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核動力太空梭計劃 雄心勃勃充滿自信

2020-11-29 環球網

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11月17日文章,原題:中國想在2040年之前擁有核動力太空梭不要用不緊不慢的態度看待中國的航天計劃。中國已經將兩個太空站送入軌道,而且根據最近公布的發展路線圖,中國正著眼於在今後幾十年裡建造可以重複利用的火箭、一種巨大的貨運火箭以及一種核動力太空梭。

中國主要的太空承包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公布了這一發展路線圖。該公司建造了取得成功的「長徵」系列火箭,對外公布的發展路線圖讓這家企業制定的目標從今年年底一直覆蓋到2045年。

報導稱,第一個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下一代長徵八號火箭的首飛。這種火箭目前正處於研發階段,按照設計方案,它將成為一種低成本、有效載荷較小的火箭,能夠將小型的衛星送入軌道。

接著,到2025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計劃研製出可重複使用的太空梭,能夠實現水平起降。這種太空梭將是一種兩級入軌太空飛行器,主要用於太空旅遊。該公司希望改進設計,最終在2030年建成單級入軌太空梭。

報導稱,這樣的計劃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那就是雄心勃勃。雖然過去有過一些單級入軌太空飛行器的建造計劃,但沒有一個發展到原型機的階段,而且所有這些計劃都因為不切實際而被放棄。不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的計劃尚沒有達到這個地步。

報導稱,該公司計劃到2035年,實現運載火箭完全重複使用。到2040年擁有各種類型的運載火箭,這其中包括核動力空間穿梭機和其他能夠完成多星際往返旅行、通過小行星採礦和建設像空間太陽能電站這種特大項目來利用太空資源的其他太空飛行器。

報導表示,當然,就因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在發展路線圖中提到了這些雄心勃勃的目標,並不意味著這些目標真的會實現,不過這的確表明中國太空界對自己在最近幾十年來所取得的成就充滿信心。(編譯/李鳳芹)

相關焦點

  • 中國計劃2040年完成核動力太空梭 美驚嘆落後中國40年
    中國的科技技術近年來嶄露鋒芒,其徵服外太空的野心也越來越明顯。一家中國航天公司更發下豪語,要在2040年之前,開發出核動力太空梭。美國知名流行科技Engadget網站11月16日報導,中國太空計劃的主要承包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CASC),為中國的太空計劃發起了一個遠大的目標,直到2040年。計劃包括開發低成本且可重複使用的火箭、重型運載火箭、太空旅遊,還有核動力太空梭。
  • 中國發明新型太空梭,太空旅遊就像坐飛機,美國人這次真服了
    美國權威媒體《大眾機械》就用「雄心勃勃」來形容中國的航天計劃,而且,不管是美國的科學家還是軍方人士,都盛讚中國航空航天的發展速度非常快,美國目前在一些領域雖然還是處於領先位置,但以中國現在的發展速度,將會很快追上並超越。
  • 美新一代核潛艇,會讓093反超渺茫?美媒:中國最強大093已能夜戰
    美國媒體曾指出,近些年來中國在潛艇方面的進步,正在快速縮小與美國潛艇在技術上的差距。核動力潛艇在一個大國的海軍裝備中,其重要性是能夠與航母進行比較的,其中攻擊核潛艇又是一個國家海軍隱形戰力的代表。據消息報導,美國媒體認為中國潛艇製造的規模正在不斷擴大,而中國093A攻擊型核潛艇很可能也有了變化。例如隱身是現代核潛艇最珍貴的特性之一,美國媒體就對此表示,隨著中國潛艇規模的擴大,人們可以假設這些中國潛艇正在變得越來越隱蔽。報導中估計,093A雖然與西方或者俄羅斯的攻擊型潛艇的武器裝載量都要少,接近比較小的梭魚級,但在這個載荷範圍內,則可以攜帶鷹擊-18超音速巡航飛彈。
  • 俄最大核動力破冰船下水 計劃雄心勃勃
    俄羅斯《星星》電視臺16日報導稱,俄羅斯建造的22220型「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當天在聖彼得堡波羅的海造船廠下水。它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強的核動力破冰船,由俄聯合造船公司建造。 報導稱,該破冰船長173.3米,寬34米,排水量33540噸,載重量可達10萬噸,配備兩個專門設計的RITM-200核反應堆,可破除近3米厚的冰,服役期為40年,船員75人,造價約為369億盧布(1美元約合66盧布),計劃於2018年投入使用。 另據日本外交學者網站6月14日報導稱,近日俄羅斯半個世紀以來試水了第一艘新型軍用破冰船。
  • 外媒驚嘆中國高超音速太空梭計劃:讓乘客離太空更近
    據稱,中國的這一設計將比藉助火箭升空、並在跑道上降落的美國航天局太空梭更為高效。中國宣稱,其所打造的高超音速太空梭可極大的降低太空旅行的開銷。《大眾科學》雜誌稱,該飛行器可像普通飛機一樣起飛,之後超燃衝壓發動機開始工作,將飛機高度提升至海平面以上100公裡處。這時,火箭助推器會提供額外的推動力,令其有足夠的動力以逃離地球低層大氣的控制。
  • 中國桌球「養狼計劃」成功,日媒封伊藤美誠為「大魔王」
    在多年以前,外媒一直是用大魔王這類的名詞來形容中國桌球壇上的恐怖運動員,就像王楠、張怡寧馬龍等頂級運動員,說實話,中國球迷們也是很樂意接受這些愛稱的,畢竟形容得很貼切,他們確實如魔王一樣強大,並且無人能敵。
  • 核動力火箭上熱門!俄方已正式組裝!美媒:這波是太空核彈?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航天火箭都是使用的傳統化學燃料,但是如果能夠使用核動力來作為火箭的發動機,無論是其推力還是續航方面,這都將會有一個非常大的突破,而且如果核動力火箭的火箭成功發射,這必將是航天史上的又一重大裡程碑。
  • 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剛發射成功,美媒就來亂彈琴:或是太空武器
    喬納森·麥克道威爾認為中國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用途可能與SpaceX公司的「龍」飛船相似,但也可能是美國X-37B那樣的無人太空梭或者是用於載人飛行的太空梭,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未來中國會用這款太空飛行器,幫助中國太空人往返於地球與太空之間。
  • 我國航天獲重要突破,美媒:是仿製品,熱議:仿製了美未來的東西
    俄媒的報導中稱,哈佛相關物理研究中心的人員認為,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可能是可重複使用的載人飛船,也可能是高度自動化的太空梭。,又或者是未來用於載人飛行的太空梭。據悉,美國曾經製造過多架可以重複使用的太空梭,它可以載人往返於近地軌道和地面之間,但是目前都已經全部退役。X-37B就是由美國波音公司研製的小型太空梭,自2010年到現在,該太空梭已經先後完成了5次太空飛行,持續時間從225到780天,其目的就是在軌完成服務於美軍的實驗,只不過所有實驗的細節均嚴格保密。
  • 熔鹽反應堆引各國關注,中國要搞核動力飛機?
    ,這種研究在冷戰期間達到高峰,各種應用理念層出不窮,核動力飛機就是其中較為瘋狂的一種思路。近日,中國計劃在甘肅省建兩座熔鹽反應堆的新聞引起了各國媒體的關注,其中俄羅斯軍事專家瓦西裡·卡申在12月8日接受俄媒的採訪中稱,這再次證明,中國正力圖掌握美蘇冷戰時期的所有「科技成果」,而曾經在相關領域有較深入研究的美國對此事的關注力度也非常大。
  • 天鼎證券:談中國為什麼不製造太空梭?
    我們可以參照美國,5架太空梭——1981哥倫比亞號,1983挑戰者號,1984年發現號,1985年亞特蘭蒂斯號,1992年奮進號,花費超過2000億美元,這些費用夠維持4個核動力航母戰鬥群幾十年了。主要原因在於所謂的可回收大大超出了計劃,原計劃單次6000萬美元的費用飆升了10倍。
  • 我國太空飛機成功返航,美媒:只是X37的仿製品,技術落後太多
    而美國航空航天防禦司令部也證實了我國太空飛機在太空中飛行的消息,並且消息人士透露,這次的飛行計劃看上去非常順利,很顯然我國準備了很長的時間,以保證整個飛行計劃順利開展。而目前,國外軍事專家認為,我國這款新型太空飛機是一款類似於美國太空梭的飛行器,可以利用其機翼和機體產生升力的飛行器,它既可以像傳統飛機那樣一樣在地球大氣層內飛行,也可以像太空飛行器一樣在太空中進行機動機動。
  • 美媒腦洞大開: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會不會演變成載人火星飛船?
    【X-37B返回地面】美媒表示,在過去的十年裡,中國加快開展太空活動。波音公司設計X-37B部分是為了糾正太空梭計劃中的缺陷。太空梭計劃旨在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重用性,但由於高昂的維護成本和時間,這兩個目標未能實現。因此,X-37B只保留了太空梭的部分特性,如可重用性和「飛機」概念,即垂直發射,然後水平降落在跑道上。
  • 檔案大揭秘:起底美蘇兩國瘋狂的太空梭
    使用NERVA核動力發動機的星際飛船,用在運輸低地球軌道與地球同步軌道, 月球軌道或者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軌道之間移動機組人員與補給品.最終尼克森否決了除第一項太空梭項目以外的所有計劃.在距離地球表面46千米的高度內, 承擔著太空梭80%的推力, 此後固體助推火箭與太空梭分離.02 前蘇聯太空梭篇2.1 前蘇聯太空梭計劃起源前蘇聯的軌道飛行器計劃也叫&34;太空梭計劃.
  • 萬那杜新養牛計劃雄心勃勃
    「島國在聽養牛報告」說的就是萬那杜雄心勃勃的新養牛計劃。  雖然畜牧司長對實現這一目標持樂觀態度,但他也謹慎表示,由於包括土地糾紛在內的諸多因素,雄心勃勃的養牛計劃目標可能需要5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實現。  司長證實了最近的一項報告,養牛場遠至南部的阿內蒂烏姆島和該國最大的島嶼桑託島的北部,牛犢數量「一直在下降」。
  • 美媒:中國使用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向太空部署衛星,打破美國壟斷
    據《環球時報》9月9日報導,中國最近用長徵2F運載火箭,發射了新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其在經歷了短短2天時間的太空遨遊後成功返回,顯示出中國的太空梭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將在以後更加便捷廉價化的和平使用太空。這也引發了國內外持續的高度關注和猜想。
  • 英國正在計劃,啟動太空核推進動力研究,什麼是核動力?
    我們認為英國在這一領域具有真正的利基能力,並且該計劃可以建立在強大的英國核網絡和供應鏈上。「隨著我們繼續開發保護我們的星球,保護我們的世界和探索我們的宇宙的力量,我們希望在將來開發這個項目以及其他令人興奮的太空項目。」如前所述,對核推進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太空時代。
  • 日媒:中國計劃2030年試飛「空天飛機」 可從機場水平起飛
    參考消息網4月20日報導日媒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加快了在商業航天領域的步伐。該集團是中國國有企業,負責製造飛彈等防務產品。董事長高紅衛在接受採訪時透露,集團將努力研製可在太空與地面之間多次往返的中國版太空梭,目標是2030年進行飛行試驗。
  • 外媒驚嘆中國高超音速太空梭計劃:無法匹敵
    參考消息網8月23日報導外媒稱,中國正在研發一種高超音速飛行器,能夠將駕駛員(甚至是乘客)帶到太空邊緣。  據每日郵報網站8月12日報導稱,中國一家國有航空公司已經開始研製能夠從跑道上起飛、將乘客帶到近地軌道的飛行器了。
  • 中國計劃在月球南極建科研基地 美媒:選址有點意思
    參考消息網4月26日報導 美媒稱,據報導,中國計劃「大約10年」內在月球建造一個科學研究基地。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4月24日報導,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在一項公開聲明中說,中國國家航天局有意在月球的南極地區建立研究站。這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1969-1972年6次成功的「阿波羅」登月活動有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