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隻觀賞的鳥類而言,患上寄生蟲病無疑是讓它們感覺非常苦惱的事情。這其中,鸚鵡作為日常生活中最受歡迎的觀賞鳥類,無疑成為了寄生蟲最大的目標。本期《遇見小寵》,我們就為您詳細的介紹一下,那些依附在鸚鵡身上的寄生蟲們,讓所有家長和我們一起來揭開它們神秘的面紗,一起有效地呵護鸚鵡的健康。
寄生蟲作為鸚鵡最常見的危害源,主要分為兩個方面:體外寄生蟲和體內寄生蟲。體外寄生蟲就如我們常見的,肉眼可辨的如蝨、臭蟲、蚤等;肉眼不可分辨的如蟎類等。這些寄生蟲雖然在短期內不足以致命,但是如果各位家長不細心呵護,也會給鸚鵡帶來很大的痛苦!
體外寄生蟲大盤點
1.蝨
蝨又稱羽蝨、毛蝨,它是屬於無翅昆蟲類,屬於食毛目。一般鸚鵡身上鳥蝨數量的多少都會受到季節的影響,在一年四季中,秋冬兩個較為乾燥的季節鳥蝨的數量最多,因為在這個時候,鳥類的羽毛較為豐盈茂密,十分有利於鳥蝨的繁殖。蝨類會藏於鳥類的羽毛中,通過叮咬其皮膚和羽毛生存。它們會使得鸚鵡的羽毛脫落、乾枯、外觀不整齊等。由於它們也會叮咬鸚鵡的皮膚,還會使其皮膚受損導致感染、體型消瘦、嚴重的貧血及營養不良等,也會導致死亡的出現。所以,如果發現鸚鵡有以上種種跡象,建議您直接去醫院檢查並治療,不要置之不理使病情惡化(一般在治療蝨類寄生蟲的時候多採用外用藥的方法,在治療時儘量避免鸚鵡的嘴部接觸到藥物,以防不小心中毒)。
2.蚤
鸚鵡身上的蚤類寄生蟲一般為禽蚤、雞角葉蚤、禽毒蚤等。預防蚤類的有效辦法就是要保持鳥舍以及鳥兒生活環境的乾淨與整潔。蚤類成蟲一般都會過上寄生的生活,依附在鸚鵡的身上,而幼蟲會在一定的時間內自由活動。雌蚤的繁殖方式是將卵產於宿主的身上,然後從宿主身上落到周圍的土壤和墊料上,也有一些會將卵產於鳥籠以及周圍的裂縫裡,所以勤於清掃是遠離蚤類的有效辦法(蚤類成蟲可在鸚鵡身上存活數月甚至到一年,所以及時治療,保持乾淨整潔是必不可少的)。
3.蟎
在鸚鵡身上還有一種最常見的寄生蟲,那便是蟎類。它們可以在宿主的皮膚以及羽毛上快速的遊走,並靠吸食宿主的血液來生存。但是,在寄生蟲的分類中,寄生於鸚鵡身上的並不是單一的品種,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最常見的便是雞刺皮蟎、癢蟎以及鱗足蟎。其名字不同,所產生的主要症狀也是不盡相同。
雞刺皮蟎:一般體型較小,呈灰色或者是褐色。以吸食鳥類的血液為主,在吸食血液後身體會逐漸變大並呈現出紅色,所以一般也稱作紅蟎。這種蟎有著晝伏夜出的生活狀態,它們一般白天隱藏在鳥類的身體和籠具的縫隙中,夜晚出來活動,會對鳥類造成較大的影響。
癢蟎:顧名思義,和其名字一樣,癢蟎通過吸血會使鸚鵡局部發癢,並伴隨著膿包的出現而使鸚鵡不得不用爪子去抓撓患處,用嘴巴去撕咬,導致生活質量不斷下降,甚至引發死亡的危險。
鱗足蟎:這種蟎類也是鸚鵡寄生蟲中的常見危害。在鳥體上,只要寄居著這種蟎蟲,其部位便會發炎腫脹,表皮開裂並且粗糙不堪。大量的鱗片狀皮屑脫落不僅影響其美觀,更使發病部位瘙癢,鳥兒不受控制將其啄破出血,導致病情惡化。
體內寄生蟲大盤點
相較於體外寄生蟲來說,鳥類的體內寄生蟲對於鳥類本身有著更大的危害。如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體內寄生蟲:蛔蟲、絛蟲以及球蟲等對寵物都有相當大的危害!
蛔蟲病
分布較為廣泛,種類也是非常之多的。這種蟲子主要是寄生在鳥類的消化道中,蟲卵會隨著鳥類排便而出並成長為侵襲性蟲卵,在被鳥吞食了以後發病,鸚鵡類是高發病群體。大量蛔蟲寄生時,可阻塞腸道,導致病鳥突然死亡。
絛蟲病
絛蟲是寄生在鳥類十二指腸、空腸、迴腸的小型寄生蟲體!它們會以自己頭節上的附著器而吸附在腸黏膜上,絛蟲的長久寄居會使得鸚鵡羽毛乾枯毛躁,營養不良甚至產生異食癖,導致身體機能不斷下降,身體越來越虛弱。
球蟲病
說起這種病,相信很多養鳥的家長一點都不陌生。幾乎所有的鳥類都可以感染這種疾病,而且發病率非常高,成為了人們的重點防禦對象。由於這種疾病發病條件非常簡單,潮溼的墊料和溫暖的環境就可以引發,所以,這就提醒各位家長應該時刻保持鳥類乾燥通風的生存環境。
以上我們了解到了很多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鸚鵡寄生蟲病,也明白了它們的危害。但是不管是什麼樣的疾病,家長都需要在第一時間帶寵物去看醫生,或者去詢問醫生的意見。在用藥的時候也一定要遵循醫囑,不要盲目的用藥而損害了小寵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