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行的下一個時代應該包括核動力火箭

2020-08-25 高牆角落

在NASA和Elon Musk的腦海中,有了火星的夢想,遠距離載人航天任務即將到來。但是,您可能會驚訝地發現現代火箭的前進速度並沒有過去的那麼快。

有很多理由認為,更快的太空船是更好的,而核動力火箭就是做到這一點的一種方法。與傳統的燃料燃燒火箭或現代太陽能電火箭相比,它們具有許多優勢,但是在過去的40年中,美國只有八次運載核反應堆的太空發射。

但是,去年,規範核太空飛行的法律發生了變化,下一代火箭已經開始工作。

SpaceX火箭從佛羅裡達的卡納維拉爾角(Cape Canaveral)發射

為什麼需要速度?

太空旅行的第一步涉及使用發射火箭使飛船進入軌道。這些是人們想到的火箭發射時想像的大型燃油發動機,由於重力的限制,在可預見的將來不太可能消失。

一旦船到達太空,事情就會變得有趣。為了逃避地球引力併到達深空目的地,船舶需要額外的加速度。這就是核系統發揮作用的地方。如果太空人想探索比月球甚至火星更遠的東西,他們將需要非常非常快地前進。空間巨大,一切都遙不可及。

速度更快的火箭對長距離太空旅行更有利的原因有兩個:安全性和時間性。

前往火星旅行的太空人將受到非常高的輻射水平,這可能導致嚴重的長期健康問題,例如癌症和不育症。輻射屏蔽可以提供幫助,但是它非常重,並且任務時間越長,需要的屏蔽就越多。減少輻射照射的更好方法是簡單地到達目的地。但是人身安全並不是唯一的好處。隨著太空機構進一步深入太空,重要的是儘快從無人飛行任務中獲取數據。Voyager-2花了12年才到達海王星,在那裡飛行時拍下了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照片。如果旅行者2號擁有更快的推進系統,那麼天文學家本可以早些年獲得這些照片和其中包含的信息。

速度不錯。但是,為什麼核系統更快?

當今系統一旦船舶逃脫了地球的重力,在比較任何推進系統時,需要考慮三個重要方面:

推力=系統能以多快的速度加速飛船

質量效率=在給定數量的燃料下系統可以產生多少推力

能量密度=給定數量的燃料可以產生多少能量

如今,最常用的推進系統是化學推進系統(即常規燃料燃燒火箭)和太陽能電力推進系統。

化學推進系統提供很大的推力,但是化學火箭並不是特別有效,火箭燃料的能量密度也不高。將太空人帶到月球的土星五號火箭在升空時產生了3500萬牛頓的力,運載了95萬加侖的燃料。儘管大部分燃料用於使火箭進入軌道,但其局限性顯而易見:要到達任何地方都需要大量重燃料。

電力推進系統利用太陽能電池板產生的電力產生推力。最常見的方法是使用電場來加速離子,例如在霍爾推進器中。這些設備通常用於為衛星供電,其質量效率比化學系統高五倍以上。但是它們產生的推力要小得多- 約為3牛頓,或者僅足以使汽車在大約兩個半小時內從0 mph加速到60 mph。能源-太陽-本質上是無限的,但離船越遠,太陽的作用就越小。

核動力火箭有前途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它們提供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能量密度。核反應堆中使用的鈾燃料的能量密度比肼(一種典型的化學火箭推進劑)高400萬倍。與成千上萬加侖的燃料相比,將少量鈾送入太空要容易得多。

那麼推力和質量效率呢?


第一枚核熱火箭建於1967年,在背景中可以看到。前景是將容納反應堆的保護殼。

核電的兩種選擇

工程師為太空旅行設計了兩種主要類型的核系統。

第一種稱為核熱推進。這些系統功能強大且效率適中。他們使用小型核裂變反應堆(類似於在核潛艇中發現的核裂變反應堆)加熱諸如氫氣之類的氣體,然後氣體通過火箭噴嘴加速以提供推力。美國宇航局的工程師估計,由核熱推進技術驅動的火星飛行任務比化學動力火箭飛行的任務要短20%-25%。

核熱推進系統的效率是化學推進系統的兩倍以上,這意味著它們在使用相同量的推進劑時產生的推力是其兩倍,並且可以提供100,000牛頓的推力。這足以在大約四分之一秒的時間內使汽車從0英裡每小時加速到60英裡每小時。

第二個基於核的火箭系統稱為核電推進。尚未建立核電系統,但其想法是使用大功率裂變反應堆發電,然後為諸如霍爾推進器之類的電力推進系統提供動力。這將非常有效,大約是核熱推進系統的三倍。由於核反應堆可以產生大量功率,因此可以同時操作許多單獨的電動推進器以產生大量推力。

核電系統將是不需要超長距離飛行任務的最佳選擇,因為它們不需要太陽能,效率很高並且可以提供相對較高的推力。但是,儘管核電火箭極有希望,但在投入使用之前,仍有許多技術問題需要解決。

為什麼還沒有核動力火箭呢?

自1960年代以來就對核熱推進系統進行了研究,但尚未在太空飛行。在停滯了60年之後,核動力火箭有可能在十年之內飛向太空。這一激動人心的成就將開啟太空探索的新紀元。人們將前往火星,科學將在我們整個太陽系內外進行新發現。

相關焦點

  • NASA下注太空工程的未來:又見核動力火箭
    NASA下注太空工程的未來:又見核動力火箭 2021-01-06 0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NASA 核動力火箭2035年奔赴火星!我們離太空「核時代」還有多遠?
    可以說,為星際旅行開發核動力火箭前路漫漫,除了技術難題,成本也是一大挑戰。儘管如此,在 NASA 看來,以核裂變或核聚變為動力的火箭仍是未來太陽系旅行的首選方式。IEEE Spectrum 雜誌也曾這樣寫道:儘管在地球上,核反應堆有著諸多爭議,但它產生的能量和推進力足以讓大型宇宙飛船迅速到達火星,甚至是比火星更遠的地方。
  • 核動力火箭上熱門!俄方已正式組裝!美媒:這波是太空核彈?
    在現在這個時代,核力量的出現不僅僅是推動了軍事裝備武器的發展,其更是帶動了其他產業的發展,比如核電站等等,核力量的威力非常大,自然也會有想法將其應用到各個方面的想法,其中航天火箭的發動機就成了熱門。,這都將會有一個非常大的突破,而且如果核動力火箭的火箭成功發射,這必將是航天史上的又一重大裡程碑。
  • NASA 核動力火箭 2035 年奔赴火星!我們離太空「核時代」還有多遠?
    這類系統最為常見的例子包括我們熟知的採用核動力設計的 NASA「好奇號」和「毅力號」火星車。就拿「毅力號」來講,其核動力源「多任務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生器 MMRTG」由美國能源部提供,主要是利用鈽 238 原子核衰變釋放的熱量來產生 110 瓦的電能。
  • 火箭想要飛得更快,可能還得靠核動力推進
    與傳統燃燒燃料的火箭或是現代太陽能電推進火箭相比,核動力火箭具有許多優勢,但在過去的40年中,美國只有8次航天發射用到了核反應堆。在2019年,規範核航天飛行的相關法規發生了變化,下一代火箭的工作也已經重新開始了。為什麼要追求速度?
  • 核動力推進火箭或成為未來火箭演化的「下一站」
    在這種情況下,「快」成為人類對火箭的終極追求之一,如科幻小說中出現的曲率驅動飛船,它是一種飛行條件,要求太空飛行器必須達到光速,或甚至超過光速的幾倍的特殊狀態,這對太空飛行器有著不可替代的顯著影響。不管是電推,化學還是核動力,都是科學家們正在嘗試的途徑,而核動力推動火箭能帶來的優勢也是毋庸置疑的。
  • 太空核動力技術「復活」 為太陽系探索「助跑」
    據英國《自然》雜誌網站2月6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馬紹爾太空飛行中心的核研究主管麥可·霍茨希望太空人能夠乘坐核反應堆到達火星。他認為,少量的鈾-235(其能量密度是液體燃料的100萬倍)可以通過裂變產生熱為火箭提供動力。儘管霍茨對太空核動力和核推力技術的應用前景滿懷信念,但是,撥付給此項研究領域的經費一直不穩定。
  • 人類上火星就靠它了,NASA研發核動力太空飛船
    目前的宇宙探索中,我們面臨最大的困難就是探索花費的周期,如果想加快宇宙探索的進度,就必須研發新的推動裝置,美國太空總署(NASA)署長Jim Bridenstine表示NASA最近正研發一款新型核動力推進器,旅程時間可縮短一半,最快可以在3-4個月時間內抵達火星。
  • 俄羅斯開始組裝140噸核動力火箭,曾經的航天霸主將再次崛起?
    使用化學燃料的太空飛行器進行一次火星旅行,起碼需要500天,而使用核動力的航天飛船,那麼只需要50天就可以!目前美俄中等大國都在進行核動力飛行器的研究,其中以美俄進展最快。而近日,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稱俄羅斯已經開始組裝核動力火箭,並公開了相關照片!
  • 俄羅斯展示真實的航天實力,開始組裝核動力火箭,運力達140噸
    使用化學燃料的太空飛行器進行一次火星旅行,起碼需要500天,而使用核動力的航天飛船,那麼只需要50天就可以!目前美俄中等大國都在進行核動力飛行器的研究,其中以美俄進展最快。而近日,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稱俄羅斯已經開始組裝核動力火箭(拖船),並公開了相關照片!
  • 核動力火箭,30天到達火星?
    最近,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的工程師正計劃建造核裂變裝置,以作為宇宙飛船的主要動力,科學家認為,如果我們使用核動力火箭飛往火星,只需要30天時間。在很多人的眼中,核能最成熟的運用就是核電站,那麼,只能發電的反應堆,又是如何用在火箭上的呢?並非新鮮事物核動力火箭,並非現在才提出來的新概念。
  • 俄羅斯星際飛行計劃之《核動力太空拖船》
    2009年,在德米特裡·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的積極推動下,這項工作得到了加強。2010年該項目正式啟動。Roscosmos在其2018年年度報告中稱,有關基於兆瓦級核動力推進裝置的太空拖船的第一個項目已完成。該拖船將用於在深空運輸貨物,包括未來在行星上設立基地時運輸物資。
  • NASA:2035年,將核動力火箭送往火星
    一、核動力潛力無限,燃料瓶頸尚待攻破核火箭發動機的想法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四十年代,在通常的設想中,化學火箭會先將飛船發射出低地球軌道之外,然後核動力火箭會「接棒」,作為推動力送飛船在星際中穿梭。如NASA首席工程師Jeff Sheehy所言,核動力對於火星探測這種星際旅行是很有利的,但核燃料是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具體來說,燃料需要承受發動機內部的超高溫和揮發性環境。
  • 核動力飛船——打破魔咒,讓我們的太空航行不只限於地月系統
    而幾個月甚至是幾年的太空旅行對人的威脅絕不限於輻射,太空中隕石這麼多,我們的檢測系統能檢測到它們並及時規避嗎?我們帶的燃料夠用嗎?問題還很多。太空旅行的第一步是用火箭將飛船發射進入軌道。一旦飛船到達太空,就要考慮對抗地心引力到達更高的軌道,所以我們需要更高的加速度。
  • 未來核動力的出路在哪?
    我們都知道腦洞是人類的特色,但當你查看愛好者們有關核動力飛船的設計時,你還是會感嘆想像力的不足:將液態的核原料在噴口處混合產生鏈式反應的核鹽水火箭;通過不停的釋放小型核彈產生輻射風暴推動特製的帆在太空裡「衝浪」的核動力帆船;甚至採用前後貫通的核反應堆,向後排除裂變碎片,前方則設置一個帆狀物拉著太空飛行器飛行複合動力核飛船,各種奇特的設計比比皆是。
  • 美媒:中國核動力太空梭計劃 雄心勃勃充滿自信
    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11月17日文章,原題:中國想在2040年之前擁有核動力太空梭不要用不緊不慢的態度看待中國的航天計劃。中國已經將兩個太空站送入軌道,而且根據最近公布的發展路線圖,中國正著眼於在今後幾十年裡建造可以重複利用的火箭、一種巨大的貨運火箭以及一種核動力太空梭。
  • 核動力火箭啟動!從地球到火星30天即達,去比鄰星只需12年
    或開啟人類星際之旅新時代什麼是核動力火箭呢?其實簡單來說,就是不再以傳統的化學燃料能源作為動力,而是以核能作為動力的新型火箭。在科學家們的眼中,核動力火箭也是未來人類開啟星際之旅新時代的關鍵。其實,雖然核動力火箭目前還在研發階段,但是早在上世紀初,就已經被提出了。當居裡夫人成功提煉出放射性元素鐳之後,俄羅斯的航天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就曾經預言,未來核動力發動機將成為人類飛出太陽系的關鍵。
  • 核動力火箭啟動!從地球到火星30天即達,去比鄰星只需12年
    核動力火箭或開啟人類星際之旅新時代什麼是核動力火箭呢?其實簡單來說,就是不再以傳統的化學燃料能源作為動力,而是以核能作為動力的新型火箭。在科學家們的眼中,核動力火箭也是未來人類開啟星際之旅新時代的關鍵。
  • Blue Origin BE-4火箭引擎進入測試,有生之年太空旅行!
    ,近日太空商業旅行公司Blue Origin的創始人Jeff Bezos信心十足地表示,他們將在今年底送兩位太空人入太空,商業旅行計劃將在2018年推出。說這話的底氣在於其研發6年多BE-4火箭引擎組裝完成,進入測試階段。這款引擎將和其他5個同結構、同功能引擎一道,為即將登場的New Glenn火箭提供動力。Blue Origin準備了兩種火箭,即2級火箭和3級火箭。New Glenn的直徑為7米,長82-95米。
  • 太空旅行時代即便不是觸手可及 也已經正在路上
    國際公認的大氣層與太空之間的界線是距地面100千米高的「卡門線」,所以理論上,飛過卡門線就算正式進入太空,而這正是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早在多年前就提出並致力於商業化的另一個版本的「太空旅行」,準確來說,應稱之為「亞軌道飛行」——飛船會被載機帶至離地約15千米左右的高空,然後在空中點燃助推器、發射、脫離載機,在扛過3.5個重力加速度的一段升空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