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測器在火星上的這些發現,讓科學家堅信:人類移民火星能實現

2020-12-05 古今奇聞雜談

在太陽系眾多星球之中,人類獨愛火星,把火星當作「第二家園」,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火星和我們的地球環境非常相似,而且距離也比較近。雖然太陽系外也存著這很多類地行星,但距離太遙遠了,人們實在是可望不可即。可能在將來的百年甚至千年,都不發跨越。所以退而求其次,把研究主要放在太陽系內的火星上。

從1962年人類第一顆造訪火星的探測器以來,現今已有一些列探測器飛往這顆迷人星球。

初期,探測器觀測到火星的地形地貌溫度,這讓我們對它有了更多的了解,火星有著和地球相似的地貌,奧林帕斯山的海拔高達2萬多米,是珠穆朗瑪峰的兩倍之多,是已知太陽系最高的山脈。

馬裡納裡斯谷也叫水手峽谷,長度超過4000公裡,最深的地方達到8千米,清晨的峽谷似乎更加迷人,陽光照射到火星大氣的塵埃上,在天空留下了一輪藍色太陽,如果站在火星就能看到這樣奇妙的景象。

1997年探路者號登陸火星,這是探路者號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到巖石都向同一個方向傾斜,科學家認為,洪水會衝擊這些巖石。

奧德賽號上的伽馬射線光譜儀,發現南極和北極的地表之下有著大量的水冰,這一發現被隨後的鳳凰號火星探測器所證實,如果冰層全部融化,火星將不再貧瘠。

2004年,機遇號火星車發現了一種藍彈珠形狀物體,被形象稱為火星藍莓。

這是一張火星帕夫尼斯火山的照片,圖上的這個洞看起來似乎像是地下洞穴的一個入口,是什麼創在了火星上這些不尋常的洞。

在地球上甲烷是微生物所產生的一種重要分子,好奇號在火星上也發現了甲烷,不由得讓我們充滿好奇。

這些發現讓科學家堅信了,人類有一天可以實現真正的宜居到火星上的夢想,又或者火星上既然被發現了水資源,說不定火星上就存在著某種神秘的物質,只可惜人類目前還無法登陸火星,近距離探索,才使得這些生命沒有暴露在人類面前。

美國曾經在火星上發射的探測車就拍攝回一張火星上撞擊坑的照片,稱這裡曾經就存在著一片汪洋的水源,就像地球上的海洋。

同時這裡因為氣溫低的原因,至今還保留著大量的水冰,那麼這就說明了,火星上不僅只有南北極地區才有水冰,其它地方也是有的。即便水冰是以一種乾冰的形式存在,但這也足以證明火星能夠成為人類未來的希望。

科學家推測,在幾十億年前,火星上不僅存在著隨處可見的水,就如同地球一樣,還有非常宜人的氣候和厚厚的大氣層來抵擋紫外線。

小編認為,既然火星曾經存在著這樣的環境,那科學家就有希望將火星改造成為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人類移民火星的願望就能實現。

對於火星移民,你有什麼看法嗎?歡迎來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火星探測器紛紛上天,人類離移民火星還遠嗎?
    「希望號」發射升空;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緊隨其後,在7月23日發射升空,這次要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環繞、著陸、巡行」三項任務的創舉,一舉跨入火星探索第一隊列。據說,馬斯克造汽車、造火箭、挖隧道,還有搞能源公司,用賺來的錢和研究出的技術,為「火星移民」做準備,並計劃在2050年送100萬人上火星。對於我們這些整天在地球忙忙碌碌的人類來說,可能會非常好奇:火星到底有啥獨特的魅力,吸引這麼多國家投入巨資去做探測?還吸引著馬斯克這樣的科技狂人要去搞什麼「火星移民」?現在我們距離火星移民還有多遠呢?
  • 火星移民真能實現嗎?火星上能種土豆嗎?快報對話「火星叔叔」鄭永春
    中國科學家們要將這些問號,遞交到蒼穹深處。今天中午12:40左右,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預計會在明年2月進入火星軌道,並一次性實現「繞、落、巡」三個動作,如果順利,這將會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軟著陸,面臨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
  • 人類到底能不能移民火星,地了解這三點
    不只各國官方牽頭頻頻發射探測器探索火星氣候環境,SpaceX公司馬斯克也將畢生夢想放在火星移民上,據悉,馬斯克造汽車,搞新能源,造火箭都是為將來火星探索移民奠定技術資金基礎,並計劃在2050年將100萬人送上火星,一圓火星移民的畢生夢想。那火星到底有何獨特魅力,引得諸多航天大國,航天大咖耗費巨資去深入探測?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有實現可能嗎?我們距離火星移民還有多遠?
  • 人類是否可以移民火星?首先,我們要在火星上找到生命
    但人類登陸火星卻是必須要做的事,其一,這可以展示人類文明的先進,作為大國之間科技競爭發展的動力;其二,登陸火星,人類就可以了解它的「移民條件」。以現在的太空科技發展狀況來看,登陸火星在50年內有可能實現。當人類了解清楚火星後,就擁有了移民的可能性。但這是全人類的事,且成功的可能性不高,因為很難先回答那個「為什麼?」 要移民火星這個大問題。
  • 馬斯克:火星移民不是夢!30年內,百萬人類或將成功移民火星
    金星探測器,火星探測器,旅行者號等等,這些無不為人類太空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那麼,在未來30年內,人類憑著日益進步的科學技術,能成功移民火星嗎?人類目前的探測器根本無法在金星表面探測,所以,火星成了我們探索的最佳星球。
  • 人類移民太空能去哪?火星「淘汰出局」,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
    如果人類要實現移居外太空,那麼我們能移居到哪裡呢?曾有科學家認為火星是不錯的選擇,可是我們都知道火星是一顆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乾旱又缺水,怎麼會適宜人類生存呢?早在2015年9月28日,NASA就宣布火星存在流動水,並且在2018年科學家們就發現了火星上的液態水,次年美國「好奇」號火星車還發現火星曾存在鹽水湖,這些重大發現都讓科學家們重燃了對移居火星的信心。
  • 科學家在火星上有一個重大發現,讓人類對火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
    除了這三顆星球,其它星球都是在宜居帶之外,更不適合人類的生存,最後科學家只能無奈將火星作為人類未來移民的希望,不過想要在火星生存,還需要對火星進行一系列改造才行。因此近幾十年以來,科學家加大了對火星的探索和研究,只有將火星完全搞明白了,才能夠進行下面的改造計劃。
  • 火星疑似誕生過遠古文明、火星最適宜人類移民,人類何時殖民火星
    ,但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有個觀點:知道的越多,越能發現自己的無知。205年9月28日,NASA宣布,火星存在流動水;2018年7月25日,法新社消息稱,火星上發現了第一處液態水;2019年10月,「好奇號」探測器發現火星曾存在鹽水湖。
  • 人類移民火星還要多久?
    在太陽系中,人類如果想要完成星際移民的壯舉,火星可以說是第一選擇了。如今人類向火星發射了很多探測器,而更多的探測器也蓄勢待發。那麼,我們距離實現移民火星,還需要多久呢?為什麼選擇火星呢,我們來看看火星的真實情況,火星上的光照只有地球的43%,而且沒有磁場,沒有臭氧層來阻擋宇宙射線,平均溫度為零下60攝氏度。而且晝夜溫差極大。沒有液態水,以目前情況的人類根本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所以,最初級的辦法就是在火星建設封閉的基地。
  • 火星上發現「人類腿骨」!火星上真的有人類居住?
    甚至科學家們想要將火星進行改造,使它變得能夠適合人類生存,從而讓地球人移居火星!這些火星探測器為人類帶回了很多珍貴的照片和信息,這也是人類研究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的重要證據!那麼,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呢?事實上,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就拍到了疑似「人類腿骨」的照片,引起了軒然大波!從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分明就是人類的腿骨!
  • 人類會移民火星嗎?十問首次火星探測
    圍繞這個核心問題,在天問一號之後,後續還有其他探測,要對火星的土壤進行取樣返回,在實驗室裡進行分析,看看火星的宜居性到底如何,水到底去了哪裡,以多大的速率逃逸?3 為何在烏託邦平原著陸?魏勇:在選擇著陸點過程中確實經歷了很多次的遴選過程,工程方面的考慮是尤為重要的。從科學方面講,著陸區的地質特徵、磁場條件等都非常獨特,科學家團隊期望能有重要的科學發現。
  • 火星上有什麼?為何人類一定要移民火星?這些因素讓人類不死心!
    火星在很早以前就成了科學家探索的目標,因為火星也是一顆類地行星,處於宜居帶中,環境與地球環境又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很早以前便有科學家猜測在火星上會存在生命,是一顆宜居星球。這些年來經過科學家的探索,並沒有在火星上發現外星生命,並且以火星目前的環境來看,也是無法適宜人類生存的,但是科學家依然沒有放棄對火星的探索,甚至還希望在未來能夠實現移居火星的計劃。那麼人類為什麼要和火星死磕,一定要移民火星呢?主要是火星上的這幾個因素讓人類遲遲不死心。
  • 火星上真的存在生命嗎?移民到火星是否靠譜?
    上述照片顯示的地形地貌也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甚至有人開始討論「移民」火星的相關話題。  天文學博士、科普作家高爽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則表示,火星是一顆類地行星,也一直是人類進行太空探索的重要目標。高爽說,而且金星上的氣壓極大,到處都是火山爆發的景象,環境十分惡劣。  火星因何成為太空探索關注焦點?  雖然都是類地行星,但在太空探索中,火星總是能吸引人們更多關注。
  • 美國探測器疑似在火星發現「人骨」?科學家:火星或許存在過生命
    導語:美國探測器疑似在火星發現「人骨」?科學家:火星或許存在過生命人類除了對月球研究的較為透徹外,對火星的研究觀測也費了不少心思這麼多年以來,美國派出的NASA火星探測器對火星日日夜夜的巡查探索足以說明人類對火星的關注度十足的高,每次傳回的火星觀測圖也都被許多人關注著。而隨著火星的深入探索後,人類逐漸對火星寄予厚望,紛紛嚷嚷著要進行「火星移民計劃」。有這一類聲音的響起,主要是因為許多人都相信火星曾出現過生命。
  • 18億像素火星全景照片引熱議 移民火星能否實現?
    高爽說,而且金星上的氣壓極大,到處都是火山爆發的景象,環境十分惡劣。  火星因何成為太空探索關注焦點?  雖然都是類地行星,但在太空探索中,火星總是能吸引人們更多關注。  究其原因,高爽說,首先,空氣稀薄、一直晴朗的火星,比較容易被人類派出去的探測器「親密接觸」;另外,火星圍繞太陽的運動軌道,和火星自轉的平面之間有一個夾角,地球也有這個夾角。
  • 人類移民火星有多難?首批人類火星殖民者很可能會死在火星
    人不管是背井離鄉還是尋找新大陸,最終都還在地球上。只要人還在地球上,我們人類最起碼的生存條件還具備。這些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就是水、氧氣和食物。在地球上,只要不是環境非常極端的地方,這三個基本條件都會一應俱全的。
  • 火星移民不再是夢,「2020漫遊者」將為火星移民研究鋪平道路
    其將在以往機器人探測器的基礎上收集火星的首批樣本,這些樣本將在稍後送回地球。在科學方面,科學家也在考慮我們可以在火星表面做出的新發現,當取回樣本時,這些新發現將為科學家提供有用信息。科學家們非常想知道火星如何能有人居住,人類如何能來到火星,並利用火星環境中現有的資源。首先派出的機器人偵察兵去了解一些重要的地方,收集足夠資料,並為我們自己前往鋪平道路。」
  • 火星移民到底有沒有可能?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明白了
    有了火星探測器,人類對火星的了解也越來越多,前段時間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傳遍了科學界:科學家終於在火星上發現了液態水。為了尋找火星液態水,NASA可是花費了15年的時間和付出。通過好奇號等探測器對火星表面的探測,科學家認為火星在25億年前也是一個和地球一樣的星球,藍天白去,有河流,湖泊,海洋的存在,同樣也有大氣層,非常適合生物的生存。
  • 火星有一個弊端,使得人類移民火星成為幻想,這顆星球或許更靠譜
    人類對於頭頂這片天空有著極大興趣,所以上世紀以來,太空探索事業就如火如荼的進行了起來,人類探測器踏足太陽系內各個行星,為科學家們發回了寶貴的地外星球的信息,我們了解到了太陽系內各大行星的信息。科學家們探索宇宙星體的目的有很多,其中探索地外行星是否宜居也是一個重要課題。
  • 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了一個適合人類移民的「完美地點」
    據科學家稱,火星上的地下隧道可能是這個星球上第一個人類基地的完美自然藏身之處。火星上的這些隱藏空間,在位於一個名為「Hellas Planitia(赫拉斯盆地)」的區域之下,這裡將有助於保護太空人免受火星表面溫度的巨大波動和破壞性輻射的影響。實際上,航天專家們長期以來一直在尋找火星上建立太空棲息地的完美地點,這是美國宇航局計劃在未來20年內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