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吸血烏賊;
英文名:Vampire squid;
學名:Vampyroteuthis infernalis
吸血烏賊(學名:Vampyroteuthis infernalis,意指來自地獄的吸血鬼), 是一種居住在深海的頭足類,有別於章魚、烏賊和魷魚。
身長30釐米、顏色為深紅或紫紅色、有8隻觸手和兩隻像耳朵的鰭狀物、眼睛直徑大約2.5釐米。
明顯的八隻觸手上長著一排尖刺,使它們在英文中得名「吸血鬼魷魚(Vampire squid)」,還有一對觸手變成了細狀體,長度可以拉長到身體長度的2倍,這對細觸手可和其他短觸手合作捕食。
吸血烏賊不像大部分頭足類會吐墨,遇到危險時把有刺的觸手往外翻蓋,形成一個保護網 。吸血烏賊是一種發光生物,身體上覆蓋著發光器官,使它們能隨時把自己點亮和熄滅,發光器停止時,就能讓自己生存的黑暗環境中完全不可見。
吸血烏賊可說是活化石,億年前因躲避掠食者獵食,從淺海移居到深海,億年來其形態不曾改變。科學家們相信古代的吸血烏賊生活在淺海,當時的掠食者之一蛇頸龍類體型大又行動迅捷,沒有硬殼保護的烏賊很容易成為蛇頸龍的食物,蛇頸龍的出現使得吸血烏賊不得不向深海遷徙。吸血烏賊適應深海環境幾千萬年外表未有任何改變,它們的生理構造在缺氧情況下發生巨大變化,一種特殊色素讓血液可貯藏比其他烏賊多五倍氧氣,以及它們的生物光又利於深海生存。當感覺到有危險存在的時候,就會發光迷惑掠食者 。
回複數字查看相應的動物
「5」虎「6」豹「7」猴「8」鯨「9」海豚「10」企鵝「11」海馬「12」大象「13」熊「14」獅子「15」狼「16」鱷魚「17」兔「18」長頸鹿「19」猩猩「20」野牛「21」鸚鵡「22」斑馬「23」松鼠「24」貓「25」狐狸「26」犀鳥「27」鷺「28」伯勞「29」翠鳥「30」蠑螈「31」蛙「32」眼鏡蛇「33」變色龍「34」羚羊「35」鹿「36」珊瑚「37」狐獴「38」山羊「39」貂「40」犰狳「41」視頻「42」犀牛訪問動物世界主站(www.iltaw.com),請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