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巨大卻又難得一見的動物:巨烏賊聲名狼藉

2020-11-22 環球網

北京時間7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起來看看那些身形巨大卻又難得一見的動物。

大犰狳

有這麼一種動物,大小像一頭豬,渾身覆蓋著鱗片,前爪的長度達到20釐米,如果它出現在你的面前,你會視而不見嗎?事實上,大犰狳(

Priodontes maximus)就有這樣完美的隱身能力。科學家需要安裝秘密攝像頭才能捕捉到它們的蹤影。

「很少有人能在野外親眼見到大犰狳,」在巴西管理「大犰狳項目」的Arnaud Desbiez說,「在我們的野外現場,有個出生並在那裡長大的農場主,他在我們開始這一項目之前都沒有見過大犰狳。」

大犰狳能長到50千克重,體長可達1.5米,是最大的犰狳物種。大犰狳的體型相當於其他犰狳的兩倍,由於腰身較粗,它們無法像其他犰狳一樣蜷成防禦性的球體。相反的,它們會用強大的前爪挖掘洞穴,並只在夜幕的掩護下出來活動。

由於棲息地遭受破壞和捕獵等原因,大犰狳已經成為一個脆弱的物種。不過,當地居民將看到它們視為不祥的兆頭。通過觸髮式相機拍攝的圖片,科學家或許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它們的生存現狀。

巨烏賊

最聲名狼藉的巨型動物或許潛伏在大海的波濤之下。巨烏賊(

Architeuthis)擁有令人驚駭的龐大體型,其外套膜長度可達5米,一對伸長的觸腕使其總長度達到13米。

巨烏賊是掠食動物,長有巨大的喙,能輕易咬下一大塊肉,它們還長著大小如同足球的眼睛。不過,作為深海居民(活動深度可達1000米),幾乎沒有人見到過巨烏賊活著時候的情形。

在海怪傳說中,巨大的怪物常常摧毀各種船隻,但歷史上卻很少有這樣的遭遇記錄。人們見到的巨烏賊多是在海面或沙灘上,此時它們已經受傷或死亡。直到2012年,科學家才在巨烏賊生存的深海環境拍攝到了它們活動的視頻畫面。當時,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在日本附近海域釋放了一個深潛器,利用一些誘餌,加上很多的運氣,一隻巨烏賊終於出現在鏡頭之前。

非洲巨蛙

非洲巨蛙(

Conraua goliath)是世界上最大的青蛙,重量可達3.2千克,堪比人類新生兒。雖然體型巨大,但與其他兩棲類動物一樣,非洲巨蛙很擅長隱蔽自己。皮膚上的綠色斑點可以使它們很好地隱藏在覆蓋苔蘚的巖石之間。

這種巨大的青蛙棲息在非洲西部海岸附近的雨林中,一般在水流較快的河流附近。你或許會覺得,這麼大的青蛙叫起來肯定也很大聲,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與其他大多數青蛙不同,非洲巨蛙並沒有聲囊,它們只能通過吹口哨來吸引異性。

儘管行蹤隱蔽,但非洲巨蛙還是沒有避免瀕危的命運。根據報告,過去三個世代中,非洲巨蛙的數量已經下降了50%。這種青蛙被捕殺作為食物,或者供應寵物市場,特別是美國舉辦的蛙跳比賽。

儘管有些非洲巨蛙被出口進行人工養殖項目,但這些項目目前都還沒有成功。當地的社區正致力於非洲巨蛙的保護,希望能夠遏制不可持續的捕獵趨勢。

大王具足蟲

想像下一隻長得比貓還大的潮蟲,體長達到76釐米,重量為1.7千克。沒錯,這種生物確實存在,它的名字叫大王具足蟲(

Bathynomus giganteus)。

大王具足蟲屬於甲殼類,與蝦、螃蟹是遠親。它們棲息在深海底部,長到如此巨大的體型也就不出奇了。與陸地上的近親潮蟲一樣,大王具足蟲也具有堅硬的外骨骼,並且可以蜷成球體以保護自己。它們具有7對足,兩對敏感的觸鬚以及巨大的複眼,外表呈淡紫色。

科學家在美國外海深處的海床上發現了它們的身影。在寒冷的深海,它們以鯨類、魚類和魷魚等動物的屍體為食。在海面以下2000米的深處,食物是相當稀缺的資源,因此,儘管大王具足蟲是食腐動物,但在發現食物時也會發起攻擊。它們的攻擊目標包括漁民的拖網,許多情況下它們會被當做誤捕對象拖上海面。2010年,在一艘遠程遙控操作的潛水器上,科學家發現了一隻巨大的大王具足蟲緊緊抓著不放。

類似這樣的野外遭遇十分罕見,只有為數不多的幾隻個體在世界各地的水族館中展示著,它們在日本尤其受歡迎。

巨獺

雖然沒有大象,但南美洲依然可以稱為巨型動物的樂園。這片大陸上擁有最大的犰狳和最大的食蟻獸,以及最大的嚙齒類——水豚。在安第斯山脈東部的河流中還生活著巨獺(

Pteronura brasiliensis),又稱巴西大水獺。它們的體型是水獺家族中第二大種類的兩倍,體長能達到2米。

巨獺生活在開闊的棲息地中,常組成大家庭的形式,所以比較容易看到。不過,儘管它們能應付凱門鱷、美洲豹等自然界掠食者,卻無法逃脫人類的威脅。據描述,巨獺十分愛好交際,並富有好奇心,這種活潑的性格使它們很容易成為獵人的目標。

獵人捕殺巨獺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厚厚的毛皮,這導致了災難性的後果。1975年,巨獺毛皮的貿易被禁止,但如今殘存的巨獺依然面臨著棲息地不斷減少的威脅。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稱,漁民的捕魚活動,以及管理失當的旅遊業也在影響著巨獺的生存。

在受到保護的潘塔納爾溼地,巨獺的數量有所恢復,但它們如何應對人類的影響還有待觀察。

巨蟹蛛

如果以腿跨度來衡量蜘蛛的體型,最大的蜘蛛能達到30釐米長。這是一種巨蟹蛛,學名為

Heteropoda maxima,它們依靠捕食昆蟲為生。

你很難見到這種大蜘蛛,除非你是在寮國的洞穴裡安家——即使在那裡見到它們的概率也很低。這種巨蟹蛛發現於2001年,發現者是德國約翰尼斯·古騰堡-美茵茨大學的Peter Jaegar博士。當時的新聞多以「蜘蛛恐懼症」的噱頭來吸引公眾注意,而正是過多的關注使這種蜘蛛陷入了困境。Jaegar博士指出,未受控制的寵物貿易導致這種巨蟹蛛處境堪憂。每100隻巨蟹蛛被作為寵物出口,就意味著有1000隻甚至更多的巨蟹蛛死去。

Jaegar博士說:「2009年,我和我的博士生就在一些容易進入的洞穴中觀察到了巨蟹蛛受到的(寵物貿易帶來的)衝擊,那裡已經沒有成年個體存在。」他指出,這些蜘蛛在離開洞穴之後,存活時間幾乎不會超過一年。這種短命的特性或許會最終減少寵物市場對它們的需求。

皇帶魚

皇帶魚(

Regalecus glesne)的外形看起來很像巨大的海蛇,它們身體扁平,在水中遊動時就像一條寬大的銀色帶子。皇帶魚具有很長的如同船槳的腹鰭,以及一個標誌性的紅色頭冠,而最不可思議的是它們的長度。皇帶魚其實並不是帶魚,而是屬於月魚目,它們可以長到17米,是世界上最長的硬骨魚。

儘管體型巨大,但皇帶魚依然十分神秘。與其他海洋巨型生物一樣,皇帶魚棲息在深海。深海物種為何會長得如此巨大?那裡溫度又低,壓力又大,並且缺乏食物,也沒有太多的海水流動。目前科學家對此問題還沒有確切的答案。

由 於皇帶魚生活在深海,人們很難見到它們生活時的狀態。近年來,無人水下潛水器已經拍攝到了自然狀態下的皇帶魚,但很少有人見過健康的皇帶魚實體。只有在受 傷或死亡的時候,皇帶魚才會出現在海面上;而如果有一條皇帶魚被衝到海灘上,常常會被人們撿起來,一群人將它抬起來拍照,以顯示它的巨大體型。

2015年6月,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卡塔利娜島上,人們發現了一條長5.2米的皇帶魚,這是該島發現的第三條皇帶魚。

陳氏竹節蟲

大多數昆蟲的體型都不會超過你的手掌大小,但還是有一些例外。世界上最長的昆蟲是婆羅洲的一種竹節蟲——陳氏竹節蟲(

Phobaeticus chani),以其發現者命名。目前發現的最大個體長度為0.5米(腿伸展開之後),保存在英國倫敦的自然歷史博物館。

關於陳氏竹節蟲的信息很少,因為在野外要發現它們極其困難。雄性陳氏竹節蟲呈棕色,而雌性具有綠色斑點,二者都是纖細單薄,在熱帶雨林裡可以完美地隱藏起來。

為了更好地偽裝成植物,陳氏竹節蟲的卵外形很像種子,並且具有類似翅膀的伸長部分,或許能幫助其藉助風力進行擴散。科學家認為,陳氏竹節蟲生活在森林冠層,這使它們更加不容易被發現。目前科學家獲得的標本屈指可數。

亞歷山大鳥翼鳳蝶

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有一種蝴蝶因為體型巨大,甚至被拿來與鳥類作比較。這就是亞歷山大鳥翼鳳蝶(

Ornithoptera alexandrae),生活在北部海岸附近的一小片熱帶雨林中。

雄蝶的外形堪稱「壯麗」,在天鵝絨般的黑色翅膀上,覆蓋著藍綠色的虹光條紋,腹部呈亮黃色;雌蝶的外形就略為單調,其腹部為乳白色,翅膀呈褐色,具有白色斑紋。不過,雌蝶的體型比雄蝶大了約三分之一,最大的個體翼展可以達到30釐米。

1906年,科學家首次發現這種蝴蝶,隨後它成為收藏家追捧的對象,並導致了嚴重的過度捕殺。由於它們能很快飛出森林冠層,很難捕捉,因此獵人們在霰彈獵槍裡裝上鹽,把它們打下來。

1966年,一項保護該蝴蝶的法律正式頒布,但非法的採集活動並沒有停止。加上樹木砍伐導致的棲息地破壞,使亞歷山大鳥翼鳳蝶的數量出現急劇下降。

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北部省以外的地區,已經幾乎見不到亞歷山大鳥翼鳳蝶的身影,即使在當地,見到這種蝴蝶的次數也越來越少。當地的部族和環境保護人士正在為這種美麗蝴蝶的未來而努力著。

毛腿漁鴞

世界上最大的貓頭鷹是哪一種?這個問題還存在爭議,但毛腿漁鴞(

Bubo blakistoni)毫無疑問是有力的競爭者。它的體重能達到4.6千克,翼展可接近2米。

博物學家Thomas Blakiston在1883年發現了毛腿漁鴞,後來的鳥類學家便以他的名字進行命名。毛腿漁鴞分布於西伯利亞、中國東北、朝鮮和日本北部,棲息在河邊的森林中,主要捕食魚類。

毛腿漁鴞會在森林頂層留下巨大的身影,但這一幕如今已經很難見到。由於森林砍伐、過度捕魚和獵人的捕殺,毛腿漁鴞受到越來越大的生存壓力,如今已經被列為瀕危物種。

在 日本北海道,毛腿漁鴞在傳統上被認為是保護土著阿伊努人村莊的精靈。如今,角色已經倒轉過來,當地的環境保護人士利用巢箱內布置的相機,正密切關注著毛腿 漁鴞的生存狀況。也正是有了這些巢箱,毛腿漁鴞的數量衰退趨勢才被遏制。然而,沒有了賴以生存的成熟森林,它們的未來並不明朗。(任天)

相關焦點

  • 海洋中的巨型頭足類生物-巨烏賊
    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軟體動物門 Mollusca綱:頭足綱 Cephalopoda目:管魷目 Teuthida科:大王魷科 Architeuthidae屬:大王魷屬 Architeuthis種:巨烏賊 A. dux
  • 深海巨怪––巨槍烏賊
    說起烏賊,一般都會想起我們吃過的小烏賊。但是,傳說能把一艘大船抓壞的巨怪,它就是深海霸王——巨槍烏賊!
  • 《我的世界手遊》天啟之境終與始巨烏賊 巨烏賊作用是什麼
    我的世界手遊天啟之境終與始巨烏賊介紹,在海洋中除了企鵝水母鯨魚,還有巨大的這些大家熟悉的生物都在這個版本出現了,那麼這個巨烏賊有什麼用處呢?下面快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世界手遊天啟之境終與始巨烏賊介紹
  • 《我的世界手遊》巨烏賊有什麼用 巨烏賊作用詳解
    導 讀 我的世界手遊天啟之境終與始巨烏賊介紹,在海洋中除了企鵝水母鯨魚,還有巨大的這些大家熟悉的生物都在這個版本出現了
  • 難得一見的深海視頻-吸血烏賊
    中文名:吸血烏賊;英文名:Vampire squid;學名:Vampyroteuthis infernalis吸血烏賊(學名:Vampyroteuthis infernalis,意指來自地獄的吸血鬼), 是一種居住在深海的頭足類,有別於章魚、烏賊和魷魚。
  • 眼睛有籃球那麼大的巨烏賊:「你們騙人……」
    藝術作品:1861年,法國戰艦 Alecton 所捕獲的巨烏賊。該事件激發了小說家儒勒·凡爾納並藉此創作了《海底兩萬裡》這部作品。by Henry Lee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雖然巨烏賊雖然有著像籃球那麼大的眼睛,可是它腦部掌管視覺的區域實在是不成比例地小。尤其是跟生活在淺水區的頭足綱們比較,巨烏賊管理視覺的腦區比例實在是小得沒眼看。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同一家族的烏賊們有這種差異?
  • 巨型烏賊化石被發現:體長超過10米,一鍋根本放不下
    如果海怪存在的話,那一定是烏賊。在我們的生活中,烏賊是一種美味,但巨型烏賊可不是美味這麼簡單了,它們是「巨大的美味」。近年來,人類不斷發現巨型烏賊的屍體,以大王烏賊為代表的深海巨獸,正在顛覆人們的認知,沒有人知道在深海裡是否還有比大王烏賊更大的存在。其實,巨型烏賊在億萬年前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在恐龍橫行的白堊紀時期,大海中有一種動物可以跟滄龍正面較量,它就是託斯特巨魷。作為一種軟體動物,想要找到史前巨魷的化石並非易事。
  • 視頻:抹香鯨對戰大王烏賊
    視頻:抹香鯨對戰大烏賊由於其頭部特別巨大,故又有「巨頭鯨」之稱呼。 抹香鯨這種頭重腳輕的體型極適宜潛水,加上它嗜吃巨大的頭足類動物,它們大部分棲於深海,抹香鯨常因追獵巨烏賊而「屏氣潛水」長達1.5小時,可潛到2200米的深海,故它是哺乳動物潛水冠軍。
  • 偽裝大師巨烏賊,竟可以改變身體顏色和紋理,與環境融為一體!
    偽裝大師巨烏賊,是烏賊中最大的一類。它們可以改變自身皮膚的顏色和紋理,與環境融為一體!巨烏賊一般指大王烏賊。為頭足類中最大、最重者,總長超過20米,最大體重達1000千克。體圓錐形,後部陡然瘦狹,肉鰭短小,位於外套後部,略呈桃形;口膜連接肌絲與第4腕背緣相連;漏鬥鎖長橢圓形,且直槽。
  • 沒想到厲害的滄龍也有對手,科學發現能夠吃掉滄龍的史前巨型烏賊
    白堊紀的短劍 託斯特巨魷(Tusoteuthis)屬於軟體動物,由於身體缺乏鈣質的堅硬骨骼,所以很難留下化石。與託斯特巨魷相比,它的遠親菊石和鸚鵡螺,僵硬的外殼更容易保留形成化石。
  • 大王酸漿魷和大王烏賊相比,誰的體積更大?
    在侏羅紀世紀,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就是霸王龍了。而現在,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就變成了大象,那你知道海洋裡最大的動物是什麼嗎?有人會說肯定是鯨魚呀!但是,我們今天不說鯨類,而是大王酸漿魷和大王烏賊,這兩個水中大王pk究竟誰的體積更勝一籌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大王烏賊真的是體長30米的超級海怪?
    今天我們已經可以肯定克拉肯是不存在的,但是其原型之一的大王烏賊依然披著一層神秘面紗,被描述成體長超過30米的深海巨怪!(Architeuthis),學名大王魷,在分類上屬於軟體動物門——頭足綱——蛸亞綱——槍形目——大王烏賊科,是一種巨型頭足綱動物,在整個無脊椎動物家族中也是超級大的。
  • 大王烏賊真的是體長30米的超級海怪?
    大王烏賊真的是體長30米的超級海怪?克拉肯(Kraken)是北歐神話中的巨型海怪,傳說它的長度超過150米,長著滿是吸盤的巨大觸手,能夠浮出海面捕食鯨魚、攻擊船隻。今天我們已經可以肯定克拉肯是不存在的,但是其原型之一的大王烏賊依然披著一層神秘面紗,被描述成體長超過30米的深海巨怪!
  • 日本首次拍攝大王烏賊 「深海巨怪」現真容(圖)
    日本拍攝小組首次拍攝到活體大王烏賊  中新網1月8日電據外媒報導,大王烏賊是烏賊中體型最大的一種,也是傳說中的深海巨怪。近日,日本NHK電視臺和美國探索頻道首次拍攝到了大王烏賊在深海中遊動的景象。
  • 是大王烏賊的美餐?
    :45 來源: 守著鼻子摸著腮 舉報   抹香鯨這種頭重尾輕的體型極適宜潛水,加上它嗜吃巨大的頭足類動物
  • 大王烏賊有多大?
    ,通常棲息在深海地區,為大王烏賊科大王烏賊屬軟體動物,主要產於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身長估計約20米,是烏賊中體型最大的一種,也是傳說中的深海巨怪,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大王烏賊到底有多大吧!大王烏賊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烏賊(第一大是巨槍烏賊,也就是大王酸漿魷,一般比大王烏賊大2~3米,多的則4~5米),身體18~20米之間。一般幼年的大王烏賊體長8~10米,成年的大王烏賊可長達20米,最大的大王烏賊能長到80米甚至更長,重達50噸。眼睛大得驚人,直徑達35釐米左右,吸盤的直徑也在8釐米以上。
  • 深海中的巨大生命
    深水尾魟廣泛分布在印度-太平洋區,棲息深度270-680米,以甲殼類動物、頭足類動物和魚類為食。七胳膊章魚巨烏賊巨烏賊又名大王烏賊,是一種生活在太平洋和大西洋深海的烏賊,目前已經確認其最大個體為14米,但仍舊有人認為深海中可能有更大的巨烏賊,其長度應大於18米甚至更長。
  • 烏賊養殖市場潛力巨大 抗病力強生長快
    烏賊養殖市場潛力巨大 抗病力強生長快2015-02-06 10:0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        瀏覽量: 9548 次 我要評論   由於近海水域汙染及過度捕撈等原因,一些有重要經濟價值的頭足類動物,如魷魚、墨魚以及章魚的資源量及產量在過去20年來急劇下降
  • 神秘的大王烏賊只是第二的存在!還有一種烏賊更大!
    海洋裡的生物非常多,有大有小,形態各異,說起巨無霸,大家肯定會想到鯨,它們是海洋中霸主的存在,當也有很多動物毫不示弱,今天就講講當中的一種!烏賊! 說起烏賊,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吃的那些烏賊,它們的大小估計也就巴掌那麼大,然而烏賊也有大的,大的讓你產生恐懼!它就是大王烏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