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們的天問一號動身前往火星了。除了我們國家的天問一號,今年還有三個探測器將要飛往火星。據有關資料顯示,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到現在人類已經向火星發射了40多次探測器。火星是人類探索最為頻繁的星球。
人類如此頻繁的探索火星,火星適合人類居住嗎?目前來看,火星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

火星是地球軌道外側的行星鄰居。它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只有5500萬公裡左右。因此火星到地球的距離是比較近的。一般情況下,從地球發射的探測器經過6個來月的時間就可以抵達火星。雖然火星距離地球很近吸引著人類不斷地去探索它,但火星的自然環境對於人類來講是非常的惡劣的。
火星上面的環境有多惡劣呢?這三點就夠人類受得了。

首先,火星表面非常的乾燥,沒有流淌的液態水。我們通過火星探測器傳回來的火星地表的照片得知,火星表面就像是地球上的戈壁沙漠,一片荒涼。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了大量流水侵蝕的痕跡,火星上曾經存在過浩瀚的海洋,但那都是幾十億年前的事情了。火星表面沒有液態水是人類在火星上生存的一大考驗。

其次,火星表面要比地球寒冷多了。火星是地球軌道外側的行星,它到太陽的距離要比地球遠很多,因而火星上面的溫度要比地球寒冷很多。火星的年平均氣溫零下55℃,最低氣溫又零下133℃。和地球比較一下,地球的年平均氣溫是15℃,它要比火星的平均溫度高了70℃。南極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平均氣溫也只有零下25℃。寒冷的南極是不適合人類生存的,更何況是比南極更寒冷的火星呢?

最後,火星的大氣非常的稀薄,沒有氧氣。火星的大氣密度還不到地球大氣層的1%。火星大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佔火星大氣總量的95.3%。火星大氣中的氧氣含量極低,只有0.15%。而人類而地球上的絕大多數生命是離不開氧氣的。
我們只看這三點就可以知道火星環境和地球差別太大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

那為什麼科學家還不斷的探索火星呢?火星現在不適合人類居住,但是未來一個經過人類改造的火星就適合人類居住了。對此,科學家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火星環境雖然非常惡劣,但是和地球以外的太陽系其它星球比起來還算是比較好的了。在未來只要經過人類的改造,火星是可以成為人類的第二個家園的。

首先,火星上有水。雖然火星表面沒有穩定的液態水,但是在火星上的水存在於火兩極的冰冠和地下蘊藏了大量的水。這些水可以供人類未來移居火星使用。
其次,未來人類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辦法讓火星升溫。例如讓一些富含氨的小行星撞擊火星,以此增加火星溫室氣體的濃度讓火星升溫。火星溫度升高,大氣層也會隨之變厚。水可以在表面流淌,植物也可以在火星上生長。有了植物,人類所需要的氧氣也就有了。火星表面的環境大大改善。人類就可以在火星上建立基地,長期居住了。

我們對火星的未來暢想是美好的。但是我們要把火星這麼大一顆星球改造成為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人類目前的能力也只是將探測器送到火星上去。人類的太空人要親自踏上火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人類移居火星,在火星上安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不過,我認為未來人類移居火星不是夢。朋友們認為火星會成為人類的第二個家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