空探測!從外媒評價看長徵五號B首飛成功

2020-09-05 藍哞科技

歡迎來到藍哞科技,此文共3290字,大概需要5分鐘完成閱讀。

2020年立夏,疫情的陰霾還未散去,我國探索太空的腳步就已破雲而出,直上雲霄!

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飛成功,正式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

這一句官方發布的消息內容精簡,然而背後含義卻非同尋常。太平洋時間同日,外面TheVerge便發布了文章來報導這一消息。接下來請各位隨藍哞科技一同,從這家影響力極大的美國科技媒體視角,看此次長五載人火箭成功首飛的細節與價值!

為建立遠地空間站和探索太空奠定基礎

5月5日清晨,中國發射了一枚新火箭,搭載了原型深空(載人)飛船,此次發射成功為明年的一系列關鍵發射計劃鋪平了道路。

此次發射在中國海南的文昌發射場執行,將一枚名為「長徵5B」的新型火箭送入了軌道,這枚火箭是中國長徵5號的變體,可以看作一款大型運載器,搭載的四個助推器在升空時提供額外推力。火箭的頂部是一個特殊原型機:一款新型載人太空飛行器,有點類似NASA正在開發的「深空獵戶座艙」,旨在將人帶到月球乃至更遠的目的地。此次發射沒有人員參加,但是將來這種太空艙可以用來將人們運送到近地軌道甚至繞月球航行。

報導中國太空計劃的記者安德魯·瓊斯(Andrew Jones)表示:「它的設計目的是增強中國的人類太空飛行能力,既可以到達近地軌道,也可以到達深空。」他說:「如果他們擁有能夠做到這一點的發射器,他們將能夠派出這艘新的太空飛行器執行像阿波羅8號這樣的繞月任務。」

「它旨在提高中國的人類太空飛行能力。」

此次發射對於中國後續的太空計劃至關重要。今年夏天晚些時候,中國打算啟動「天文一號」飛行任務,這將把該國的第一架著陸器行駛器送入火星,並將一架太空飛行器送入紅色星球的軌道。


接著,到今年年底,中國將啟動一次登月計劃,即嫦娥5號。它將試圖把月球物質標本帶回地球。儘管中國已經在月球上登陸了多艘太空飛行器,但這種任務是中國從未做過的。


上圖是美國太空人登月的照片。

火星和月球任務都計劃使用長徵5號火箭搭載發射,因此長徵5號B型火箭的發射成功為這些任務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今年曾有兩次發射失敗,這次成功來的太及時!

此次成功發射前,中國宇航人經歷過多次發射失敗。今年近期就有兩次:4月,中國長徵3B火箭在前往太空途中失敗,也無法正確部署它攜帶的印尼通信衛星;3月,長徵7A火箭的首次發射也失敗了,沒有將機密級別的中國衛星送入軌道。

瓊斯說:「此前失敗的火箭型號與此次無關,但兩次失敗的事實讓人們覺得新冠病毒給(給中國宇航人)運營和管理帶來了麻煩,應對能力存在疑問」,「因此,這次發射是在重壓之下的巨大成功!」他補充說:「就管理而言,他們必須證明並沒有導致發射失敗的系統性問題。」值得一提的,長徵5號也有自己的問題,它曾在2017年發射時出現重大故障,導致許多中國航天任務被推遲了多年。

現在,這個新型載人飛船已經進入太空,中國將測試其進入遠地軌道的能力,而不僅僅是近地軌道。瓊斯說,控制器將點燃飛船的發動機,並其推升至更高,達到海拔近5,000英裡(或8,000公裡)。

這是重壓之下的巨大成功!

中國力量將參與探索太空深處

此次發射的另一個目的是測試發射「天河」模塊的能力,該模塊是中國下一個地球空間站的核心部分。瓊斯說,今天發射的原型深空飛船質量與天河的質量接近,而天河的發射最早可能在2021年進行。計劃中的這個空間站將能夠長期支持三名機組人員,而中國過去的空間站「天宮一號」和「天宮二號」只能短時間容納訪客。

中國在深空載人航天方面的野心很明確,但其下一步行動尚未宣布。瓊斯說,中國官員已經討論了在2030年代將人類送上月球,但是要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建造更多的設備,特別是登月器以及可能將人類帶入太空的新型火箭。他說:「登月任務-他們有計劃。」 「從今天的任務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正在認真考慮並朝著這一目標努力,但是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但是,長徵5號B型運載火箭的成功發射表明中國正認真地準備將太空人送出地球軌道。瓊斯說:「他們已經成為人類在進行深空探測這項宏大事業中的一部分。」

關注藍哞科技,了解更多有趣有料的科技數碼資訊!

相關焦點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微信消息,5月5日18時,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胖五」火箭的兄弟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華麗首秀成功首飛。相對於長徵五號,長徵五號B火箭矮了約3米,減少了二子級和級間段,是我國首型「一級半」火箭(助推器又稱為「半級」)。不過,長五B有個「大腦袋」——整流罩比長五更大。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為何如此重要?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18時00分,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489秒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邁出深空探測嶄新一步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13時25分,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我國深空探測邁出嶄新的一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拉開我國行星探測序幕
  •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成功對我國有何用途?
    基於這個目的,人類研製出了多種航天工具。2020年11月24日凌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中,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那一刻,無數中國人抬頭仰望著這款運載火箭,看它變成一道金色的光束,載著我們的期待,劃破天空,順利將
  • 「胖五」送「天問」,為何火星探測只能依靠長徵五號?
    這是長徵五號火箭第一次達到並超過第二宇宙速度,飛出了我國運載火箭的最快速度。從去年年底到今年5月,長徵五號遙三火箭和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連續發射成功,標誌著長徵五號火箭關鍵技術瓶頸已經完全攻克,火箭各系統的正確性、協調性得到了充分驗證,火箭可靠性水平進一步提升。此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意味著長徵五號火箭正式開始服役。此次任務開創了我國深空探測器重量的新紀錄。
  • 我長徵五號B首飛成功!居然有人造謠!居心何在?
    據@ 我們的太空5月14日官宣消息《長徵五號B驚豔首秀!這些謠言必須戳穿!》——5月5日18時,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489秒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長徵五號成功發射 外媒:中國下個目標瞄準火星
    參考消息網12月29日報導外媒稱,中國剛剛邁出了未來徵服火星的關鍵一步。據法國《回聲報》網站12月27日報導,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表示,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擔負著重要使命。長徵五號未來將負責搭載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計劃帶回月球巖石樣本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以及載人空間站核心艙。報導稱,中國近些年毫不掩飾其空間雄心。2019年1月,中國成功將一個探測器送到月球背面,這是全世界首次。中國不打算在這條道路上停下來。
  • 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刷新速度、深空探測器重量紀錄
    7月23日下午,國家航天局舉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布會,會上表示,執行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的是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任務取得了圓滿成功。在這次任務中,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刷新了我國運載火箭的速度、搭載深空探測器的重量兩項紀錄。
  • 祝賀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中美俄三國運力排排隊
    5月5日18時00分,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預約已滿,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還有兩飛2020年,長徵五號系列火箭將執行三次發射任務,長徵五號B首飛之後,還有兩次出勤任務。
  • 中國深空探測,未來是星辰大海
    11月30日凌晨4時40分,在科技人員精確控制下,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順利分離。嫦娥五號的順利升空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新的跨越。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6月,人類已執行深空探測任務約260次。相比之下,中國的深空探測開展的比較晚。
  • 焦維新:中國深空探測,未來是星辰大海
    11月30日凌晨4時40分,在科技人員精確控制下,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順利分離。嫦娥五號的順利升空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新的跨越。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6月,人類已執行深空探測任務約260次。相比之下,中國的深空探測開展的比較晚。
  • 文昌發射場:長徵五號已就位;天問一號:目標——火星
    日前,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傳來好消息,於5月底運抵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已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並成功垂直轉運至發射區,後續將完成火箭功能檢查和聯合測試工作,並於7月下旬或8月上旬按計劃實施發射。火星探測任務可以說是我國這幾年來最為重要的一個航天項目之一了,這次的火星探測,也標誌著我國航天將正式開始走向深空,這是中國航天的一個新起點。
  • 從「新」出發,解碼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的那些新特點新功能
    看!長徵火箭再度出徵,中國航天以奮進的姿態走到一個新的歷史坐標。這一幕,似曾相識。130多天前,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飛天,「胖五」再度叩響太空之門。這一幕,又倍感新鮮。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接過「哥哥」長徵五號的「接力棒」,以探索太空的勇者姿態,扶搖直上九天。這一飛,標誌著中國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這一飛,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
  • 我國有了首個深空天線組陣 她們飛再遠也不掉線
    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同時,截至17日凌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突破3億千米。準備好了!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我國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電(記者郭倩)《經濟參考報》7月24日刊發題為《「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我國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的報導。文章稱,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我國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行星探測第一步。作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這是其他國家火星探測任務從未有過的。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胖五」歸來 ,2020年計劃完成長徵五號B首次發射
    原標題:「胖五」歸來 ,2020年計劃完成長徵五號B首次發射   2019年12月27日,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實踐二十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開啟全球深空探測時代
    來源:海外網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天問一號」任務。新華社記者 才 揚攝近日,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外媒指出,如果此次任務圓滿成功,中國不僅將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讓漫遊車在火星上成功著陸並運行的國家,也將成為首個通過一次發射,完成「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任務的國家。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航空航天事業,並取得了重大進展,「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將進一步夯實並提升中國的太空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