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橋差速器鎖(圖)

2021-01-15 網易汽車

2013-03-12 14:32:02 來源: 網易汽車綜合

舉報

差速器

汽車在轉彎時,車輪的軌跡是圓弧,如果汽車向右轉彎,在相同的時間裡,左側輪子走的弧線比右側輪子長,反之亦然。為了平衡這個差異,就要左側輪子快一點,右側輪子慢一點,否則就會產生所謂的轉向幹涉現象,使汽車轉向困難,就像同時踩制動一樣,因此也稱轉向制動現象。非驅動輪由於左右兩側的車輪相互獨立,因此不存在轉向幹涉現象。但驅動橋兩側的車輪如果用一根軸剛性連接,兩個車輪只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轉,當汽車轉向時,就會出現轉向幹涉現象。為了使驅動輪兩側車輪的轉速可以有所不同,人們便發明了差速器。它可以允許兩側的驅動輪以不同轉速行駛。


布置在前驅動橋或後驅動橋的差速器,分別稱為前差速器或後差速器,它們都是輪間差速器。如果將它布置在四驅汽車的中間傳動軸上,用來調節前輪和後輪之間的轉速,則稱為中央差速器。

差速器原理

如果不看到實物,你很難理解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因為你從圖片上無論如何都看不到整個差速器的部件,它是個封閉體,你看到的只能是部分結構。最普通的差速器由4 個傘形齒輪組成,左右兩個側齒輪分別與左右驅動輪相連,另外2 個小傘齒輪(也稱行星齒輪)則夾在左右側齒輪中間。4 個傘形齒輪合扣在一起。2 個行星齒輪與外面的環齒輪相連,而環齒輪則由傳動軸驅動旋轉。


當汽車直線行駛時,傳動軸過來的驅動力轉向90°傳遞到環齒輪上,環齒輪帶動2 個行星齒輪一起旋轉(和車輪旋轉方向一樣),並帶動側齒輪旋轉,從而驅動車輪前進。此時由於是直線行駛,左右兩個驅動輪所遇到的阻力一樣,因此,中間2 個行星齒輪並不自轉。當汽車轉彎時,左右車輪遇到的阻力就不同,左側齒輪和右側齒輪間就會產生阻力差,它便會使中間2個行星齒輪在繞半軸旋轉的同時還要產生自轉,從而吸收阻力差,使左右車輪能夠以不同的速度旋轉,讓汽車順利轉彎。

差速器鎖



奔馳G級 2013款 G 500

為了克服差速器可能造成車輪打滑而無法脫困的弱點,人們發明了差速器鎖。但是,當中央差速器的鎖死裝置在分離和接合時,會影響汽車的行駛穩定性,許多四驅汽車在鎖死差速器時都要求降低車速甚至停車後才能操作。後來人們又發明了限滑差速器(LSD),它的啟動更柔和,對行駛穩定性和舒適性較為有利,城市SUV 和四驅轎車基本都採用限滑差速器。限滑差速器殼體中有多片離合器。通過這些多片離合器,中央差速器可以自動按照比例主動向前後橋分配動力。一旦某一組車輪打滑,利用輪速差的作用,限滑差速器會自動把部分動力分配給不打滑的那組車輪。不過,限滑差速器往往是通過摩擦片來實現動力分配的,所以在重負荷、高強度越野時,由於摩擦片的長時間工作會產生高溫,從而影響到可靠性。因此即使配備了限滑差速器的四驅汽車,也會再配置一個中央差速鎖,在高強度、重負荷的越野路況時使用。

差速器是一種巧妙的機械結構,它能把相同大小的驅動力分配給兩個轉速不同的軸,從而可使兩軸的轉速不一樣。但也正因為這個特點,如果一根半軸上的車輪打滑時,或者說一根半軸上的驅動力為零時,由於差速器具有保證兩軸驅動力相等的作用,不打滑的驅動輪上的驅動力勢必也要為零。這樣的結果是,汽車仍不能從困境中脫險。此時無論如何踩加速踏板也不能使汽車前進,只能想法在打滑車輪下墊幹土、碎石、樹枝、乾草等,增大打滑車輪的行駛阻力,讓差速器將驅動力進行重新分配,以使汽車脫離險境。


為了應對差速器的這個弱點,解決方案之一是採用限滑差速器(LSD),減小差速器的作用;另一個方案就是乾脆將差速器鎖死,不讓它起絲毫的差速作用。如果將輪間差速器鎖死,則左右兩個車輪會同速旋轉;如果將軸間差速器(又稱中央差速器)鎖死,則前輪和後輪保持同樣轉速。如能將四驅車的前差速器、後差速器和中央差速器全部鎖死,那麼,即使有3 個車輪打滑,汽車也能擺脫困境。

託森C型中央差速器

奧迪quattro四輪驅動系統一直採用託森差速器作為中央差速器,並隨著託森差速器的進步而進步。目前最先進的託森差速器已發展到第三代,也就是託森C型。託森C適用於將驅動力從前往後傳遞的全輪驅動車輛的中央差速器。與普通的速度感應式限滑差速器不同,託森C是全時轉矩感應。前軸和後軸上的轉矩分配可以根據道路行駛情況的變化而實時變化。當任何車輪打滑之前,託森差速器便自動地將動力向抓地力最大的車輪轉移。得益於託森C型差速器的特別設計,沒有離合裝置,也不需要預負載,託森C型差速器就能依靠機械設計及時做出反應。奧迪採用的託森C 型中央差速器,在正常情況下按前後40:60 分配驅動力。根據行駛情況需要,它最多可把60%的驅動力輸出到前軸,或把80% 的驅動力輸出到後軸。奧迪採用的轉矩感應式託森C 型中央差速器主要由差速器外殼、行星齒輪、太陽輪、環形齒輪及摩擦盤等組成。行星齒輪與環形齒輪、太陽輪內外相互嚙合。太陽輪和環形齒輪分別與前驅動軸和後驅動軸的動力連接。當環形齒輪與太陽輪的轉速不等時(某一驅動軸有打滑趨勢),行星齒輪會被迫產生自轉運動,這個自轉運動又會導致與環形齒輪或太陽輪的軸向相對運動。軸向運動的壓力對安裝在裝置內的摩擦盤施加壓力,產生內摩擦力,因此限制了相對運動,也就限制了打滑驅動軸的運動,從而增加不打滑驅動軸的轉矩。

冠齒中央差速器

當我們還沒完全弄明白託森C型差速器是怎麼回事的時候,奧迪又推出最新一代的中央差速器,並已裝備在RS5、A7 和最新款A6 轎車上。它比奧迪現在正使用的託森C 型中央差速器性能更好,重量更輕。正如其名稱所示,冠齒差速器中有兩個冠形齒輪並相扣在一起。它們的外側分別通過平行軸與前傳動軸和後傳動軸相連,分別負責向前輪和後輪傳遞驅動力。它們的內側則與組成十字形的四個小齒輪嚙合。


但是,請注意,由於兩個冠形齒輪與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點高低不同,「后冠形齒輪」的嚙合點高,「前冠形齒輪」的嚙合點低,而且高低之比為60:40,根據槓桿原理,「力臂」更長的「后冠形齒輪」得到的力矩就較大,並且與「前冠形齒輪」所得的力矩之比為60:40。因此,在正常條件下,雖然兩個冠形齒輪以同樣轉速旋轉(四個小齒輪自身並不旋轉),但向後軸和前軸傳遞的動力卻不同,而且後軸/ 前軸的驅動力比為60:40。當某個車軸出現滑動時,兩個冠形齒輪的轉速就會不同,導致四個小齒輪產生自轉,進而導致兩端的離合器片(圖中紅色)相互擠壓,從而產生自鎖反應,最終改變傳向後軸和前軸的驅動力分配比例,並且使後軸/ 前軸的驅動力比例可以在85:15 到30:70 之間連續變化。


本文來源:網易汽車綜合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熱門車型推薦
1
軒逸 (合資) 廠商指導價(萬):9.98~14.3萬 級別: 緊湊型車 上市時間:2012年7月19日 在產車型:8款 排量(L):1.6 CVT MT 油耗(L):4.9~6.1(官方)
2
廠商指導價(萬):17.98~27.98萬 級別: 中型車 上市時間:2011年12月8日 在產車型:10款 排量(L):2.0~2.5 AT CVT 油耗(L):4.1~6.0(官方)
3
廠商指導價(萬):19.98~28.98萬 級別: 中型車 上市時間:2019年3月22日 在產車型:10款 排量(L):2.0~2.5 AT CVT 油耗(L):4.3~6.2(官方)

相關焦點

  • 中央差速器結構(圖)
    差速器鎖為了克服差速器可能造成車輪打滑而無法脫困的弱點,人們發明了差速器鎖。但是,當中央差速器的鎖死裝置在分離和接合時,會影響汽車的行駛穩定性,許多四驅汽車在鎖死差速器時都要求降低車速甚至停車後才能操作。後來人們又發明了限滑差速器(LSD),它的啟動更柔和,對行駛穩定性和舒適性較為有利,城市SUV 和四驅轎車基本都採用限滑差速器。限滑差速器殼體中有多片離合器。通過這些多片離合器,中央差速器可以自動按照比例主動向前後橋分配動力。
  • 牛X,這哪是四驅差速器?簡直是它N的藝術品!
    但是我們剛才說了,渦輪無法推動蝸杆,否則就會鎖死。所以,這個時候託森差速器就會自動鎖死,制止兩輪的速度差,那麼對面不打滑的車輪就有了力量,車輛就可以脫困了。由於是純機械結構,不需要像電子傳感器那樣先感應,然後反饋給電腦,然後由電腦發出鎖止指令,然後再執行的複雜過程,所以其反饋極其迅速靈敏,運行也更加可靠。
  • 傳動軸、萬向器、差速器……汽車機械原理動圖大全
    現貼上了數張直觀的汽車機械動圖,為您展示其工作原理!汽車原理動圖解析汽車是藉助於自身的動力裝置驅動,且具有4個或4個以上的車輪的非軌道無架線車輛。汽車一般由發動機、底盤、車身和電氣設備等四個基本部分組成。它的傳動系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軸裝置,以及驅動橋中的主減速器、差速器和半軸等組成。
  • 差速器、聯軸器、萬向節?一張圖全懂!
    最近又整理了一些機械動圖,結構依然直觀,分享給大家! 01 差速器 ▼
  • 零件庫:傳動軸、萬向器、差速器……汽車機械原理動圖大全
    現貼上了數張直觀的汽車機械動圖,為您展示其工作原理!汽車是藉助於自身的動力裝置驅動,且具有4個或4個以上的車輪的非軌道無架線車輛。汽車一般由發動機、底盤、車身和電氣設備等四個基本部分組成。它的傳動系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軸裝置,以及驅動橋中的主減速器、差速器和半軸等組成。一、發動機汽車發動機是為汽車提供動力的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
  • 差速器工作原理 差速器的作用
    只聽說過變速器,什麼時候冒出了差速器。有過駕駛經驗的朋友應該知道,在遇到路況不好的時候,如何穿過障礙成為一門技術。但如果沒有差速器的幫忙,汽車穿過障礙將變得十分困難。那麼差速器工作原理是什麼?差速器的作用有哪些?今天小編將帶來汽車差速器的知識。
  • 圖解汽車(9) 汽車差速器結構原理解析
    【太平洋汽車網 技術頻道】發動機動力輸出是需經過一系列的傳動機構才傳遞到驅動輪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就是差速器了。差速器是如何實現差速的?本期文章將對差速器的結構原理進行解析。那麼在過彎時,內外兩側車輪就會發生幹涉的現象,會導致汽車轉彎困難,所以現在汽車的驅動橋上都會安裝差速器。  布置在前驅動橋(前驅汽車)和後驅動橋(後驅汽車)的差速器,可分別稱為前差速器和後差速器,如安裝在四驅汽車的中間傳動軸上,來調節前後輪的轉速,則稱為中央差速器。
  • 直觀動圖,帶你了解奇妙精彩的機械工作原理
    03 差速鎖中央差速器鎖是安裝在中央差速器上的一種鎖止機構,用於四輪驅動車。其作用是為了提高汽車在壞路面上的通過能力,即當汽車的一個驅動橋空轉時,能迅速鎖死差速器,使兩驅動橋變為剛性連接。這樣就可以把大部分的扭矩甚至全部扭矩傳給不滑轉的驅動橋,充分利用它的附著力而產生足夠牽引力,使汽車能夠繼續行駛。
  • 【科普】汽車部件工作原理動圖大集合,全面了解汽車結構!
    03 差速鎖▼普通差速器,雖然可以允許左右車輪以不同速度轉動,但當其中一個車輪空轉時,另一個在良好路面上的車輪也得不到扭矩,汽車就失去了行駛的動力。在這種情況下,差速器不起作用。這樣兩個車輪連在一起,動力至少可以傳遞到另一側車輪,使汽車得到行駛的動力,從而擺脫困境。
  • 一個不注意牙包就碎 你真的會用差速鎖?
    而本次,為了消除卡友們的疑惑,我們將向卡友們詳細的介紹差速器、差速鎖的結構、原理、以及正確使用的使用方式,希望卡友們通過本文,對差速器、差速鎖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差速鎖工作示意圖而對於貨車上來說,最常見的差速鎖就是圖中所示的「牙嵌式」差速鎖,當差速鎖鎖止時,驅動軸會由一個像牙齒一樣的齒輪固定
  • 奇妙動圖,帶你直觀了解機械工作原理
    差速鎖 中央差速器鎖是安裝在中央差速器上的一種鎖止機構,用於四輪驅動車。 其作用是為了提高汽車在壞路面上的通過能力,即當汽車的一個驅動橋空轉時,能迅速鎖死差速器,使兩驅動橋變為剛性聯接。這樣就可以把大部分的扭矩甚至全部扭矩傳給不滑轉的驅動橋,充分利用它的附著力而產生足夠牽引力,使汽車能夠繼續行駛。 單向離合器(齒輪)
  • 差速器工作原理及動畫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早在一百年前,法國雷諾汽車公司的創始人路易斯.雷諾就設計出了差速器這個玩意。車輛直行時,左右兩邊車輪受到的阻力相當,差速器殼體內的行星齒輪只是跟著殼體公轉而不會自轉。當車輛轉彎時,內側車輪會產生更大的阻力,兩側半軸受力不同會使得中間的行星齒輪產生自轉,兩側半軸就會有轉速差。外側比內側車輪轉的更快,這樣車輛就能夠順利的轉彎了。差速器組成結構汽車差速器能夠使左、右(或前、後)驅動輪實現以不同轉速轉動的機構。
  • 差速器如何實現「差速」,你有了解過嗎?
    所以為了不讓驅動輪互相干涉,出現轉彎困難的現象,在汽車的驅動橋上都會安裝差速器。布置在前驅汽車和後驅汽車的差速器分別稱為前差速器和後差速器。而安裝在四驅汽車中間傳動軸上的則稱為中央差速器。差速器是如何工作的?一般的差速器主要是由兩個側齒輪(通過半軸與車輪相連)、兩個行星齒輪(行星架與環形齒輪連接)、一個環形齒輪(動力輸入軸相連)。
  • 汽車機械原理動圖,看懂的都是老司機!
    傳動系統包括①離合器、②變速器、③傳動軸、④主減速器、⑤差速器及⑥半軸等部分。汽車發動機與驅動輪之間的動力傳遞裝置稱為汽車的傳動系。在前置發動機後輪驅動的車輛上,萬向節傳動軸安裝在變速器輸出軸與驅動橋主減速器輸入軸之間;而前置發動機前輪驅動的車輛省略了傳動軸,萬向節安裝在既負責驅動又負責轉向的前橋半軸與車輪之間。
  • 汽車差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有通俗易懂的解釋嗎?
    差速器作為汽車動力末端的一個部件,對於車輛而言看似默默無聞,卻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一輛車都離不開差速器,差速器作為重要的部件,那麼差速器是如何來保障車輛的工作的呢?接下來我們來進行分析。說起什麼是差速器,需要從差速器的安裝說起,差速器根據車輛的不同,前置前驅的差速器是和變速箱融為一體,通過主減速器直接連接差速器,這一類的差速器也是應用最多的。其次一種是縱置的變速箱,這種變速箱的在後輪,最要是用在後置後驅動的車輛上面,那麼汽車差速器的工作就離不開以下的幾個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