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火星移民可以實現,當你看到火星這個樣子後,你還會想定居嗎

2020-12-04 古今奇聞雜談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對未知事物的探索和徵服未知決心愈發強烈,而不僅僅是局限於探索地球之謎,對太空的探索也是十分熱衷。終於,人類在1969年的7月20日成功登陸月球,從此,月球成了宇宙探索的第一站。

科學家對於太陽系是否存在與地球一樣能孕育生命的星球非常關注,為了尋找外星文明,人類向太空發射了各種各樣的探測器,而對於最有可能存在生命或曾經存在過生命的火星,科學家們給予了它特別關注。

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幾個國家已經開始把登上火星提上了日程,科學家計劃在月球建立一個基地,為人類將來登火星做好準備。同時美國NASA提出了個瘋狂的計劃——為火星安裝大氣層。他們想在火星周圍安裝一個巨大的人工磁場,來恢復這顆星球原本的大氣層,使其適合人類居住,稱為第二顆地球。

為什麼說是恢復呢?NASA科學家認為火星在35億年前是擁有厚厚的大氣層的,正因為這層大氣層,才使得火星有液態水,甚至存在生命,但在數十億年前,磁場因為某種原因消失了,太陽風的剝離使得火星大氣層不斷稀薄,最終變成了這樣一個既乾旱又寒冷的荒原。

小編是相信未來的某一天,人類是能夠實現星際移民的。那如果人類成功移民火星,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來看看火星目前的環境。大家都知道,火星和地球很不一樣,人類對火星認知是,它沒有像地球一樣的濃厚適宜的大氣層,沒有磁場,火星的重力也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火星上沒有液態水但有大氣流動,所以地面的石塊有稜角分明的,有風化嚴重的,還有形成沙堆的。所以對於習慣了美麗地球的你,得開始適應這種荒涼的火星環境。

美國NASA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上發現了硫磺、酸、鎂、鐵、氯化合物等物質,這些物質在二氧化碳氣體環境中被太陽照射後會發出酸酸的鐵鏽味或者是臭雞蛋味,反正是令人難以忍受。

忍受完氣味之後,得考慮一日三餐了。因為火星貧瘠,有沒有液態水,所以食物基本上是從地球運輸過來的背壓扁了的真空食品。偶爾吃吃真空食品還能接受,但幾個月,甚至連續幾年都吃,那就有點接受不了了。

想在火星上吃到新鮮的瓜果蔬菜,也不是不可能。大家看看科幻片《火星救援》裡,既是太空人又是植物學專家的沃特尼被同伴「拋棄」在火星之後,沒有坐以待斃,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精心計算了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火星這顆乾旱星球的土地,自製肥料,成功種植出了土豆。

不僅如此,還要克服火星的氣溫和一旦刮起來就會刮長達三個多月的沙塵暴。

小編認為,在人類的不懈努力下,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難,實現星際移民。

對此,你是怎麼認為的呢?歡迎來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星際移民新嘗試:讓自己的「分身」定居火星,你願意嗎?
    未來某天,如果你的「分身」可以定居火星,你會願意為了延續地球文明而嘗試嗎?7月24日,一家初創科技公司——曼為科技(MARVEL TECH)對外發布「DSPACE」計劃。DSPACE英文解釋為DNA in space。
  • 如果人類定居火星,會看到什麼景象?科學家:或能看到紫色天空
    如果人類定居火星,會看到什麼景象?科學家:或能看到紫色天空現如今,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類也開始把探索的目光放在了宇宙當中,科學家們經過長時間對於宇宙的研究,將地球所存在的星系稱為太陽系,而太陽系是以恆星太陽為中心所形成的天體系統。
  • 移民火星,人類能活下來嗎?
    這不,中東「土豪」阿聯最近也高調宣布要進軍火星。這個不差錢的國家表示,要在2117年前移民火星,甚至在紅色星球上再建一座杜拜塔。「火星2117」計劃的第一階段是形成科學突破小組。目前,阿聯航天局已經和法國和英國航天局建立起合作,未來這個國際科研團隊還會不斷擴大。而阿聯走向紅色星球的第一步,將是2021年的火星登陸探測任務。
  • 移民火星,你想去嗎?當心宇宙輻射
    又一個火星發射窗口來臨,阿聯、中國與美國的3艘火星探測器將相繼啟程,去往這個我們探測了60年的紅色星球。短期登陸火星何時能夠照進現實,尚無明確時間表,但作為太陽系中與地球環境最接近的行星,在火星建立新的棲息地已是不少人的憧憬與幻想——移民火星,你想去嗎?
  • 如果移民火星 人類需要做什麼準備 現在的火星適合人類生存嗎
    而大家平時看到的橘紅色,其實是火星地表的赤鐵礦,火星表面基本都是沙土,而且沒有穩定的水源,雖然它同地球一樣擁有大氣層,但是卻比較薄弱,空氣成分也主要以二氧化碳為主,由於引力較小,大部分沙塵懸浮於空氣中,導致經常有沙塵暴發生,但與地球相比,火星的地質層較為穩定,地面大部分為隕石坑、峽谷、荒原等。而且他有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高的山脈,奧林帕斯山。
  • 火星移民真能實現嗎?火星上能種土豆嗎?快報對話「火星叔叔」鄭永春
    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火星移民真能實現嗎?還有科幻吃貨最關心的問題,等移民到了火星,能像電影《火星救援》裡一樣種土豆嗎?快報特別聯繫到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第一位卡爾·薩根獎得主鄭永春,為大家科普你想知道的火星。在微博上,鄭永春擁有30多萬的粉絲,是國內知名的科普大咖。
  • 馬斯克為何執著於上火星?100萬人移民火星現實嗎?
    ,他計劃在火星上建立一個家園,並將帶領100萬人移民火星時,你多半會認為這個人有精神類疾病。但是,如果這個人在此後的時間裡,發射了多枚登陸測試火箭,並為此計劃樂此不疲時,我們就不得不重新考量這個人的想法到底有多大的可行性。
  • 如果馬斯克真的實現火星移民計劃!那麼,至少有1萬國人移居火星
    其次火星適合植物生長,它的上面有綠黏土和火山灰,大氣中有足夠的二氧化碳氣體,光合作用效能更高,農作物在上面絕對大豐收,說不定大米粒能長成玉米粒那麼大。另外火星上到處都是氧化鐵等氧化物質,稍微採取些科學手段,就可以還原出大量的氧氣。不過要想在火星上生活確實很難,就拿氣溫來說,雖然火星也和地球一樣四季分明,不過冬季最低溫度為零下125℃,肯定把人凍成「冰棍」。
  • 火星一號計劃破產,欺騙民眾,定居火星哪有這麼容易
    2013年4月28日馬斯克的SpaceX公司荷蘭的一家公司提出了具體的火星計劃,並向全球尋找參與者。其項目的預算60億,比美國的「好奇號」火星計劃多出了35億。此計劃是荷蘭的一家不是一家航空航天企業、沒有硬體、專利,甚至沒有錢來推動項目的進一步發展的公司。
  • 送100萬人上火星定居是天方夜譚嗎?定居火星得滿足這幾個條件
    送100萬人上火星定居,是天方夜譚嗎?之前就有不少的科學家提出了去火星定居的想法。然而這個送100萬人去火星定居的想法,是由特斯拉,SpaceX,paypal這三個在業界內的巨頭公司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提出來的,然而在埃隆馬斯克的計劃裡面他自己將會組建一支艦隊作為他整個計劃的支撐。那麼去火星上面定居是否是天方夜譚呢?
  • 想實現火星移民?那對於這個問題就不容忽視了!
    就在那一年,太陽耀斑爆發了,如果此時太空人正在月球表面執行任務的話,那吸收的輻射可就相當於胸透4萬次後所累積的輻射了。一次大耀斑釋放的能量,與成百上千顆氫彈同時爆炸釋放的能量相當,可以將太陽日冕中的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向太空中奔去。僅需幾十分鐘,這些高能粒子就能到達地球與火星附近。也就是說,當地球附近探測器發現耀斑爆發並給出警告後,留給太空人做出反應並採取防護措施的時間很短。太陽耀斑很可怕吧!然而,宇宙的輻射威脅可不僅僅只來源於太陽。
  • 《嗨,去火星吧!》| 第五集《移民火星靠譜嗎?》
    「天問一號」探測器昨天發射成功後,不少網友開始暢想太空探索的未來,有的網友重新開始討論火星移民的話題。下面就來聽一下果殼網主筆、 「遙望火星致敬科學經典」系列活動的首席科普顧問瘦駝的分析。人類要長期駐留的話,「民以食為天」,得吃東西;往火星送給養,成本太高了,所以說,人要想辦法在火星長期待下去,就要在火星生產,來填飽我們的肚子。這一點現在還沒有非常好的解決方案。火星適合人類生存嗎?
  • 火星移民如果成功,未來將變成什麼樣子?
    火星距離太陽系的小行星帶要近很多,那裡幾乎擁有無限的相對容易開發的資源,例如長期的引力已經將它們全部撕碎,技術足夠後變軌可控砸在火星指定區域非常可行。火星上即便實現了大規模移民,也不可能和地球上的龐大人類族群相比,這意味著這些移民將會擁有遠遠超過地球人類的人均資源。二、簡要介紹下人類鬥爭史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 如果可以的話,你會去火星居住嗎?「讓我們一起來改造火星吧」
    此外,金星的大氣層中有幾公裡後由硫酸液體所組成的雲層,還時不時來場強酸性的雨,這可比pm2.5厲害到海裡去了。金星還有1600多個火山正在劇烈的活動,我們在科幻電影中所看到的煉獄也就是這個樣子了。誰會願意去煉獄生活呢?因此想要在太陽系內尋找另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家園,火星幾乎成了唯一可行的選擇。
  • 火星探測之旅倒計時,這個方法讓你離火星更近一步
    這是第一次看到火星大氣層中的綠色輝光,它是氧原子發生電離後產生的。換句話說,火星的大氣層中可能存在著氧氣。儘管這個大新聞的主角ExoMars退出了本賽季,但2020仍然是個火星旺季。作為一顆類地行星,火星表面也有火山、峽谷以及諸多地貌,有巖石也有礦。過去的火星曾溫暖潮溼,但經歷了明顯的氣候變化,這個跌宕起伏的氣候變化史也和地球有的一拼。於是,一個又一個飛向火星的探測小車開始拍照、挖地、採礦。拍照能觀察地表,挖地能分析星球內部結構,採礦能尋找化石(如果真的有生命的話)。認真地問一句,研究到現在結論是啥?我們可以移民火星嗎?
  • 如果地球毀滅,人類能移居火星嗎?
    對此,中國航天集團微信公眾號發文稱,如果最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意味著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首次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探測的國家,也將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實現火星車安全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國家,並且這還是人類向火星發射的重量最大的探測器。
  • 30年內100萬人上火星?火星移民計劃可行嗎?
    當然,在我們如今或者可能有能力實現登陸的「第二地球」還是有的,我不說大家應該都知道,那就是離我們相對較近的「火星」。 為何說火星可能是「第二地球」。從長期的科學目標來看,人類是有這個打算的,那就是移居火星。
  • 人類是否可以移民火星?首先,我們要在火星上找到生命
    但人類登陸火星卻是必須要做的事,其一,這可以展示人類文明的先進,作為大國之間科技競爭發展的動力;其二,登陸火星,人類就可以了解它的「移民條件」。以現在的太空科技發展狀況來看,登陸火星在50年內有可能實現。當人類了解清楚火星後,就擁有了移民的可能性。但這是全人類的事,且成功的可能性不高,因為很難先回答那個「為什麼?」 要移民火星這個大問題。
  • 你願意為了定居火星而改造基因嗎?
    Credit: SpaceX如果人類想在火星上定居,可能需要稍微變得「非人類」。專家表示,我們如果想永久居住在火星,或者任何一個地外行星上,並且還要保證安全和健康,也許需要對我們這個物種的基因進行一些調整。在5月12日由紐約科學院舉辦的主題為「陌生的火星:太空殖民的挑戰」的線上會議上,來自休斯敦月球與行星研究所的天體生物學家和地球微生物學家Kennda Lynch表示,如果人們想要在火星上生活、工作和繁衍的話,就需要基因編輯和其它先進的技術一展身手了。
  • 探測器在火星上的這些發現,讓科學家堅信:人類移民火星能實現
    馬裡納裡斯谷也叫水手峽谷,長度超過4000公裡,最深的地方達到8千米,清晨的峽谷似乎更加迷人,陽光照射到火星大氣的塵埃上,在天空留下了一輪藍色太陽,如果站在火星就能看到這樣奇妙的景象。1997年探路者號登陸火星,這是探路者號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到巖石都向同一個方向傾斜,科學家認為,洪水會衝擊這些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