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5B成功發射,中國離自己的登月、火星探測、空間站又近了一步

2020-12-06 木易ai科技

5月5日,中國的長徵5B火箭從海南島的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長徵5號B運載火箭的成功升空不僅為2020年的中國航天開了個好頭,和火箭一同被發射升空的新一代載人實驗飛船和柔性充氣式實驗返回艙亦擔負著幫助中國航天驗證多項創新技術的重任。

這是中國大型火箭「長徵5」的第四次發射,也是長徵5號的第一個改進型長徵5B的第一次發射,與美國現役並已執行任務的最大型運載火箭德爾塔4相當。長徵5號曾在2017年7月的第二次發射任務失敗,但在去年12月27日,長徵5號重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把8噸重的「實踐20號」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軌道,以及在本月5號的長徵5B成功發射表明了長徵5號系列目前已重回正軌。據航天科技五院載人飛船總體主任設計師楊慶介介紹,本次發射任務旨在驗證新一代載人飛船的穩定性,檢驗在軌運行、返回地面、回收等幾項技術。

對我國航天事業的科研人員來說,過去兩個月時間是比較難熬的,因為從3月到4月份,我國連續兩次火箭發射失利。其中3月16日長徵7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失利,到了4月9日,長徵3號乙運載火箭也未能成功將衛星送入軌道而墜毀。

長徵5系列火箭對於中國未來航天計劃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未來中國空間站的大型模塊艙段都需要長徵5號這樣的重型運載火箭來完成。在長徵5B成功發射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季啟明透露,按計劃,我國空間站將於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一共規劃12次飛行任務。此次任務後,將先後發射核心艙和實驗艙,進行空間站基本構型的在軌組裝建造;期間,規劃發射4艘神舟載人飛船和4艘天舟貨運飛船,進行航天員乘組輪換和貨物補給。5月5號的成功發射也為以後的發射任務掃清了障礙,中國還計劃7月利用長徵五號完成一個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這將是中國太空飛行器首次嘗試登陸火星。在今年底,長徵五號還計劃參與一次登月任務。在中國航天史上,嫦娥五號飛船將首次從月球帶回巖石樣本。

此次長徵5B的成功發射不僅展示了自己的軟實力,也表明了表明中國在對抗COVID-19的大流行中取得了「勝利」 。如果中國的太空計劃能按預期進行,那麼未來幾年,中國將與美國宇航局所取得的一些成就相媲美:在地球軌道上建造模塊化空間站、在火星上軟著陸並進行科學飛行任務、發展深空探測系統。

中國的航天計劃不僅依靠自己紮實的腳步往前走,也在尋求更多的合作,中國已邀請了多國參加自己的空間站計劃,根據資料顯示,已有17個國家將參加中國的空間站任務,這17個國家分別是中國、俄羅斯、印度、日本、法國、德國、義大利、比利時、肯亞、荷蘭、挪威、墨西哥、波蘭、秘魯、沙烏地阿拉伯、西班牙和瑞士,而他們的科研項目也將圍繞空間生命科學、空間天文學以及生物技術等幾個前沿太空科研領域展開。多國聯合參加中國的航天任務,不僅展現出了中國在航天領域的技術領先,也表示了中國航天計劃的開放與包容性。合作不僅加強了各國航天員之間的交流,也加強了各國間航天技術的交流與學習。

如果中國依照計劃在2020年發射首個長期空間站模塊,那將意味著,它在不到20年裡追趕上美國從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到為國際空間站發射首個模塊的近40年曆程。

相關焦點

  • 長徵5B運載火箭海南文昌順利發射成功
    5月5日18時06分,全新的長徵5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順利發射成功,這不僅是全新結構的長徵5B運載火箭的首飛,更是其首次搭載的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的首次飛行,在這裡祝賀長徵5B首飛成功,中國加油!中國航天加油!
  • 長徵五號成功發射 外媒:中國下個目標瞄準火星
    參考消息網12月29日報導外媒稱,中國剛剛邁出了未來徵服火星的關鍵一步。據法國《回聲報》網站12月27日報導,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表示,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擔負著重要使命。長徵五號未來將負責搭載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計劃帶回月球巖石樣本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以及載人空間站核心艙。報導稱,中國近些年毫不掩飾其空間雄心。2019年1月,中國成功將一個探測器送到月球背面,這是全世界首次。中國不打算在這條道路上停下來。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接連兩次失利後東山再起,我國長徵5B型火箭成功發射,意味著什麼
    在1957年,前蘇聯使用自己研製的運載火箭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真正意義上的人造衛星,標誌著世界進入了航天時代。在冷戰時期,美國和前蘇聯進行了毫無節制的軍備競賽,導致兩國的軍費不斷上漲,這也間接導致了前蘇聯的解體。
  • 火星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中國空間站「上天」又近一步!長五發射成功,可搭載22噸重核心艙
    一般來說,某一個國家航天工業的實力與其運載火箭的體積是成正相關的,截止到目前世界範圍內能夠獨立研發製造重型運載火箭的國家也沒幾個,我國憑藉著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一步跨入了這個行列。目前這款運載火箭技術已經達到了相當成熟的狀態,如果說第1次僥倖發射成功與第2次發射完全失敗是"學費"的話,目前看來這個學費非常值得。
  • 火星,我們來了!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航天開啟深空探測新局面
    就在7月23日中午12時41分,正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待命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升空,飛行約2167秒後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邁出了中國火星探測計劃的第一步,也開啟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新局面。「天文一號」火星探測器的發射成功並不容易,在完成發射之前,已經籌備了4年時間裡,期間出現多個變數。2017年,長徵五號遙二火箭的發射失敗,一度給火星探測項目的推進蒙上了巨大的陰影,但功夫不可有心人,在我國航天人員的努力下,2019年12月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發射成功。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本報訊(記者 張航)昨天12時41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據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深空探測領域專家介紹,國際上對於火星的探測,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截至今年6月底國際上共發射了44個火星探測器,但任務成功概率只有50%左右。
  • 王者歸來,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發射成功,向著星辰大海胖五再次出發
    12月27日20時45分,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2000多秒後,與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分離,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323次發射。
  • 嫦娥五號登月成功的背後,長徵五號才是中國航天真正的野望
    這兩天嫦娥五號登月的新聞已經刷爆各大媒體。特別是嫦娥五號攜帶的著陸器已經順利降落月面,並且成功完成了月球土壤的採樣工作。不過在聚焦嫦娥五號成功實施人類歷史上最高難度無人探月任務的同時,小編卻認為長徵五號能夠在短短一年之中,數次發射完全成功,讓中國的航天運載能力有一個巨大的穩步飛躍,才代表了中國航天未來發展真正的野望。畢竟無人登月採樣,相比中國規劃的未來大型軌道空間站、月球基地、火星載人探測,真的只是一個小目標而已。可以說中國航天的未來就扛在長徵五號的肩上。
  • 參與人類深空探測!從外媒評價看長徵五號B首飛成功
    5月5日清晨,中國發射了一枚新火箭,搭載了原型深空(載人)飛船,此次發射成功為明年的一系列關鍵發射計劃鋪平了道路。火星和月球任務都計劃使用長徵5號火箭搭載發射,因此長徵5號B型火箭的發射成功為這些任務的開展奠定了基礎。今年曾有兩次發射失敗,這次成功來的太及時!此次成功發射前,中國宇航人經歷過多次發射失敗。
  • 下一步,我們的徵途是載人登月
    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我國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實施載人登月計劃。「中國政府的目的可能不同於當時美國載人登月。」吳豔華說,「當時美國和蘇聯搞太空競賽,是以『誰先上』『上得多』作為主要目的。我們搞載人登月,一定是服務於科研,服務於探索未知。」對於有媒體問「能不能搞載人登月旅遊」,吳豔華認為在技術上沒問題,關鍵是很貴。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發射成功 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15秒,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實施發射,在飛行2177秒後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器箭分離正常,探測器太陽翼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中國探火出發!長五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在更遠的深空探測和更重的探測器發射任務上,長徵五號火箭是不二之選。算上2019年12月底長五遙三發射和今年5月初的長五B首飛,近一年的時間內長五系列火箭要完成4次發射任務。此外,預計明年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還將發射我國載人空間站的核心艙。
  • 長徵5號成功升天,外媒高度關注,中方:於明年發射火星探測器
    據參考消息12月30日援引外媒報導稱,在近期的空間座談會上,中方航天局有關負責人適時地透露了未來的太空探測計劃。鑑於長徵5號運載火箭已經成功發射(12月27日晚,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實踐二十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中方將在此基礎上啟動諸如火星探測、採取月巖標本、發射載人空間站核心艙等任務。
  • 中國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為什麼這麼難?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領先美國,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人民率先探索火星!徵程開始
    據央視新聞消息,在23日12時41分,我國自主研發,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23日中午成功發射了這是我國完全獨立自主實現火星探測的第一步!我國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首次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的「繞、落、尋」一步到位!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邁出深空探測嶄新一步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13時25分,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我國深空探測邁出嶄新的一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後,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突破遙遠距離,到達火星並開展環繞和巡視探測。
  • 剛剛,「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其實 2020 年也是中國航天史實現一座座裡程碑的一年。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我們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北鬥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的長徵五號 B 火箭首飛成功,為之後太空人常駐的天宮空間站和載人登月打下基礎。
  • 2020中國航天大年 除了火星探測 還有哪些重大發射任務?
    昨天我國成功發射了我國自主研發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拉開了全球新一波「火星探測熱」,其實除此之外,我國在今年還有其它的重大航天發射任務,接下來我們就具體來看看。火星探測 一舉實現 繞落巡7月23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天問一號將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對火星開展全球性、綜合性的環繞探測,在火星表面開展區域巡視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