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體質疑「颶風騙局」 政客高官表現活躍(圖)

2020-12-04 搜狐網

28日,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納格斯黑德,一戶居民坐在風暴中被毀的自家別墅殘骸上相互安慰。

美國記者在糞水中報導。

  據國外媒體8月29日報導,當地時間28日晚上,已失去熱帶風暴特徵的「艾琳」進入加拿大。它在美國造成21人死亡,700萬用戶斷電,部分地區遭遇洪水災害,估計損失高達70億美元。

  風暴走向

  「艾琳」走了 美國解除警報

  強制性撤離令已解除

  隨著熱帶風暴「艾琳」28日晚抵達美國和加拿大邊境並進一步減弱為溫帶氣旋,美國國家颶風研究中心宣布解除美國東海岸的熱帶風暴警報。紐約市長布隆伯格28日下午宣布,紐約遭遇風暴的最危急時刻已經過去,強制性撤離令也於下午3時解除。

  美國國土安全部長納波利塔諾28日晚間宣布,美國遭受風暴襲擊的「最壞時刻」已經過去,「艾琳」正在離開紐約和新澤西州繼續向北推進,東海岸北部地區居民應該繼續做好防範準備。

  21人死亡700萬用戶斷電

  「艾琳」自27日登陸美國本土以來,造成至少21人死亡,700萬戶家庭斷電。28日,華盛頓、費城等地主要機場已經恢復運營,紐約地區的主要機場預計將於當地時間29日恢復運營。同時,紐約市地鐵、公交汽車等運輸服務也將在29日重新開放。此外,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也宣布29日交易將正常進行。

  根據統計數字,這場颶風已不如預期嚴重,但仍可能會給美國造成70億美元經濟損失。

  歐巴馬:這事還沒完

  美國總統歐巴馬28日在白宮發表講話說,儘管熱帶風暴正在減弱,但「艾琳」途經地區的緊急狀態仍未結束,受災民眾仍面臨洪水和斷電等風險。他呼籲東海岸地區民眾今後數天內應繼續遵從各州和地方政府部署,防範災情蔓延。歐巴馬稱「這個危險的風暴將繼續帶來暴雨,我想讓人們明白,這事還沒結束」。

  兩個核反應堆完全關閉

  在27日「艾琳」抵達前,馬裡蘭州一個核反應堆因大風破壞被關閉。在風暴來臨前,為了防患於未然,當局關閉了新澤西州一個核反應堆。

  災難過後

  「艾琳」是「吹」出來的?

  《福布斯》調侃稱,這是「颶風狂熱者製造出的颶風騙局」

  颶風「艾琳」掠過華盛頓,卷過紐約,降格為熱帶風暴,一路向北吹。華盛頓放下擔子,紐約報了平安。而後,一些美國人開始質問,這場颶風到底是大自然的產物,還是僅僅是一場由美國政客和美國媒體吹出來的「巨大旋風」?

  鏡頭:災後「恐怖」預測嚇壞觀眾

  紐約是美國大都會,是媒體帝國陣地,是金融發電站,更是全世界最容易進入好萊塢災難片鏡頭的受災地。對於盤踞在曼哈頓的諸多美國媒體而言,不能錯失這次在家門口報導災難的機會。於是,眾多戴著頭盔和風鏡的知名記者競相描繪「恐怖」場景。

  法新社29日一篇評論文章回顧了過去幾天美國媒體對「艾琳」的描述。"艾琳』還沒有到紐約,一家美國大媒體向觀眾展示所預測的災後情景:約翰·甘迺迪國際機場浸泡在6米多深的洪水中,華爾街徹底淹沒,紐約地鐵系統完全損毀……」

  媒體:報導的是「別人」的話

  美國多家電視臺報導「艾琳」的畫面中不乏記者頂著強風、麥克風沾著雨水、講話斷斷續續的場景,但有意思的是,背景畫面中,路人行走的姿勢卻是相當常態。

  「有時,聰明地變換一下鏡頭角度,紐約的積水看上去便可更加誇張,」法新社評論說。更有甚者。一家美國電視臺的一名記者選擇站在下水道入海口處報導,翻卷的浪花將翻著泡沫的糞水一波又一波澆在他的頭上。但是,即便在平時,這處下水道入海口也沒有人駐足。可見,選擇報導地點、變換拍攝角度,確實不失為一種貼近主題的報導手法。法新社文章認為,客觀地說,媒體一浪高過一浪的颶風報導也許並不是他們的初衷,也許他們只是在報導他們被別人告知的事情,「別人」,包括美國國家颶風研究中心,氣象專家,還有政客。

  高官:面對颶風紛紛表現活躍

  從美國總統歐巴馬,到國防部長帕內塔,再到紐約市長布隆伯格,無一不在這次颶風來臨前後表現活躍。《紐約時報》等媒體認為,2005年致命的「卡特裡娜」颶風讓時任總統布希失分不少。而這次歐巴馬表現出一種完全不同的積極響應姿態,取消度假,宣布緊急狀態……新澤西州州長克裡斯蒂,一名共和黨總統選舉候選人的競爭者,颶風期間屢次出現在媒體鏡頭中。紐約市長布隆伯格,下達不少史無前例的指令。

  雖然有人在這次颶風中喪生,但一些批評者認為,颶風帶來的損失與政府預告的情形實在相差萬裡。《福布斯》雜誌則稱,「經歷過這一次颶風的民眾在下一次真正颶風來臨時可能產生麻痺心理,從而引發嚴重後果。」文章調侃,這次颶風鬧劇是「颶風狂熱者製造出的颶風騙局」。  (新華社供稿)

(責任編輯:UN017)

相關焦點

  • 美氣象專家稱俄氣候武器製造卡特裡娜颶風(圖)
    俄高官酒後暗示  據報導,近年來一直流傳著一種謠傳,那就是美國和俄羅斯都捲入了「氣候武器」的研究,當「卡特裡娜」颶風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造成了難以想像的巨大破壞後,美國人立即想起了俄羅斯自由民主黨主席弗拉基米爾·日裡諾夫斯基在一次酒後引發爭議的談話,在那次談話中,日裡諾夫斯基威脅道:「我們的科學家只要輕微地改變一下地球的重力場
  • 美媒玩手法「表現」颶風惡化 被疑「吹大」危害(組圖)
    「艾琳」掠過華盛頓 卷過紐約  颶風「艾琳」掠過華盛頓,卷過紐約,降格為熱帶風暴,一路向北吹。而後,一些美國人開始質問,這場颶風到底是大自然的產物,還是僅僅是一場由美國政客和媒體吹出來的「巨大旋風」?
  • 美媒體指出歷史數大騙局 阿波羅登月疑是電影(圖)
    美媒體指出歷史數大騙局 阿波羅登月疑是電影(圖) 2002年9月1日16:36  羊城晚報
  • 美氣象機構預測今年大西洋颶風季「極度活躍」
    新華社華盛頓8月6日電(記者孫丁 徐劍梅)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預測中心6日說,2020年大西洋颶風季可能「極度活躍」。該氣象機構當天更新的2020年大西洋颶風季展望顯示,今年大西洋颶風季可能會出現19到25個持續風速達每小時39英裡或以上(1英裡約合1.6公裡)的命名風暴,其中的7到11個可能演化為持續風速達每小時74英裡或以上的颶風,包括3到6個持續風速達每小時111英裡或以上的強颶風。
  • 肆意妄為,蔡英文同美政客共赴金門,「與美謀皮」註定自取滅亡
    正在臺海局勢風高浪急之際,蔡當局仍是執迷不悟,攜手美高官共赴金門,簡直任性妄為!蔡當局挾洋自重根據人民資訊所報導,蔡英文於8月23日上午到金門主持追思活動,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與蔡英文一同前往的還有「美國在臺協會」處長酈英傑。蔡英文與美政客共赴金門,臺灣「國安」幕僚在臉書網聲稱,AIT首次有處長層級出席,這具有不一樣的意義。
  • 川普女婿向臺銀行借貸3.4億 名嘴:臺當局成美政客金庫
    圖為美國白宮高級顧問賈裡德·庫什納海外網9月25日電 美國媒體一本揭露白宮內幕的新書,曝出一筆美國白宮高級顧問庫什納與臺灣當局持股銀行的5000萬美元借貸交易,近日在島內掀起軒然大波。一時間,關於「臺灣當局成了美政客金庫」的討論接踵而至,儘管臺當局慌忙出面撇清,也沒能平息爭議。
  • 丹麥政客偽造國際會議助亂港分子出逃,更惡劣的還在後面!
    據多家香港和丹麥媒體報導,曾多次參與亂港活動,並曾用極惡劣的手段大鬧香港立法會,阻攔《國歌法》在香港生效的香港反對派前議員許智峰,目前已經在丹麥一名國會議員的協助下逃往了丹麥。但令人吃驚的是,這名丹麥政客為幫許智峰出逃不僅欺詐了香港法院,而且他還想以此逼丹麥政府和中國徹底鬧翻。
  • 美媒:美國的抗疫表現,受到了歐洲盟友質疑
    但是經過這場疫情,我們發現……」在美國新冠病例總數即將超500萬之際,它的歐洲盟友已經不再掩飾對美國抗疫表現的質疑。一些歐洲人非常想不通:「難道他們(美國人)都不在乎自己的身體健康嗎?」據美聯社8月9日報導,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抗疫無能,引起了歐洲的震驚和恐慌。
  • 中國洪災,日本地震,美國颶風,一個也跑不了
    根據老魚的邏輯判斷,新冠病毒很可能是地殼異常活躍,在地球凍土層甦醒的一種古老病毒,而這種非致命病毒的釋放有可能是一種信號,就是大災難的一種信號,表示地球要進入一個活躍期,火山甦醒,氣候變化,地震頻繁都將會是今後的常態,人類的居住環境或許會從2020年改變,地球會逐漸變得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或許三體電影《流浪地球》中的場景不再是科幻,而是人類的旅途終點。
  • 美高官即將訪臺,聲稱要見蔡英文!華春瑩:反華政客「最後瘋狂」
    綜合媒體報導指出,這次訪臺是克拉夫特主動爭取,美方先前就已規劃,去年12月通知臺涉外部門高層及「美國在臺協會」,但並未告知確切時間及行程安排,蔡當局也將該案列為高度機密,雙方此前仍就日期和行程進行討論。克拉夫特曾說,「盼有朝一日能會見蔡英文」。關於此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7日的例行記者會已作出回應。
  • 美共和黨議員:川普「選舉欺詐」指控只是騙局
    美國共和黨眾議員亞當·金青格 圖源:美聯社在採訪中,金青格將矛頭對準了川普的盟友和社交媒體上所謂的「思想領袖」,這些人提出了不同的設想,認為川普有可能推翻選舉結果,獲得連任。金青格稱,「他們正在獲得轉發,正在獲得追隨者。他們在用這個騙局籌錢。這是一場騙局。」他說道,「我們必須遵守憲法,如果結果不是你們想要的,我感到很抱歉。」
  • 美國氣象機構預測今年大西洋颶風季「極度活躍」
    美國氣象機構預測今年大西洋颶風季「極度活躍」 孫丁 徐劍梅/新華社 2020-08-07 14:49
  • 美高官炒作新冠病毒來源,外交部怒懟:為何不邀請專家去美國調查?
    不僅是美國政客叫囂 污衊。一些西方國家跟從美國,也宣稱要調查病毒源頭,還要求中方為此向世界做出賠償等。然而,就在近日,美國高官再一次拿「病毒說事」,叫囂新冠病毒是由武漢一家病毒研究所傳出的。對此,中國外交部做出了回應。
  • 美國颶風災害對六方會談造成的微妙影響
    上周末,由於美朝僵持不下,已經進入尾聲的六方會談仍呈悲觀態勢,美國首席談判代表希爾還早早透露已訂好19日下午返國機票。但在19日上午轉機突然出現,一份共同聲明為朝核問題的解決翻開了新的一頁。  這新的一頁確實來之不易。在長達兩年的馬拉松談判中,中國發揮的作用可圈可點,而包括朝美雙方在內的其他各方也都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但同樣不能忽視的是,美國的國內因素對這一轉機產生的微妙影響。
  • 美政客「甩鍋」中國前言不搭後語 華春瑩精彩反擊
    美政客「甩鍋」中國前言不搭後語 華春瑩連續三天精彩反擊進入正題前,先來看一段對話——蓬佩奧:最權威的專家們似乎都認為新冠病毒系人造,我沒有理由不相信。主持人:但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說,科學界廣泛共識是病毒並非人造或經過基因編輯。蓬佩奧:哦,你說得對,我沒有理由懷疑。
  • 卡特裡娜颶風
    就在她登陸佛羅裡達州HallandaleBeach和Aventura的前兩個小時,卡特裡娜正式到達颶風強度。由於穿越陸地,系統強度減弱,但在進入墨西哥灣1小時後,卡特裡娜再次恢復往昔強度。 一進入墨西哥灣高水溫區域,卡特裡娜增強速度明顯加快,8月27號,卡特裡娜 達到了三級颶風的強度。
  • 可怕的臉 艾爾瑪颶風「骷髏頭」衛星圖
    據外媒報導,哈維、艾爾瑪等颶風已經向人們展現出了它們毀滅性的力量,而就在近日,這些風暴終於露出了它們的「真容」。當地時間周五,Weather Channel高級氣象學家Stu Ostro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分享了一張艾爾瑪颶風的衛星圖。令人頗感興趣的是這張氣象圖讓大家看到了一張可怕的臉。
  • 西方媒體竟質疑中國登月「造假」 NASA力挺中國實力闢謠
    英媒稱,針對一些西方媒體和人士質疑中國探測器登陸月球背面的真假,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為中國站臺,因為NASA
  • 追求私利的美國政客已經慌不擇路
    不過,美國一些政客依然像睜眼瞎一般視而不見,不斷散播虛假信息,設法推卸責任,已經到了慌不擇路的地步。美國公共衛生局局長傑羅姆·亞當斯直言不諱地指出,在疫情期間最具挑戰性的事情之一,就是在政治環境中向美國民眾傳遞準確的健康信息。的確,回顧過去十個月,準確的信息成為美國抗疫戰場上的稀缺品。
  • 颶風太活躍?命名即將用盡,額外風暴將用希臘字母命名
    本文轉自【新華社】;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記者彭茜)近段時間,熱帶風暴或由此升級而成的颶風頻頻擾動大西洋,給所到之處帶來強風暴雨和洪水侵害。今年的大西洋颶風季即將用盡名單中可供使用的名稱,科學界不得不考慮啟用希臘字母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