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寄生蟲感染與寄生蟲的特點

2020-11-25 生物谷

第六章 寄生蟲感染與寄生蟲的特點

  寄生蟲是單細胞或多細胞動物,其生活史相當複雜,它們都具有一定的感染階段,只有達到感染階段時,始能感染人體。寄生蟲侵入宿主,並能在宿主體內寄生、發育而建立感染。寄生蟲對人體都是有害的,所引起的疾病稱寄生蟲病。當然寄生蟲危害的程度有輕重不同,主要依據寄生蟲和宿主之間相互關係的平衡程度不同而異,一般認為,寄生蟲寄生的時間越久,和宿主的關係就越趨平衡,對宿主的危害就越小,產生的症狀、病理變化就越輕;相反,寄生時間越短,對宿主危害越重,從而產生嚴重的症狀和病理變化。

  一、帶蟲者、慢性感染和隱性感染

  由於宿主與寄生蟲相互適應的結果,人體感染寄生蟲後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和體徵,但可傳播病原體,稱為帶蟲者(carrier)。帶蟲者的出現與感染的蟲數多少、宿主的免疫狀態和營養狀況等因素有關。帶蟲者在流行病學方面有重要的意義。如阿米巴病的臨床表現中,絕大部分為無症狀感染者。

  慢性感染是寄生蟲病的特點之一。通常人體感染寄生蟲比較輕,或者少量多次感染,在臨床上出現一些症狀後,不經治療逐漸轉入慢性持續感染,寄生蟲可在人體內生存很長一個時期。這與宿主對大多數寄生蟲不能產生完全免疫有關,所以寄生蟲病的發病較慢、持續時間較長、免疫力不明顯。例如血吸蟲病流行區患者大部分屬於慢性期血吸蟲病,成蟲在體內存活時間較長,並且宿主體內出現修復性病變。

  隱性感染是人體感染寄生蟲後,既沒有臨床表現,又不易用常規方法檢獲病原體的一種寄生現象。例如肺孢子蟲、弓形蟲、隱孢子蟲等的寄生,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或者免疫功能不全時(如愛滋病患者、長期應用激素或抗腫瘤藥物的患者),這些寄生蟲的增殖力和致病力大大增強,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和體徵,嚴重者可致。因此,這類寄生蟲又可稱為機會致病寄生蟲(opportunistic parasite).

  二、多寄生現象

  人體內同時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寄生蟲感染是比較常見的現象。同時存在的不同種類的寄生蟲之間也地相互影響,它們之間常常出現相互制約或促進,增加或減少它們的致病作用,從而影響臨床表現。例如蛔蟲與鉤蟲同時存在時,對藍氏賈弟鞭毛蟲起抑制作用;而短膜殼絛蟲寄生時有利於藍氏賈弟鞭毛蟲的生存。動物實驗已證明,兩種寄生蟲在宿主體內同時寄生,一種寄生蟲可以降低宿主對另一種寄生蟲的免疫力,即出現免疫抑制.。例如瘧原蟲感染使宿主對鼠鞭蟲、旋毛蟲等都能引起免疫抑制,因此這些寄生蟲在宿主體內生存時間延長、生殖能力增強等。

  三、幼蟲移行症和異位寄生

  幼蟲移行症(larva migrans)是指一些寄生蠕蟲幼蟲侵入非正常宿主(人或動物)後,不能發育為成蟲,這些幼蟲在體內長期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病變。例如大弓首線蟲(Toxocara canis)是犬腸道內常見的寄生蟲。犬吞食了該蟲的感染性蟲卵,幼蟲在小腸內孵出,經過血循環後,回到小腸內發育為成蟲。但是,如人或鼠誤食了犬弓首線蟲的感染性蟲卵,幼蟲在腸道內孵出,進入血循環,由於人或鼠不是它的適宜宿主,幼蟲不能回到小腸發育為成蟲,而在體內移行,侵犯各部組織,造成嚴重損害。此時人或鼠便患了幼蟲移行症。

  根據各種寄生幼蟲侵入的部位及症狀不同,幼蟲移行症可分為兩個類型。

  皮膚幼蟲移行症 以皮膚損害為主。如皮膚出現線狀紅疹,或者皮膚深部出現遊走性的結節或腫塊。最常見的是線蟲如巴西鉤口線蟲(A.brasiliense)鉤蟲(A.caninum)幼蟲引起皮膚的損害;吸蟲方面有禽類和牲畜的血吸蟲引起人的尾蚴性皮炎。近些年來國內多見的斯氏狸殖吸蟲童蟲引起遊走性皮下結節。

  內臟幼蟲移行症,以有關器官損害為主,包括全身性疾病。如弓首線蟲引起眼、腦等器官的病變;在東南亞地區的廣州管圓線蟲(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其幼蟲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膜炎或腦膜腦炎。

  有的寄生蟲既可引起皮膚的,又可引起內臟的幼蟲移行症。如上述的斯氏狸殖吸蟲,兩種類型同時存在。這些蟲種對人體危害較大,應引起足夠的重視。無論是皮膚的或內臟的幼蟲移行症,在臨床上均出現明顯的持續的症狀和體徵,並且伴有明顯的變態反應,如嗜酸性粒細胞增多、高丙球蛋白血症以及IgE水平升高等。

  異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是指某些寄生蟲在常見寄生部位以外的組織或器官內寄生,可引起異位的損害,出現不同的症狀和體徵。如血吸蟲蟲卵主要沉積在肝、腸,但也可出現在肺、腦、皮膚等部位。又如衛氏並殖吸蟲正常寄生在肺,但也可寄生腦等部位,這些都可歸為異位寄生。了解寄生蟲幼蟲移行症和異位寄生現象,對於疾病的診斷和鑑別診斷至關重要。

  四、繼發性免疫缺陷

  在動物試驗發現,宿主感染蠕蟲或原蟲可降低對異種抗原的免疫反應,在人體、某些寄生蟲感染也出現這種現象,這屬於繼發性免疫缺陷(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寄生蟲感染誘發免疫缺陷的機制可能是多方的,例如感染血吸蟲或蛔蟲可以降低機體對接種傷寒和副傷寒疫苗產生的抗體水平,這可能與抗原競爭有關。另外,不少寄生蟲抗原對B細胞具有有絲分裂因子的作用,促進多克隆B細胞激活增生,如內臟利什曼病和瘧疾病人血中IgG和IgM水平上升,皆與多克隆B細胞激活有關,這種現象持續存在可導致B細胞功能缺陷,或對抗原體起反應的B細胞耗竭,從而抑制機體對其他病原體或抗原的免疫應答。動物實驗也觀察到剛地弓形蟲、曼氏蟲吸蟲及旋毛蟲感染都能降低動物的抗體反應和細胞反應,可能由於T抑制細胞的活力增強,巨噬細胞的功能缺陷以及寄生蟲釋放具有抑制免疫功能物質等因素有關。在人體,寄生蟲感染出現免疫缺陷可能會引起一些不良後果。如感染寄生蟲較未感染者易於感染其他病原體;可影響疫苗預防接種的效果;降低宿主對寄生蟲感染的抵抗力。

相關焦點

  • 狗狗感染了寄生蟲怎麼辦?帶你快速了解狗狗寄生蟲的辨別和對策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狗狗感染了寄生蟲怎麼辦?帶你快速了解狗狗寄生蟲的辨別和對策。想要狗狗健康,除了按規定時間接種疫苗外,最重要的就是驅蟲。寄生蟲是什麼?寄生蟲是一種附著在另一種生物體內獲取營養的生物。飲用汙染過的水或者食物,是最常見的感染途徑。其實,咱們人類也是寄生蟲的宿主之一,也會感染討厭的絛蟲、鞭蟲、蛔蟲、蟯蟲、鉤蟲等。狗狗做為咱們人類的夥伴,也會受多種寄生蟲感染,尤其是蛔蟲、絛蟲、肺線蟲、鉤蟲、鞭蟲和犬惡絲蟲。
  • 如何消滅寵物寄生蟲:[2]是否感染寄生蟲
    上一篇介紹了寵物體外寄生蟲的種類,接下來介紹一下如何判斷寵物是否感染了寄生蟲。如果寵物沒有寄生蟲,主人不管不顧,自顧自殺一通寄生蟲,那豈不是折騰。寵物表現煩躁突然發現寵物舔自己的身體;用爪子使勁的抓自己的身體;不停的抓耳朵。
  • 期末總結:人體寄生蟲
    第一章:總論人體寄生蟲學Human Parasitology :又稱醫學寄生蟲學, 是研究與人體健康有關的寄生蟲的形態結構、生活活動和生存繁殖規律,闡明寄生蟲與人體和外界環境因素相互關係的一門科學,也是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的基礎課程。
  • 怎樣快速的判斷寵物是否感染寄生蟲
    寄生蟲都有一定的潛伏期,在潛伏期階段,貓狗通常不會有太明顯的反應,因此也非常容易被家長們忽略,錯過最佳治療階段。一旦病發,貓狗痛苦,主人也心疼、操心。在這裡小編總結了貓狗常見的體外寄生蟲、體內寄生蟲的初期表現症狀,養狗養貓的主人們了解後可以更及早的發現寄生蟲,避免愛寵遭受痛苦,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一、如何發現體外寄生蟲(跳蚤、蝨子、蟎蟲、蜱蟲等):貓狗在感染體外寄生蟲初期,表現一般為比以往更頻繁的啃咬尾巴、身體、抓耳朵;性格也容易煩躁,睡覺期間、玩鬧之間忽然就趴下來舔舐身體。
  • 視力驟降竟是擼貓感染寄生蟲
    家中養有寵物 人眼睛不適要考慮感染寄生蟲 「這樣的病例並不少見,我們今年就接診過因接觸寵物引發弓形蟲和弓蛔蟲感染,導致視力損傷的患者。」西安市第四醫院·西安市人民醫院眼底病院副主任醫師王海燕說,有一個10多歲的孩子因看東西模糊被家長帶來檢查。
  • 寄生蟲感染如何引發精神疾病?
    ,研究者提出寄生蟲誘導的去甲腎上腺素減少,導致中樞免疫細胞中去甲腎上腺素能信號傳導減少,進而釋放促炎機制,最終可能改變認知功能。一項關於常見寄生蟲感染如何改變人類行為的新研究感染這種弓形蟲的人的行為變化可能與去甲腎上腺素含量降低有關,去甲腎上腺素是大腦釋放的一種化學物質,是應激反應的一部分。去甲腎上腺素還控制神經炎症,激活大腦的免疫系統來對抗感染。
  • 貓身上的寄生蟲會導致人類感染疾病?
    我們的貓同伴攜帶一種寄生蟲,這種寄生蟲會導致人感染疾病?那究竟是怎麼回事?這不是細菌或病毒,而是一個單細胞有機體,與引起瘧疾的寄生蟲有關。貓通過吃受感染的齧齒動物、鳥類和其他動物而患上弓形蟲病及其引起的疾病。據估計,美國大約有40%的貓被感染;大多數貓沒有任何症狀,但如果寄生蟲擴散到肝臟或神經系統,它們可能會出現黃疸或失明,並經歷性格變化。
  • 怎麼判斷狗狗是否感染寄生蟲?狗狗寄生蟲病症狀表現
    寄生蟲是狗狗健康的重大威脅之一,由於狗狗在野外玩耍的時候是直接接觸地面以及草地的,這些地方有很多蟲卵在上面,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狗狗身上也有寄生蟲!並且狗狗經常用舌頭到處舔,所以體內寄生蟲也是非常猖獗!那麼怎麼判斷狗狗是否感染寄生蟲了呢?
  • 如何消滅寵物寄生蟲:[1]寄生蟲種類
    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如果方法不到位,寵物身上就會滋生寄生蟲。輕則對寵物健康有很大的影響;重則會感染給人,影響個人的生活品質。特別對有小孩的家庭,小孩經常會和寵物親密接觸,因此,消滅寵物身上的寄生蟲顯得尤為重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下面先了解一下寵物身上有哪些常見寄生蟲。
  • 我家裡特別乾淨,所以我家貓不會感染寄生蟲!
    貓貓狗狗是很多寄生蟲的宿主,而且很多寄生蟲都可能反覆發作,所以給貓咪定期驅蟲是很有必要的。有一些鏟屎官覺得,貓咪又不是狗狗天天出去,在家裡那麼乾淨的環境下,怎麼可能會感染呢?如果貓咪在家裡會感染的話,那豈不是說我們人在家也容易感染寄生蟲了?如果你是這種「槓精」的話,那誰也沒有辦法。人和貓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都不一樣,所以是不可以相比較的。
  • 一種新的寄生蟲感染石斑魚——老虎斑錐體蟲病
    一種新的寄生蟲感染石斑魚——老虎斑錐體蟲病2016-08-15 19:0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魚病研究團隊經過調查和科學實驗,於2014年對該病進行了報導,並將這一新的海水魚類寄生蟲命名為石斑魚錐體蟲(Trypanosoma&nbspepinepheli),該寄生蟲引起的疾病對石斑魚養殖業有一定的潛在危害,應當引起業界重視。
  • 注意貓咪常見的幾種寄生蟲,以免感染家人
    貓咪感染了寄生蟲會日漸消瘦,還可能伴有嘔吐、便秘、拉肚子等消化道不適症狀。另外,有些寄生蟲還可能導致發熱、咳嗽、皮膚發癢以及毛無光澤等現象。因此,當出現這些問題時,一定要加倍警惕。
  • 美洲爆發新型愛滋病 為五大寄生蟲感染疾病之一
    這種疾病一般通過錐獵蝽的叮咬,將被稱為克氏錐蟲的寄生蟲輸入受害者血液中進行傳播,還可能在妊娠和生育期間由母親傳播給孩子。在被感染後,患者一般經歷兩個階段:急性期和重症期。急性期之後,病情表面上會趨於緩和,再經過數年後,患者才會進入重症階段,出現便秘、腹痛以及消化系統疾病等病症。
  • 這種動物寄生蟲感染率超過90%,南方較常見,勸你一口也別吃
    我們中國人的特點之一是「除了桌子腿不吃,其他腿都吃」,而且越往南方走然而,不是什麼東西都能往嘴裡送的,否則有可能出現生命危險,比如,如果你吃這種東西,就可能被可怕的寄生蟲感染。 這種食物就是蛇膽。大家可能都用過蛇膽花露水,這種東西好像也沒什麼可怕的。但是,如果讓你吃蛇膽,而且是生吃呢?估計不少人馬上望而卻步了。但在我國南方不少地區,人們都認為生吃蛇膽大補,尤其是眼鏡蛇等毒蛇的蛇膽更是寶貝中的寶貝。
  • 人體寄生蟲,無孔不入
    這種寄生蟲就是幾內亞龍線蟲,它們的成蟲也是最大的人體寄生線蟲。幾內亞龍線蟲雌蟲體可達1米,生命力非常頑強,可以在人體內寄生數年,一生可以產下幾百萬枚卵。不過對於這種寄生蟲來說,可以用簡單的方法將它們引誘出來,只要出來的足夠長,就可以將它們連根從人體內拔出,不過要小心被感染。
  • 寄生蟲高發季,寄生蟲的種類、治療與預防
    秋冬潮溼,適合寄生蟲繁殖,是龜體寄生蟲的高發季節。一般在冬季會有哪些寄生蟲寄生在龜的體表、體內?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在龜環境和龜體所存在寄生蟲。體外寄生蟲——頑強的蜱蟲、水蛭蜱蟲、水蛭,這些小蟲子經常會寄生在龜類的體表,對龜類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通常有蜱蟲、水蛭寄生的龜會表現為皮膚發白、精神不振,這類寄生蟲寄生在龜類的體表,吮吸龜的血液,以供自己生存所需。
  • 如果你家貓咪有這些症狀,可能感染寄生蟲
    很多鏟屎官都會擔心一個問題,貓咪身上到底有沒有寄生蟲?這些寄生蟲到底能不能感染到貓咪主人? 貓母覺得天天這麼胡思亂想,倒不如定期給貓咪驅蟲。這樣不僅可以讓貓咪避免寄生蟲的幹擾,還可以保持鏟屎官的身體健康!今天我們聊一聊如何從你家貓的表現中,確認是否感染寄生蟲。
  • 貓寄生蟲能控制人類?感染後當企業家概率更高
    一種叫做剛地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的單細胞寄生蟲,一旦它們感染老鼠,就會將膽小、害怕風險的老鼠變得膽大,甚至主動尋找貓,然而貓將感染後的老鼠吞食之後,就會在接觸人類的過程中將剛地
  • 人體十大寄生蟲
    這種常見的新月形寄生蟲會侵襲人的中樞神經系統。人會通過吃不熟的肉或者抱被感染的寵物感染這種寄生蟲。大多數人曾感染過這種寄生蟲,顯示它的抗體,但是很少有人表現出症狀。免疫系統較弱的人更易感染弓形蟲,孕婦感染弓形蟲胎兒會受到嚴重或者致命的影響。
  • 寄生蟲有多可怕?為什麼沒有寄生蟲的世界更可怕?
    陰蝨和頭蝨、體蝨一樣,都是蝨子的一種,它們陰蝨對人體的危害性沒那麼強,不會造成人類死亡,但感染的位置會非常癢,很有可能會抓破皮膚。但好在比較容易治癒,即使錯過最佳時間,也不過是治療周期長一些而已,不會對人類生活造成嚴重負擔,然而有些寄生蟲對人體危害就沒那麼輕微了,它們有可能會奪走人類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