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或成火星的第一批居民!科學家要用它們來蓋房子

2020-12-06 奇點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近年來,火星改造、火星移民的話題越來越火,不過,卻有一個關鍵性的難題擺在大家面前:如何改造火星?改造過程中所需要的原材料從何而來?

要知道,火星可和地球的氣候環境是截然不同的,火星大氣層很稀薄,而表面溫度極低、太空輻射極強,這就導致人類必須在火星上完全模擬出和地球類似的氣候環境,才可以不需要防護在火星上生存,否則不存著幾十斤重的防護服,根本就沒有辦法在火星上生存。

那麼,該如何改造火星呢?科學家曾經提出過一項「火星改造計劃」,簡單來說,就是在火星上建造化工廠和核電站,通過大氣排放來讓火星上形成溫室效應,這個時候,火星上的大氣層就會越來越濃厚,並且伴隨著氣溫的升高,科學家也會在火星上來一場人工降雨。

這樣一來,早期地球的氣候環境也就都會形成了——適宜的溫度和原始的海洋。當然,這個時期距離人類一面,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先從地球上移送一些生物過去,比方說古老的微生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的植物等等。

等到火星上擁有氧氣了,就會陸續從地球運送更多的生物去火星,一直到火星上已經是生機勃勃後,才會開始進行人類移民。

不過,人類去往火星之前,需要在火星上蓋房子供人類居住,蓋房子的材料又來自哪裡呢?前段時間,來自新加坡的科學家團隊通過研究,將火星上蓋房子的原材料,選定了小龍蝦和蘑菇。

研究者表示,完全可以利用動物的甲殼提取物,也就是小龍蝦的殼,在火星上蓋房子。看到這裡,相信大家肯定都一頭霧水,不過事實上,這還是很好理解的,因為通過化學方法,科學家們已經成功將小龍蝦殼中的提取物轉化成了建築材料,也就是全新的「生物水泥」,自然也就可以在火星上蓋房子了。

之所以選擇小龍蝦,研究者介紹,是因為小龍蝦的繁殖能力驚人,而且它們適應能力非常強,同時,它們也都非常好吃。

這樣一來,未來人類就可以將小龍蝦作為首批「移民者」投放到火星之上,然後改造火星的前期部隊就可以在火星上以小龍蝦作為食物來源之一,一邊吃小龍蝦,一邊積攢小龍蝦的蝦殼進行提取轉化為「生物水泥」,在火星上蓋房子。

而且除了小龍蝦之外,研究者表示,蘑菇也可能會成為未來火星上的建築材料,目前已經對真菌類生物展開研究了,主要是希望可以掌握它們錯綜複雜的結構,來幫助人類在火星上建造更加堅固的房子。

當然,雖然看起來一切都在準備之中,但事實上距離人類真正實現火星移民,還差得非常遠,甚至有科學家表示,可能數百年內都無法實現。大家覺得未來人類能成功嗎?為什麼?

相關焦點

  • 用小龍蝦在火星蓋房子,科學家的腦洞太大了,這樣的房子能住嗎?
    不過,科學家考慮的問題遠比馬斯克的想法要複雜,甚至想出利用動物甲殼提取物來建造火星基地的說法,簡單來說就是用小龍蝦的殼來「蓋房子」。 用小龍蝦的殼在火星蓋房子,但是它們也在吃貨手中搖身一變,成為一種美食。
  • 如何在火星上建房子?科學家提議用小龍蝦,看似荒謬實則可取
    但是這三年來,我們在新聞上一次次看到馬斯克的SPACE X公司頻頻有動作的消息,由此看出他們正在為能在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陸火星、在2050年前建造火星城市而努力。那麼要達到這些目標需要做什麼工作?儘管火星距離地球比較近,但火星上的自然環境並不允許人類直接在上面生存,換而言之,人類需要對火星環境進行一番改造。
  • 科學家要帶小龍蝦上火星,竟然不是為了吃,而是用來做這個?
    不過,科學家考慮的問題遠比馬斯克的想法要複雜,尤其是隨著我們對火星了解得更加充分,他們發現人類想要在這裡立足似乎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改造火星將成現實,未來移民火星的第一批「居民」,並非人類
    科學家認為,改造火星,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將火星變成早期的地球,在火星上模擬出早期地球的氣候環境,比方說濃厚的大氣層、原始海洋等等,這樣,才有機會將地球上的生物移民到火星上,才有機會在火星上完成生命的延續。如果模擬早期地球環境呢?
  • ...蘑菇……為了在火星上蓋房子,科學家們瞄準了更多稀奇古怪的材料
    小龍蝦,蘑菇……為了在火星上蓋房子,科學家們瞄準了更多稀奇古怪的材料 2020-10-16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改造火星將成現實,未來移民火星的第一批「居民」,並非人類
    地球」需要滿足的條件要有合適的光照,適宜的大氣和生命之源—水。接下來,就是將地球上的生物移送到火星之上了,最先抵達火星的會是人類嗎?答案是否定的,科學家表示,人類或許是火星上最後的移民者,就好像是在地球上,人類出現的時間非常晚一樣。
  • 第一批移民火星的生物被找到,人類不在行列,改造火星靠它們
    通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雖然如今的火星看起來一片荒涼,不過在遠古時期的火星上,也曾經有過一段和地球差不多的宜居時期,而且不排除火星上曾經存在過生命。這意味著,火星或許是可以被「喚醒」的,簡單來說,就是可以通過一些人為手段,將火星改造成「第二地球」。
  • 第一批移民火星的生物被找到,人類不在行列,改造火星靠它們
    經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儘管火星現在看起來很荒涼,但在遠古時期,也曾有過與地球相似的可居住時期,而且不排除在火星上曾存在過生命。也就是說,火星也許可以被「喚醒」,簡單地說,可以通過某些人的努力,把火星變成「第二個地球」。
  • 誰會是第一批改造火星的生物?並非人類,科學家認為是它們
    今年夏天以色列、中國和美國先後發射了火星探測器,對於以色列和中國來說,這是這兩個國家首次發射火星探測器,是各自航天史上的裡程碑,而對於美國來說則是火星探索的後續計劃,因為它們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實現了首架火星探測器的發射。也就是說人類早在四十多年前就開始探索火星了,那麼現在可以在火星上建造移民基地了嗎?
  • 2024年將誕生第一批火星居民
    當1969年,NASA的阿波羅計劃順利執行,人類太空人第一次踏上月球的土地,全世界都為之沸騰,當時就曾經有科學家預言,人類進入到21世紀之後,就會實現太空移民。 上個世紀末,科學家們在經過一番權衡後,最終將人類移民的第一站,選定在了火星。
  • 假如移民火星,在火星蓋房子能用什麼材料?西瓜視頻告訴你答案
    那麼如果我們有一天真的飛出地球到了另一個星球,比如火星時,我們該用什麼樣的建築材料去建設呢?在西瓜視頻創作人【三一博士】的作品【移民火星,建築該用什麼材料?華夏祖先5000年前已給出答案!】中,大家可以了解到在火星蓋房子可以用什麼建材,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上西瓜視頻搜索觀看。
  • NASA開始計劃火星移民,2024年第一批太空人前往火星,能成功嗎?
    所以不管是從距離還是成本看,移居火星都是最好的選擇。改造火星但是,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那就是火星的環境。眾所周知,人類只是所以能夠生存在地球上,就是因為地球的環境是獨一無二的,人類對生存的環境很挑剔,必須要滿足有空氣有水分有食物,並且還要有適宜的溫度。這也是我們很難找到「另一個地球」的主要原因。鑑於這種情況,不少科學家都表示我們可以改造火星。
  • 為什麼馬斯克會說第一批登上火星的人會回不來?
    眾所周知,火星是地球的鄰居,它的各項指標也與地球相似,因此科學家認為,火星上可能存在著生命。1962年,前蘇聯發射了「火星一號」探測器,遺憾的是,它在距離地球1億公裡的時候就失去了聯繫。儘管這次任務失敗了,但它被普遍認為是火星探測的開端。
  • 移民火星或成現實,科學家已找到先行者,微生物將率先改造火星
    火星,如今儼然已經成了天文愛好者心目中最喜愛的星球之一,對於火星的探索,人們也是越來越看重了,畢竟火星在人們看來是 「人類未來的第二家園」。通過研究發現,雖然現在的火星一片荒涼,不過在遠古時期的火星上,也是有過一段和地球差不多的宜居時期的,而且也並不排除在這段時期裡是存在過生命的。不過現在看來,火星不知道經歷了什麼,才會變得如此荒涼,但有一點可以證明,那就是火星是可以再次被「喚醒」的,只要科學家在未來通過一些人為手段,就可以將火星改善成為「第二個地球」。改善火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 天氣漸冷 本地小龍蝦鑽洞越冬 蝦農明年的收成就靠它們了
    正在打洞的小龍蝦成了「泥蝦」 水溫降低,小龍蝦鑽洞越冬而這些洞,其實就是小龍蝦越冬的「房子」。 楊伏兵說,小龍蝦最近入洞的越來越多,有的甚至是「抱籽入洞」(抱卵蝦)。對小龍蝦養殖戶來說,這些入洞越冬的小龍蝦,是種蝦,「明年小龍蝦收成好不好,關鍵看越冬蝦多不多、壯不壯。」
  • 為了完成人類殖民火星計劃,可以提前用微生物「感染」火星嗎?
    那麼,第一批移居火星的「住戶」會是什麼樣子呢?很多人認為,肯定是我們這個世界最聰明的人,來自世界各地,擁有多個學位,並接受過幾十年的天體物理學培訓。然而,洛佩茲等科學家認為,火星上第一批「洛佩茲認為,如果我們將火星作為下一個定居點,就應該故意將微生物引入,微生物的傳播可以作為人類定居部署的一部分。畢竟,人類目前居住的地球,第一批居民不是人類,不是兩棲動物,也不是植物,而是單細胞微生物。
  • 科學家開出改造火星時間表 7步驟實現火星地球化
    人類在火星上的住處為了人類共同的明天,人們將目光投向了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為相似的行星兄弟——火星,夢想著重拾生命的妙筆,將它打造成另一個地球。也許一百年甚至數百年後的焦點話題就是:你願意住在火星上嗎?中國繞月工程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歐陽自遠是「火星探測」的積極推動者。他在接受北京晚報記者採訪時說:「火星是最接近地球環境的行星,人類通過改造將其變成一個宜居星球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 用什麼材料來建月面基地?科學家居然想到用屎尿!這房子能住嗎?
    一個看上去有些噁心的話題,但卻在當前受到了ESA(歐洲航天局)科學家的追捧,因為他們通過研究發現,利用太空人的尿液來生產月球關鍵「混凝土」製造月球避難所,能做到資源利用與成本考量的最佳點!另一個關鍵是月面建材製造覆蓋的基地還能阻擋微隕石襲擊,因此在月面建造避難所就成了未來月面中長期考察基地的首要選擇,那麼如何利用月面有限的材料來製造避難所呢?歐洲航天局的科學家將目光瞥向了太空人的排洩物!
  • 馬斯克:第一批火星移民很有可能無法返回地球
    ——數據解構世界矽谷鋼鐵俠馬斯克一直有一個夢想,那就是移民火星,在新的星球上生活。他為之付出了艱苦的努力,成立了Space X公司,在無數的心血澆灌下,終於逐步踏上徵服火星的旅途。可是,到了火星就足夠了嗎?事實上,馬斯克在「人類前往火星」峰會上也表示過,相比於到達火星,人類在火星上生活會更加危險。火星不同於人類熟悉的地球,氣候十分惡劣,甚至需要用核武器來提前清理環境。
  • 農村蓋房子用琉璃瓦合適嗎?它的優缺點是什麼?
    最開始時是起脊蓋瓦房,後來人們開始建平房,用的材料是預製板,預製板很快過渡到了混凝土現澆頂。這些年,人們開始仿避暑形式,在混凝土平頂的基礎上再次起脊,於是以前用的瓦又開始被派上用場。但這個瓦的選料比以前要豐富多了,現在房頂的蓋瓦種類很多,琉璃瓦就是其中一種。很多人的房頂都採用了琉璃瓦蓋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