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想動用10000顆核彈去炸火星?改造火星的辦法還有哪些?

2021-01-08 閒雲趣談科學

身為一名合格且優秀的科技狂人,埃隆·馬斯克的一舉一動被無數人關注著,普通人關注他的言論和奇思妙想,科學家更關注他創辦的SpaceX公司。馬斯克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發表言論,想把人類送去火星。要在2100年之前,送100萬人去火星上面生活。

馬斯克的星艦

如今的他,工作重心放在了星艦上,指望星艦作為人類往返地球和火星之間的交通工具。星艦的原型機SN8號已經研製出來了,並且進行了試飛。升空6分鐘,高度就達到了12500米,在進行「著陸翻轉操作」後,發動機出現故障,沒有平穩降落,火箭爆炸解體了。

事後,馬斯克第一時間告訴大眾,這次失敗沒什麼,因為我們已經得到了想要的數據。換句話說,可能馬斯克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這次試飛無法成功,他只想要星艦多飛一會,讓SpaceX的科學家們記錄下全部的數據就行了。

在馬斯克的設想中,星艦的推動力比土星五號還要大,內部至少能承載100人,就像一艘巨大的郵輪一樣。郵輪行駛在海洋上,星艦卻行駛在太空中。100個人的吃喝拉撒全部在飛船裡面,還要有一定的舒適性,這就是星艦和現在的載人航天最大的區別。也正因為這樣,星艦的研製比一般的飛船都要難,即使有著NASA的幫助。

下一個星艦原型機已經開始組裝了,發射日期還沒有確定,不知道這次發射能不能讓馬斯克滿意。

展望火星

馬斯克選定的目的地是火星,它也是眾多科學家的第一選擇,除了地球,太陽系裡最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就是火星了。之前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指出,科學家在火星上找到了3個液態湖泊留下來的痕跡,就在火星南極厚厚的冰層之下。

其實在2018年,科學家就確定了火星上存在液態水,這次的發現可以說明火星上的某些地區,擁有較為豐富的水資源。

也不排除火星上有生命的可能性,舉個例子,在北美洲的黃石火山周圍,生存著不少微生物,它們無視水中的硫化物。所以火星上同樣有可能有微生物的存活,它們才是火星的原住民。

人類即使移居了過去,也是後來者。當然,前提是我們能夠順利改造火星。火星如今的環境,人類是受不了的,總不能一天到晚穿著太空衣。科學家認為改造火星的第一步是大氣層,我們需要讓火星的大氣層變得豐富,讓火星內部的碳釋放出來,讓大氣層中加入足夠的二氧化碳和甲烷,讓火星有溫室效應。

簡單來說,就是把火星「加熱」,快速構建一個成熟的大氣層。那麼,我們應該採取何種方式「加熱」火星?

馬斯克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直接動用星艦運送10000顆核彈去火星,將它們放置在不同區域引爆。據他所說,這10000顆核彈起到的作用可能還不夠,產生的高溫和能量只能讓火星升溫一點,後續可能還要投放大量的核彈。

科學家的想法其實也挺大膽的,比如從太陽系中尋找適合的小行星,強行改變它的運行軌道,使其撞擊火星。這樣不僅能讓火星升溫,還能破壞火星大氣層,釋放出更多的氣體。還有的科學家覺得我們可以設計出一個巨大的鏡子,讓飛船帶著它來到太陽附近,直接把太陽光反射到火星。

總之,各種方法都有,馬斯克的方法未必就不可行。按照他的作風,總得試一試,或許我們真的能看到馬斯克改造火星的那一天。

相關焦點

  • 火星「家園改造計劃」,美國專家:考慮用1萬顆核彈頭炸火星
    火星,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的目標,當人類開始對外星登陸感興趣時,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這顆離我們很近的行星上。現階段人類主要登陸計劃還在月球,只是因為月球離我們比較近,技術風險更小,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就算要往外走,也必須現在月球建立一個中轉站,這是為什麼我們熱衷於登月卻沒有人登火星的原因。
  • 需要10000枚核彈才能將火星變成地球,馬斯克:沒問題
    Space X公司的CEO埃隆·馬斯克一直有一個宏大的願景,那就是用核彈改造火星,不過根據2020年5月26日外媒的報導,馬斯克這一計劃遭到了俄羅斯太空官員的質疑。10000枚大當量核彈,這些核彈的技術目前仍不成熟,人類根本沒有能力改造火星或者其他行星。
  • 需要10000枚核彈才能將火星變成地球,馬斯克:沒問題
    Space X公司的CEO埃隆·馬斯克一直有一個宏大的願景,那就是用核彈改造火星,不過根據2020年5月26日外媒的報導,馬斯克這一計劃遭到了俄羅斯太空官員的質疑。根據馬斯克的推算,爆炸產生的熱量將佔總能量的35%-45%。這意味著核彈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釋放大量的熱量並加熱火星大氣層。然而布洛申科並不同意這一觀點,他認為基於現在人類的科技,馬斯克這一計劃根本不可行,想要在火星極地進行熱核爆炸,需要至少10000枚大當量核彈,這些核彈的技術目前仍不成熟,人類根本沒有能力改造火星或者其他行星。
  • 火星怎樣才能改為「地球」?馬斯克:10000顆核彈足以解決
    如今我們人類所掌握的太空知識來看,在太陽系中已知的比較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有三顆,火星、地球、在一開始的時候,科學家們主要是在觀察金星,畢竟金星和地球相似這一點就非常值得人類去觀察,到後期科學家們才發現,金星上沒有大氣層!
  • 英媒:馬斯克「瘋了」!他提議用10000顆核彈將火星改「地球」!
    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人類對於大自然的探索,對於地球的探索,都已經有些不滿足了,因此更多的科學家將目光瞄準了宇宙,想要探索更多的宇宙奧秘,而火星是一個離地球比較近的行星,因此火星也是成為了人類第一個研究的目標。在太陽系中比較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有三顆,火星、地球、金星。經過了長久探索後,科學家們發現火星上有水資源!
  • 10000顆核彈炸火星能使其「地球化」?科學家:根本是天方夜譚!
    ,發射過去的探測器也將近50顆。  那往火星上投放核彈會讓火星更容易變得宜居嗎?如果核爆火星怎樣呢?  其實「核爆火星」的概念不是馬斯克第一個提出來的,這個概念構思已在科學界裡流傳了幾十年。  而馬斯克這個構想的做法是:在火星兩極的上空投放10000顆核彈,使覆蓋兩極的冰蓋升溫融化,從而釋放出二氧化碳和水,形成溫室效應。
  • 瘋狂馬斯克:是改造火星還是星際大戰?
    不過,因為對火星的了解很少,也不知道火星還有沒有其它的生命,這次殖民首先考慮的不是戰爭,而是計劃如何改造火星天才的思維往往都瘋狂的有點可怕,不是重建就是在毀滅,在馬斯克看來,如果能融化火星兩極地區的巨型冰蓋,那麼火星表面就將再次被液態水覆蓋。在此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還能補充火星大氣層並提供保溫功能。
  • 馬斯克「核彈炸火星」設想靠譜嗎
    想用萬枚核彈改造火星 被批瘋狂計劃太不嚴肅本報特約記者 張亦馳 柳玉鵬前些年中國網絡上曾經流傳著一個用核彈在喜馬拉雅山脈上炸開一個缺口,進而改變西藏氣候的「宏偉設想」。這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創始人馬斯克提出的「用核彈炸火星」設想比起來,顯得有點小巫見大巫。早在2015年,馬斯克就提出設想,在火星兩極引爆核彈,進而改變火星氣候,使其成為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而最近俄航天專家對於這一想法的質疑,再次使得「核彈炸火星」話題引起廣泛關注。而對這個設想,普遍的看法是「並不嚴肅」。改造火星氣候要1萬枚核彈?
  • 讓火星適合居住:人類將扔幾顆核彈
    SpaceX公司執行長艾倫-馬斯克近日表示,正在考慮如何讓火星變暖,可以使用核彈在火星上創造兩個太陽,這樣就能讓火星冰層融化,全球溫度可滿足人類生存需求。艾倫-馬斯克同時也在啟動一項太陽能電池板計劃,讓所有的城市大規模利用太陽能。
  • 科技小小說《火星移民》:馬斯克改造火星成功,美國攜反物質威脅
    自從馬斯克10年前和首批科學家踏上火星這片土地開始,他就堅信最終火星會被改造成第二個地球,經過10年的努力,終於他們可以安全的脫下防護服了,而這也意味著人類一個嶄新的篇章即將開始。隨即,馬斯克把這個好消息發給了美國政府,沒想到這個消息竟然會毀了地球。
  • 上世紀美國曾想炸月球,現在有人想用1萬顆核彈炸火星,為什麼呢
    由於當時我們人類已經掌握了核技術,所以當時的想法是向月球發射核彈,讓其在月球表面爆炸,這樣我們在地球上就可以看到月球上升起一朵蘑菇雲。從目的來看,炸月球的想法,只是為了炫耀核技術,並不是為了摧毀月球。雖然我們已經不考慮再炸月球,但是現在有人提出了一個類似的想法,即炸火星。
  • 馬斯克要移民火星,為什麼不改造地球沙漠?
    有人問了個好問題,說馬斯克整天喊著移民火星,為什麼他不去移居在地球的沙漠裡呢?沙漠和火星的環境也差不多,生存條件比火星還好。 馬斯克如果改造沙漠,把沙漠變成宜居地區,比移民火星成本低多了,也更好實現! 好吧,終於有華生發現盲點了。
  • 去火星生活!馬斯克的一個小目標,有了時間表
    去火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至今人類還沒有找到,切實可行的辦法。不過,作為科技狂人的馬斯克,正在為自己的夢想付出實踐。據外國媒體報導,到了2024年,馬斯克將會送人類到火星上去。如果不出意外,有可能火星第一次,迎接人類到來。過去的一些年,儘管人類到火星上發射了許多探測器,也有機器在地表工作。實際上,真正的人類,最遠只去過月球表面,沒有到達過更遠的星球。
  • 核爆能讓火星變得宜居嗎?
    這些年有許多人都提出了很多瘋狂的想法,比如改造沙漠,甚至移居海底,但是這些想法和馬斯克提出的「用核彈炸火星」設想比起來,顯得有點小巫見大巫。早在2015年,馬斯克就提出設想,在火星兩極引爆核彈,進而改變火星氣候,使其成為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 火星一片荒蕪,為什麼有的科學家想去火星發展?
    火星被認為是太陽系中與地球氣候條件最為相似、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因此人們對火星充滿了無限幻想與好奇。1984年,科學家在地球南極發現一個編號ALH84001火星隕石,上面有細菌留下的痕跡,這極大增強了人們對火星的興趣,或許地球物種是起源於火星呢?
  • 為了能「死」在火星,馬斯克拼了
    ——去火星,又近了一步!「我願意呆在火星死去」馬斯克「火星夢」最早來源於小時候看過的《銀河系漫遊指南》,並在2001年逐步將「火星綠洲」設想具象化,想要未來在火星建立生存家園。要去火星,火箭是必須的,但他發現美國現役的火箭都太貴了。後來,他曾到俄羅斯想要購買火箭,發現還是不太划算。
  • 馬斯克剛剛又發射了60顆衛星!地球不配我死,要死就死在火星上
    ,站著對火星和太空近乎痴狂的馬斯克。馬斯克曾公開放話「地球不配我死,要死就死在火星上」。 早在2001年,還沒經營特斯拉時,馬斯克就開始了自己的航天事業。為了推進相關項目找到合伙人,他曾包下羅浮宮對面酒店的頂層,跟歐洲衛星發射聯盟開了60個小時的會,又跳了30個小時的舞,結果因開價太高談判失敗。後續馬斯克找到俄羅斯人,想花2100萬美元買3顆洲際彈道飛彈,卻被嘲笑「小男孩你沒帶夠錢吧」。
  • 埃隆馬斯克為什麼執著要送人去火星?
    馬斯克在推特上補充說,有1000艘飛船「可能每個地球與火星的軌道同步發送約10萬人」,指的是每26個月一次,即地球和火星的軌道最佳地進行行星際旅行的時期。「那是目標。」(據Ars Technica稱,目前,馬斯克讓SpaceX 工程師晝夜不停地建造他的星際飛船系統。)
  • 為什麼馬斯克的「火星殖民計劃」無法實現
    馬斯克在2016年的一次演講中曾介紹過他的殖民火星計劃,他要將至少100萬人送上火星,此外還有一些細節:(1)採用液體甲烷作為能源探索火星的太空飛船將採用液體甲烷作為動力由於太空飛船可以重複使用,因此能在地球和火星之間往返。馬斯克開玩笑地表示,返程飛行可能是免費的。不過,飛船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依然很大,因此不適合兒童乘坐。馬斯克還表示,他不會參與首航,因為他想要看著自己的孩子們長大。他也擔心,如果他本人遭遇意外,那麼SpaceX的計劃可能將改變。
  • 馬斯克這是要去火星當總統?
    未來 Starlink 衛星網絡中的每顆衛星都會通過雷射連接到其他四顆衛星,使信號能夠在真空中以光速的方式傳輸,比傳統光纖的速度快將近 50%。而這整個計劃預計需要投入約 100 億美元。到去年十月,馬斯克成功通過 Starlink 發送了一條 Twitter:「哇,成了!」(Whoa, it worked!!),並表示已能提供天基網際網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