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0萬美元移民火星?馬斯克火星移民詳細計劃來襲!

2021-01-20 第一財經資訊

第一財經資訊

綜合第一財經網站 Deeptech科技 虎嘯網等


9月28日凌晨,馬斯克公布了人類移民火星的詳細計劃!



馬斯克稱,人類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選擇待在地球面臨滅亡,或是成為太空文明的一份子。火星移民計劃的目的,是使人類成為「多星球物種」,這也是馬斯克創立SpaceX公司的初衷。


各位親,準備好了咩?宇宙飛船要起航啦!


火星移民詳細計劃曝光


北京時間2016年9月28日凌晨2點半,SpaceX的CEO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在墨西哥67屆國際宇航大會(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Congress,簡稱IAC)大會上進行了演講,題為「星際公民是如何煉成的」(Making Humans a Multiplanetary Species)。

 

在這場演講上,馬斯克首次全面詳盡地公布了整個「登星計劃」的過程和相關技術細節。


馬斯克打算建造一整套可重複利用的運輸設備,一次可將100人送到火星基地,耗時80天(最終減少到30天),花費控制在每人20萬美元以內(最終降至10萬美元)。這個計劃的最終目標是建造一個有100萬居民的火星基地,整個計劃可能需要耗時100年才能完成。目前的關鍵問題是降低火星飛行成本,從而吸引潛在的志願者。馬斯克將這一整套設備命名為「星際交通系統」(ITS),該系統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枚超重型火箭BFR(Big Fucking Rocket)、一艘客運版飛船MCT(Mars Colonial Transporter),一艘貨運版MCT飛船組成。


Interplanetary Transport System(ITS)的完整計劃


演講一開始,馬斯克再次重複了他2013年就曾拋出的著名論調:「我們要麼殖民到其他星球,要麼就只能在地球上等待滅絕來臨。地球上的人類將滅絕不可避免,只是遲早的問題。」

 

接著,馬斯克簡單說明了一下,為什麼將火星作為人類太空殖民的首先之地。理由其實很簡單,金星條件太差(高溫,高壓),月球太小,土衛和木衛又太遠。

 

然後,就是本次演講的最重頭戲,馬斯克的Interplanetary Transport System(星際運輸系統,簡稱ITS)的完整詳細計劃。 



藉助SpaceX公司的模擬圖,我們可以全面了解這個最快在2026年就可以「落地」的人類太空計劃全貌。

 

整套航天系統的發射都將在位於佛羅迪達州卡納維拉爾角39A完成。



太空船的推進器使用了42個猛禽引擎,能產生1.3萬噸的推力,以幫助飛船升空。整套系統飛向大氣層,受到的最大風阻為3209公裡每小時。



當飛船進入軌道後,會與推進器分離。推進器將返回地球。



當推進器將回到發射臺上後,將再次裝載燃料添加船,並將其送入地球軌道。



燃料添加船將追上軌道上的飛船。



肩並肩完成「太空加油」(按照馬斯克的說法,這樣的加油可能要進行好幾次才能保證一次火星飛行)。



再次分道揚鑣,燃料添加船將返回地球。飛船則正式踏上火星之旅。



飛船將展開功率為200千瓦的太陽能電池板。繼續飛向火星。



飛船的飛行速度為10.08萬公裡每小時。到達火星後進入大氣層時,飛船要耐受1700攝氏度的高溫。



進入火星大氣層後,飛船將打開制動引擎完成火星上的降落。




人類將首次登上火星。



馬斯克表示,雖然所有的視屏和圖像都是由計算機模擬生成的,但這不是在拍科幻片,SpaceX就是嚴格按照模擬中展示的那樣一步一步向著最終目標邁進。

 

在之後的演講中,馬斯克著重討論了火星之旅的費用以及整套航天系統的相關數據。

 

在馬斯克看來,人類能不能去火星的最大瓶頸在於成本開銷,以目前的條件來計算,一張去火星的船票可能要賣到100億美元,而SpaceX的目標則是要把這個數字降到一套房子的價格,約為20萬美金,這相當於133萬人民幣,上海或北京市中心一個洗手間的價格...


2002年SpaceX公司剛成立時的全體成員

 

這麼一個「親民」的價格雖然依舊昂貴,但是畢竟是許多鐵了心要去火星的人可以拿得出的了。馬斯克還半開玩笑地表示,去火星的最大好處是,那邊在很長時間內應該都會缺乏勞動力,所以就業肯定不是個問題。

 

關於如何才能完成這個將成本降低500萬個百分點的艱巨任務,馬斯克提了四點:

 

重複利用;

地球軌道上加燃料;

在火星上生產推進器燃料;

選取合適的飛船燃料。

 

關於燃料的選擇,馬斯克對比了航空煤油、氫氣和甲烷,很顯然,前兩者一個火星上沒有,一個火星和地球上使用成本都太高,甲烷毫無爭議地勝出。


接著,馬斯克給出了推進器、飛船和猛禽引擎(Raptor engine)的相關參數,並表示,這艘飛船非常的大,可以搭載100人或200名乘客。乘客可以利用之前已經投放在火星上的車輛、貨物與其他硬體設備逐步建立一個可以自持的殖民地。 如果在火星上建立可以自我維持的文明,可能還需要20到40年的時間。


馬斯克甚至暗示把火星地球化的可能性:在火星大氣中釋放大量二氧化碳使氣溫變暖,並產生液態水,使其成為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如果在火星上有能源,你就能獲得水資源,因為火星上存在大量的冰。

 

關於如何解決火星計劃所需的龐大資金,馬斯克顯得信心十足:「只要我們證明了我們說的都是可行的,自然就會有人願意來幫助我們,而且這個雪球會越滾越大。」

 

此外馬斯克還表示:「就我給人而言,讓人類成為跨行星物種,是我個人累計財富的唯一目的,除此之外,賺錢對我來說沒有太大的意義。」此話一出,引來一片掌聲和喝彩聲。


關於未來,馬斯克暢想了「地球軌道物流計劃」,並表示一旦成功,地球上任意兩點間的貨物運輸將不超過45分鐘。



演講的最後,馬斯克又一次展示了猛禽引擎的點火視頻,並鄭重表示,他的ITS儘管做不到真正意義上的「星際穿越」,但是卻可以將人類帶到太陽系的每一個角落。小編雖然是科技盲,但聽著可以去太陽系任何一個角落可以實現,實在是太酷了,小編也許可以不用再為房子的事情擔心了...



最後甚至有女觀眾表示要上臺獻上「祝福之吻」。


問答環節同樣精彩:

 

如何在火星上解決人類生存的問題?馬斯克說,最重要的是建立起地球和火星的紐帶,這才是他們的主要任務。(小編覺得,火星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

 

該如何選擇首批去火星的人,以及馬斯克本人會不會想要第一個登上火星?馬斯克說,火星任務的危險性是很高的,首先去的人都要籤下生死狀,因此暫時不會考慮小孩。就他本人而言,如果確定了一旦意外身亡,有人能夠代替他繼續未完成的事業,那麼他願意第一批登上火星。

 

萬一去了火星又後悔了怎麼辦?馬斯克說,去火星不是一趟單程之旅,如果你想回來,我不介意給你一張返程票。


先別激動 解決了這幾個問題再上天


馬斯克說,「如果上火星的票價達到每人100億美元,那麼你無法發展出能自我支撐的文明。」如果我們用上月球的科技上火星,每個人的成本就是100億美元。如果我們移民火星的成本和美國房價中值大體相等,也就是20萬美元左右,那麼建立可自我持續的文明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提高。」但馬斯克也表示,做到這一點很難。至於SpaceX將如何支付載人火星任務的高昂成本,馬斯克沒有直接回答,但他說這將是個龐大的公私合作關係,已經有很多政府與私人組織對投資火星任務感興趣。他還希望美國政府、富有的太空愛好者能夠提供資金支持。他說:


為這一探索提供資金是很有挑戰的。但是如果我們證明了這不僅僅是一場夢,而是可以成為現實的事情,那麼未來外部支持會向滾雪球般到來。


在飛船裡呆幾十天去太空,恐懼而狹小的空間內,人的內心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這種變化是否會造成不可控的結果?途中的輻射和零重力狀態是否會對移民者的健康造成影響?以及,安全抵達了火星之後應該怎麼生存?他們要怎麼種植農作物?怎麼保證水和氧氣能持續供應?生活配套設施,如醫院、學校等等機構要何時才能齊全?在此之前,在人數稀少、配套不全、環境陌生的社會中,人們會如何相處?


外面的世界充滿了魅力,也極富風險。真的打算上天,還真要做好十足的準備。


馬斯克對人類如何返回地球的問題也比較模糊。他說:「在火星上製造火箭推進器明顯是重要的,如果飛船一直在火星上,在火星建立城市就十分荒唐了。你還要給飛船找個墓地。」他建議人類可以利用火星上的沼氣製造燃料返回地球,但是沼氣用量可能非常大。

這些問題都還沒有答案,當這並不妨礙馬斯克成為一個神奇的人物!


延伸閱讀:

是什麼造就了埃隆·馬斯克?


本文經「DeepTech深科技」(微信公眾號:mit-tr)授權轉載,禁止二次轉載

相關焦點

  • 馬斯克細說火星移民計劃 稱不會先去「送死」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最早於2018年發射一艘無人飛船前往火星,2024年發射載人太空飛行器,於2025年將人送達火星,逐漸將火星「船票」降至20萬美元甚至10萬美元,最終在火星建立能生活100萬人的城市。  「你準備好送死了嗎?如果準備好了,你就可以成為前往火星的人選。」
  • 讓我們移民火星!馬斯克提出的火星移民計劃,現在也許不再是夢想
    2002年6月,埃隆·馬斯克投資1億美元創辦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出任執行長兼首席技術官。2004年,埃隆·馬斯克向特斯拉汽車公司投資630萬美元,出任該公司董事長。2012年5月31日,馬斯克旗下公司SpaceX的"龍"太空艙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後返回地球,開啟了太空運載的私人運營時代。
  • 馬斯克和他的火星移民計劃
    從人類第一次看見火星開始,無數的人就開始嚮往這顆星球,並且有無數的猜測,是否有生命,是否適合人類居住之類的,但是由於科學技術的限制,一切的火星計劃都還只存在於紙上,但是最近有一個人想要將這種夢想變為現實。
  • 馬斯克今晚公布最新火星移民計劃 YouTube直播 | 獵雲網
    獵雲註:馬斯克周一發表推文稱,他將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召開的國際宇航大會上,公布最新火星移民計劃的「重大改進」和「意想不到的應用」。SpaceX將通過YouTube Live直播該事件。文章轉自:BI中文站,編譯/林靖東。
  • 火星移民計劃的逃生部分測試成功,火星移民計劃到底是不是騙局?
    據馬斯克公布了火星殖民的詳細計劃也有好幾年了,雖然有很多人一直在質疑這個計劃,但是仍然不影響計劃的逐步實施。其實偉大構想都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但是最後是否能成功,還是僅僅只是一個騙局現在還很難定義。這次用於測試爆炸的獵鷹9號火箭造價約5000萬美元
  • 馬斯克SpaceX的火星移民騙局
    前面說SpaceX的火箭回收,有很多人為馬斯克打抱不平,現在說一說SpaceX的第二個騙局,火星移民。 火星移民這話題不是馬斯克第一個提出來的,卻是第一個說自己要實施的計劃,這也是SpaceX火箭炒的很火的另一個原因,「火星一號」更是騙了一百萬美元的報名費,中國報名的人數更是達到一萬人。如果要是讓我去實施火星移民,我成功的概率會比馬斯克大一百倍。
  • 如果馬斯克真的實現火星移民計劃!那麼,至少有1萬國人移居火星
    對於馬斯克的「怪」,其實大家早已見怪不怪了,因為從他宣布要進行火星移民計劃的那刻,估計全世界的人都會嘴巴張得比拳頭還大了。大家可能都知道,火星是除金星之外離地球最近的行星,與地球的距離在5570萬公裡~12000萬公裡之間。夜間天空中的火星熒熒如火,亮度常變,令人迷惑,所以中國古代稱火星為「熒惑」。
  • 馬斯克:火星旅行最早明年開啟!離移民火星又近了一步?
    不過,因擔心人們期望過高,馬斯克也留了一手,稱自己的時間表往往過度樂觀。因此火星飛船是否真的會在明年上半年發射也只能拭目以待了。Space X是馬斯克於2002年創立的一家私人太空探索科技公司,該公司的終極目標是為人類移民火星做前期準備工作。
  • 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是理想和商業的完美結合
    而載人航天正是馬斯克火星移民計劃的一部分。自2011年最後一架太空梭退役以來,美國太空人只能依靠俄羅斯的「聯盟號」載人飛船往返國際空間站,飛船裡每個座位開價8600萬美元。單就這一項,龍飛船就將為NASA省下了一大筆費用。實際上,從可回收獵鷹火箭到載貨龍飛船已經為NASA節省了大筆費用。
  • 移民火星的時間表出爐,馬斯克公開宣布這一計劃
    他早在幾年前就對外公布了移民火星的計劃,近期他又提到了這一計劃。,並且寄望於他的公司可以率先在2024年將人類送上火星,然後再花26年的時間在火星上打造一個宜居城市,而且這個城市必須滿足自給自足的條件。
  • 馮侖: 火星移民計劃
    幾年前,馬斯克提出「火星移民計劃」,面向全球徵集志願者,單程票(有去無回),報名費11美金。據說當時全球報了8萬人,中國就有1萬,但在2015就被爆出是騙局,後來這事兒就不了了之了。前幾天看一個訪談,馮侖談到了他的火星移民計劃,相比馬斯克的「真身」(本尊肉體)移民,他的「分身」(本尊DNA)移民,似乎更靠譜一些。這個計劃分為三步。第一步,建立太空基因庫。將人類DNA凍乾粉膠囊載入火星,一次可以運輸幾萬個,這比真人肉身運輸要方便的多,而且數量也大。
  • 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還沒有影,就已經改變了地球的技術生態
    對於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有人說這是不可能的天方夜譚,有人說這是本世紀最大的商業騙局,還有人說這就是星球計劃的翻版,意圖拖垮對手,而也有人在默默地支持著,他們是一群具有危機感和使命感的人。不管如何評價,針對火星移民計劃的各項準備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從太陽能發電、純電動汽車、真空膠囊高鐵到獵鷹火箭、龍飛船、星艦,再到最近的星鏈計劃,每一項技術都是火星移民計劃的剛需。而在地球上實施這些計劃過程中,相關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商業利益和技術突破。
  • 馬斯克的活豬腦機接口成功後的下一步計劃就是火星移民?
    「把人類變成星際公民」,這就是埃隆·馬斯克的超級夢想,這是一個宏大的願景,所以馬斯克成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然後開發大型火箭和飛船,計劃將人類送往火星,最終實現火星移民。在這個宏大的目標下,他首先要分解問題,前面提到了第一性原理,這也是馬斯克的思想精髓。
  • 移民火星,人類能活下來嗎?
    這不,中東「土豪」阿聯最近也高調宣布要進軍火星。這個不差錢的國家表示,要在2117年前移民火星,甚至在紅色星球上再建一座杜拜塔。「火星2117」計劃的第一階段是形成科學突破小組。目前,阿聯航天局已經和法國和英國航天局建立起合作,未來這個國際科研團隊還會不斷擴大。而阿聯走向紅色星球的第一步,將是2021年的火星登陸探測任務。
  • 馬斯克的「保溫杯」再度跳躍,移民火星更進一步,技術遠超中俄
    別的火箭都是高精尖材料,而馬斯克的火箭不但看著很簡陋,而且是用成本低廉的不鏽鋼打造,據說未來移民火星的成本會被控制在10萬美元,除了馬斯克那個國家能做出這樣的創新?橫在人類與火星之間最可怕的是距離,會有高昂的運輸成本。馬斯克認為通過發明可回收的運載火箭和可以使用20年之久的碳纖維宇飛船,最終能把成本降到普通人可以接受的地步。火星移民計劃的兩個主力:巨型不鏽鋼火箭和能夠載重100-200人的宇宙飛船。看起來像「保溫杯」的巨型火箭負責把宇宙飛船送入太空,然後重返地球,飛船則負責把人員送到火星。
  • 科技達人馬斯克瘋狂計劃 移民火星居首
    特斯拉汽車創始人艾倫-馬斯克被稱為矽谷鋼鐵俠,不僅因為巨額財富,更是由於各種天馬行空的發明創造。彭博社盤點了馬斯克的12大瘋狂計劃,「8萬人移民火星」令人嘆服。你能想像自己坐在吊艙裡,以每小時1200公裡的速度滑行在一根鋼管上嗎?這就是馬斯克上周公布的Hyperloop超級高鐵計劃,他稱之為「第五種運輸方式」。
  • 馬斯克為何執著於上火星?100萬人移民火星現實嗎?
    或許這句話是很多人對馬斯克的評價,認為馬斯克殖火星的計劃,將促使人類科技向前邁進一大步,但事實卻並非如此,馬斯克殖民火星更多是為了完成個人夢想,以滿足內心的哲學欲望,因為馬斯克得哲學觀認為,人類應該成為跨星球物種。
  • 馬斯克的移民火星計劃誰人信,火星上真的適合人類居住環境嗎
    2015年2月,馬斯克對媒體透露他的移民火星並在火星建立社區的計劃,他的這一計劃是真的嗎,號是他信口開河只是說說而已呢。對此我們先要了解一下火星。火星是除金星之外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由於運行軌道的變化,它與地球的距離在5570萬公裡到12000萬公裡之間。夜間天空中的火星瑩瑩如火,亮度常變確實令人迷惑,中國古代稱火星為熒惑。而在古羅馬神話中,它被想像為身披盔甲、渾身是血的戰神。這也是火星英文名字的由來。
  • 馬斯克登頂全球首富 卻賣掉房子打算移民火星
    來源:陸家嘴雜誌1月7日,特斯拉股價站上800美元關口,大漲近8%,總市值7735億美元。隨著特斯拉的股價刷新歷史新高,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身價升至1850億美元,超越亞馬遜CEO貝佐斯成為世界首富。2020年特斯拉股價飆升743%。
  • 馬斯克:2030年移民火星!劉慈欣早就打算移民木星、土星、海王星
    馬斯克:2030年移民火星!劉慈欣早就打算移民木星、土星、海王星!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5月31,13點02分,SpaceX公司的"龍"飛船,帶著兩名太空人成功升空,並與國際空間站接軌,整個世界為之沸騰。一個私人商業公司,居然能造出載人飛船,並成功送太空人進入空間站,其最大的功臣莫過於公司總裁,埃隆·馬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