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測天問一號發射速度_好奇號火星車 - CSDN

2020-11-24 CSDN技術社區

作者 | 靜靜

來源 | 網易科技(ID:tech_163)

 

「GO TO MARS TOGTHER!」剛剛,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開啟了我國對火星的首次探測之旅,中國的深空探索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北京時間 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火箭飛行約 2167 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天問一號」是我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是中國航天走向深空的裡程碑工程。與其他任何國家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不同,「天問一號」要實現「繞」「落」「巡」的三連任務,當屬全球首次。

火星探測器在升空後,根據測算,最優轉移軌道需要 203 天,也就是 6 個月零 19 天,即在 2021 年 2 月 11 日被火星引力捕獲。

按照探測器速度,取最優減速軌道以及繞火星探測事件,預計在 2021 年 4 月 23 日開始實施火星著陸。

在到達火星之後,火星車的設計壽命是 90 個火星日,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略長一點,大概是 24 小時 37 分鐘,90 個火星日也就是地球上三個多月的時間。

如果「天問一號」能夠成功登陸火星,這將使得中國躋身太空精英強國之列,成為太空探索的引領者。

然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火星,這顆孤獨的星球,等著我們的擁抱。

成敗關鍵:「恐怖 7 分鐘」

縱觀人類的航天史,人們似乎一直對火星、月球「情有獨鍾」。全球已經有了 40 多次火星探測活動,但成功和部分成功的任務僅有 22 次,成功率大約 40%。因此,火星有著「太空飛行器墳場」之說。

 

但是火星對人類的誘惑太大了。

2010 年 8 月,8 位院士聯名向國家建議,開展月球以遠深空探測的綜合論證。為此,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立即組織專家開展了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論證。

 

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深空探測總體部部長耿言曾撰文寫道,首次自主火星探測是深空探測的起點和重點,實施方案經過三輪迭代和深化,在 2016 年 1 月正式立項實施。

 

2016 年 8 月,火星探測任務名稱和圖形標識全球徵集活動啟動,經過網絡投票,「天問」排名第一,得票 31.7 萬餘張。

2020 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上,備受關注的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命被正式宣布命名為「天問一號」。

根據計劃,我國首次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非常重,任務由軌道器、著陸器、巡視器三個部分組成,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完成繞、落、巡這前三個步驟。

「這將是世界上首次自主探索火星即完成軟著陸的任務。」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季江徽曾接受《科技周刊》採訪時表示。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深空探測和空間科學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曾向媒體表示,中國如果想要實現超越,需要利用現有的技術實現「兩步並成一步走」。

但是,「一石二鳥」背後是更高的挑戰和更大的風險,國際鮮有先例。

首先,是將火星探測器送上太空的火箭。

這次「天問一號」搭載的是長徵五號火箭,是我國最大運力的運載火箭,廣大網友愛稱其為大火箭「胖五」。2016 年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截止目前,總共發射了三次,失敗一次。

相比於月球,火星距離地球更加遙遠,而且火星和地球兩者的距離會不斷的變化:地球和火星位於太陽兩側時最遠距離大約 4 億公裡,而位於太陽同側最近時有 5460 萬公裡遠(是月球的 150 倍遠)

「天問一號」探測器奔赴火星,並不是走直線,而是通過火箭的運力將探測器送入橢圓形軌道,在這個過程中將一直處於高速飛行狀態,需要「長途奔襲」 10 個月,2021 年才能到達火星。

其次,到達火星之後,探測器將迎來決定成敗的關鍵挑戰。

「火星探測最大的難點在於』恐怖 7 分鐘』,在進入、下降與著陸過程中,要在 7 分鐘內將探測器的時速從 2 萬千米降低到零。這需要融合多種減速手段才能實現,包括氣動外形、降落傘和反推等,也需要自主導航控制技術來保證。」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研究員張偉曾對《科技日報》表示。

 

據了解,在著陸前,探測器需要先將速度降下來,從 4.8 公裡/秒減速到  460 米/秒,相當於先來一個急剎車。

 

接著,探測器打開降落傘,用90秒的時間將速度再降到95米/秒。

 

最後,進入「著陸緩衝段」,這會兒探測器需要懸停避障,對火星表面進行觀察,看一下地面有沒有坑、大的石頭,保證落地安全性。

「目前國際上主要有兩種減速方式。我國根據探月工程中的技術經驗作為基礎,將通過 4 個階段逐步減速,最終使探測器平穩到達火星表面。」中國科學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主任包為民曾向媒體透露,第一階段為氣動減速,第二階段開降落傘,第三階段動力減速開反推,第四階段懸停避障;著陸器在火星表面軟著陸成功後將釋放火星車。

登陸火星是最具挑戰之一,由於火星擁有大氣層,要防止著陸器在下降過程中變得過熱;而且僅憑落傘無法使著陸器減速,還需要減速火箭。在此前 18 次火星著陸任務重,僅有 10 次取得了成功。

在成功著陸之後,探測車將進行「拍照留念」、探測物質和元素、探測環境和偵測火星淺層地質結構,以及探測火星氣象等。

▲火星探測器在火星表面示意圖(來自《科學》雜誌報導)

火星車上,豎立在前端的桅杆頂端的方形設備就像機器人的腦袋,上面有實時探測的全景相機,可以幫助火星車避開障礙。另外,火星車上還有 4 個大的太陽能電池板,以及探測雷達、磁場探測儀和氣象測量儀,可以對火星進行全方位的探測車。

 

依照計劃,火星探測器壽命只有短短 90 個火星日,火星日比地球一天略長,為 24 小時 40 分鐘,也就是三個月的時間。

至此,「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即可完成其使命。

人類「第二家園」

正如上文所說,登陸火星是如此艱難,但依然未能阻止人類探索的腳步。為何?

作為太陽系的行星之一,火星與地球在環境等方面的相似性,使得人們對火星探索一直抱有濃厚興趣。

專家表示,火星不僅有大氣,也有適宜的溫度,和地球也有著相似的自轉周期。研究火星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啟示,極具價值的基礎研究。

國外媒體曾經發表文章稱,科學家在火星南極冰蓋下發現了液態水存在的證據。這一發現更是激起了人們對火星的探索熱情。

「火星是太陽系內與地球特點最為接近的行星,是人類未來移民的首選地。」張偉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這意味著,火星將是人類的「第二家園」。科學家甚至都已經提出了火星改造方案。

此次,除了中國的「天問一號」探測器之外,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和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也定在了 7 月份發射,而原定於今年探測火星的歐洲與俄羅斯合作已宣布推遲到 2022 年。

為何各國都選擇了此時發射?

據了解,每隔兩年,全球都會迎來一次火星探測高潮,原因在於地球與火星位置的關係,每 26 個月火星會有一次距離地球最近的機會,距離只有 5500 萬公裡,這也是發射火星探測器的最佳時間窗口。

 

此時實施火星探測,探測器飛行的路線最短,最省燃料。如果錯過此次發射,就要在等 26 個月,下次發射窗口要等到 2022 年 9 月。

移民火星還要多久?

既然火星是人類孜孜不倦追求的「第二家園」,何時人類才能夠移民火星呢?

商業火箭公司 SpaceX 的創始人馬斯克曾經提出個火星移民計劃:希望在火星建立社區,他還喊出如果把一個人的移居成本控制在 20 萬美元左右,預計地球上最少會有 2 萬人願意移民外星球。

「北鬥女神」徐穎在做客網易科技攜手吉利 ICON 汽車打造的《開槓吧》節目時曾表示,火星是我們的鄰居,火星也是我們離太空最近的一個夢想。但是,如果人類真的想移民到火星上來生活的話,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解決物理層的問題,解決火星環境問題,包括火星大氣問題。

「其實已經有科學家提出了火星移民的整體改造方案。大概多少年可以對火星改造完畢,移民火星,我覺得這個單位要用千年為單位計量。」徐穎認為。

雨果獎獲得者、科幻作家郝景芳也在《開槓吧》節目中表示,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人類即使移民火星,也一定是在封閉環境下有限資源條件下的生存。

這就意味著火星生活不可能是非常自由的,一定是將所有人束縛在一個有限的空間裡。這樣才能保證可呼吸和空氣,可分配的食物,能源和最高效的物資調配方式。

▲火星生活想像圖

 

「所以,這樣營造出來的生存空間和社會,和我們地球上極大豐富的世界資源非常不一樣,也會非常經濟有效的方式去運行,火星上的社會幾乎肯定是科學家工程師和高級知識分子創造出來的社會,也一定是一個非常信息化的社會。」郝景芳認為。

如果有生之年,可以移民火星,你的選擇會是什麼?

參考資料:

科技日報《天問一號:在探火路上來一次「後發先至」》

新華報業網《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進行 「天問一號」,一次實現「繞落巡」》

科技日報《成功率不到一半 為什麼人類在如履薄冰中「探索火」》

中國青年報《「天問一號」將向火星進發 中國行星探測為何首探火星》

果殼《為了去火星,你知道天問一號有多努力嗎?》

央視新聞客戶端《中國首輛火星車來了》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眾號

網易科技《逆向思維》第十期

小火箭公號《人類探索火星發射時機與抵達時刻計算圖表》

更多精彩推薦☞斯坦福教授親自上課!字節跳動夏令營超硬核課程&實踐項目等你來戰☞推特驚爆史詩級漏洞,App 惡意竊取用戶隱私,雲端安全路向何方?☞谷歌教父傳奇:跳級讀博士、大學共同創立 Google ,規定工程師 25% 時間思考創意☞萬億美元軟體浪潮來臨,開發者是核心!☞用 Python 可以實現側臉轉正臉?我也要試一下!☞員工導致Twitter陷入史詩級加密黑客風暴?官方回應來了點分享點點讚點在看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7月後抵達火星,和美國好奇號有什麼不同
    今日,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預計飛行7個月後,會變軌到火星軌道,並開始環繞火星。當在火星軌道上找到合適時機時,就會開始降低軌道高度,並進行著陸。在著陸器成功著陸火星後,著陸器需要釋放火星車,火星車被釋放後開始巡視,並進行科學探測任務。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7個月後將抵達火星,和美國好奇號有什麼不同
    今日,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預計飛行7個月後,會變軌到火星軌道,並開始環繞火星。當在火星軌道上找到合適時機時,就會開始降低軌道高度,並進行著陸。在著陸器成功著陸火星後,著陸器需要釋放火星車,火星車被釋放後開始巡視,並進行科學探測任務。這意味著,天問一號將和美國好奇號將同臺探測火星。那它兩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 日行30萬公裡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與美國好奇號有何區別?
    據報導,8月2日,「天問一號」已經成功實施地火轉移軌道的首次中途修正,目前,它正以每天30萬公裡的速度遠離地球,向火星更進一步。而隨著距離的增大,信息傳輸也受到了影響,再加上太空環境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複雜,所以「天問一號」任重道遠。
  • 火星上的「好奇號」現在在幹嘛?
    好奇號火星車於2011年11月發射,2012年8月抵達火星展開探測,首要的目標是在火星的蓋爾撞擊坑展開探測。從圖片中看,好奇號火星車就像是一個「小傢伙」,其實好奇號火星車高度2.1米,寬度2.8米,長度3米,車輪的直徑就有半米,機械臂長達2.1米,整個車身在地球上重0.9噸,看吧,這可不是一個小傢伙。
  • 火星沙塵暴肆虐!天問一號火星車會重蹈美國「機遇號」覆轍?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發射準備工作一切就緒,即將由長徵五號遙四火箭送上太空。如一切順利,它將在2021年初飛抵火星,在經過複雜的軌道調整後,著陸器將攜巡視車在火星預定地點登陸。迄今為止,人類已經向火星發射了數十個無人探測器,而成功著陸者寥寥。
  • 火星探測器在文昌發射升空,「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意味著什麼?
    7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基地,由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升空,這是中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落和巡視探測,可謂這是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的,而嫦娥奔月則是中國民間流傳的古老神話故事,並且我國在月球探測工程中,還將中國首輛月球車起名為「玉兔」號,這些都表達了人們對於月球的美好寓意。
  • 為什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不像NASA好奇號那樣採用核電池?
    2020年7月23日,中國第二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如果一切正常,預計於2021年2月份抵達火星。美國幾十年前就開始探測火星了,2012年8月,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這雖然是美國的第4臺火星車,但它卻是世界上第1輛採用核動力驅動的火星車。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發射,但火星探索任務尚未成功
    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這是我國首次自主執行火星探測發射任務,並且也是長徵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地-火轉移軌道】發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圖片作者:江程傑
  • 美國毅力號成功發射,為何它能比中國天問一號提前3個月登陸火星
    一旦錯過火星發射窗口,那麼就要等待下一次機會了。 而在今年的窗口期,阿聯的「希望號」率先出發,中國「天問一號」緊隨其後,美國的「毅力號」則趕上了窗口期尾巴。這是人類航天史上,罕見的三個國家都是開啟火星探測任務。
  • 美國毅力號成功發射,為何它能比中國天問一號提前3個月登陸火星
    一旦錯過火星發射窗口,那麼就要等待下一次機會了。而在今年的窗口期,阿聯的「希望號」率先出發,中國「天問一號」緊隨其後,美國的「毅力號」則趕上了窗口期尾巴。這是人類航天史上,罕見的三個國家都是開啟火星探測任務。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趕在美國之前奔向火星
    長徵五號發射CG「天問一號」是我國首個自主發射的火星探測任務,但不是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名字來源於屈原長詩《天問》,寓意中華民族追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本次發射載荷接近5噸,包括火星軌道器、火星著陸器及火星車。其中火星車高1.85米,重240千克,設計使用壽命3個火星月。
  • 「天問一號」的前輩「好奇」號登陸火星後都做了什麼?
    在海南島東北海岸的文昌航天發射場,中國發射了「天文一號」,這是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經過2000多秒的飛行,它成功地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始了火星探測之旅。它邁出了中國獨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從登陸火星開始,就在登陸火星前夕,讓我們先回顧一下它的「前輩」。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上登陸後都做了什麼?
  • 中國天問一號順利發射,2020火星任務僅剩美國毅力號
    2020年7月23日12時40分左右,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5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天問一號發射升空,經過2000多秒的飛行後,長徵5號和天問一號實現箭星分離,天問一號順利展開太陽能板,發射任務圓滿完成。天問一號將在地火軌道上,利用太陽能向火星移動,將在2021年2月進行火星入軌,完成入軌進行系統檢測,2個月後開始執行火星著陸任務。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火星「競賽」美國迎來終極對手
    2020年7月23日12時42分,伴隨著長徵5號運載火箭(胖五)的點火起飛,備受全球矚目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全國人民迎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意味著:在火星探測領域,美國將迎來終極對手!
  • 我國首個火星任務發射成功,「天問一號」的意義及鮮為人知的背後
    就在剛剛,我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搭載我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點火發射,成功的進入預定軌道,奔向火星,萬眾沸騰!也許可能有人問,發射火星探測器有什麼意義呢?3、是綜合國力的體現,探測火星可以展示我國綜合國力,增加民族自豪感、增加國家的國際影響力等。相對於其他國家的火星探測任務,我國「天問一號」有哪些亮點呢?1、首次發射便要一次實現「繞落巡」,攜帶了火星軌道器及火星車。
  • 造價27億美元的核動力火星車即將升空!比天問一號更快抵達火星
    編者按:力號火星車的造價為27億美元,比好奇號火星車還貴2億美元,之所以昂貴的原因在於其搭載的儀器更精細了,這次NASA試圖利用毅力號找到火星上的宜居證據和生命。毅力號另一個亮點是攜帶了一架名為Ingenuity的直升機,這是人類第一種能夠在地球之外天體上飛行的直升機。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我們為什麼要探測火星?
    你如果關注太空,就會知道今年有三個國家向火星發射探測器:我國的「天問一號」探測器、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和阿聯的「希望」號探測器。其中,「希望」號探測器已於7月20日率先發射升空,目前正在飛往火星的途中;「毅力」號火星車計劃將於7月30日發射。
  • 在火星超3000天,好奇號探測器曾傳回全景圖,看到的火星是這樣的
    好奇號探測器 在人類歷史上,已經發射了幾十個火星探測器,這麼多火星探測器中,比較知名的可能是好奇號火星車。好奇號火星車是在2011年11月發射升空的,經過數月的飛行,在2012年8月成功著陸到火星表面的蓋爾隕石坑內。截止至2021年1月12日,好奇號探測器迎來了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度過的第3000個火星日,相當於3081個地球日(1個火星日相當於24小時39分鐘,1個地球日相當於23小時56分)。
  • 為天問一號獻禮!「火星探索」系列專題:五、火星著陸
    今年7月至8月迎來兩年一次的發射窗口期!北京時間20號06時58分,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伴隨轟鳴,一枚H2A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箭上搭載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希望」號火星探測器。這是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也是今年發射窗口期啟程的全球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在這之後的7月23號,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
  • 天問一號速度接近30千米/秒,為何比美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那麼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現在最讓我們關心的天問一號,自發射以來它做了些什麼,現在與火星距離有多少遠,為什麼比美國毅力號晚著陸3個月? 飛行速度達29.93千米/秒 11月17日,在經過116天的飛行後,天問一號與地球直線距離超過了6380萬千米,在天問1號看來,現在的火星比地球還要近,火星成為天空最明亮的一顆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