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感染如何引發精神疾病?

2020-11-30 大話精神



小黑板

在中樞神經系統(CNS)中,神經免疫串擾是由神經細胞衍生的神經遞質和免疫細胞因子介導。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可引起認知功能的改變,並伴有神經遞質的變化和神經炎症。這兩種途徑的作用和相互作用還沒有明確的定義。


感染剛地弓形蟲(T. gondii)後,它會持續存在於中樞神經系統,誘發行為改變、神經炎症,並下調神經遞質去甲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激活腦膠質細胞和周圍的免疫細胞中的去甲腎上腺素能信號,從而調節神經炎症。


齧齒動物慢性弓形蟲感染期間,研究者提出寄生蟲誘導的去甲腎上腺素減少,導致中樞免疫細胞中去甲腎上腺素能信號傳導減少,進而釋放促炎機制,最終可能改變認知功能。


神經系統的感染引起神經免疫反應,改變神經傳遞,影響宿主的神經功能。弓形蟲的慢性感染與人類的某些神經系統疾病有關,並改變了齧齒動物的行為。


在該研究中,研究者提出神經傳遞和神經炎症之間的相互影響可能是這些認知變化的基礎。討論了弓形蟲感染如何抑制去甲腎上腺素能信號,以及該通路的恢復如何改善行為異常,並提示改變的神經傳遞和神經免疫應答可能具有協同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可能也適用於其他引發認知變化的傳染因子,比如病毒。


研究假設免疫細胞中的神經遞質信號可以促進與腦感染相關的行為改變,從而為潛在的靶向治療提供機會。



一項關於常見寄生蟲感染如何改變人類行為的新研究,可能有助於開發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方法。


目前,全球有25億人感染了剛地(T. gondii)弓形蟲,導致弓形蟲病。感染這種弓形蟲的人的行為變化可能與去甲腎上腺素含量降低有關,去甲腎上腺素是大腦釋放的一種化學物質,是應激反應的一部分。去甲腎上腺素還控制神經炎症,激活大腦的免疫系統來對抗感染。


去甲腎上腺素和神經炎症與神經心理障礙有關,如精神分裂症、阿爾茨海默病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


雖然一般在人類中沒有症狀,但 T. gondii弓形蟲感染通常可導致頭痛、神志不清和癲癇發作,並增加對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對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能是致命的。


弓形蟲只能在貓體內有性繁殖。它在貓的糞便中形成囊腫,通過多種形式進入新宿主:通過攝取被這些囊腫汙染的任何東西,如水、土壤或蔬菜;通過輸血;未經巴氏消毒的山羊奶;吃生肉或未煮熟的肉;或從母親傳給胎兒。


幾周後,感染進入休眠期,隨後在腦中形成囊腫。它們可以在那裡呆很多年,甚至可以是終身。正是在這個階段,感染降低了大腦對免疫反應的調節能力。


這種寄生蟲影響大腦功能的機制還了解甚少。但是,現在利茲大學和土魯斯大學領導的研究表明,這種寄生蟲降低了去甲腎上腺素對免疫系統激活控制的能力,從而導致過度活躍的免疫反應,這可能會改變宿主的認知狀態。


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Trends in Immunology上。


研究者稱,「我們的見解將弓形蟲如何改變宿主行為的兩種相反的理論聯繫起來,這可能適用於神經系統的其他感染。一種學派認為行為的改變是由免疫系統對感染的反應引起的,另一種學派認為行為的改變是由於神經遞質的改變。」


這項研究將有助於理解大腦炎症與認知之間的聯繫,這對未來抗精神病治療的發展至關重要。

相關焦點

  • 貓身上的寄生蟲會導致人類感染疾病?
    我們的貓同伴攜帶一種寄生蟲,這種寄生蟲會導致人感染疾病?那究竟是怎麼回事?這不是細菌或病毒,而是一個單細胞有機體,與引起瘧疾的寄生蟲有關。貓通過吃受感染的齧齒動物、鳥類和其他動物而患上弓形蟲病及其引起的疾病。據估計,美國大約有40%的貓被感染;大多數貓沒有任何症狀,但如果寄生蟲擴散到肝臟或神經系統,它們可能會出現黃疸或失明,並經歷性格變化。
  • 寄生蟲感染如何改變人類行為的研究或激發新的心理健康治療方法
    弓形蟲病是一種由普通寄生蟲感染引起的疾病。雖然研究人員懷疑全世界有數億人可能感染了這種寄生蟲,但只有一小部分人出現症狀並發展成疾病。
  • 美洲爆發新型愛滋病 為五大寄生蟲感染疾病之一
    本報專稿 (小唐)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29日報導,一種由吸血昆蟲引發的致命疾病查加斯病,正在全球逐漸蔓延,因感染者在患病初期出現與患愛滋病的症狀相似,很難被察覺且具有很多年的潛伏期,所以有關專家把它稱為美洲國家面臨的 「新型愛滋病」威脅。
  • 海洋疾病的漲潮?寄生蟲如何應對全球變暖
    隨著全球氣溫的持續攀升,寄生蟲和疾病的關係、流行和傳播也增加了不確定性。華盛頓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探索了寄生菌對氣候變化的反應方式,為研究人員提供了疾病傳播的新視角。這篇論文發表在5月份的《生態學與進化趨勢》上。
  • 吸血昆蟲引發致命疾病 全球約一千萬人已被感染
    據《中國日報》 一種由吸血昆蟲引發的致命疾病查加斯病正在全球逐漸蔓延,因感染者在患病初期出現與患愛滋病的症狀相似很難被察覺且具有很多年的潛伏期,所以有關專家把它稱為美洲國家面臨的「新型愛滋病」威脅。
  • 怎麼判斷狗狗是否感染寄生蟲?狗狗寄生蟲病症狀表現
    寄生蟲是狗狗健康的重大威脅之一,由於狗狗在野外玩耍的時候是直接接觸地面以及草地的,這些地方有很多蟲卵在上面,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狗狗身上也有寄生蟲!並且狗狗經常用舌頭到處舔,所以體內寄生蟲也是非常猖獗!那麼怎麼判斷狗狗是否感染寄生蟲了呢?
  • 視力驟降竟是擼貓感染寄生蟲
    家中養有寵物 人眼睛不適要考慮感染寄生蟲 「這樣的病例並不少見,我們今年就接診過因接觸寵物引發弓形蟲和弓蛔蟲感染,導致視力損傷的患者。」西安市第四醫院·西安市人民醫院眼底病院副主任醫師王海燕說,有一個10多歲的孩子因看東西模糊被家長帶來檢查。
  • 第六章 寄生蟲感染與寄生蟲的特點
    第六章 寄生蟲感染與寄生蟲的特點   寄生蟲是單細胞或多細胞動物,其生活史相當複雜,它們都具有一定的感染階段,只有達到感染階段時,始能感染人體。寄生蟲侵入宿主,並能在宿主體內寄生、發育而建立感染。寄生蟲對人體都是有害的,所引起的疾病稱寄生蟲病。
  • 如何消滅寵物寄生蟲:[2]是否感染寄生蟲
    上一篇介紹了寵物體外寄生蟲的種類,接下來介紹一下如何判斷寵物是否感染了寄生蟲。如果寵物沒有寄生蟲,主人不管不顧,自顧自殺一通寄生蟲,那豈不是折騰。寵物表現煩躁突然發現寵物舔自己的身體;用爪子使勁的抓自己的身體;不停的抓耳朵。
  • 如何有效的預防及治療錦鯉魚內寄生蟲疾病
    一般來講,內寄生蟲感染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可以通過人為日常以投餵食餌的種類以及維護好水質來進行很好的控制,而感染「細菌性、外寄生蟲以及內寄生蟲」主要比較側重於日常投餵「活體、冰凍冷鮮活餌、蟲類」等餌料,因為該類餌料攜帶有大量的細菌以及寄生蟲,即使你對其進行了一定的消毒殺菌處理,但其依然相對於其它餌料來講具有導致魚感染此三類疾病的可能性
  • 如果你家貓咪有這些症狀,可能感染寄生蟲
    很多鏟屎官都會擔心一個問題,貓咪身上到底有沒有寄生蟲?這些寄生蟲到底能不能感染到貓咪主人? 貓母覺得天天這麼胡思亂想,倒不如定期給貓咪驅蟲。這樣不僅可以讓貓咪避免寄生蟲的幹擾,還可以保持鏟屎官的身體健康!今天我們聊一聊如何從你家貓的表現中,確認是否感染寄生蟲。
  • Science關注:弓形蟲可能會增加精神分裂症風險
    養貓的人可能都了解過「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一種由貓科動物攜帶的腦寄生蟲,約1/3的人會感染。弓形蟲不是細菌或病毒,而是一種與引起瘧疾的寄生蟲有關的單細胞微生物。貓在食用受感染的齧齒動物、鳥類以及其他動物後,會被這一微生物感染,並引發弓形蟲病。
  • 「惡魔」無處不在——盤點那些鸚鵡的寄生蟲疾病
    這其中,鸚鵡作為日常生活中最受歡迎的觀賞鳥類,無疑成為了寄生蟲最大的目標。本期《遇見小寵》,我們就為您詳細的介紹一下,那些依附在鸚鵡身上的寄生蟲們,讓所有家長和我們一起來揭開它們神秘的面紗,一起有效地呵護鸚鵡的健康。 寄生蟲作為鸚鵡最常見的危害源,主要分為兩個方面:體外寄生蟲和體內寄生蟲。
  • 貓寄生蟲能控制人類?感染後當企業家概率更高
    一種叫做剛地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的單細胞寄生蟲,一旦它們感染老鼠,就會將膽小、害怕風險的老鼠變得膽大,甚至主動尋找貓,然而貓將感染後的老鼠吞食之後,就會在接觸人類的過程中將剛地
  • 狗狗感染了寄生蟲怎麼辦?帶你快速了解狗狗寄生蟲的辨別和對策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狗狗感染了寄生蟲怎麼辦?帶你快速了解狗狗寄生蟲的辨別和對策。想要狗狗健康,除了按規定時間接種疫苗外,最重要的就是驅蟲。寄生蟲是什麼?寄生蟲是一種附著在另一種生物體內獲取營養的生物。飲用汙染過的水或者食物,是最常見的感染途徑。其實,咱們人類也是寄生蟲的宿主之一,也會感染討厭的絛蟲、鞭蟲、蛔蟲、蟯蟲、鉤蟲等。狗狗做為咱們人類的夥伴,也會受多種寄生蟲感染,尤其是蛔蟲、絛蟲、肺線蟲、鉤蟲、鞭蟲和犬惡絲蟲。
  • 怎樣快速的判斷寵物是否感染寄生蟲
    寄生蟲都有一定的潛伏期,在潛伏期階段,貓狗通常不會有太明顯的反應,因此也非常容易被家長們忽略,錯過最佳治療階段。一旦病發,貓狗痛苦,主人也心疼、操心。在這裡小編總結了貓狗常見的體外寄生蟲、體內寄生蟲的初期表現症狀,養狗養貓的主人們了解後可以更及早的發現寄生蟲,避免愛寵遭受痛苦,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一、如何發現體外寄生蟲(跳蚤、蝨子、蟎蟲、蜱蟲等):貓狗在感染體外寄生蟲初期,表現一般為比以往更頻繁的啃咬尾巴、身體、抓耳朵;性格也容易煩躁,睡覺期間、玩鬧之間忽然就趴下來舔舐身體。
  • 研究發現老鼠感染寄生蟲後變得一點都不怕貓,還敢與人互動
    據認為,感染這種寄生蟲會使老鼠更容易被貓捉住,在這種情況下,寄生蟲會通過貓的糞便傳染給其他動物。這種狀況還有一個更有名的名字——「瘋狂貓夫人症候群」(Crazy Cat Lady Syndrome),這是寄生蟲與人類各種精神疾病之間的一種擬議關聯。但是,各種研究還沒有發現早期感染寄生蟲會增加晚年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
  • 弓形蟲感染和常見大腦疾病之間的關聯
    該研究於2017年9月13日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共有來自16個研究單位的32名研究人員參與,他們研究了在不同的大腦疾病,如癲癇、阿茲海默症、帕金森症及某些癌症中該種寄生蟲感染的變化情況。
  • 寄生蟲有哪些?其如何引起人類患病?又如何治療和預防呢?
    2019年11月29日 訊 /生物谷BIOON/ --寄生蟲是一種生活在另一種生物體中的生物,有三種主要類別的寄生蟲會引發人類疾病,包括原生動物、蠕蟲和體外寄生蟲,原生動物和蠕蟲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腸道,而外寄生蟲包括蝨子和蟎蟲,其可以附著或鑽入皮膚,並在皮膚上停留很長一段時間。大多數原生動物和蠕蟲往往是非致病性的,這意味著其並不會引起疾病或非常輕微的疾病。
  • 美國告急30萬人感染「新愛滋」 由吸血昆蟲引發
    視頻介紹進入《PTV新聞》專題據美國《紐約時報》近日報導,一種由吸血昆蟲引發的致命疾病正在美洲大陸蔓延,因為感染者在患病初期與愛滋病患者的症狀類似,又被專家稱為 「新型愛滋病」。這種疾病其實名叫查加斯病,是一種由單細胞寄生蟲造成、由昆蟲叮咬傳播的熱帶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