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小人多,按理來說高樓大廈是很多的,不過實際上卻很少,這主要還是因為日本經常發生地震導致的。日本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版塊之間,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為了減少損失,日本的大部分建設都不會特別高。
頻繁發生的地震已經讓日本民眾習以為常,然而今年二月份發生的地震卻讓這些民眾感到極為緊張。不過二月的地震雖然頻繁,但強度並不大,那麼為什麼這一次日本民眾卻如此恐慌呢?對此有專家表示,這主要還是因為有民眾在日本海岸上發現了「地震魚」。
「地震魚」是海洋中最長的硬骨魚,一般會在20米到1000米的深海區域生活,一旦在淺水區看到他們,就很可能意味著該地區今後將發生地震與海嘯。在日本9年前的特大地震發生之前,就有民眾看到過這種魚。如今此魚再次出現,日本民眾自然是十分緊張。
除此之外,還有日本學者曾表示,在今後30年的時間裡,東京發生特大地震的概率將高達70%。目前日本的地下運動如此劇烈,這些民眾開始擔憂起來也並不令人意外。不過這種言論並沒有真實依據,而且也無從考證,目前對於日本民眾而言,最重要的還是要做好防護工作。
2011年發生在日本東北部太平洋海域的地震給日本造成了巨大損失,日本上萬人遇難,福島第一核電站也發生了核洩漏事故。不過地震無法避免,我們只能做好更多的準備工作,否則必然將造成更為慘重的後果。只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或許留給日本的時間真的已經不多了。
令人擔憂的是,除了地震之外,今後日本的火山也很可能會出現噴發現象。日本火山廣布全國,但又相對集中,國內大大小小的火山共有270座,佔世界火山總數的十分之一。而且根據今年1到2月該國活火山的活動情況,日本氣象廳已經對9座火山發出了「火山口周邊警報」,同時包括一個海底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