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火箭有多瘋狂?100天能到火星,只有美國敢測試

2021-01-09 陳小青解說

1955年美國輿論界炸開了鍋,矛頭對準美國軍方,開始了曠日持久的口誅筆伐,各種社會名流也在媒體上向軍方施加壓力。然而美國軍方並不妥協,雙方吵吵嚷嚷爭論不休,這起衝突長達兩年之久,最終以美國軍方的認輸結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一切都與一架飛機有關,就是NB—36H,這是一架重型轟炸機及戰略轟炸機,是世界上翼展最大的轟炸機,特殊之處是上面裝載了核動力裝置。戰略轟炸機是一個國家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主要組成部分,它最高可載彈30噸,時速600公裡每小時,升到萬丈高空可令地面防禦設施變成聾子瞎子,用它來打擊敵人,簡直讓敵方防不勝防。

在二戰中戰略轟炸機就有舉世矚目的表現,一架戰略轟炸機曾裝載著兩枚小男孩和胖子,精準地投向了廣島和長崎,徹底打碎了日本帝國主義戰鬥意志。但這強大彪悍的戰略轟炸機往往極度依賴空中加油站和地面大型機場,一旦燃料耗盡將寸步難行,所以航程成了轟炸機至關重要的指標。如果能夠徹底解決燃料問題,使戰略轟炸機繞地球飛行的幾十圈,將想炸哪就炸哪,戰場上豈不是所向披靡。

於是在美蘇爭霸的冷戰環境下,核動力轟炸機應運而生。美國率先突破核動力技術,研發了NB—36H核動力轟炸機,從1955年到1957年總共飛行47次。但是核動力轟炸機有兩個無法解決的弊端,第一是對飛行員產生的核輻射問題,每次駕駛核動力轟炸機都是一次生命的犧牲。第二就是對這一技術的惶恐,萬一這核動力轟炸機不幸墜毀,那從天而降的核汙染將給當地帶來不可估計的後果,這就是一座移動的核彈。

但核動力轟炸機的成功極大鼓舞了美國軍方,於是更加令人震驚的核動力火箭計劃及獵戶座火箭計劃就此問世。1957年,美國空軍集結了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專家,致力於實現人類太陽系內探險,希望可以幫助人類在20年內陸續造訪火星、土星和木星。

經過數千次實驗,最後造出的火箭足足有6層樓高,可乘坐40多名太空人在125天內往返地球和火星。獵戶座火箭採用的是核脈衝推進方式,它的底部安裝了兩千枚核彈,每1秒引爆1枚原子彈。到達一定高度後,在每10秒引爆1枚原子彈,火箭後面安裝的推進盤可以吸收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每引爆一枚原子彈,火箭就獲得動力向上竄一截。

眾所周知,核爆炸的方式對地球汙染極大,可能毀滅人類唯一的家園。所以儘管獵戶座火箭或許能夠使人類踏足地外行星,但依然被五角大樓否決胎死腹中,最後由阿波羅登月計劃代替了獵戶座火箭計劃。

小夥伴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和點讚哦!

相關焦點

  • 核動力火箭,30天到達火星?
    最近,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的工程師正計劃建造核裂變裝置,以作為宇宙飛船的主要動力,科學家認為,如果我們使用核動力火箭飛往火星,只需要30天時間。在很多人的眼中,核能最成熟的運用就是核電站,那麼,只能發電的反應堆,又是如何用在火箭上的呢?並非新鮮事物核動力火箭,並非現在才提出來的新概念。
  • 核動力飛彈、核動力轟炸機 揭秘美蘇瘋狂核競賽
    在完成基礎設計後,美國空軍於1951年底決定在當時最強大的B-36戰略轟炸機上加裝核反應堆,以測試核動力轟炸機的可行性。與飛彈不同,這架堪稱「空中巨無霸」的B-36戰略轟炸機上不但加裝了一座小型核反應堆,而且還用沉重的防輻射材料將整個駕駛艙嚴密地包裹起來,防止飛行員受到致命的輻射傷害。從1955年到1957年,NB-36H進行了數十次絕密飛行測試。
  • 科學家用核動力火箭,飛到火星只需兩個星期
    科研人員先後試用過銅製金屬、高矽氧複合纖維酚醛樹脂、石墨纖維多向纖維碳材料等等來做頭部材料,這些材料雖能抗高溫,但是火箭非常沉重,需要更多的燃料去推動。在70年代已經使用了耐燒蝕性和抗損傷性的碳纖維織物增強材料,這種材料的高強一級碳纖維織物的力學指標有200g/㎡,既提高了火箭頭部的強度和剛度,又減輕了火箭質量。
  • NASA 核動力火箭2035年奔赴火星!我們離太空「核時代」還有多遠?
    回顧 2020 年,對於 NASA 來說,由核動力驅動的「毅力號」火星車成功發射,絕對是一大歷史性航天事件。而展望未來,NASA 對於火星的探索仍將繼續,新興的硬核技術也正在投資、催生當中——NASA 宣布,將與商業公司共同研發核動力發動機,未來地球人研究甚至奔赴火星將會藉助核的力量,而這一宏偉目標會在 2035 年前實現。何為核動力火箭?
  • 美國重啟核熱推進火箭項目:從地球到火星,將會縮短至100天!
    可見,美國的一些科幻大片也來自於美國歷史上的一些實驗研究。羅孚項目的工程師在短短的幾年的時間當中,測試了十幾個不同大小的功率,輸出的反應堆,效果也都是非常棒的。美國一直以來都想要實現火星移民計劃,但是如果用傳統的化學火箭,人類將從地球上發射進入地球軌道,在適當的時候加速,並且持續飛行六的八個月之後和火星相交。而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如果想要去火星,利用化學火箭的方式錯過了發射窗口,必須要再等26個月。
  • 科學家用核動力火箭,飛到火星只需兩個星期,太空人更安全了
    除了以上液體燃料和固體推進劑,科學家計劃在未來使用一種能量密度更高的推進劑——核動力。據NASA有關資料顯示:核燃料鈾U的能量密度是常用的推進劑肼(N2H4)的400萬倍,能讓火箭提速2~3倍。什麼是能量密度?核動力火箭的能量密度有多高?
  • 核動力火箭啟動!從地球到火星30天即達,去比鄰星只需12年
    除了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還不夠之外,還有非常關鍵的一點是,人類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就連從地球到我們太陽系的近鄰之一火星上,都需要至少7個月的時間,去往其它星球更是想都不敢想。其實簡單來說,就是不再以傳統的化學燃料能源作為動力,而是以核能作為動力的新型火箭。在科學家們的眼中,核動力火箭也是未來人類開啟星際之旅新時代的關鍵。其實,雖然核動力火箭目前還在研發階段,但是早在上世紀初,就已經被提出了。當居裡夫人成功提煉出放射性元素鐳之後,俄羅斯的航天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就曾經預言,未來核動力發動機將成為人類飛出太陽系的關鍵。
  • 核動力火箭啟動!從地球到火星30天即達,去比鄰星只需12年
    除了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還不夠之外,還有非常關鍵的一點是,人類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就連從地球到我們太陽系的近鄰之一火星上,都需要至少7個月的時間,去往其它星球更是想都不敢想。不過,在俄羅斯《論據與事實》周報刊登的一篇題為《俄美核發動機競賽——誰將勝出?》
  • NASA 核動力火箭 2035 年奔赴火星!我們離太空「核時代」還有多遠?
    搭載著「毅力號」火星車的宇宙神5 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圖來源於原文章而展望未來,NASA 對於火星的探索仍將繼續,新興的硬核技術也正在投資、催生當中——NASA 宣布,將與商業公司共同研發核動力發動機,未來地球人研究甚至奔赴火星將會藉助核的力量,而這一宏偉目標會在 2035 年前實現。何為核動力火箭?
  • 美國敲定新核動力火星車發射者,馬斯克的SpaceX無緣
    作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火星探測計劃的一部分,「火星2020」任務最近又往前推進了一步。近日,美國太空飛行網報導,NASA下一輛耗資21億美元的核動力火星車將在2020年夏季升空,前往紅色星球尋找曾經存在生命的證據。
  • 俄羅斯開始組裝140噸核動力火箭,曾經的航天霸主將再次崛起?
    使用化學燃料的太空飛行器進行一次火星旅行,起碼需要500天,而使用核動力的航天飛船,那麼只需要50天就可以!目前美俄中等大國都在進行核動力飛行器的研究,其中以美俄進展最快。而近日,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稱俄羅斯已經開始組裝核動力火箭,並公開了相關照片!
  • NASA下注太空工程的未來:又見核動力火箭
    核火箭發動機的想法可以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不過,這次以核裂變和核聚變為動力的星際飛行任務計劃得到了新設計的支持,這些新設計更有可能使火箭升空。重要的是,核發動機只用於星際旅行,而不在地球大氣層中使用。化學火箭將飛船發射到低地球軌道之外。只有在那時,核推進系統才會啟動。
  • 俄羅斯展示真實的航天實力,開始組裝核動力火箭,運力達140噸
    使用化學燃料的太空飛行器進行一次火星旅行,起碼需要500天,而使用核動力的航天飛船,那麼只需要50天就可以!目前美俄中等大國都在進行核動力飛行器的研究,其中以美俄進展最快。而近日,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稱俄羅斯已經開始組裝核動力火箭(拖船),並公開了相關照片!
  • 核動力推進火箭或成為未來火箭演化的「下一站」
    在這種情況下,「快」成為人類對火箭的終極追求之一,如科幻小說中出現的曲率驅動飛船,它是一種飛行條件,要求太空飛行器必須達到光速,或甚至超過光速的幾倍的特殊狀態,這對太空飛行器有著不可替代的顯著影響。不管是電推,化學還是核動力,都是科學家們正在嘗試的途徑,而核動力推動火箭能帶來的優勢也是毋庸置疑的。
  • 中國完成核動力載人快速火星飛船方案研究 採用大功率核電推進
    核動力飛船以核能為動力,目前化學燃料的火箭推力太小並且持續力太低,每次發射必須尋找合適的發射窗口,以便利用行星的引力來加速,使飛船能真正飛往宇宙深處。而安裝了核動力的飛船和探測器,由於推力強大,不必利用行星引力,更不必擔心航線的限制。核動力飛船是未來航天業的必然趨勢。
  • NASA 核動力火星車帶上無人機探索生命!1090 萬人訂了票的「毅力號」有多強?
    踏上火星漫遊,本就是一項重重困難的任務;而由於運載火箭 Atlas V-541 在測試環節中問題頻出,「毅力號」發射任務也不得已再三推遲。好在,「毅力號」終於順利出發,預計將在火星上工作至少一個火星年(約為地球上 687 天)。
  • NASA:2035年,將核動力火箭送往火星
    近期,NASA和多家公司進行溝通,擬開發由核裂變及核聚變作為動力的星際飛船,目標是在2035年前,核動力驅動的飛船可以奔赴火星。一、核動力潛力無限,燃料瓶頸尚待攻破核火箭發動機的想法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四十年代,在通常的設想中,化學火箭會先將飛船發射出低地球軌道之外,然後核動力火箭會「接棒」,作為推動力送飛船在星際中穿梭。
  • 太空旅行的下一個時代應該包括核動力火箭
    在NASA和Elon Musk的腦海中,有了火星的夢想,遠距離載人航天任務即將到來。但是,您可能會驚訝地發現現代火箭的前進速度並沒有過去的那麼快。 有很多理由認為,更快的太空船是更好的,而核動力火箭就是做到這一點的一種方法。與傳統的燃料燃燒火箭或現代太陽能電火箭相比,它們具有許多優勢,但是在過去的40年中,美國只有八次運載核反應堆的太空發射。
  • 美國將研發熱核動力太空飛行器:最短3個月飛到火星
    不論火箭還是宇宙飛船,它們使用的動力主要來自化學燃料,雖然都是高科技加持的化學物質,但化學燃料無法長期供能,在這點上核動力是人類一直以來的追求。
  • 火箭想要飛得更快,可能還得靠核動力推進
    與傳統燃燒燃料的火箭或是現代太陽能電推進火箭相比,核動力火箭具有許多優勢,但在過去的40年中,美國只有8次航天發射用到了核反應堆。在2019年,規範核航天飛行的相關法規發生了變化,下一代火箭的工作也已經重新開始了。為什麼要追求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