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基因庫千變萬化,病毒也因此存在眾多的種類,但是他們其中都遵循這正常的病毒基因庫,但是唯有一個病毒破例於病毒中列。
該病毒是於 2013 年,Philippe 等分別智利中海岸河流沉積物表層( 約10 m 深) 和澳大利亞墨爾本附近一個淡水池塘底部泥漿中發現了兩種更大的變形蟲寄生型巨大病毒,這兩株病毒分別被命名為鹹潘多拉病毒和甜潘多拉病毒。起初誤把它當做小細菌,是因為該病毒實在太大,並且沒有呈現出正常病毒那樣的形態。
這種病毒和正常的病毒差距懸殊,研究人員發現,潘多拉病毒的遺傳密碼的大小是此前已知的最大病毒「梅格病毒」的兩倍,「梅格病毒」(Megavirus)大小為440納米。目前還不清楚為何這種細胞形態會變成病毒,研究人員猜測它可能是為生存而進行了進化。還有一種可能是,該病毒從寄主那裡獲取遺傳信息,從而使它們不尋常的基因組得以生長。
疑似這個病毒不是來源於地球,據信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病毒。研究人員猜測,該病毒來源於遠古時代或者甚至是源自其他星球,比如火星。該病毒被命名為「潘多拉病毒」,直徑達1微米(約為1000納米),而大多數傳統病毒的直徑在10納米到500納米之間。該病毒只有6%的基因與地球上其他生物的基因類似。可能是火星的墜落物,掉入地球來自遠古的外星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