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如今儼然已經成了天文愛好者心目中最喜愛的星球之一,對於火星的探索,人們也是越來越看重了,畢竟火星在人們看來是 「人類未來的第二家園」。
通過研究發現,雖然現在的火星一片荒涼,不過在遠古時期的火星上,也是有過一段和地球差不多的宜居時期的,而且也並不排除在這段時期裡是存在過生命的。不過現在看來,火星不知道經歷了什麼,才會變得如此荒涼,但有一點可以證明,那就是火星是可以再次被「喚醒」的,只要科學家在未來通過一些人為手段,就可以將火星改善成為「第二個地球」。
改善火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上世紀末,科學家們曾提出過一項火星改造計劃,並且認為改造周期大概需要200年左右,然後火星上的氣候環境,才會適合地球上的生物生存。不過要想真正的改善好火星,首先就需要大量的水源,畢竟水是萬物之源,如果沒有水源,人類在火星上也是很難生存的。
其實對水源的要求也是很簡單的,人類只需要在火星上進行一次規模非常龐大的人工降雨就可以,不過在這個時候,火星上是沒用生命體存在的。但如果在未來的某一天,火星真的被改善了以後,那麼第一批生命體或許將會是細菌和藻類,因為地球上的最古老居民之一,就是這些生命體。
其實經常看科學知識的小夥伴們都知道,在早期的地球上是沒有氧氣的,是藍細菌的出現改變了地球的大氣結構,從而給地球帶來了氧氣。所以如果將藍細菌移送到火星之上的話,它就可以給火星帶來氧氣,還可以讓火星上的土壤變得非常肥沃,這樣也有助於我們人類的開發和生存。
不過這種辦法雖然說起來簡單,但對科學家們來說是很難的,畢竟現在的火星探索度並不是很高,如果在火星上有什麼隱藏的危險,我們也不得而知。不過作為探索火星的腳步,科學家們也一直沒有停止過,相信在將來的某一天,火星真的能夠成為人類的第二家園。
那麼對此大家又是怎麼看待的呢?你們會希望到火星上生存嗎?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