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到底能不能移民火星,地了解這三點

2021-01-07 倪衛濤

#宇宙生活指南#近兩個月,各國相繼發射火星探測器,先是阿聯希望號升空,緊接著7月23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於海南文昌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在經2000多秒高空飛行後,將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計軌道,正式拉開我國自主行星探測的序幕。而美國毅力號也在多次延期後成功發射,使火星一度成為今年深空探索的重要目標。

近兩個月,各國相繼發射火星探測器,先是阿聯希望號升空,緊接著7月23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於海南文昌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在經2000多秒高空飛行後,將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計軌道,正式拉開我國自主行星探測的序幕。而美國毅力號也在多次延期後成功發射,使火星一度成為今年深空探索的重要目標。

不只各國官方牽頭頻頻發射探測器探索火星氣候環境,SpaceX公司馬斯克也將畢生夢想放在火星移民上,據悉,馬斯克造汽車,搞新能源,造火箭都是為將來火星探索移民奠定技術資金基礎,並計劃在2050年將100萬人送上火星,一圓火星移民的畢生夢想。

那火星到底有何獨特魅力,引得諸多航天大國,航天大咖耗費巨資去深入探測?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有實現可能嗎?我們距離火星移民還有多遠?下面讓我們就這些疑問仔細探討一番!

一、火星獨特魅力

人類航天探索歷史上火星是永遠繞不開的行星,火星移民熱度也從未冷卻過,無論是影視,還是著作中,都能看到火星移民的相關情節,且據數據調研顯示,人類對火星探索源於20世紀60年代,全球上下共發射過44顆探測器去火星上,足可見人類對火星的情有獨鍾。而鍾情於火星的根本原因也無非兩點:

一是源於好奇心的驅動,我們人類究竟是從哪來的?宇宙中到底還有沒有生命出現?等等。最開始我們以為這些答案會在月球上找到,畢竟月球作為地球的天然衛星,是與地球關係最為密切的半星,不過隨著多次探月任務這一希望幾近渺茫。但人類並未放棄,將目光鎖定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經過人造飛船,太空飛行器對這些行星的訪問探測,火星生命存在的希望最大。據科學家推測,火星可能在40億年前有過生命存在,當時火星氣候溼潤溫暖,河流海洋皆有存在痕跡。那這40億年到底發生何種變故,導致火星如此荒蕪,孤寂,火星的變故是地球的未來還是過去……問題都是吸引科學家們頻繁造訪火星的一大原因。而對火星的進一步探測也有助於人類深入認知星球的形成演變緣由,從而應對地球未來可能發生的變故。

二是火星與地球同是太陽系的行星,是距離地球較近的類地行星,而且根據之前深入探測研究,人們發現火星在氣候,大氣,環境上同地球有很多相似之處。首選火星也有公轉和自轉,火星的一天是24小時37分,幾乎有著與地球等同的晝夜交期時長,另外,火星上看太陽也是東升西落,同時還有著有地球傾斜角度相近的25.19度的赤道傾斜角,這使得火星也具備春夏秋冬四季變化條件。同時火星還有著與地球相似的巖石表層,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化合物,火星表面同樣籠罩著大氣層,而科學家也在火星上探測到水資源存在,由此可見,火星是太陽系中環境最接近地球的行星。

另外,火星的探測成本相較其他行星更低,火星據地球大約5000萬公裡到4億公裡,不過每個26個月會出現一次火星衝撞日,這時火星距離地球相對較近,進行火星探測發射,可以極大降低能源以及飛行時間損耗,因此火星成為人類最執著研究探測的異性行星。

二、火星探測史

人類對火星探測源於20世紀69年代,這時期的火星探測主要被前蘇聯和美國壟斷,美國發射的海盜一,二號探測器於火星生成功著陸,並對火星土壤進行簡單採樣,因技術原因並未進行深入探測,也未發現有機分子和生命存在的跡象,第一階段的火星探測就這樣告一段落。到了1996年美國重啟火星探測計劃,接連發射火星勘測者和探路者兩個飛行器,其中探路者還攜帶世界上第一輛火星車,對火星全面探測,以確定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接著進入2000年,二十一世紀,印度,歐洲航天局也加入到火星探測中,打破了美國和蘇俄對火星探測的壟斷局面,而且隨著航天科技的突飛猛進,火星探測率也大大提升,2004年美國機遇號成功發射,在火星進行長達14年的漫遊探測,最終到15年失聯,同一時間發射的勇氣號成功找到火星上水資源存在的證據,再次激起科學家對火星探測的熱情,之後美國更是頻頻發射飛行器上火星,11年的好奇號,18年的洞察號以及剛剛發射的毅力號,繼續對火星氣候,地貌,地形進行深度探測,以及對火星上存在過的生命的探尋。而我國也在今年7月抓住火星探測這一熱潮,首臺行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也將於火星一次實現繞落巡任務,開啟中國火星探測新徵程。

三、移民火星的可能性

關於火星地貌特徵,探測歷史大家都有了簡單了解,那火星移民到底靠不靠譜呢?

首先火星移民這個猜想是有實現的可能的,按照目前科學家預測,我們圍繞著的太陽如今處於壯年期,但它會不斷進行演化,當演化到老年期時可能會膨脹成一顆紅色巨星,甚至伸展至地球軌道附近,加上人類這些年對地球生態的持續改變,地球將不宜居住,那移民就是首要考慮的解決方案,而火星是目前發現的行星中最接近地球環境,人類有可能宜居的第二棲息地。

當然,火星的適宜是相對的,對比其他行星火星是最佳的宜居選擇,但相比地球環境,火星環境還是比較惡劣的,火星上雖有水資源,但那卻在極地冰層之下,很難滿足人類用水需求,其次是大氣層問題,火星大氣層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氧氣水汽含量極少,且火星表面溫差較高的溫度,平均溫度較地球低30度並不適合人類居住。

再加上目前人類對火星的認知還較為淺薄,航天技術也不甚成熟,所以說,人類未來移民火星難度還是很大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方面需要浩大工程改造火星環境,建立適合生存的火星基地,再者還需要加強航天,火星探測技術,對火星有一個更全面透徹的了解。

關於火星移民,如今只能存在於現實與幻想之間,隨著科技的發展,移民火星確實有實現的可能,但距離現在還十分遙遠。不過只要堅持探索,終有一日夢想也會照進現實!

相關焦點

  • 人類到底能不能移民火星?矽谷高富帥:2050年送100萬人登上火星
    人類到底能不能移民到火星?這個問題我們有請馬斯克來回答!馬斯克說:我終有一天會將人類帶往火星,移民火星不再是電影裡的場景,將會真實地發生。世界上的富豪很多,但馬斯克無疑是最具夢想的那個,當一些富豪們正在為明天的青菜賣多少錢而彼此燒錢爭奪的時候,馬斯克正在為人類的夢想而付之行動。
  • 人類移民火星到底有多難?首批人類火星殖民者,大概率會死在火星
    只要人還在地球上,我們人類最起碼的生存條件還具備。這些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就是水、氧氣和食物。在地球上,只要不是環境非常極端的地方,這三個基本條件都會一應俱全的。人類移民火星要面臨更多的困難。首批人類火星殖民者即使順利抵達火星也可能會很快死在火星上的。 目前科學家已經往火星上發射了多個探測器。我們對火星的了解可以說是"了如指掌"了。人類生存需要的三個基本條件在火星上具備嗎?
  • 移民火星,人類能活下來嗎?
    該機構也在2015年10月份發布了在火星上建立永久聚居地的計劃書,列出了建立「外太空居住設施」的詳細計劃,以此作為向火星移民的跳板。計劃提出,到2030年人類將在完全獨立於地球的火星聚居地工作和生活。隨後的2016年,不甘寂寞的埃隆·馬斯克國際宇航大會(IAC)上做了題目為「把人類變成星際公民」的演講,首次全面詳細地介紹了SpaceX飛往火星的火箭計劃。
  • 人類移民火星有多難?首批人類火星殖民者很可能會死在火星
    只要人還在地球上,我們人類最起碼的生存條件還具備。這些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就是水、氧氣和食物。在地球上,只要不是環境非常極端的地方,這三個基本條件都會一應俱全的。首批人類火星殖民者即使順利抵達火星也可能會很快死在火星上的。目前科學家已經往火星上發射了多個探測器。我們對火星的了解可以說是"了如指掌"了。人類生存需要的三個基本條件在火星上具備嗎?
  • 火星,為什麼是人類移民太空的首選地?
    來源:中國科普博覽  各種科幻電影裡,人類把火星當作移民太空的目的地。現實中,浩瀚星空,人類都爭相選擇火星作為探測目標。2020,火星將會很熱鬧,美國、中國和阿聯都有去火星的計劃。  人類為什麼如此執著於火星?這或許要從人類的火星情結說起。
  • 火星有一個弊端,使得人類移民火星成為幻想,這顆星球或許更靠譜
    文/科學年輪人類是這個地球上最神奇的生物,因為人類具有智慧,這點任何動物都無法與之相比,人類也憑藉智慧使自己遠離了危險與飢餓,在近幾百年間,人類科技迅速崛起,進入了先進文明的科技時代。人類對於頭頂這片天空有著極大興趣,所以上世紀以來,太空探索事業就如火如荼的進行了起來,人類探測器踏足太陽系內各個行星,為科學家們發回了寶貴的地外星球的信息,我們了解到了太陽系內各大行星的信息。科學家們探索宇宙星體的目的有很多,其中探索地外行星是否宜居也是一個重要課題。
  • 人類會移民火星嗎?十問首次火星探測
    圍繞這個核心問題,在天問一號之後,後續還有其他探測,要對火星的土壤進行取樣返回,在實驗室裡進行分析,看看火星的宜居性到底如何,水到底去了哪裡,以多大的速率逃逸?3 為何在烏託邦平原著陸?魏勇:在選擇著陸點過程中確實經歷了很多次的遴選過程,工程方面的考慮是尤為重要的。從科學方面講,著陸區的地質特徵、磁場條件等都非常獨特,科學家團隊期望能有重要的科學發現。
  • 人類有沒有改造火星,移民火星的可能?這本書讓我們認識火星
    影片中不僅花了很大的功夫去模擬火星的地貌,也展現了探測、登陸、改造火星等科幻之旅,喚起了我們對火星的嚮往和好奇。在這個遙遠而神秘的星球,藻類真的能擁有生存的機會嗎?火星上的生存環境到底是怎樣的?人類有沒有改造火星並且移民其中的可能?而這些問題,在同名科普書籍《紅色星球》中就得到了解答。
  • 人類計劃將來要移民火星,那麼從地球到火星,到底要多長時間呢?
    人類計劃將來要移民火星,那麼從地球到火星,到底要多長時間呢?人類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兩百多萬年了,從猿人到現在的人類經歷很漫長,以前人類因為吃的不好,營養問題和醫療不到位,所以很容易生病,一點小病都會失去生命,以前拉肚子都是絕症,但是現在各種條件都好了,人口繁殖也越來越多,對環境的影響很大,慢慢的就有人不滿足了,想要去外太空找新的「地盤」,有人看上了火星,如果人類計劃移民火星,那麼從地球到火星,到底要走多長時間呢?
  • 人類即將登陸火星?火星有什麼不同?為什麼選擇移民火星?
    最近幾年科學家還發現了火星上有水的條件,2018年7月25日,義大利航天局宣布,在火星冰蓋之下發現一個直徑20公裡的冰下湖。這是太空科學家在火星上探測到的首個大型液態水體,這也是後來為什麼大家都對火星產生了移民信心的原因!水是生命之源嘛!
  • 人類移民火星還要多久?
    在太陽系中,人類如果想要完成星際移民的壯舉,火星可以說是第一選擇了。如今人類向火星發射了很多探測器,而更多的探測器也蓄勢待發。那麼,我們距離實現移民火星,還需要多久呢?但是,這種方法的可行性極低,需要高昂的人力物力成本,火星上嚴酷的自然環境還會隨時威脅人類的安全。另一種可行的方法就是將火星改造成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這樣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移民。那麼,如何將火星改造呢?科學家認為,有三個關鍵點:人工引力、層厚大氣、生態系統。只有解決這三個關鍵問題,人類才有可能在火星生存。
  • 火星移民真能實現嗎?火星上能種土豆嗎?快報對話「火星叔叔」鄭永春
    今天中午12:40左右,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預計會在明年2月進入火星軌道,並一次性實現「繞、落、巡」三個動作,如果順利,這將會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軟著陸,面臨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
  • 天問一號,飛向火星!何時人類才能夠移民火星?
    作為太陽系的行星之一,火星與地球在環境等方面的相似性。有專家認為,火星是人類未來移民的首選地。這意味著,火星將是人類的「第二家園」。既然火星是人類孜孜不倦追求的「第二家園」,何時人類才能夠移民火星呢?但是,如果人類真的想移民到火星上來生活的話,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解決物理層的問題,解決火星環境問題,包括火星大氣問題。 雨果獎獲得者、科幻作家郝景芳也表示,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人類即使移民火星,也一定是在封閉環境下有限資源條件下的生存。這就意味著火星生活不可能是非常自由的,一定是將所有人束縛在一個有限的空間裡。
  • 火星移民計劃:你敢不敢做第一個火星人
    近幾年上映的電影中,太空探險和火星探索題材的電影不勝枚舉,這是人們對地外生活的幻想。不過,這種幻想已經被人類一點一點變為現實。火星救援劇照星際穿越劇照「火星到底是不是適合人類居住」一直是天文界爭議最大的話題。
  • 火星探測器紛紛上天,人類離移民火星還遠嗎?
    據說,馬斯克造汽車、造火箭、挖隧道,還有搞能源公司,用賺來的錢和研究出的技術,為「火星移民」做準備,並計劃在2050年送100萬人上火星。對於我們這些整天在地球忙忙碌碌的人類來說,可能會非常好奇:火星到底有啥獨特的魅力,吸引這麼多國家投入巨資去做探測?還吸引著馬斯克這樣的科技狂人要去搞什麼「火星移民」?現在我們距離火星移民還有多遠呢?
  • 中國將於2020年登陸火星,我們離火星移民還有多遠?
    曾幾何時,探索火星似乎還是很尖端的科學技術,甚至屬於"科幻"範疇。但最近幾年,這事兒似乎悄無聲息的即將成為可能了。火星適合人類居住嗎陽光,空氣和水,是人類生存的三大基本條件。無論哪一顆星球,只要滿足這三點,就有成為人類下一個家園的潛力。
  • 火星被證實有液態水,未來人類移民火星是否可能
    研究人員表示,此次的發現可能是在火星上找到的首個可供生命棲息的地方。對於探索地球的天空人士來說,這一消息可謂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如果地球的生存環境逐漸變差,那麼人類是否有移民火星居住的條件?那麼該發現又有哪些特點和值得我們關注的地方呢?
  • 人類的「新家」,最適合星際移民的地方,火星到底有多好?
    在西瓜視頻創作人【捕月說】的作品【「不吉利」的火星為什麼是太陽系最適合移民的星球?】中,我們就能了解更多關於火星的知識還有地球各個國家對於火星的探索,感興趣的朋友快上西瓜視頻搜索觀看吧!話不多說,下面進入正題。
  • 人類是否可以移民火星?首先,我們要在火星上找到生命
    但人類登陸火星卻是必須要做的事,其一,這可以展示人類文明的先進,作為大國之間科技競爭發展的動力;其二,登陸火星,人類就可以了解它的「移民條件」。以現在的太空科技發展狀況來看,登陸火星在50年內有可能實現。當人類了解清楚火星後,就擁有了移民的可能性。但這是全人類的事,且成功的可能性不高,因為很難先回答那個「為什麼?」 要移民火星這個大問題。
  • 埃隆·馬斯克竟表示十年內可移民火星,移民火星有那麼簡單?
    2003年.美國召開了一次意義極為重大的國際會議——關於火星移民,同時提出了火星地球化的概念提議:在未來幾個世紀甚至上千年,通過一系列的措施,逐步將火星改造成一個類似地球的星球,使其成為未來人類的第二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