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火星適合居住:人類將扔幾顆核彈

2021-01-15 中關村在線

SpaceX公司執行長艾倫-馬斯克近日表示,正在考慮如何讓火星變暖,可以使用核彈在火星上創造兩個太陽,這樣就能讓火星冰層融化,全球溫度可滿足人類生存需求。艾倫-馬斯克同時也在啟動一項太陽能電池板計劃,讓所有的城市大規模利用太陽能。該計劃於改造火星有點類似,都是屬於使用規模化利用核聚變能量,在火星上引爆核彈不僅能夠融化兩極冰層,還能使火星大氣升溫,變成一顆適合宜居的太陽系行星。

艾倫-馬斯克關於火星改造的想法來自我們目前已經取得的火星發現,美國宇航局科學家在火星兩極發現了冰蓋,同時還發現了火星液態水流,即便是季節性的水流也足以讓科學家興奮。有水就意味著有生命存在,也讓火星的未來充滿了希望。不過火星目前的狀態仍然不適合宜居,火星上二氧化碳佔據了96%的大氣,氧氣還不到1%。如果人類要到火星上定居,必然要穿著火星太空衣,同時火星大氣壓也很低,重力場也比地球弱,一個45公斤的成人在火星上只有17公斤示值。

火星溫度平均值為零下62攝氏度,最低可達到零下176攝氏度。儘管有何如此惡劣的環境,但也擋不住人類宜居火星的熱情。根據SpaceX公司的計劃,在未來2至3年內完成太空人送抵國際空間站的任務,之後開始著手讓入軌費用大大降低,並開始執行火星改造計劃。核武器被認為是改造火星的第一選擇,至少在我們掌握可控核聚變之前,這是人類能夠調用的最強大能量。

在地球上,核武器能夠造成大規模殺傷,爆炸後大約35%至45%的能量以熱能釋放出來,而且擴散非常迅速,可用來加熱火星大氣。目前該理論仍然處於探討之中,如何把核彈製造出來,再運輸到火星也是個難題。前往2.25億公裡外釋放一顆核彈也需要技術支持,至少在未來數十年內無法實現。NASA局長認為,殖民火星是必要的,為了保存人類這個物種的生存,擴展殖民地是唯一的選擇。


馬斯克

微信

公眾號搜索「

驅動

之家」加關注,每日最新的手機、電腦、汽車、智能硬體信息可以讓你一手全掌握。推薦關注!

【長按左邊圖片關注】

http://news.zol.com.cn/544/5443525.html news.zol.com.cn true 中關村在線 http://news.zol.com.cn/544/5443525.html report 1622 SpaceX公司執行長艾倫-馬斯克近日表示,正在考慮如何讓火星變暖,可以使用核彈在火星上創造兩個太陽,這樣就能讓火星冰層融化,全球溫度可滿足人類生存需求。艾倫-馬斯克同時也在啟動一項太陽能電池板計劃,讓所有的城市大規模利用太陽能。該計劃於改造火星有點類似...

相關焦點

  • 火星怎樣才能改為「地球」?馬斯克:10000顆核彈足以解決
    隨著我們人類的科技水平不斷發展,地球明顯已經滿足不了我們人類的探索了,如今的人類將視野已經放在了外空,航空航天技術成為了一個國家和地區人們重點發展的對象。如今的人類早已可以踏足外空,在自從發射火星探測器後,很明顯一個月球已經滿足不了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了。
  • 他提議用10000顆核彈將火星改「地球」!
    但現在各種尖端科技的研究,差之毫厘謬之千裡,科研領域越來越廣,各項科技齊頭並進,將整個世界打造的更加美好。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人類對於大自然的探索,對於地球的探索,都已經有些不滿足了,因此更多的科學家將目光瞄準了宇宙,想要探索更多的宇宙奧秘,而火星是一個離地球比較近的行星,因此火星也是成為了人類第一個研究的目標。
  • 如何改造火星,讓火星適合人類居住
    火星作為離地球較近、與地球具有很多相似點的行星,人們對於火星具有很大的期望,那麼究竟可以不可以對火星進行改造,將火星改造成為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呢?如果人類能夠在火星上定居,一些條件是必備的。首先,要有水和氧氣,火星要有磁場,產生大氣層來防護太陽輻射,其次,火星的溫度也要升高。首先,水是生命的必需品,在火星上生成水有多種方式。火星的地層中發現了直徑約20公裡的湖,由於火星的溫度很低,這些水都是凍在地下,如果將地下水開採出來(難度較大),那麼久可以提供大量的水。
  • 太陽系這顆星球比火星更優秀,可能更適合人類未來移民居住
    因此,銀河系並不缺少可供人類生存的天然宜居行星,也有可能存在和地球生態環境完全一樣的行星。但是這些適宜人類生存的類地行星都在太陽系之外,距地球少則幾光年,多則幾百光年以上。以人類的科技發展速度,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還沒有能力走出太陽系探索,因此尋找適宜人類生存的新星球只能在太陽系內尋找。
  • 馬斯克想動用10000顆核彈去炸火星?改造火星的辦法還有哪些?
    馬斯克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發表言論,想把人類送去火星。要在2100年之前,送100萬人去火星上面生活。馬斯克的星艦如今的他,工作重心放在了星艦上,指望星艦作為人類往返地球和火星之間的交通工具。星艦的原型機SN8號已經研製出來了,並且進行了試飛。升空6分鐘,高度就達到了12500米,在進行「著陸翻轉操作」後,發動機出現故障,沒有平穩降落,火箭爆炸解體了。
  • 火星或將是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這個理由不牽強!
    火星一直是人類想要徵服的星球,早在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人類就發射火星探測器,想要一探火星,火星探測機會貫穿了人類航天史,從人類可以發射火箭一直到現在,世界各國都在努力的了解這顆星球,那為什麼人類多這顆太陽系第四顆星球如此的著迷呢?因為火星是人類在太陽系裡面和地球最為接近的星球,它的地表結構,以及含有水的證明以及和地球相似的重力,都讓火星成為人類星際移民的首選。
  • 火星適合人類居住嗎?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火星是否適合人類生存。火星的基本特徵火星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均半徑為1. 52AU,根據克卜勒第三定律可以計算出它的公轉周期T=1.88。火星自轉一周的時間為24小時37分鐘,碰巧與地球的自轉周期非常接近。
  • 科學家發現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適合居住,未來必須離開地球?
    地球,是目前唯一一顆被確認存在生命的天體,在我們的常識中,只有地球適合生命居住,因為地球環境穩定,擁有四季變化和多樣性的生態系統,但是有科學家提出,地球可能並不是人類的最佳選擇,進行對比篩選後發現,在銀河系中存在24顆比地球還要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 需要10000枚核彈才能將火星變成地球,馬斯克:沒問題
    為什麼我們需要加熱火星?馬斯克為何執著於用核彈轟炸火星呢?被冰凍的氣體人類一直將火星視作「下一殖民地」,但是如果人類想要殖民火星,面對的最大的問題便是火星稀薄的大氣層。10000枚大當量核彈,這些核彈的技術目前仍不成熟,人類根本沒有能力改造火星或者其他行星。
  • 需要10000枚核彈才能將火星變成地球,馬斯克:沒問題
    馬斯克的「火星核轟炸」計劃一經提出就受到廣泛關注,相信你也有不少疑惑。為什麼我們需要加熱火星?馬斯克為何執著於用核彈轟炸火星呢?被冰凍的氣體人類一直將火星視作「下一殖民地」,但是如果人類想要殖民火星,面對的最大的問題便是火星稀薄的大氣層。火星的大氣壓僅為地球大氣壓的1%,想要讓氣壓提高到適宜人類生存的狀態,必須要向其填充氣體。
  • 科學家發現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居住
    地球,是目前唯一一顆被確認存在生命的天體,在我們的常識中,只有地球適合生命居住,因為地球環境穩定,擁有四季變化和多樣性的生態系統,但是有科學家提出,地球可能並不是人類的最佳選擇,進行對比篩選後發現,在銀河系中存在24顆比地球還要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地球不再是人類的最佳選擇了嗎?
  • 太陽系這顆星球可能存在大面積海洋,是否適合人類居住?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地球這顆藍色星球的環境了解越來越深。地球內部存在著全球變暖,資源枯竭等問題;外部則是小行星撞擊,外星人來訪等等,可以說是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困境。因此,人類一直在尋找除地球以外的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不僅是想找到人類可以移居的地點,也是尋找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
  • 8大行星中為何只有地球適合人類居住?
    為何只有地球合適人類居住呢?太陽系內八大行星,靠近太陽的四顆為巖質行星又是近日行星,遠離太陽的四顆為氣態行星。地球(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地球是目前人類探測到的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其他七大行星為什麼不適合人類居住?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為什麼能不能到其他星球上去居住呢?
  • 人類探索火星幾近痴迷,火星適合人類居住嗎?想在火星安家太難了
    人類如此頻繁的探索火星,火星適合人類居住嗎?目前來看,火星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火星的大氣密度還不到地球大氣層的1%。火星大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佔火星大氣總量的95.3%。火星大氣中的氧氣含量極低,只有0.15%。而人類而地球上的絕大多數生命是離不開氧氣的。我們只看這三點就可以知道火星環境和地球差別太大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
  • 人類探索火星幾近痴迷,火星適合人類居住嗎?想在火星安家太難了
    前幾天我們的天問一號動身前往火星了。除了我們國家的天問一號,今年還有三個探測器將要飛往火星。據有關資料顯示,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到現在人類已經向火星發射了40多次探測器。火星是人類探索最為頻繁的星球。人類如此頻繁的探索火星,火星適合人類居住嗎?目前來看,火星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
  • 10000顆核彈炸火星能使其「地球化」?科學家:根本是天方夜譚!
    ,發射過去的探測器也將近50顆。雖然探測推測出火星在過去是存在液態水,甚至存在巨型的地下水庫,但距離移民火星還是一件極遙遠的事。一直致力於「殖民火星」、有著「鋼鐵俠」之稱的科學狂人馬斯克(Elon Musk)曾提出建議:核爆火星。他認為這樣可以令火星快速『地球化』,變得適宜人類居住。
  • 來自火星探測器的真實圖片 2030年將確認火星是否適合人類居住
    除地球以外,太陽系的八顆行星中,因為火星有類似地球的極晝極夜現象、火星自轉周期的長度、火星太陽的距離等因素,有極大的可能存在生物。而且火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也因此成為最方便探索的行星。火星已經探查出含有純淨的冰,那麼火星是有可能存在生命的。而且有冰存在,那麼就為人類大規模登陸火星,創造了條件。美國的勇氣號、機遇號和好奇號在火星執行探測任務多年,先後傳回了成千上萬張圖片,並確認了火星含有水資源的情況屬實。
  • 比地球還適合人類居住?這些行星真的存在嗎?
    導讀:地球作為人類的發源地,無疑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然而隨著近代科技的發展,尤其是工業革命以後,人類對地球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影響著人類的發展甚至生存!人類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 火星「家園改造計劃」,美國專家:考慮用1萬顆核彈頭炸火星
    火星,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的目標,當人類開始對外星登陸感興趣時,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這顆離我們很近的行星上。現階段人類主要登陸計劃還在月球,只是因為月球離我們比較近,技術風險更小,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就算要往外走,也必須現在月球建立一個中轉站,這是為什麼我們熱衷於登月卻沒有人登火星的原因。
  • 10.7光年外行星或適合居住,如不出意外,火星2030年之前有人類?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第二地球」的探索對人類來說已經不陌生了,我們幾乎每天都在探索之中,而至今可以說還沒有完完全全確定出一顆系外行星適合人類居住,所以科學家很著急,其他人也著急,因為我們確實需要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隨著地球生態系統的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