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碟中諜4》的壁虎手套

2020-12-06 網易手機

新聞來源:果殼網

《碟中諜4》中最熱血的橋段莫過於阿湯哥徒手攀爬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了。而湯哥的萌呆同伴提供給他的看似好用,關鍵時候又掉了鏈子的神奇壁虎手套無疑為劇場裡的驚聲尖叫增加了不少分貝。阿湯哥在哈利法塔外牆上留下瀟灑的身影,正是憑藉手上的那對壁虎手套,你是不是也想擁有這樣一件「神器」?


阿湯哥在哈利法塔外牆上留下瀟灑的身影,正是憑藉手上的那對壁虎手套,你是不是也想擁有這樣一件「神器」?
壁虎漫步,獨門舞步
現實中,這樣的壁虎手套真的存在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研究一下壁虎,要搞清楚它為什麼能飛簷走壁,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本應該是一個尋常的問題,畢竟壁虎並不是什麼稀奇的動物,我們的先人還在住山洞的時候就與之為鄰了,而壁虎在天花板上藐視重力行走如飛這樣反常理的現象理應當能牢牢地吸引人們的注意,並使人苦苦求解。但是當我搜索歷史記錄時,僅在無所不在的亞里斯多德老人家那裡看過一筆,而且沒有答案,亞里斯多德將其歸咎於超自然的力量。

不管是粗糙的牆面,還是光滑的鏡面,壁虎都能疾步而飛。

這個問題就這麼一直懸著,直到19世紀,人們才開始提出一些逐漸靠譜的答案。最先想到的是粘液說,但是經過仔細觀察,壁虎的腳上並沒有可以分泌粘液的腺體,所以這個說法很快被終結了。

是不是吸盤呢?自然界裡也不乏用吸盤來飛簷走壁的高手,1934年,德國科學家沃爾夫德利特(Wolf-Dietrich Dellit)在他出版的《壁虎的解剖與生理》(Zur Anatomie und Physiologie der Geckozehe)一書中記載了一個實驗。德利特把壁虎放在玻璃罩子裡,然後把玻璃罩裡的空氣抽走,結果壁虎仍然可以爬上垂直的玻璃——吸盤說被終結了。

而後人們又想到了靜電,把氣球在頭髮上蹭幾下它就能吸在天花板上,壁虎是不是這樣做的呢?又有「好事者」用X光將空氣電離,然後在電離的空氣裡放上一塊金屬板,這時靜電荷是不會在金屬板上蓄積的。又一次,壁虎哧溜溜的破解了這個說法。
腳底板有毛,範德華給力
又是被抽真空,又是被X光輻射,壁虎可真沒少遭罪。轉了一圈,注意力又重新回到了壁虎的腳上。早在1872年,就有科學家用顯微鏡觀察發現壁虎的腳底板上布滿了細小的剛毛,並且剛毛的末端似乎是彎曲的,於是人們想到了尼龍粘扣。難不成壁虎的腳底板上長著維可牢不成?可問題是,維可牢也得兩片在一起才能發揮作用啊?諸如高度拋光的玻璃等光滑的表面並不能阻止壁虎的攀爬,而那裡並沒有能供小鉤子鉤掛的突起。

形形色色的壁虎腳趾 圖/matterism.com

由於光學顯微鏡原理的限制,它的極限解析度只有0.3微米左右,而壁虎剛毛的直徑已經接近了這個解析度極限。所以直到上世紀50年代,更高解析度的電子顯微鏡的出現,才給人們以研究壁虎神奇攀爬術的工具。1965年,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生物學家瑞寶(Rodolfo Ruibal)把壁虎的腳放在了電子顯微鏡下,他發現那些看似小鉤子一樣的剛毛末端,實際上是開叉的,每根剛毛都分成了100-1000根更細的絨毛,這些絨毛極大的增加了壁虎腳掌的面積,特別是當壁虎攀在那些粗糙的物體表面時,這些絨毛更能填滿那些細小的坑窪。

說到這裡,各位可能要回顧一下中學化學和物理的內容了。因為接下來我們要提到一個概念,這就是範德華力。所謂範德華力,又叫分子間作用力,是一種發生於分子與分子之間的吸引力,相比讓原子構成分子的那些作用力,範德華力很小,生活中我們往往不會在意到它的存在。但是這個很小,只是相對來說的。下面的小實驗可以讓你體會到範德華力的力量。

找兩本厚一點的書,最好是紙張薄軟一點的,像洗撲克牌一樣把兩本書的書頁一張壓一張的疊在一起。全部疊完後用手壓一壓,然後分別抓住兩本書的書脊,試試能把它們拉開嗎?把兩本書「粘」在一起的力量,就是範德華力。如果你沒有耐心把兩本書一頁一頁的交疊,也可以去買一部新手機。很多人都特別享受揭開新手機屏幕保護膜的那個瞬間,其實那層膜就是靠範德華力「粘」在手機屏幕上的。由於範德華力的作用距離非常小,當你揭開保護膜的一角輕輕拉起,只要膜和屏幕不再緊密接觸,範德華力就失去了作用,這時那層不管你怎麼搓怎麼蹭都不會掉的膜,就輕鬆脫落了。壁虎的腳趾,使用的正是「揭膜大法」。
壁虎爬牆,疑問塵埃落定
壁虎爬牆問題的最終解決,一直要等到2000年。這一年,來自美國劉易斯克拉克大學的凱拉奧特姆(Kellar Autumn)小組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羅伯特福(Robert Full)合作發表了文章,詳細描述了壁虎腳剛毛的結構,計算出了壁虎腳的「吸力」大小。這些科學家選擇了我國南方和東南亞地區常見的蛤蚧作為研究對象。之所以選了它,是因為蛤蚧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壁虎,成年體長近40釐米,重近300克。事實上蛤蚧幾乎是依靠範德華力飛簷走壁的最重的動物。經過測量,蛤蚧每個腳掌的面積大約是227平方毫米,共長著3268800根剛毛,總共可以產生約20牛頓的吸附力,而它的重力只有大概3牛頓。也就是說,僅憑一隻腳,壁虎也可以牢牢的吸附在天花板上。

同時,這兩個小組還解決了兩個關鍵問題:

首先,壁虎是怎樣拔腳的?既然它的腳可以產生這麼大的吸附力,壁虎又是怎樣做到收放自如的呢?其實,壁虎是在用揭手機膜的方法拔腳的。通過高速攝像機,科學家們觀察到壁虎每次拔腳都是從向上捲曲趾尖開始的,相當於先揭開一角。從彎曲趾尖到整個腳脫離平面,只用短短的15毫秒。

壁虎腳趾葉狀結構上,有著數以百萬計的剛毛,每根剛毛又都分成100-1000根更細的絨毛,這些絨毛極大的增加了壁虎腳掌的面積。 圖/chemengr.ucsb.edu

那麼,壁虎腳上的這些剛毛粘了髒東西怎麼辦?如前所述,範德華力的作用距離很小,就好像手機貼膜如果粘了灰塵,就不好使了。壁虎生活的環境可不是那麼乾淨,灰塵、花粉顆粒,這些都足以讓壁虎失足,可是也沒見哪只壁虎好端端的從天花板上掉下來。經過研究,壁虎的剛毛不但擁有像荷葉一樣的「超疏水性」,任何水滴都會從它的表面滑落下來順便帶走灰塵;而且它剛毛上的絨毛尺寸比灰塵小得多,以至於這些絨毛對灰塵的吸附力不及灰塵與牆面的吸附力,這是真正的踏雪無痕。
壁虎手套?這個真沒問題
有了這麼好的研究,那些工科男肯定不會幹坐著。別的不說,哪怕是用這種技術改造一下足球守門員的手套——那些著名的「黃油手」門將肯定得排隊去買。

2001年,美俄兩國科學家共同開始研發「壁虎膠帶」,這是膠帶史上的一次革命,因為這種膠帶是真正的「不溼膠」膠帶,也就是所謂的乾性粘接。2003年,成品問世,這是一種甚至動用了可以操縱單顆原子運動的原子力顯微鏡在內的各種精密儀器生產出來的膠帶。半個指甲蓋那麼大一點就可以把一隻蜘蛛俠玩偶粘在天花板上。但是,與壁虎相比,它的粘性還太低,壽命也太短。更關鍵的是,這玩意兒奇貴無比,經過計算,製造能粘住一個人重量的壁虎膠帶,需要花費100萬美金。

2005年,美國的一組科學家用碳納米管模擬了壁虎剛毛的結構,這種碳納米管膠帶的粘性甚至大於天然的壁虎腳。問題依然是,材料過於脆弱,幾乎無法重複使用,並且還是太貴。

不過沒關係,電子計算機剛問世的時候還又貴又不好用呢。雖然仿生壁虎腳還面臨很多難題,科學家們已經為它描繪了美妙的未來。手術切口?粘一條!輪胎打滑?粘一條!爬牆機器人?一個腳上粘一條!以後再也不用擔心不乾膠貼紙撕不乾淨難清理了。

至於壁虎手套,那自然是沒有問題。而且,真正的壁虎手套比阿湯哥那雙要高檔得多,因為乾性粘接本身無需能源,因此沒電失效這種事是不會發生的。但是真正造出來的壁虎手套可能沒阿湯哥那雙那麼拉風,或者說過於拉風了。前面我們說了,蛤蚧幾乎是用範德華力爬牆的最重的動物。而壁虎手套產生的粘性與手套的面積成正比,而它需要克服的重力則與物體的體積成正比。拿人與蛤蚧相比,人手掌的面積大約是蛤蚧前腳掌面積的70倍,而體重則是蛤蚧的200多倍。還要考慮到人的腳沒有蛤蚧腳靈活,不太好布置一副腳套。因此人的「壁虎手套」面積應該比手掌大五六倍才能如蛤蚧般牢靠。

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已經有地球人利用壁虎手套爬牆了。2008年,業餘攀巖愛好者沃林斯基小姐(Lynn Verinsky)用羅伯特福教授設計的「壁虎手套」——實際上是「壁虎板子」成功爬了一段垂直的牆壁。當然,絕對沒有阿湯哥在哈利法塔外牆上那般瀟灑。

本文來源:cnbeta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揭秘《碟中諜4》中的壁虎手套
    《碟中諜4》中最熱血的橋段莫過於阿湯哥徒手攀爬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了。而湯哥的萌呆同伴提供給他的看似好用,關鍵時候又掉了鏈子的神奇壁虎手套無疑為劇場裡的驚聲尖叫增加了不少分貝。
  • 「從《碟中諜4》漫談仿生科技——壁虎手套」
    高科技、未來科幻題材的電影一直備受好萊塢的偏愛,近期,一部被大家熟知的大片《碟中諜4》又出銀屏,再一次在廣大影迷中颳起了一股不小的旋風。劇中扣人心弦的情節,以及實景3D投影幕布,壁虎手套,帶有人臉識別和攝像功能的隱形眼鏡等形形色色的高科技設備深深將大家吸引。影片中有非常吸引眼球的一段場景,阿湯哥藉助神奇的壁虎手套,徒手瀟灑地在的世界第一高樓上飛簷走壁,真正在完成著不可能的任務。在觀看影片的同時,也許我們也時刻幻想並渴望這些神奇的高科技裝備有一天也會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體驗其中。
  • 揭秘:近期熱片《碟中諜4》中的壁虎手套
    經過研究,壁虎的剛毛不但擁有像荷葉一樣的「超疏水性」,任何水滴都會從它的表面滑落下來順便帶走灰塵;而且它剛毛上的絨毛尺寸比灰塵小得多,以至於這些絨毛對灰塵的吸附力不及灰塵與牆面的吸附力,這是真正的踏雪無痕。壁虎手套?這個真沒問題有了這麼好的研究,那些工科男肯定不會幹坐著。
  • 盤點《碟中諜》系列的「黑科技」
    步態識別系統 通過動作習慣、肌肉運動方式來識別區分人的步態識別系統,是《碟中諜》系列電影中的經典「黑科技」。 步態識別系統最早出現在2015年《碟中諜5》中,但早在2008年就有英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了3D步態識別系統,該系統能通過分析視頻中人的行走姿態來辨識身份。
  • 碟中諜=鐵打的阿湯哥+開掛的黑科技
    無論是剛上大學的新生,還是返校的學長學姐,都開開心心地一起……  進電影院看《碟中諜6》!  壁虎手套  出處:《碟中諜4》  黑科技指數:★★  介紹:《碟中諜4》中阿湯哥在100多層高的杜拜酒店玻璃上攀爬時使用的手套,仿照壁虎手掌吸附的原理製成,可以在極度光滑的表現緊密吸附,一隻手套即可承受超過一個成年人的體重。該手套在現實中的研究已有一定進展,不久的將來可能會進行商業化生產。
  • 美發明"壁虎手套" 可讓人像壁虎一樣爬上玻璃牆
    參考消息網12月24日報導 美國史丹福大學學生發明了一種粘著墊,使你可以像壁虎那樣爬上玻璃牆面。據美聯社12月23日報導,壁虎堪稱自然界最神奇的攀爬專家,而美國學生發明的這種「壁虎手套」與壁虎粘糊糊的腳底運用了相同的科學原理。這些學生已開始和玩具公司商談合作了。參與研究的埃利奧特·霍克斯說:「壁虎粘著器的最重要特點是具有可控性,就好像你需要的時候可以把膠帶貼上,不需要時可以揭下來。」
  • 《碟中諜7》拍攝現場曝光,女星阿特維爾成為湯姆克魯斯新搭檔
    7#《碟中諜7》拍攝現場曝光,英國女星海莉·阿特維爾成為湯姆·克魯斯的搭檔。他也跟邦德一樣擁有如易容面具、口香糖炸彈、壁虎手套、磁懸浮外套等高科技裝備,再加上一群電腦天才、機械師、女特工等忠誠夥伴一起出生入死。儘管屢次面臨險境,但從沒他不敢做的事,也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該片的拍攝地點在世界各國輾轉。整個系列走的是成熟精英團隊路線。
  • 老外發明一種手套,戴上手套的人可以像壁虎一樣爬上光滑的玻璃牆
    史丹福大學的教授們受壁虎攀巖的啟發研製出了一個小工具,這種「壁虎手套」與壁虎粘糊糊的腳底運用了相同的科學原理,可以使人類像蜘蛛俠一樣立在玻璃上。看看視頻裡的攀巖者,體重為70公斤,他使用這種具有粘性的粘著器,在手套相同分子裡的作用下,他竟然成功爬上光滑的玻璃,就像一隻可愛的小壁虎在爬牆似的。
  • 為什麼說每隻壁虎都是貼膜大師?
    與前面情況不同的是,壁虎腳趾上達到納米量級的剛毛,使得壁虎能輕易與各種表面達到近乎完美的結合。雖然每根剛毛產生的力量微不足道,但累積起來就很可觀。壁虎每一根剛毛末端的鏟狀絨毛與牆面之間都能產生相當於一粒沙子重量的吸引力。
  • 《碟中諜2》女主角揭秘拍戲內幕
    時隔20年後,《碟中諜2》女主角坦迪·牛頓向媒體揭秘了20年前的拍攝內幕。並且炮轟湯姆·克魯斯,讓不少人大吃一驚。坦迪·牛頓回憶道,兩人當時在拍攝一場陽臺的對手戲,「他突然很不開心,可能因為我有一長串的髒話臺詞,讓他洩氣,在拍攝期間喊停。然後他說了一堆他想要拍的,讓大家在攝影機面前重新彩排,結果湯姆竟然要求我和他互換角色。」
  • 「科學放大鏡」為什麼說每隻壁虎都是貼膜大師?
    壁虎爬行如果說蜘蛛、蒼蠅是因為體重很輕,可以用小爪子勾住牆壁,而爪子裡的毛(或毛狀物)可以吸附在牆壁上,從而克服自身的重力,實現「飛簷走壁」的話,那比它們要重得多的壁虎,要怎麼做到這一點呢?其實,壁虎或多或少使用了與蜘蛛相同甚至更為精妙的技巧。以大守宮為例,它是亞洲體型最大的壁虎,體長可達30至40釐米,重達200至300克。
  • 解析《碟中碟4&5》中的12項高科技
    除了阿湯哥的肌肉、諜女郎的胴體和刺激的場面,《碟中諜》系列中還有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是各種炫酷的科技產品,第五部也不例外。3天2.6億元,湯姆·克魯斯不斷刷新著自己在中國的票房成績。隨著網際網路以及智能城市、智慧家居的發展,曾經那些在科幻電影裡看到的畫面已經不只是想像了。現在是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時代。《碟中諜5》的熱映,那些暗黑科技裡面暗藏哪些玄機?小編就來給大伙兒解密一下。
  • 揭秘「碟中諜」系列軍事武器,原來阿湯哥的「高跳低開」才是王炸
    揭秘「碟中諜」系列軍事武器,原來阿湯哥的「高跳低開」才是王炸 2020-04-21 12: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壁虎基因組完成測序 揭秘其再生能力和黏附能力
    壁虎基因組完成測序 揭秘其再生能力和黏附能力 2015-11-26 11:24:17來源:廣州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參與互動    揭秘其再生能力和黏附能力
  • 《碟中諜6》觀前指南Part2:揭秘阿湯哥「不死之謎」
    《碟中諜3》裡除了「用了再用人皮面具」繼續被使用,Ethan Hunt女徒弟所使用的「只有特工能看見微點照片」是比較超前的黑科技。一顆類似鼻屎物體的黑點可以加密儲存一段錄像資料,似乎不太實用。《碟中諜4》西蒙·佩吉擔當「第一科技顧問」後,成為了黑科技井噴的一集。「你看不見我4K超逼真全息投影布」,絕對是未來家庭影院的必備選擇。
  • 人類能像壁虎一樣在牆上行走自如嗎?
    在電影《諜中諜4》中,阿湯哥曾戴著一雙「壁虎手套」,順著玻璃牆,徒手攀爬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當然,這只是電影的一個橋段,壁虎手套是人們想像出來的。但在自然界中,壁虎爬牆的本事,卻真的讓人類垂涎三尺。無論是粗糙的樹幹,還是光滑的玻璃,壁虎都能行走如飛。
  • 碟中諜6:最符合碟中諜風格的一部電影
    《碟中諜》這個系列每次上映的時候都是廣受關注的,並且都能夠取得不錯的票房。當我們提起碟中諜的時候,有人會說這是一個特工諜戰片,有人會說這是湯姆·克魯斯如何進行高難度動作耍帥的片子。並且這兩種說法都能夠找到相應的證據,《碟中諜1》就是不折不扣的諜戰懸疑片,《碟中諜4》則是湯姆克魯斯變換各種場景耍帥的片子。如果有人只認同其中一種觀點的話,《碟中諜6》則很好的詮釋了碟中諜的精髓,在整個系列中,也是諜戰懸疑和高難度動作戲相融合最好的一部。諜戰懸疑的戲碼主要在小場景進行,不像《碟中諜1》那樣把懸疑作為電影的中心。
  • 萬達4DX點映《碟中諜5》 稱上座率與IMAX廳相當
    《碟中諜5》海報  搜狐娛樂訊(馬嫚麗/文)9月8日晚,萬達影城宣布,和韓國CJ公司打造的4DX廳在萬達影城CBD店正式啟動,並點映《碟中諜5》。這也是萬達北京四家影城的首家4DX影廳。  現場韓國CJ公司代表人物金周煥上臺介紹了4D電影的製作流程,並透露,在內地4DX廳的上座率和IMAX的上座率相當。  據了解,8月內萬達影城CBD店前後改造4DX和ScreenX兩個超新潮特效廳。金周煥介紹,4DX堪稱一項登峰造極的藝術技術,顛覆傳統簡單的觀影體驗,引領觀眾從影院進入影片,獲得真正的身臨其境之感。
  • 回顧阿湯哥從《碟中諜1》到《碟中諜6》的經典鏡頭,實在太敬業!
    《碟中諜》系列很少見花哨的特工裝備,上天的汽車、拍照的手錶、當槍使的雨傘,統統都不存在。不靠特效,不靠綠幕,純粹是機位的調度和阿湯哥親自上陣的實拍。實拍的高難度動作場面,是從第一部開始就定下的基調,它帶給觀眾的是「真實的刺激」。每一項都有自殺式的極限動作,阿湯哥全部無替身實拍。
  • 「碟中諜」導演德帕爾瑪:我不想拍續集「碟中諜一部就夠了 我不是...
    時光網訊湯姆·克魯斯主演的《碟中諜》系列,第一部的導演是執導過《魔女嘉莉》和《疤面煞星》的布萊恩·德·帕爾瑪。本片用8千萬美元的預算,換來了4.57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接下來,阿湯哥一部接著一部拍續集,現在已經拍到了第七、八部,而布萊恩再也沒有拍過《碟中諜》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