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選擇題(除註明外,每空1分,共60分)
21.(4分)魚類終生生活在水中,與魚的這種生活習性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特點是:體表覆蓋 ,身體一般為 型,用 遊泳,用 呼吸。
22.(7分)20世紀50年代在婆羅洲的許多雅克人身患瘧疾,世界衛生組織採取了一種簡單的 也是直接了當的解決方法:噴射DDT。蚊子死了,瘧疾也得到了控制。可是沒多久,大範圍的後遺症出現了。由於DDT同時還殺死了吃屋頂茅草的毛蟲的天敵——小黃蜂,導致人們的房屋紛紛倒塌。與此同時DDT毒死的蟲子後來成為壁虎的糧食,壁虎又被貓吃掉,DDT無形中建立了一種食物鏈,對貓造成殺傷力,貓數量的減少又導致了老鼠大量繁殖起來。在其一手造成的有大規模爆發斑疹傷寒和森林鼠疫的危險面前,世界衛生組織只得被迫向婆羅洲空降14000隻活貓,英國皇家空軍執行了一次奇特的任務——「降貓行動」。
(1)蚊子屬於昆蟲,昆蟲身體由頭、______、腹三部分構成,運動器官是 ,體表有 ,其作用是 。
(2)以上資料中涉及許多生物,其中_____ _屬於恆溫動物。
(3)通過對以上資料的分析,你認為人類能否隨意滅殺某種動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世紀60年代,美國生物學家卡爾遜女士發表了一份震驚全美國的報告,並寫了一本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書,她向美國總統及國民提出警告:DDT等化學藥品的濫用已經引發了生態和健康的災難,連雀鳥也被毒害,鳥的歌聲也聽不到,春天變得寂靜。
23.(7分)請回答下列有關動物行為的問題。
(1)剛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麼大,眼睛還睜不開。它出生時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向母土袋鼠的尾尖,再從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兒袋中吃奶。小袋鼠的行為是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 所決定,是先天性行為。
(2)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水的樹枝從洞穴中釣取白蟻作為食物。成年黑猩猩會利用經驗來解決問題。當香蕉被掛在高處夠不到時,黑猩猩會把幾個木箱堆疊起來,然後爬到術箱頂上去摘香蕉。幼小的黑猩猩和成年黑猩猩的兩種行為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分別通過 和 獲得的,是學習行為;而其他較低等的動物學不會這些行為,可見學習行為必需建立在 的基礎上。如果幼小的黑猩猩從小就與成年的黑猩猩隔離,也無法獲得這些行為,可見 對學習行為的獲得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3)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都有利於動物的 和 ,相比之下,學習行為的優越性在於使動物能夠更好地適應複雜多變的環境。
24.(6分)家庭製作甜酒有如下工序:①將酒麴粉末與糯米飯拌勻 ②將糯米飯壓實後挖個小坑,淋上一些涼開水 ③用涼開水將糯米飯衝淋一次,冷卻到30℃④用水將糯米浸泡一晝夜,淘洗乾淨 ⑤將糯米飯放入容器中蓋好,用毛巾包裹起來置入溫暖的地方⑥將糯米倒入蒸鍋煮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請對照製作工序,回答下列問題:
(1)請寫出製作工序的先後順序 (用代號加箭頭表示)(2分)
(2)酒麴含有的主要菌種是 。
(3)釀好的甜酒表面有氣泡出現,這是由什麼氣體引起的?
(4)有人按工序製作甜酒,幾天後,發現甜酒沒制出來,糯米飯反而發黴了,請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2分)
25.(12分)「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自然界的物質循環是須臾不止的。圖示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請據圖作答:
⑴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通過
作用固定在植物體內,同時植物體內的有機物
通過作用被分解釋放出來。
⑵從圖中不難看出,野兔生活的草原是一
個和諧的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所佔的比例維
持在一個相對 的狀態下。但近年來,
野味搬上了人們的餐桌,開始大量捕殺野兔,
長此以往會導致牧草的變化是 。
由此可以得出:人們不能隨意滅殺某種動物,
因為動物在維持 中起著重要作用。
⑶圖中[ 4 ] 的營養方式是 ,因此可把動植物遺體分解成[ ] 、
[ ] ,這些物質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進而製造 。可見,細菌和真菌可作為 參與自然界的 循環。
26. (15分)某生物小組在一次實地考察中,觀察到了下列幾種動物。其中有的還是人類的好朋友,可是卻很難區分它們,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1)A(蚯蚓)用____________呼吸,B用____________呼吸,E用____________呼吸。
(2)A的身體由 構成。它與與B、C、D、E的主要區別是身體背部沒有____________。
(3)B的幼體必須生活在 中,用 呼吸,稱為蝌蚪,蝌蚪要經過 發育才能成為幼蛙。
(4)D與其飛翔生活相適應的外部形態特徵是: 。
(5)E特有的生殖發育特點是____________,它與植食性生活相適應的結構特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根據其食性特點,飼養家兔時,在飼料的準備上應注意
。
(6)C是真正的陸生動物,為適應陸地環境,它的呼吸器官是 。
27. (9分) 在探究「魚鰭在遊泳中的作用」時,某小組同學正在討論探究計劃,他們按甲、乙、丙、丁的順序依次發言。你看,一個人一個主意。請你來分析其中蘊含的科學方法。
(1)丙提出的方法在科學研究中叫做____________,本實驗採用這種方法最主要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與丁提出的實驗方案,可使實驗結果更為可靠的是_________的。因此,生物科學研究中,在同時有活體和模型可供選用的情況下,應首選___________作為實驗材料。
(3)丁提出的實驗方案中的A、B分別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遊泳中的作用,它們是實驗組還是對照組?_____________。
(4)乙認為,,不易觀察單個鰭的作用,應對某個鰭的作用單獨進行研究。乙的觀點反映了科學幾個鰭同時擺動實驗要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則。甲提出的直接觀察的方法不能得出準確的結論,但可以為探究過程中____________提供依據。
(人教版)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D 2.A 3.C 4.B 5.D 6.C 7.D 8.B 9. A 10.B 11.D 12.A 13.A 14.A 15.A 16.A 17.C 18.B 19.C 20.C
二、非選擇題:
21.鱗片 梭 鰭 鰓
22.(1)胸 翅和足 外骨骼 保護和支持內部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蒸發 (2) 老鼠 和貓(3)不能 (4)寂靜的春天
23.(1)遺傳物質 (2)學習(或模仿) 經驗 遺傳因素環境因素 (3)生存和繁衍
24.(1)(2分)④→⑥→③→①→②→⑤ (2)酵母菌 (3)二氧化碳 (4)(2分)①經常打開容器,雜菌感染 ②器皿消毒不嚴 ③器皿沒蓋嚴 ④酒麴含雜菌等(任答一點,其它答案合理即可)
25.(1) 光合 呼吸 (2)穩定 增多 生態平衡
(3)細菌真菌 腐生 1 二氧化碳 2水和無機鹽 有機物 分解者 物質
26. (1)分泌粘液的,始終保持溼潤的體壁 肺、皮膚 肺 (2)體節 脊柱 (3)水 鰓 變態發育 (4)身體流線型、被覆羽毛、前肢變為翼 (5)胎生哺乳 牙齒分化為門齒和臼齒 盲腸發達 以植物性飼料為主,動物性飼料為輔(6)肺
27. (1)模擬實驗 不會對魚的身體造成傷害(2)丁 活體
(3)尾鰭 背鰭 實驗組 (4)控制變量 作出假設