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版長徵五號曝光,要造亞洲頭號空間站,派太空人登陸火星

2020-08-14 新大國鑑

近期,「長徵五號」重型火箭搭載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了對火星的歷史性探索旅程,外界普遍認為,「長徵五號」已經逐步成熟完善,大幅提升了對太空的探索能力,尤其是深空探索領域,長徵五號重型火箭能發揮的作用更為突出。作為名副其實的「大國重器」,「長徵五號」無疑代表了全球一流水準,也是亞洲範圍內遙遙領先。

然而面對這一突破性成就,印度卻不甘落後,據「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RSO)」最新消息,印度正在加速研製兩款新式重型運載火箭,預計在未來15年到20年內投入使用,從公布的技術指標來看,印度重型火箭顯然是對標「長徵五號」,而新德裡也雄心勃勃,雖然月球探測器失控墜毀,但是在宣稱「登月98%成功」後依然宣布,要打造亞洲領先的空間站,還要當亞洲頭號航天強國,甚至還計劃未來派太空人登陸火星,然而面對印度方面的躊躇滿志,俄羅斯方面卻潑冷水,質疑印度從哪裡足夠的資金和技術。

據報導,目前印度推力最大的運載火箭「GSLV MKIII」近地軌道推力為10噸,地球同步軌道的推力為4噸,與其相比,印度第一款重型運載火箭「HLV-1」將配備可恢復的助推級,這使得其發射成本大幅降低,如果說「HLV-1」只是「修修補補」的話,那麼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HLV-2」則將是真正的「規則改變者」,印度方面表示,這款火箭的近地軌道推力為20噸,地球同步軌道推力為8噸,同樣配備了可重複使用的助推器,值得注意的是,「長徵-5號」的近地軌道推力為25噸,地球同步軌道推力為14噸,這意味著印度即便研發順利的話,兩者也依然有著至少20年的差距。

據報導,印度還公布了未來30年的宇宙探索計劃, 號稱在30年後獲得全球領先的超重型運載火箭,其技術指標也是非常有野心,近地軌道的推力為130噸,地球同步軌道的推力超過60噸,印度航天機構表示,這將使得印度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級航天強國,並在列強的太空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但是反對者卻表示,印度的航天計劃受制於資金和技術,如果失去了俄羅斯的幫助,在深空探索領域的發展其實不容樂觀。

相關焦點

  • 對標「長徵五號」,印要造亞洲頭號空間站,還計劃太空人登陸火星
    自印巴分治之後,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就誕生了。由於地理位置與我國相鄰,雖然兩國都是我們的鄰居,可相互之間的關係卻完全不同。而印度一路走來,也是一直對標我國,事事都可以拿來對比一下。眼看著我國的「長徵五號」搭載著「天問一號」成功發射之後,印度也同樣坐不住了。
  • 亞洲第一?印度公布30年後宇宙探索計劃,建造印度版長徵五號
    中國也是做出了傑出的努力,在近期做出的成績甚至可以領先世界上很多的國家,而在前段時間成功發射了「長徵五號」重型火箭,目的也是為了探索火星。而這次發射的「長徵五號」成功搭載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而這次長徵五號的發射也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水平,對於太空的探索能力也在不斷完善,而在深空探索領域,長徵五號的突出貢獻也尤為明顯,甚至在全球遙遙領先,開啟了對於火星的歷史性探索。然而中國在長徵五號所取得的成就,讓非常多的國家羨慕。而印度在這一方面也是不甘落後,所以立馬制定了許多計劃,想要建造屬於印度的長徵五號,也想立於世界的領先位置。
  • 長徵5B成功發射,中國離自己的登月、火星探測、空間站又近了一步
    其中3月16日長徵7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失利,到了4月9日,長徵3號乙運載火箭也未能成功將衛星送入軌道而墜毀。長徵5系列火箭對於中國未來航天計劃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未來中國空間站的大型模塊艙段都需要長徵5號這樣的重型運載火箭來完成。在長徵5B成功發射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季啟明透露,按計劃,我國空間站將於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一共規劃12次飛行任務。
  • 天問一號升空,印網友:恭喜,繼印度後登上火星的第二個亞洲國
    7月23日註定是中國航天史上裡程碑式的一天,當天我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軌道,中國自主火星探測之旅正式開啟。在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星軌道,並擇機自主展開登陸、巡視等任務,一次性實現「繞、落、巡」三步走,目前沒有任何國家這樣做過。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B運載火箭點火瞬間(高一鳴 攝)長徵五號B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全長約53.7米,相當於18層樓高,起飛質量約849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25噸級,可滿足約22噸的空間站艙段發射需求。
  • 印度宣布航天強國計劃,30年將太空人送上火星!它真的有這實力?
    作為亞洲一個總喜歡和中國對比的國家,印度的航天發展磕磕碰碰。在俄羅斯的幫助下,印度總算研製出了自己的大推力火箭。不過原來中國還沒有「長徵五號但「長徵五號」的問世,直接拉開了中印航天水平的差距。根據其宣布的消息,印度航天局正加速研製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這次它將研製兩款火箭,一款力求降低成本,另一款則主要對標「長徵五號」。
  • 印媒評嫦娥五號成功:火星探測印度是亞洲第一國 這最複雜
    印媒稱,這標誌著中國在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但印度6年前就成為首個成功將探測器送入火星軌道的亞洲國家,這被認為是最複雜的太空任務。    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其成功實施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中國嫦娥五號任務的成功也引起鄰國印度媒體的關注,但並未重點突出報導。  《印度斯坦時報》12月17日稱,這次成功的任務是中國日益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的最新突破。
  • 長徵五號B火箭首飛沒幾天就有謠言,暴露一大能力短板!亟待補課
    圍觀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發射當我們看到那些熟悉的中國面孔就知道這裡是我國第四座航天發射場「文昌航天發射場」,人們圍觀的火箭正是亞洲運力最強的長徵五號B型遙一運載火箭。筆者想說該保的密一定要嚴防死保,這一點我們一直做得比較優秀,但是對於該洩的「密」也一定要做到廣而告之,對於航天而言就是要提升講好中國太空故事的能力,在這一領域我們還是初學者。
  • 文昌發射場:長徵五號已就位;天問一號:目標——火星
    其一,本次火星探測任務為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首次應用性發射,也是我國運載火箭首次執行除探月工程外,首次地球-火星轉移軌道的深空探測任務。中國未來的火星探測任務、天宮空間站、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測的實施都將使用該火箭系列。
  • 「胖五」送「天問」,為何火星探測只能依靠長徵五號?
    長徵五號火箭起飛質量約870噸,具備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運載能力,把中國火箭送入包括美國和俄羅斯在內的世界主流火箭陣營。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五次發射任務,也是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中國未來的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建設、探月工程三期以及火星探測任務,都將使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
  • 美國計劃在月球建立採礦安全區,長徵五號B火箭擊碎美夢
    美國正在起草文件,準備在月球上跑馬佔地,建立採礦「安全區」;中國長徵五號B火箭成功發射,擊碎「美夢」五月五日中國長徵五號B火箭成功發射,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不僅僅是航天技術上的突破,更是對美國主導太空、遏制中國戰略的突破。
  • 印度人:中國太空技術落後,印度全面領先,甚至比美國更強大
    5月5日,在長徵五號B火箭的託舉下,我國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這一次新飛船新火箭的成功升空,標誌著中國將在太空安個家,並且還為他通上了往返的公交車。,2011年便發射了「天宮一號」試運行的空間站,而印度的空間站還停留在紙面上,按照印度2022年開始著手建設印度的首個空間站的計劃,建成後可供太空人在其上停留工作15至20天,這樣的一個規模完全是我國縮小版的「天宮一號」而已。
  • 長徵五號在全世界比算什麼水平?
    在全世界範圍,能夠自研運載火箭的國家屈指可數,美俄是第一梯隊,中歐日屬於第二梯隊,印度排在最後。判斷火箭技術的先進,通俗地說就是誰把更重的貨物送上去,誰的火箭就是最強的。美國土星五號是僅次於蘇聯能源號運載火箭推力第二大運載火箭。
  • 中國後來居上後,「長徵五號」火箭在全世界,算什麼水平?
    到了如今長徵五號在頭頂的宇宙看著已不復存在的帝國,多少有些唏噓,旁邊的美國航天也不再嘲笑我們。我們會在長徵五號的努力中建立自己的太空帝國,空間站火星探索,那些遙遠的星辰也只是遙遠,而不是遙不可及。印度之前發射了一次火箭,完成了一箭104星,如果說只是這樣看,印度是真的厲害,完成任務的運載火箭是PSLV-C37火箭。不過可笑的是PSLV-C37火箭只有1.42噸運載能力,在任務中除了一顆730公斤的大衛星,其餘103顆衛星總重才712公斤。這樣對比,相信大家對長徵五號的運載能力一下就有了概念了。
  • 我國長徵五號與美國獵鷹孰強孰弱,印度在一旁干著急,卻插不上手
    我國對於火星的探索更是走在世界前列,長徵五號在2006年正式立項,到今年遙四已經有十幾年的歷程。其中中國未來天宮空間站、北鬥導航系統建設、探月三期工程以及其它航天計劃的實施都離不開長徵五號的貢獻。該火箭高57米、重870噸的噸位級被人們親切的稱為「胖五」。而更加巨型的就要屬美國獵鷹九號,高70米、起飛重量達1428噸,助推器體積達火箭三分之二,上方還有一個笨重帽子。至於印度的GSLV Mk3相比之下似乎小了很多,無論是整體布局還是圍觀細節,也算是以精巧細緻見長。
  • 祝賀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中美俄三國運力排排隊
    2011年11月,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正式批覆立項,通過一級半構型,承擔發射空間站艙段任務。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任務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開展試驗驗證。完成技術方案驗證後,長徵五號B遙二至遙四任務將先後完成空間站三個艙段的發射任務。
  • 研製縮小版長徵五號火箭能夠極大增加中國空間發射任務的成功可靠性
    研製縮小版長徵五號火箭能夠極大增加中國空間發射任務的成功可靠性>枚長徵五號火箭的發射任務,除了己經損失掉的昂貴的東方紅五號試驗通訊衛星之外(價值高達50億人民幣以上),還包含嫦娥五號、嫦娥六號、天宮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1號、實驗艙
  • 長徵五號乙火箭面臨巨大的挑戰和機遇,中國空間站就等它了!
    長徵五號乙(CZ-5B),作為中國空間站發射的主力火箭被中國航天人寄予厚望。但現在面臨的形勢,讓國人為它狠揪著一把汗。如果五月不能發射,搞不好就得給長徵五號遙四騰地方了,畢竟火星不等人啊。長五遙四要是推遲,火星任務就得是兩年後了。
  • 長徵五號成功發射 外媒:中國下個目標瞄準火星
    參考消息網12月29日報導外媒稱,中國剛剛邁出了未來徵服火星的關鍵一步。據法國《回聲報》網站12月27日報導,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表示,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擔負著重要使命。長徵五號未來將負責搭載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計劃帶回月球巖石樣本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以及載人空間站核心艙。報導稱,中國近些年毫不掩飾其空間雄心。2019年1月,中國成功將一個探測器送到月球背面,這是全世界首次。中國不打算在這條道路上停下來。
  • NASA公布載人登陸火星計劃 包括建造「深空之門」空間站
    參考消息網5月12日報導 英媒稱,火星成為人類探索太空過程中邁出的下「一大步」。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5月10日報導,但要實現人類登上紅色星球,太空人先要邁出很多「一小步」,包括重返月球進行為期一年的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